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04: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与除法》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第4课《分数与除法》,主要内容是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同时,学生将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商 (b ≠ 0) 的意义。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几节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对分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提供具体的例子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
五、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 引入问题:小明有8个苹果,想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讨论得出答案为2个苹果。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配的概念。
2. 概念讲解与示例演示
- 通过板书概念:“分数是用来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的数”,并解释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 解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例如:如果将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朋友,可以写成8 ÷ 4 = 2,或者用分数表示为 = ,其中8表示整体的数量,4表示被分成的份额,而 表示每人分到的苹果数量。
- 通过具体示例和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如4 ÷ 2 = 。可以使用图示展示将一个形状分成若干等份,并计算每份的数量。
3. 操作实践与探索
- 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计算给定的除法并用分数表示商。
-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 给学生一些具体的例子,如12 ÷ 5,让他们计算商,并观察商的大小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引导他们发现12 ÷ 5 = 2余2,可以写成带分数的形式为 2。
-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归纳出的规律和方法,例如,当余数小于除数时,可以将商写成带分数的形式。
4. 总结与拓展
-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
- 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当除数为1时,分数与整数的关系是什么?当被除数为0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如自选两个整数,计算它们的商并用分数表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并讨论结果。
六、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分数: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的数
分子:表示被分的份数
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8 ÷ 4 =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问题和具体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与,能够理解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然而,在理解分数商的意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例子和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分数商的理解。此外,可以考虑以下扩展和完善教学过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