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2.1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00:08: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2)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通过梳理等式基本性质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体会运算中的不变性在研究不等式中的 作用; 3.在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一些简单命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数学运算和数学推理素 养。 教学重点: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及其简单应用;探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证 明. 教学难点: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及其思想方法,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分钟 一 .确定 研究内容, 明确研究 方法 二.复习等 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现实世 界的大小关系包括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两类,数学中用“等式 ”和 “不等式 ”表达这两类关系。上节课我们提到解不等式要用不等式 的性质,不等式的性质到底都有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不 等式的性质。既然不等式和等式一样,都是对大小关系的刻画,我 们就可以从等式的性质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中获得启发,来研究不 等式的性质。好,我们一起走进“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 问题 1:请你回忆一下等式都有哪些性质呢?
5 分钟 式性质,梳 理 思 想 方 法 三.探究不 等 式 的 性 质,体会类 性质 1:如果 a=b,那么 b=a . 性质 2:如果 a=b,b=c,那么 a=c .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得出,但不太容易。教师讲解等式 的这两条性质,我们无意识地在使用,但说不出来,因为 它们太显然了,是相等关系本身蕴含的,是它自身的特性。 性质 3:如果 a=b,那么a ± c = b ± c . 性质 4:如果 a=b,那么 ac = bc . a b = 性质 5:如果 a=b, c 0 ,那么 c c . 【师生活动】这三条性质学生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教师讲 解这 3 条性质是从运算角度提出的,即等式两边加、减、 乘、除同一个数,等式仍然程成立。这 3 条性质反应了相 等关系在运算中保持不变性的特点。并且,性质 3 中减法 可以看成加法,即同时加-c 。性质 5 中的除法可以看成乘 1 法,即同时乘 c .高中数学加减乘除的运算更趋于一般性, 所以可以将其合并。由于数学的基本运算有加法和乘法, 所以这些性质可称为等式的基本性质,数学基本运算可派 生出像乘方、开方等运算的结论,就是一些常用的性质。 问题 2:你能归纳一下等式基本性质蕴含了哪些思想方法吗?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总结,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方法 有“相等关系自身的特点 ”和“相等关系对运算保持不变 ”, 教师强调:这两个方面是研究等式基本性质中体现的思想 方法。 问题 3:初中我们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过一些不等式的 性质,现在,你打算如何研究不等式的性质?
比 探 究 方 法 【师生活动】研究不等式的性质可类比发现等式性质及其 蕴含的思想方法 追问:从什么视角来研究不等式的性质? 从不等式的“ 自身 ”和“运算 ”两个视角研究不等式的 基本性质 问题 4:类比等式的基本性质蕴含你的“ 自身特性 ”的思想方法, 你能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性质 1:如果 a > b ,那么b < a ; 如果b < a ,那么 a > b . 即: a > b b < a . 【师生活动】学生类比得到性质 1. 追问 1:你打算如何证明? (1) 运用数轴说明 a,b 的大小关系,此方法是从几 何角度分析代数性质的,其直观性较强,能帮 助我们感受到此性质反映了“不等式自身的特 性 ”,但数学结论要从逻辑推理角度进行严格的 证明,能否进行证明? (2)目前只能用两个数学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别无 他法,学生分析。 追问 2:此性质与等式性质 1 有何异同? 不等号是有方向的,实数位置对调后,符号也要对调 追问 3:你还有什么结论?通过性质 1 的证明中的启示, 能否修正你的证明过程? 学生分析得到性质 2 性质 2:如果 a >b , b > c,那么 a > c. 即: a > b ,b >c a > c . 【师生活动】
