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

文档属性

名称 小石潭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2 20:45:34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
教材简析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此外,作者还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章对潭中游鱼的刻画虽只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此外,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笔法极妙,无一笔涉及水,只说鱼则“空游无所依”,则水的澄澈透明,鱼的生动传神,都各尽其妙,意境之深,令人拍案叫绝。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近两年的文言文,每学期都有十几篇课外文言文的补充阅读,对文言文的学习有了一些知识和方法的积累。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顺畅地诵读课文,掌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
2. 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
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本文个别语句晦涩,词语活用现象较多,是学生理解课文的一大障碍,因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本课的重点;
体会借景写情的写法。
教学难点
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本文作者感情流露又很含蓄,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设计思路
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字词句。第二课时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检查笔记。笔记本、语文书。
二、 新课
1.作者:学生补充代表作《捕蛇者说》《江雪》
2.字音字形:根据自己情况作标注。
3.背诵课文:《岳阳楼记》
4.这节课我们解决字词句,翻译课文。
古文字词句五项:①通假字 ②词类活用③古今异义④一词多义
⑤重点句(倒装句、省略句、修辞句、晦涩句)
下面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注意:9个活用、2个古今异义2个倒装、4个修辞句
5.汇报
(1)通假字 没有,也可以说有
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
(2)词类活用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③潭西南而望
④日光下澈
⑤斗折蛇行
⑥其岸势犬牙差互
⑦心乐之
⑧凄神寒骨
⑨近岸,卷石底以出
(3)古今异义2
①去 古义:离开 今义:去,往
②小生 古义:年轻人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句子
①倒装句
1.全石以为底 2.卷石底以出
②比喻句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③省略句 举例三个
1.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2.影布( )石上
3.(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④晦涩句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乎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作业布置
整理古文五项,翻译全文
2.质监A1—4 B1—3
完成教学目标4,突破教学难点。
板书设计
日光下澈 下见小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