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 第18课 辛亥革命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7 21:5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民族复兴的里程碑——辛亥革命
一、教学理念
“情景—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活动式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通过有价值的问题设计,对史事能够形成前后联系,对所学内容的深入思考,以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为学习注入动力,为课堂注入活力。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确立教学主题,以问题引领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关注历史知识纵向迁移。学生不再只关注知识本身,还要形成对史事的辩证思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与教材、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对话,从而构建活力高效的课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第19课。辛亥革命是晚清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高潮,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最典型的代表事件。本课既承接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内容,又下启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的内容,在中国近代革命发展以及中国近代救亡图存的过程中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本课在教材上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个子目。这三个子目阐述了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内容以及影响。本课对辛亥革命的过程叙事较为详细,教师可以简化过程叙事,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影响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相关内容的学习,对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历史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学生刚步入高中阶段,部分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和历史思维能力有限。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历史教学情景,聚焦核心问题,以探究性学习为主体,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问题引领、分析归纳等教学环节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心理发展、历史认知水平,适当降低学习层次要求,以便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教学目标
1.分析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概括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通过文字史料,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并认识其重要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史料的对比,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4.认识辛亥革命开始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感悟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的探索和献身精神。(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辛亥革命的功绩和局限性。
难点:同盟会政治纲领;南北议和。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共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三个子目,分别讲述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教师在广泛专业阅读的基础上,收集典型史料,整合辛亥革命课程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历史认知水平,根据课堂教学逻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分“王朝衰,乱象生——革命的蓄能”“首义起,民国立——革命的过程”“功千秋,业未竟——革命的影响”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全面把握本课内容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辛亥革命爆发原因及影响进行深层次思考,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和首创精神,感受辛亥革命先驱追求民主和自由的高尚情怀,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
七、教学过程
导入:近代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自的强国御辱方案,演绎着色彩斑斓的救国复兴梦。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发动太平天国运动,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戊戌维新运动,这些运动都以失败告终。在20世纪初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民族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民族复兴的里程碑——辛亥革命》
授课: 王朝衰,乱象生——革命的蓄能
教师:20世纪头十年,是中国历史酝酿重大事变的十年,是历史运动诡异多变的十年,是旧势力力图维新以求永存的十年,也是新生力量积聚能量以求取而代之的十年。
教师:1900年夏天,义和团从山东农村迅速向直隶转移,进入保定、天津、北京等大城市。面对风起云涌的义和团运动,英国、法国、德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在华利益,各国把大量现役军人派到北京使馆区,粗暴地干涉中国内政,威胁清王朝的统治。
展示材料: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向各国正式宣战,随后又御令各省督抚召集义兵,调兵北上援京,以共灭洋。……多数地方督抚出于维护辖区安全和利益的考虑,遂联合宣称自6月20日以后的宣战和招抚上谕均属“矫旨”,在此名义下公开与清政府分庭抗礼,拒不受命。
——李喜所、李来容《中国近代史》
教师:地方督抚怎样响应清政府清政府“宣战”上谕?反映实质是什么?
(预设答案:公开与清政府分庭抗礼,拒不受命。实质:中央集权严重弱化,朝廷式微。)
教师:展示漫画图片——《讽画》
教师:这幅漫画的主旨是什么?
(预设答案:在黑暗的封建主义统治下,民生日艰,阶级矛盾尖锐。)
教师:晚清最后十年,全国各地水旱灾害连年不断,1910年春湖南滨湖各县水灾歉收,米价上涨,长沙城中以卖水为生的贫民黄贵荪一家因为无法买到米而集体自杀,激起民愤,引发了抢米风潮。饥民涌入长沙,各家米店纷纷被抢。
展示材料:
(军机处寄湖南巡抚电旨)除首要各匪业经正法外,其余各犯严行惩办。并饬各军搜捕余非匪,务绝根诛,毋稍松懈。
——饶怀民《长沙抢米风潮资料汇编》
教师:清政府怎样应对长沙抢米风潮事件?
