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2 19:5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何谓《七子之歌》  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喻为七个与母亲离散的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臧克家(1905-- ) 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
  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臧克家简介 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了解下列成语的出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出自《论语·子罕》
望闻问切:中医诊病术语
目不窥园: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兀兀穷年:出自韩愈的《进学解》初读课文 理清课文层次,把握课文内容,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指出两部分之间的过渡句)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的说和做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闻一多前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证明? 作者选取的这三件事,详略安排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安排? 从唐诗入手,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 杂论》的硕果;
 十年艰辛撰写了《楚辞校补》;
 又向《古典新义》”迈进。“做”了不“说”
“做”了再“说”,  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体现了他哪些精神和品格。试找出来并加一分析。  闻先生的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了哪些书籍,发掘了哪些新意等等,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突出了闻先生的研究学问,目的是在于救国;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这样的剪裁,能有力地突出中心。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不足一百字,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表达的侧重点与前面又有不同。  依照分析第一部分的方法,分组尝试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闻一多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了表现这一特点,作者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证明? 这一部分对闻一多先生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细致的描写,体现了他哪些精神和品格。试找出来并加一分析。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说”了就“做”, 既“说”又“做” 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什么变化?  闻一多先生前期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1、有气势,有如大江奔流,瀑布飞奔。2.有情感美,无论叙与议,都流露出对闻一多先 生的颂扬、崇敬、景仰之情。3.文章的语言有生动形象美,对闻一多语言、肖 像的具体描写,形象再现了闻先生高大的形象。4.富于音乐美。作者善于用成语或仿语。作者惯 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仰之弥高 ------钻 之弥坚 5.夹叙夹议的写法。其中穿插照应使文章的结     构严谨。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请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句话,按照“我欣赏 ,因为它具有 美,体现在   ”的句式说话。最后一次讲演课外阅读欣赏死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