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内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16 23:18:02

文档简介

半期考试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 5 ACABC 6-10 ACDDC
11-15 BCDDB 16-20 DACDB
21-25 CDDBA 26-30 DBABA
31-33 DBC
非选择题
34(1) A 上升
②>①=④>③
夜晚 陆风
B A
不合理 工厂排出大气污染物会经近地面风从郊区流向城区,加剧城市污染。
35(1)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陆地内循环
丙 A
低级 不存在
鱼鳞坑增加地表粗糙度,减缓了地表径流流速,延长下渗时间,增加下渗量和地下径流量,减少了地表径流。内江市部分中学 2023-2024 学年度上期半期考试
(地理)试题
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包括 33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
答案,请在答题卡选择栏内用 2B铅笔将对应题目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2022 年 6 月 5 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蔡旭哲、
陈冬、刘洋顺利进入天宫空间站。9月 1日 18 时 26 分,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
打开问天实验舱的舱门,经过大约 6个小时,成功完成了全部既定任务。据此完
成下面 1~2小题。
1.空间站所在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推测问天实验舱舱外航天服应( )
①耐高温 ②耐高压 ③防强风 ④防辐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图中有生命存在的天体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及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A.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光照稳定
B.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C.体积和质量适中——有液态水存在
D.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大气层得以形成
在亚洲户外用品展上,某企业的一款太阳能烧烤炉吸引了众人围观。太阳能
烧烤炉是利用反射板吸收捕捉到太阳光集热,将管内食物烤热的一种装置。它是
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新方式。据此完成下面 5~6小题。
第 1页,共 8 页
{#{QQABBYSAogCIAABAAAgCEwVgCgOQkAECAAoOwBAAsAIAARFABCA=}#}
5.假如在我国销售太阳能烧烤炉,理论上最不适合选择在( )
A.拉萨 B.海口
C.成都 D.呼和浩特
6.下列关于人类对太阳辐射的利用,说法合理的
是( )
A.人类建设的风电站与太阳辐射有关
B.人类开发的石油资源与太阳辐射无关
C.太阳辐射是人类唯一的能量来源
D.太阳能清洁且能量集中,利于开发
据俄罗斯卫星社 2021 年 12 月 15 日消息,NASA 在 14 日发布消息,航天探
测器“帕克”已经“接触”到太阳,在太阳大气的日冕层中飞行,进行数据探测。
下图为“太阳结构图”,读图完成下面 7~8小题。
7.“帕克”已经“接触”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
A.① B.② C.③ D.太阳内部
8.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导致信鸽迷路
B.可能会影响指南针指示方向的准确性
C.可能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D.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呈正相关
《国家宝藏》节目曾介绍过一件牛形青铜器——商“亚长”牛尊(如图),
其原型是喜暖湿环境的圣水牛,现已灭绝。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圣
水牛骨骼。完成下面 9~10 小题。
9.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发掘出有圣水牛骨骼的地层形成于( )
A.元古宙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0.圣水牛生存时期黄河流域的环境特征可能是( )
A.温暖湿润,草原辽阔 B.寒冷干燥,风沙肆虐
C.温暖湿润,湖沼遍布 D.寒冷干燥,植被稀疏
第 2页,共 8 页
{#{QQABBYSAogCIAABAAAgCEwVgCgOQkAECAAoOwBAAsAIAARFABCA=}#}
下图是“地球自然环境圈层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 11~
13 小题。
11.②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由坚硬岩石组成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连续但不规则
D.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
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3.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
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的形成,不能体现出的
地球自然环境的圈层是( )
A.生物圈 B.水圈 C.大气圈 D.岩石圈
14.现代大气中,近地面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
A.氧气和水汽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氮气和氩气 D.氮气和氧气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 15~16 小题。
15.臭氧层和电离层分别位于( )
A.甲层和乙层
B.乙层和丙层
C.甲层和丙层
D.乙层和甲层
16.下列对各层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第 3页,共 8 页
{#{QQABBYSAogCIAABAAAgCEwVgCgOQkAECAAoOwBAAsAIAARFABCA=}#}
B.乙层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
C.丙层反射无线电波,对远距离无线通信意义重大
D.甲层的厚度是低纬度较薄高纬度较厚
熏烟驱霜是指霜冻来临前点火生烟,以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危害,烟雾的成
分有二氧化碳、碳粒、少量水蒸气等。下左图为“熏烟驱霜示意图”,下右图为
“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经完成下列 17~19 小题。
17.熏烟能够减轻霜冻的原因有( )
①燃烧柴草使二氧化碳、水蒸气增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
②气温升高,大气逆辐射增强,返还近地面的热量增多,保温作用好
③燃烧产生的碳粒等烟尘物质充当凝结核促进水汽凝结,水汽凝结会释放热量
④柴草在燃烧过程中散发部分热量