(预设答案:下令镇压。)
教师:湖南巡抚岑春蓂遵照军机处旨意,对要求平价售米饥民采取高压手段,逮捕领众"滋事"木匠刘永福,又命令军队开枪扫射,杀死居民20余人。数万民众愤怒捣毁巡抚衙门、银行、教堂等。外国军舰配合镇压,民众伤亡惨重。据统计,1906年—1911年的6年间,全国共发生各类民变事件989件,年均约165次。民生日艰,民变事件骤起,极大地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教师:八国联军侵华给清统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他们认识到完全按照旧的方式很难统治,决心实行新政。
展示材料:
它推行教育改革,是想造就“尊崇孔教,爱戴大清国”的人,但清政府并没有获得多少为己所用的人才,反而出现了一个不同于传统士类的知识分子群体,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教师: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预设答案:目的:造就维护清朝统治的人才。结果:较多留学生投身革命,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展示材料:
当时湖北新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1.5万人,纯粹革命党将近2000人,经过联络而同情革命的约4000人,与革命为敌的至多不过1000多人,其余则是摇摆不定的。
——《辛亥首义回忆录》
教师:清政府创办新军的目的是什么?客观结果是什么?
(预设答案:目的:镇压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清斗争。结果:较多新军同情、支持革命,成为王朝的掘墓人。)
展示材料:
清政府奖励实业,原想借以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却导致了“资产阶级利益、知识分子与专制制度的冲突越来越大”。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教师:清政府奖励实业的目的是什么?客观影响是什么?
(预设答案:目的: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影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教师:清末新政是晚清王朝的一次自救运动,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但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社会政治从传统到近代的转型。“新政”实行了几年,清政府驻法国公使孙宝琦向政务处上了一份请求清政府立宪的奏折。随后,云贵总督丁振铎、署两广总督岑春煊、贵州巡抚林绍年等封疆大吏也纷纷奏请清廷准予立宪。1905年9月,清政府派载泽、端方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春夏之交出洋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回国复命。他们除将所见所闻向清廷报告外,同时也请朝廷准备立宪,认为当日的中国只有走立宪的路,才能使清廷摆脱危机,皇位永固。载泽等人的意见,基本被清廷认可。9月1日,清廷发布上谕,宣布“仿行立宪”。此时活动在国内、国外的立宪派立即活跃起来,发起一系列国会请愿活动。
展示图片和材料
1910年立宪派国会代表第二次请愿合影
展示材料:
勒令代表等出京还里,各代表闻此乱命,亦极愤怒,……秘议清廷政治绝望,吾辈公决密谋革命。
——徐佛苏《梁任公先生逸事》
教师:清政府如何应对国会代表第二次请愿活动?产生了什么后果?
(预设答案:回绝立宪派要求,立宪派离心,倒向革命派。)
教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同盟会的纲领。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中国同盟会是一个涵盖多省份与多阶级的组织,它为全国所有革命和进步力量提供了汇聚点。此时,革命脉搏的跳动加快了。在1906——1911年间,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起义。黄花岗起义尤为壮烈。
展示材料: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孙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教师: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烈士们用鲜血与生命激起了革命党人与全国人民的反清怒潮并预示了半年后武昌起义的成功。
展示材料:
“若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迟一年半载的。”
——孙中山
教师:接着黄花岗起义发生的是大规模的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轰轰烈烈的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鉴于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但消息泄漏,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文史料,认识辛亥革命爆发是在特定时空条件、各种因素综合之下发生的,从而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首义起,民国立——革命的过程
教师: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金兆龙、熊秉坤率先发难,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革命党人攻占楚望台军械库。新军炮兵、步兵闻风响应。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领武汉三镇。
材料:辛亥革命大事记: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成功,接下来短短一个月,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大总统;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武昌起义……打死了一些人。在湖北省之外,有8个省是靠武装起义打下来的……另有5个省是和平独立。不过,8个武装起义的省,加上上海,也没有死多少人。湖南省起义一共才打死4个人……有的省根本就没有打死一个人。
——杨天石《辛亥革命若干问题辨识》
教师:辛亥革命发展进程呈现什么特点?
