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章节同步练习(答案+解析).docx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1.1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章节同步练习(答案+解析).docx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19:1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生物学——研究生命的科学
(共15题)
一、选择题(共11题)
(2021·同步练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B.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021·同步练习)以下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遗传普遍存在,变异很少出现
B.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
C.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D.引起变异的原因多种多样
(2021·同步练习)俗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进化现象 D.适应现象
(2021·单元测试)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冰雪消融 B.昼夜交替 C.母鸡下蛋 D.电闪雷鸣
(2021·同步练习)要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可用镊子轻压盖玻片。如果是气泡,它会
A.不变形 B.变形 C.变暗 D.不移动
(2021·单元测试)如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
A.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B.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
D.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
(2021·同步练习)科学的假说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此外还要有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下列假说及相关证据叙述科学的是
A.米勒模拟实验的结果,说明原始地球可以产生构成生物体的小分子有机物
B.夏季敞口盛水容器中会出现孑孓(蚊子幼虫),说明蚊子可以自然发生
C.全球多个国家都有观测到 的报道,说明地球之外还存在外星人
D.我们的皮肤是黄色的,说明中国人的祖先是女娲用黄泥造出来的
(2021·同步练习)在和小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问题时应该
A.他们实验,我站在旁边看
B.我说了算,他们得听我的
C.能听取和接受他人的合理意见或建议
D.开始合作,后来我不愿合作,我自己做
(2021·同步练习)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科学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做基础: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比较,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下列关于科学推测和比较的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现在已有的证据,我们可以推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通过米勒实验我们可以推测原始大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生成氨基酸等有机物的
C.通过比较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可以判断生物进化的大致顺序
D.通过比较鸟类和哺乳类的化石,可以确定鸟类比哺乳类更能适应环境
(2021·同步练习)某学习小组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时,提出下列四种取样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在大粒的花生中取 粒较大的,在小粒花生中取 粒较小的
B.在大粒的花生中取 粒最大的,在小粒花生中取 粒最小的
C.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 粒
D.在两种花生中分别随机取出 粒
(2021·单元测试)某研究员利用四组条件相同的大白鼠,探讨营养物质 和物质 对大白鼠体重增加量的影响。对大白鼠的实验处理如表,获取四周内的体重增加量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乙对照说明物质 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
B.甲、丙对照说明物质 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
C.物质 的成分一定是小分子有机物
D.物质 在四周内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增加超过 克,而物质 不能
二、综合题(共4题)
(2021·同步练习)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细菌、大多数真菌和病毒一样,个体十分微小,必须借助一定的仪器才能观察其形态结构。如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名称。 ; ; ; 。 和 都属于 。
(2) 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是因为有图中[ ] 的参与。
(3) 新型冠状病毒与图中的[ ]为一类,都没有 结构,观察该结构需要借助 。
(4) 可以利用图中[ ]类生物来制作酸奶,利用[ ]来酿酒,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是[ ]。
(2021·同步练习)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弗莱明在一次实验中发现,暴露在空气中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被一种青霉菌污染了。一段时间后弗莱明又发现,培养皿中青霉菌菌落的周围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其他区域金黄色葡萄球菌能继续生长。弗莱明经过研究证实,金黄色葡萄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青霉菌产生的代谢 产物——青霉素对其有抑制作用。弗莱明因此发现了青霉素。
(1) 培养皿中的青霉菌是从 中来的,这说明霉菌的分布具有 的特点。
(2) 弗莱明是“偶然”发现青霉素的吗?谈谈你的看法。
(2021·单元测试)尽管我国加大了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但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有发生。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你为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假设 。
(2) 对测试者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
(3) 上述五次测试,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了 原则。
(4)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 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
(5)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的准确度越 (填“高”或“低”)。
(6) 根据上述实验,请结合青少年饮酒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
(2021·同步练习)我国自古有“腐草为萤”“腐肉生蛆”的说法,人们认为生命可以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学习了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科学推测后,李敏同学对这些说法产生了怀疑,她想以“腐肉生蛆”为例设计探究实验来验证这些说法是否科学,请你帮助她共同完成。
(1) 提出问题: ?
