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8《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6 23:03: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慈母情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积累文中重点词语。(重点)
2.能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梳理课文所具体描写的三个场景。(重点)
3.能抓住场景中的细节,联系生活想象画面,体会场景与细节所蕴含的情感;感受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一、阅读单元篇章页
单元主题: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
语文要素: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二、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读古诗《游子吟》,说说对“慈母”的理解。
2.出示梁晓声的话:我想要用文字,为自己的,也是我这一代大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
3.揭示课题:慈母情深。
三、识字学词,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体会自己朗读时的感受。
2. 认读第一组词语:
失魂落魄 压抑 颓败
衣兜 噪声 耽误 权利
交谈:文中“我”为什么失魂落魄?你有没有失魂落魄的时候?
3. 认读第二组词语:
极其瘦弱的脊背 褐色的口罩
龟裂的手指 眼神疲惫 陷入忙碌
图片理解“龟裂”。
交谈:从这组词语中,你仿佛看见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4.读第三组词语:
一元五角 二十七元 一卷毛票
图片帮助了解这些“钱”的概念,今天的孩子缺乏这样的经验背景。
四、概括梳理场景,自主批注阅读
1.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心里是什么样的滋味。
2.这样的滋味,课文是通过哪几个具体的场景带给你的?概括梳理课文具体描写的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我走进车间看到的场景
第二个场景:我找到母亲时的场景
第三个场景:母亲掏钱给钱的场景
3. 默读课文,抓住场景中的细节,用心体会“慈母情深”,写写批注。
五、品味场景细节,体会慈母情深
(一)“我”来到母亲上班的地方看到的场景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1. 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是个怎样的地方?
圈画关键词交流感受:低矮、压抑、潮湿、颓败、阴暗、热得像蒸笼、噪声震耳欲聋…… ——环境十分恶劣!
追问:为什么是“那个地方”,不叫“厂房”“车间”之类呢?
2.为了体现“那个地方”的环境恶劣,你有没有发现作者语言表达上的秘密?
引导发现并关注“七八十”的反复写法。
3.为什么这样反复?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体会:这样反复,不但强调了母亲工作的地方环境十分恶劣,更表达“我”的震惊、差异,没想到母亲上班的地方是这个样子的,没想到母亲挣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二)我“找”到母亲时的场景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这个场景中哪个细节特别触动你,让你体会到了慈母情深?
1.学生自由交流阅读感受,重点引导品味“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和“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体会母亲之辛苦。
2.引导关注“褐色的口罩”。
(1)母亲当时戴的是面纱口罩,按理说是白色的,怎么会是“褐色”的呢?
(2)补充原文,加深体会:毡絮如同褐色的重雾,如同漫漫的雪花,在母亲们之间纷纷扬扬地飘荡。而她们不得不一个个戴着口罩。母亲们的口罩上,都有三个实心的褐色的圆,那是因为她们的鼻孔和嘴的呼吸将口罩懦湿了,毡絮附着在上面。母亲们的头发、臂膀和背心也差不多都变成了褐色的,毛茸茸的褐色。
3.对比朗读,体会四个“我的母亲”的表达。
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反复强调“我的母亲”,而且刻意主谓倒置,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把“我”当时那种无比震惊、诧异、愧疚、自责等等的复杂心情融入其中。
(三)母亲掏钱给钱的场景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 “大姐,别给他! 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师:这个场景中的哪些细节,让你体会到了慈母情深?
1.品味母亲陷入忙碌的场景与细节。(由于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孩子可能更容易关注到这个场景细节)
(1)对比朗读,体会细节描写的画面感
母亲说完,立刻又开始忙碌起来。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在“陷入忙碌”之前,写出三个动作细节,更有画面感、场景感,将母亲忙碌、辛苦的形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体现了慈母情深。
(2)再对比朗读,体会反复强调“立刻又”的表达效果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弯曲了背,将头伏在缝纫机板上,陷入了忙碌……
——连用四个“立刻又”,就像电影中的快镜头,特写了母亲陷入忙碌的场景细节,表现了母亲的辛苦、操劳,体现了慈母情深。
2.引导品味“掏”和“塞”这个两个动作细节,体会母亲挣钱之不易与给钱之爽快,在对比中感受慈母情深。
3.引导品味母亲给钱时说的话,体会母亲心中的期盼。
(1)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师:儿子爱看书,母亲为什么挺高兴?
(2)“你这孩子,谁叫你给我买水果罐头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呢!”
师:你体会到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 “大姐,别给他! 你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 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
师:写母亲的话很简短,为什么旁边女人说的话反而写得这么多?
——旁边女人的话,是正常母亲的反应,而我的母亲,想得比别的母亲更长远,觉得孩子读书是最重要的事情。
4. 师:正是这样的母亲,造就了一位这样的儿子!
(1)呈读作者介绍: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等作品。2019年7月,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8月,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同年,长篇小说《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师:梁晓声有这样的成就,最应该感谢谁?
(2)看看梁晓声自己又是怎样说的:
梁晓声在《我与文学》中写道:读引我走上了写的不归人生路。……读只不过是少年时养成的习惯,是美好时光的享受而已。我从读中确乎受益匪浅。……
五、聚焦“鼻子一酸”,想象场景写话
1.《慈母情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中在母亲给“我”钱之后,我当时的反应是这样的: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设问1:为什么说是“第一次发现”“第一次觉得”?
设问2:“我”为什么“鼻子一酸”?
2.想象写话: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些场景不断浮现在我的面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分享。
4.出示梁晓声《关于<慈母情深>》中的一句话:我想要用文字,为自己的,也是我这一代大多数人的母亲画一幅像。
师:你觉得梁晓声为母亲画出了一幅怎样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