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教学设计
一、课标呈现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课以史实叙述为主,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课程容量比较大,线索清晰但主题分散,若按子目顺序讲解,会比较散,也不容易在一课时完成。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冲突严重,但是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汉民族与内迁民族在频繁接触中,其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互渗透和影响,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素养呈现
结合三国两晋时期的社会状况,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政权更迭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江南区域经济的发展成就;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影响,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迭频繁、民族交融等阶段特征有基本认识,部分学生对于朝代更迭情况能简单叙述,但是学生对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缺乏全面的认识,对于促进民族交融的途径,不能从宏观的角度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掌握三国末年至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时空观念:利用时空观念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读懂相关的历史地图信息。
3、史料实证:在概括南方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说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4、历史解释:概括归纳孝文帝的主要改革措施,初步培养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了解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的史实,认识少数民族内迁与北民南迁对促进民族交融和江南地区开发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解法、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创设法。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难点:民族交融局面形成的历史原因与表现;北魏孝文帝改革。
七、教学流程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结合相关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内容。
通过视频我们能发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又一个大分裂时期,各方势力此消彼长政权更迭频繁。那么这一时期政权更迭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视频导入可以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和感受,他们在画面感知中能够更形象的领会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的频繁。)
新知学习:
一、政权更迭
【教师】出示四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形势图,引导学生观察形势图并结合课本内容同桌之间相互配合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
【学生】结合课本与图示,同桌之间互相配合画出示意图随后展示并讲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形势图与同桌相互配合画出该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能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另外画出示意图能帮助学生在此过程过更好的梳理教材内容,对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的过程形成清晰认识。)
二、士族专权
【教师】通过出示“九品中正制”图示以及相关史料内容结合书本讲解士族专权的内容。
历史纵横史料:东晋建立之初,高门士族琅邪王氏当权。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此后,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士族相继掌权。
1、概念:
①“士族”: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
2、特点: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3、表现:
士族凭借九品中正制巩固自身特权,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现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设计意图:以“王与马共天下”以及图示为线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同时也能反映士族政治的典型特征,既使课堂生动、有细节,又使学生对士族政治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南方开发
【教师】出示南方开发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并结合课本内容思考南方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 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学生】分析史料并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回答:
1、原因
北方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江南地区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统治者的支持。
2、表现
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
南北经济差异缩小,为统一提供了条件;促进了南方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分析史料,认识该时期南方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师】引导学生迅速浏览书本相关内容,并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假设你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一名史官,你会如何向世人阐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并上台展示。
【教师】结合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并在课件中呈现
1、措施
迁都改籍;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联姻 。
【教师】出示三则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史料并结合书本内容,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学生】分析史料并结合书本内容回答:
2、意义
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设计意图:情景创设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角色扮演,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历史情境,拉近学生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既能热烈课堂氛围也能加深对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段历史印象。)
五、民族交融
【教师】出示民族交融的概念,并通过回顾所学内容讲解民族交融的原因。
概念
【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一遍民族交融的概念,以求达到学生理解该概念的目的。
民族交融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趋向一致。
1、原因
【教师】通过举出具体实例的方式并结合群体互动的方式推导出民族交融的原因:
文化吸引力;战争的因素;统治政策的推动。
2、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民族交融的概念和原因结合本课内容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总结这一时期出民族交融的具体表现。
【学生】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依次回答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展示:
(1)生产生活: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开始定居生活,江南开发的过程中,南方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2)政治制度:少数民族统治者多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3)文化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4)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5)民族关系: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全面梳理教材内容的过程中联系刚刚所学的内容,最后升华本课的中心内容——民族交融。)
本课小结:
尽管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或自发或强制的人口迁徙制造了地区间的战争与民族间的冲突,但民族交融的加深是时代的主流也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在交融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具有吸引周边民族集团“向化”的魅力,并由此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格局。正如阎步克在《波峰与波谷》中写的——魏晋南北朝这个帝国的低谷,最终在政治和民族发展的历史合力下,选择了以北朝作为历史出口。 一个崭新的隋唐大帝国正在走来!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回顾本课,提炼核心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爱国精神,提升社会责任感。)
九、教学反思
在具体的落实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反思:一是第一个环节绘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和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政权更迭的特点时,留给学生的时间过短,部分同学任务完成的比较仓促。对学生时空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是不能急于求成。第二个是在讲完本课后,回顾整体的设计,感觉整个讲授过程缺少对“人”的关注,着眼点过于倾向于大的历史视角了。
十、教学评价
本课教学达到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在时空观念养成方面,通过绘制图示分析地图的方式,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及特点;在讲述江南经济的开发和北方民族交融的内容时,引导学生分析相关史料,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水平;在分析北方民族交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概念,认识到民族交融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素养水平;最后的课堂小结指向家国情怀素养水平引导学生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同时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改革,体会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