(2) 作出假设: 。
(3) 设计实验方案:①取大小相同的烧杯,编号为甲、乙;②在甲、乙烧杯中各放入一块 的新鲜瘦肉;③甲烧杯 ,乙烧杯不做任何处理;④把甲、乙两烧杯同时放到有苍蝇的环境中,几天后观察并记录现象。
(4) 实验现象:甲、乙两烧杯内的肉 ,甲烧杯中的肉 ,乙烧杯中的肉 。
(5) 结论: 。
(6) 由此可见,“腐草为萤”“腐肉生蛆”的说法是 。
答案
一、选择题(共11题)
1. 【答案】A
【解析】题述谚语说明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2. 【答案】A
【解析】遗传普遍存在,变异在自然界也普遍存在,A错误。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3. 【答案】B
【解析】“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代和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4. 【答案】C
【解析】母鸡下蛋属于生物的繁殖现象,即生命现象,其他选项都是自然现象。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5.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成像原理、特点
6. 【答案】D
【解析】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 。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7.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8.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9.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
10.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1. 【答案】D
【解析】甲、乙对照说明物质 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不大,A错误;
甲、丙对照说明物质 对大白鼠的体重影响较大,B错误;
从实验中无法判断物质 的成分是小分子有机物,C错误;
从坐标图示可以看出提供营养物质 的大白鼠四周后体重增加量超过 克,未提供营养物质 而注射物质 的大白鼠四周后体重增加量低于 克,据此可以判断出,营养物质 会使大白鼠的体重四周内增加量超过 克,而物质 不会。
故选D。
【知识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二、综合题(共4题)
12. 【答案】
(1) 细菌;蘑菇;酵母菌;病毒;真菌
(2) ;酵母菌
(3) ;细胞;电子显微镜
(4) ;;
【解析】
(2) 蒸馒头利用的是酵母菌。
(4) 利用乳酸菌来制酸奶,乳酸菌属于细菌;利用酵母菌来酿酒;图中可食用的大型真菌是蘑菇。
【知识点】真菌、病毒、生物的特征
13. 【答案】
(1) 空气;非常广泛
(2) 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其偶然,是因为青霉素是弗莱明在研究细菌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的,他最初做的实验不是针对青霉素的;说其必然,是因为正是弗莱明在科学研究中的细心观察、精益求精、严谨治学的认真态度,才使他有所发现。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4. 【答案】
(1) 饮酒能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
(2) 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作对比
(3) 唯一变量
(4) 平均
(5) 低
(6) 青少年在喝到酩酊大醉的程度时,饮酒量比成人要多得多,在饮酒过程中,酒精对他们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也十分严重。饮酒对青少年脑前区的损伤可能更大。大脑的这部分对于控制冲动及考虑行动后果至关重要,不同年龄的许多嗜酒成性者和酒徒都缺乏这种控制能力。因此,青少年应杜绝饮酒
【解析】
(1) 根据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假设:饮酒能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
(2) 对参与被测者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做对比,通过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3) 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在该实验中,除饮酒量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的是唯一变量原则。
(4) 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的平均取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5) 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低。
(6) 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延脑、桥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心跳加快,出现面红耳赤现象;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青少年在喝到酩酊大醉的程度时,饮酒量比成人要多得多,在饮酒过程中,酒精对他们大脑认知功能的损害也十分严重。饮酒对青少年脑前区的损伤可能更大。大脑的这部分对于控制冲动及考虑行动后果至关重要,不同年龄的许多嗜酒成性者和酒徒都缺乏这种控制能力。因此,青少年应杜绝饮酒。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单一变量原则、重复性原则、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15. 【答案】
(1) 腐肉会自然产生蛆吗
(2) 腐肉会自然产生蛆
(3) 大小相同;用布封口
(4) 腐败变质;没有蛆;有蛆
(5) 腐肉不会自然产生蛆
(6) 错误的
【知识点】设计对照实验、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单一变量原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