⑤烟雾增强反射,削弱太阳辐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8.右图中能正确表示大气受热过程的序号顺序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③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9.下列各自然现象中,主要由大气逆辐射而产生的是( )
A.夏天,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B.日落后的黄昏和日出前的黎明,天空仍是明亮的
C.多云的夜晚气温比晴天的夜晚低
D.初冬时节,多云的夜晚不易出现霜冻
20.若下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则( )
第 4页,共 8 页
{#{QQABBYSAogCIAABAAAgCEwVgCgOQkAECAAoOwBAAsAIAARFABCA=}#}
A.气压:a21.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 3:00 和 15:00 两时刻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
分布如图所示。该水库与周围地区之间形成了热力环流,关于该热力环流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热力环流的方向不变
B.水库中心区始终为上升气流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为了避免在切洋葱时眼睛流泪,人们在实践中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在砧板边
放置点燃的蜡烛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下图示意切洋葱的场景,据此完成下面
22~23 小题。
22.下列四图中能够正确解释此生活技巧所体现的地理原理的是( )
A. B. C. D.
23.为了增强切洋葱时的防护效果,人们还可以( )
A.将洋葱先进行加热 B.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切
C.洒香水改善气味 D.在冰箱冷却洋葱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某时段的近地面等压面分布情况。据此回答下列 24~25
小题。
24.图中①地的风向最有可能的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第 5页,共 8 页
{#{QQABBYSAogCIAABAAAgCEwVgCgOQkAECAAoOwBAAsAIAARFABCA=}#}
25.此时,甲地的气流垂直运动方向和天气状况是( )
①下降 ②上升 ③晴朗 ④阴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分布以及不同力作用下的风向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
表等压线。读图,完成下面 26~27 小题。
26.若 P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则图中 Q、M、N三个箭头分别代表( )
A.摩擦力、地转偏向力、风向 B.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
C.地转偏向力、风向、摩擦力 D.风向、摩擦力、地转偏向力
27.若图中等压线数值不变且分布在高空,则(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大 B.风速变快
C.地转偏向力变小 D.摩擦力变大
读我国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形势图,完成下面 28~29 小题。
28.图中四个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拉萨 B.西宁 C.北京 D.成都
29.此时,四个城市的风向表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偏南风 B.西宁偏北风 C.拉萨偏东风 D.成都偏西风
下图示意水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下面 30~31 小题。
第 6页,共 8 页
{#{QQABBYSAogCIAABAAAgCEwVgCgOQkAECAAoOwBAAsAIAARFABCA=}#}
30.水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31.我国“三峡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影响的环节主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示意图,完成下面 32~33 小题。
32.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
A.水汽蒸发减少 B.地下径流增加
C.地表水下渗减少 D.大气降水增加
33.下列属于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的是( )
A.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B.增大城市气温日较差
C.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D.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2个题目,每空 2分,共 34 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
置正确书写答案。)
34.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 分)
第 7页,共 8 页
{#{QQABBYSAogCIAABAAAgCEwVgCgOQkAECAAoOwBAAsAIAARFABCA=}#}
(1)图中 A、B两地受热的是 地,该地空气做 (填“上升”或“下沉”)
运动。
(2)图中①②③④的气压排序为 。
(3)若 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仅从热力因素考虑,图示时刻为 (填白天
或夜晚),此时吹的风为 (海风或者陆风)。
(4)A、B两地中为晴天的是 ,昼夜温差小的是 。
(5)若高空等压面的弯曲是城郊热力环流导致的,则把大气污染较重的工厂建设
A、B两地之间是否合理 ,说明原因 。
35.下图为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1)分别写出甲、丙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 。
(2)图中 M处参与水循环类型是 。
(3)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 (图中字符表示)环节施加影响,
其主要目的是 。
A.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B.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C.增加下渗 D.增加蒸发
(4)①处地层比⑤处地层中化石生物的等级更 (高级/低级),②处地层

(存在/不存在)大量动物化石。
(5)鱼鳞坑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陡坡地植树造林的整治工程
(下图所示)。鱼鳞坑工程是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错排列、类似鱼
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坑内蓄水,植树造林,因俯视形状看起来像鱼的鳞
片一样,所以叫鱼鳞坑。图右示意鱼鳞坑剖面。
运用水循环相关知识说明鱼鳞坑对下渗
时间和下渗量的影响。
第 8页,共 8 页
{#{QQABBYSAogCIAABAAAgCEwVgCgOQkAECAAoOwBAAsAIAARF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