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12:11:52

文档简介

合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5.D 6.C 7.A 8.C 9.A 10.A 11.B 12.D 13.C
14.D 15.D 16.C 17.C 18.B 19.B 20.B
21.(1)A、B、C;增加
(2)重吸收;神经﹣体液﹣免疫
(3)A和B
(4)自由扩散;6/六;三
22.(1)①③和②③
(2)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③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3)无机盐和蛋白质;Na+和Cl-
(4)
23.(1)感受器;b;局部电流
(2)[6]突触;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高尔基体;膜的流动性
(4)ATP;线粒体
(5)糖蛋白(或蛋白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24.(1)甲状腺
(2)抗利尿;肾小管和集合管
(3)胰岛素;神经—体液;细胞膜上
25.(1)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切除A组小白鼠的甲状腺;等量且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
(3)下降;下降;基本不变(或上升);下降
血浆
成熟红细胞内液
组织液
肝细胞内液合江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6页,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脑室内的脑脊液可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物质.并运走脑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它还可以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脑脊液也属于人体的内环境
B.检查脑脊液有助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C.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
D.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氮基酸和激素等物质
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渗透压、pH和温度保持不变
B.人体内绝大多数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高温环境中体力劳动的人发生中暑,说明维持稳态的能力有限
3、某人会讲话、会写字,也能看懂文字,却听不懂别人的谈话,这个人患有
A.听觉性失语症 B.运动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聪症
4、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组织液主要由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而形成,大部分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浆
B.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
C.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D.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
5、采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
C.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D.参与该过程的神经元均兴奋
6、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解旋酶、Cl﹣、尿素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
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 D.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
7、神经中枢的不同部位受损可能导致机体发生异常,以下受损部位和所导致的结果相互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受损部位 可能导致的结果
A 大脑皮层 机体能排尿,但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B 下丘脑 呼吸急促
C 言语区的V区 由于不能看到文字,而无法进行正常阅读
D 脑干 短期记忆丧失,长期记忆还能保留
A.A B.B C.C D.D
8、机体受到恐惧及剧烈运动刺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和副交感神经-胰岛B细胞系统的活动都会增强,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和物质代谢加快等应激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通常是相反的,不会出现同时增强的情况
B.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在促进肝糖原分解的同时使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C.副交感神经-胰岛B细胞系统的活动能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类物质的转运和利用
D.机体受到恐惧及剧烈运动刺激时的反应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9、动物园饲养员长期给猩猩喂食,猩猩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B. 本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多个神经元参与
C. 这一反射过程中有离子的跨膜运输过程存在
D. 此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10、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分级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脊髓参与的眨眼反射,不需要位于大脑中的中枢参与也能够完成
B.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
C.运动精细程度越复杂大脑皮层代表区的面积就越大
D.下丘脑中有调节血糖平衡、体温和水平衡的中枢,且与摄食,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11、下列对神经调节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不一定兴奋
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的逆转是的大量内流造成的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
D.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
12、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它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和记忆等方面的高级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和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密切相关
B.人类的记忆过程分为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和第三级记忆四个阶段
C.重复训练是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重要措施
D.如果某人听不懂别人的讲话,可能是大脑皮层的S区出现问题
13、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以及相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分泌的调节激素能调控腺垂体的分泌活动
B.下丘脑分泌的调节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腺垂体
C.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可促进脂肪合成
D.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形态发育
14、膝跳反射需要下肢的伸肌和屈肌相互协调完成。右下图所示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当敲击韧带时,伸肌收缩,同时屈肌舒张,才能完成小腿前踢动作。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的反射弧可由两个神经元构成
B.甲、乙、丙三处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存在差异
C.当1兴奋时,2、3两神经纤维上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情况存在差异
D.由图可以看出:伸肌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
15、NO是最早发现的气体神经递质,与一般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
的方式有所不同。右下图表 示自主神经元支配血管平滑肌舒张的过
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均需要消耗ATP
B.神经递质均需通过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C.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不会引起G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
D.膜两侧Ca2+浓度差会影响乙酰胆碱的释放和NO的合成
16、如下图为体重相同的甲、乙两个体的甲状腺激素[包括甲状腺素
(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含量情况,已知甲为正常个体,且
乙的垂体无异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比乙低
B.若乙为婴儿,则可能会患呆小病
C.一段时间后乙的体重可能会小于甲
D.乙的T3、T4含量对下丘脑活动无影响
17、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由肠道细胞合成和分泌)是肠促胰岛素的主要代表,食物中的葡萄糖会促进GLP-1的分泌,GLP-1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参与血糖调节。科研人员为了探究口服葡萄糖与静脉注射葡萄糖对胰岛素应答反应的差异,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GLP-1通过促进肌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浓度来促进胰岛素分泌
B.肠促胰素效应指的是与正常饮食相比,口服葡萄糖引起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效果
C.摄入葡萄糖的方式和时间是自变量,胰岛素的分泌量是因变量
D.肠道细胞内有控制GLP-1合成的基因,但胰腺细胞内没有
18、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环境中,产热为a1,散热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产热为a2,散热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
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C.从0℃的环境进入30℃的环境,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等方式增加散热量
D.从30℃的环境进入0℃的环境,下丘脑可以通过传出神经引起骨骼肌战栗,从而使产热增加
19、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20、图中实线表示某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正常曲线。虚线甲和乙分别表示经某种方式处理后,该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的异常曲线,则甲、乙对应的可能的处理方式分别是
A.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
B.降低培养液中K+含量,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
C.增加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
D.降低培养液中Na+含量,增加培养液中K+含量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21、(12分)图1是体液中各成分间的关系,图2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请据图回答:
(1)内环境由图1中____等构成(填字母)。图1中A﹣D表示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导致A的量____(填“增加”或“减少”)。
(2)由图2可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循环、泌尿 消化、呼吸四个系统的协调配合,①过程表示____(填“重吸收”或“滤过”)作用。目前认为,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填字母)。
(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____;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经过___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的第____阶段。
22、(10分)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 (填标号)
(2)②与③④,这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②与③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3)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而内环境渗透压主要来源于 。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O2和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23、(12分)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中填序号,在横线上填名称):
(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____,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____。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____。
(2)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____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___。
(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才能下完成,神经递质由细胞合成,经过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依赖____(答原理)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需要____直接提供能量,所以在突触小体含较多的____(细胞器)。
(5)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___。
24、(12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表示的器官有_____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增加______激素的生成和分泌,并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促进______对水分的重吸收。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______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需要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胰岛素的受体分布在靶细胞的______(填“细胞膜上”“细胞质中”或“细胞核中”)。
25、(14分)向小白鼠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使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不同的假说:
(1)假说一:该现象是促甲状腺激素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假说二:该现象是通过促进_____,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
为了验证哪一假说与实际情况相符,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与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A,B两组小白鼠、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手术器械等;
(2)实验步骤:
①测定两组动物血液中的_____的含量。
②_____,B组做相同的外科手术,但不切除此器官。
③向两组小白鼠注射_____。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A,B两组小白鼠一段时间。
⑤测定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
(3)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_____,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含量_____,则支持假说一。
若A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_____,B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含量_____,则支持假说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