(预设答案:发展非常迅速。低烈度的武装暴动转换为和平的权力交接。)
教师:辛亥革命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武装暴动转换为一场和平的权力交接,不能不说是当时各大政治势力以大局为重,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而促成的。清政府、革命党、立宪党人和袁世凯以及他的那些北洋将领,各方政治势力不论拥有怎样的力量,他们都没有在这场大危急关头执意诉诸武力,而是坚持谈判,各自让步,各方政治势力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体会对方的感觉,尽量多牺牲自己,满足对方,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阻止战争爆发或延续,使亿万无辜国民不受战火侵袭骚扰,将政治交给政治家。这里不仅有孙中山的襟怀坦荡、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也有袁世凯的勇于担当、郑重承诺,更有大清王朝满洲贵族集团执政团队特别是隆裕太后的深明大义、断然决定。这都是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义举,也是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地通过和平手段改朝换代、移交政权的先例。
教师: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展示材料:
第一章“总纲”: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二章“人民”: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四、六章:参议员行驶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驶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驶。
第五章“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教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目的是什么?体现了资产阶级哪些政治主张?
(预设答案: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体现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主张。)
教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讲解武昌起义、南北议和、《临时约法》等史实,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系统理解与把握。详细分析《临时约法》的内容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代革命的旨趣,培养学生学习、探究历史的思维能力。
功千秋,业未竟——革命的影响
教师: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模式一新的中华民国,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谱写了时代的新篇章。
展示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
——1912年3月5日发表于《时报》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下台,去世。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废帝溥仪复辟帝制,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就草草收场。
── 《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三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约增加1倍。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材料四 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昌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教师:根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预设答案:政治: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
教师: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辛亥革命对封建体制的冲击、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对进步意识的弘扬、对风俗习惯的革故鼎新与激浊扬清都是空前的。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实现救亡图存、民族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展示材料:
“民国之政治,比之满清尤为不及,”“把持国事者,均系军阀武人,争权夺利,祸国误民,有国家共和之名,无国家共和之实。”
——孙中山
教师: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取代孙中山,继任临时大总统。中国社会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倒行逆施,大肆破坏民主共和制度。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中国社会加剧动荡,兵匪肆虐,经济衰败,思想混乱、民生困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社会沉沦到谷底的时期。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辛亥革命尽管没有完成近代中国社会反帝反封建最根本的革命任务,但是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为薪火相传的后来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教师总结:历史,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它镌刻着昨日的奋斗,见证着今日的成就,昭示着明日的辉煌。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在讨论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的同时,辛亥革命留给我们这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什么?
展示材料: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1911年)
教师:读了这段话后,同学们能感受林觉民烈士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预设答案:平等博爱、勇于牺牲、天下为公。)
教师:“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充分展现了林觉民为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而平等博爱、矢志不渝、勇于牺牲、天下为公的精神,这是一种高贵的精神品质,更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辛亥革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依然面临民族复兴的艰巨使命,我们仍然需要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这种精神。
设计意图:以史料为依据,以理解为基础,对辛亥革命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弘扬辛亥革命先驱的平等博爱、天下为公革命精神,注重培育家国情怀素养。
八、教学评价设计
1.你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1787年美国宪法相比是机械模仿还是超越?请说明你的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概括两部法律的主要内容,比较它们的异同,既能深入理解两部法律,又能感受人类法制的进步,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2.阅读有关辛亥革命的专题论述摘编和研究文章,分析辛亥革命的百年评议的侧同点。
设计意图:重温这些论述、研读这些文章,无疑会有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的历史,更深地认识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九、板书设计
“王朝衰,乱象生——革命的蓄能”
1.中央集权弱化;2.民生日艰,阶级矛盾尖锐;
3.危险的清末新政;4.同盟会成立、三民主义;
5.革命党人发动一系列起义;6.四川保路运动。
“首义起,民国立——革命的过程”
1.武昌起义
2.革命特点:发展迅速、低烈度的(相对和平)革命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功千秋,业未竟——革命的影响”
1.伟大意义2.历史局限性3.辛亥精神
十、教学反思
本课涉及知识点多,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阅读教科书上的文本内容,教师在课上也应补充适量史料。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将辛亥革命的背景、意义和局限性分析出来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以及用历史批判性思维对其进行评价,本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出现史料阅读困难,这对学生学习信心造成一定影响。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教会学生阅读史料的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的努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