分析:若要证明 a>c,只需要证明 a-c>0,学生容易想到与 a-b>0,b-c>0 建立联系,考虑到 a-c =(a-b)+(b-c),只要判断此代数式的符号即可。 追问:如何证明(a-b)+(b-c)>0? 正数加正数是正数。得证。 教师:实数的一些基本事实在证明中有着重要的作 用。让学生体会代数证明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证明: 由两个实数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知 : - (a -b) + (b- c) > 0 a - c > 0 a > c. 问题 5:类比等式性质中蕴含的“运算中的不变性 ”的思想方法, 你能猜想并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吗? 性质 3:如果 a > b ,那么 a + c > b + c . 【师生活动】猜想“不等式在加法运算中保号性 ”,即 “如果 a+c>b +c ”,在前两个性质证明的基础上,学生能 够分析要证 a+c>b +c,只要证(a+c)-(b-c)与 0 的大小关 系,也就是 a-b 与 0 的大小关系,得出如下证明: 证明:由 a>b,得 a-b>0, 所以 (a+c)-(b+c)>0, 即 a+c >b+c. 追问 1:用文字语言怎样表达此性质?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同一个实数,所得不等式 与原不等式同向。 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直白 ”的特点,有助于理解 其本质,即反映了本灯饰在加法运算中的“保号 性 ”,减法与加法在运算中是一致的,加法是基本 运算,进行此性质为基本性质。 追问 2:两个实数大小关系还可以形象地在数轴上表 达出来,你能从几何意义的角度对这个性质进行解
释吗? 可以用运动方,表达实数 c 的正负。几何语言的 表达具有“直观 ”的特点,建议学生经常从集合视 角发现或解释一些代数问题,能实现更直观地认识 问题,更深刻的理解问题。 追问 3:是否还有其他结论? 猜想:不等式在乘法运算中的规律性,即不等式两边 同乘同一个实数的结论,并用数学语言表达 追问 4:是否还有其他结论? 性质 4:如果 a>b, c > 0 , 那么 ac >bc; 如果 a>b, c <0 , 那么 ac < bc . 问题 6: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一个数,为何要分类讨论? 【师生活动】此结论在于比较ac 与bc 的大小,由两个实数 大小关系的基本事实,即判断 ac -bc 与 0 的大小关 系,这显然与条件中的a -b 有关, 自然能考虑通过 ac -bc = (a -b)c , 从 而 判 断 此 式 的 正 负 。 由 于 a -b > 0 ,(a -b)c 的正负由c 的正负决定,从而需要 分析讨论。 追问 1:用文字语言怎样表述此性质? 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 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 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负数,
所得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反向 文字语言具有“直白 ”的特点,此性质反应了“不 等式在乘法运算中的规律性 ”乘法与除法合并为乘法, 高中数学对运算的认识更趋于一般性,乘法是基本运 算,此性质仍为基本性质。 问题 7:加法乘法是数学的基本运算,因此上述四条性质是不等式 的基本性质。不等式与等式基本性子的共性与差异有哪些? 【师生活动】两者都具有“ 自身特性 ”和“运算中的不变 性、规律性 ”。由于不等号具有方向性,“ 自反性 ”和“两 边同乘负数时,不等号变号 ”是不等式表现出的特性。 问题 8: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你还可以猜想并证明不 等式的其他性质吗? 【师生活动】 性质 3:如果 a > b ,那么 a + c > b + c . 追问:在基本性质 3 中,不等式的两边同加同一个实数。 如果两边同加不同的实数,即不等式两边分别加 上不相等的两个数,能得到什么不等关系呢? 性质 5:如果a > b, c > d , 那么a + c > b + d . 即:大数加大数,大于小数加小数 问题 9:你会几种证明方法? 【法1】: 分 析 : 若 要 证 明 a+c > b+d , 只 需 要 证 明 (a + c) - (b + d ) > 0 ,由已知 a-b>0,c-d > 0,
由“正数加正数是正数 ”这一基本事实,猜 想得证 由“正数加正数是正数 ”这一基本事实,猜想得证。 【法2】 分析:若要证明 a+c >b+d,需要构造 a+c 和 b+d 相 关的不等式,联想不等式基本性质,可有以下证明 由性质 3,得 a+c >b+c,b+c > b+d ; 由性质 2,得 a+c > b+d . 问题 10:在基本性质 4 中,不等式的两边同乘同一个实数,如果乘 不同的实数,你有何结论? 【师生活动】 猜想:如果a > b, c > d , 那么 ac > bd ; 追问: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中,乘法运算不具备“保号 性 ”,主要原因是负数的影响, 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不等式基本性质 4 中强调,两边同乘负数不等号要变反 向。所以此问题中,乘法不一定具备“保号性”,与 性质 4 进行对比,发现对于正数乘法是具有“保号性 ” 的,这是缩小范围修正错误的方法。 性质 6:如果 a > b > 0,c > d > 0,那么 ac > bd . 这个定理如何证明,请大家课下完成。 追问:如果性质 6 中 a=c,b=d ,你有何新的结论?
如果a > b > 0 ,那么 推广 a2 > b2 .
2 分钟 5 分钟 四 . 不等式性 质的简单 应用 五、课 堂小结、布 置作业 性质 7:如果a > b > 0,那么 an > bn (n N, n≥2). 【师生活动】它是性质 6 的特例,“不等式在运算中的不变 性,规律性 ”为研究抓手,我们还能推导出很多不等关系, 希望同学们多发现、提出和证明。 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实数大小的基本事实与本节课所得 到的的 7 条不等式的性质使我们今后解决不等式问题的 基本依据,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借助它们来解决不等 式的简单问题。 问题 11: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不等式的常用 性质,你是怎样研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 梳理等式的基本性质及蕴含的思想方法 从不等式的自身性质和运算的角度猜想并证明不等式 的基本性质 由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推理不等式的一些常用性质. 追问:类比探究都要经历什么过程? 经历 前备经验— 归纳特点--类比猜想—推理证明—理解表达— 探究个性—应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