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上
始
开
课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位置与速度 知识点
录
目
测量距离和时间
20
运动物体的位置
21
物体运动的快慢
22
第20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第20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要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就要进行测量。
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
第20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测量距离的工具:
钢直尺、卷尺、皮尺、三角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
第20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第20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用卷尺测量两棵树之间有多远
【活动目的】:学会使用卷尺测量距离。
【活动材料】:卷尺等。
【活动过程】:
(1)标出表示两棵树距离的起止点。
(2)一个学生把卷尺的零刻度对准起点。
(3)另一个学生拿着卷盘到达终点附近,拉直、拉紧卷尺后读出终点对应的示数。
第20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电子停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
使用电子停表时,先将电子停表归零,按下开始键开始计时,按下停止键停止计时。
第20课、测量距离和时间
要想准确测量时间和距离,就要使用工具测量。
围绕操场跑步可以用电子停表、手机上的计时器、手表等计时。
第21课、运动物体的位置
第21课、运动物体的位置
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第21课、运动物体的位置
跳远的过程中,以起跳线为参照物,学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学生是运动的。
第21课、运动物体的位置
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实验名称】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实验目的】:了解如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实验材料】:小车、橡皮等。
活动过程:
(1)把橡皮作为参照物摆放在一个固定位置。
(2)推动小车远离橡皮。
(3)描述小车相对于橡皮的位置变化。
(4)判断小车是否在运动。
第21课、运动物体的位置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他们的方向相反,距离不变。
第21课、运动物体的位置
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实验名称】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实验材料】:卷尺 手表
活动过程:
(1)小明同学站立不动作参照物。
(2)小红按照一定的路线行进,并不断报出时刻以及相对于小明同学的方向。
(3)小亮同学标出小红同学的位置,并测量小红、小明同学之间的距离。
(4)根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第22课、物体运动的快慢
第22课、物体运动的快慢
谁用的时间短
【活动名称】谁用的时间短
【活动目的】:比较跑50米谁跑得快。
【活动材料】:卷尺、电子停表等。
【活动过程】:
(1)用卷尺测出50米的距离。
(2)几个学生同时从50米起点跑到终点,测出他们各自所用的时间。
(3)根据时间的长短,判断谁跑得快。
第22课、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8秒钟谁跑得远
【活动名称】:比较8秒钟谁跑得远
【活动目的】:比较8秒钟谁跑得快。
【活动材料】:卷尺、电子停表等。
【活动过程】:
(1)几个学生同时从起点开始跑,到8秒时停止跑动。
(2)用卷尺测出从起点到学生停止跑动位置的距离。
(3)根据跑动距离的长短,判断谁跑得快。
第22课、物体运动的快慢
比较时间、距离不同时谁跑得快
【活动名称】:比较时间、距离不同时谁跑得快
【活动目的】:比较时间、距离不同时谁跑得快。
【活动材料】:卷尺、电子停表等。
【活动过程】:
(1)几个学生从起点开始跑,用不同时间跑一定距离。
(2)测量并记录每个学生跑的时间和距离。
(3)计算每个学生的速度,根据速度大小比较谁跑得快。
第22课、物体运动的快慢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千米/时、米/秒。
物体运动的距离相等时,时间越短速度越快;物体运动的时间相等时,距离越远,速度越快,距离越近,速度越慢。
第22课、物体运动的快慢
外出旅游,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常见交通工具的速度:自行车:10-40公里/小时。
摩托车:30-100公里/小时。
汽车: 40-180公里/小时。
火车;80-300公里/小时。
飞机:500-1800公里/小时。
谢
观
看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