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要求本课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下启《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以“隋唐大一统和民族交融”为主题,从隋唐盛世、民族交融和藩镇割据审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统一和分裂。本课三个子母一一①隋朝兴亡,②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③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描绘出这一时期兴衰交替的历史面貌。
本课第一子目“隋朝的兴亡”,选取隋朝的建立,主要介绍隋朝的广建仓库、兴建洛阳城、开凿大运河,隋炀帝三征高丽、隋朝灭亡。
本课第二子目“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主要分两个层次介绍,一层次是介绍了贞观之治、武周政权、开元盛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材编写的主线是国家管理制度和政策。第二层次是介绍了唐朝与周边各族关系。主要与突厥、吐蕃、靺鞨族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融。
本课第三子目“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主要介绍节度使拥兵自重,安史之乱及其之后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削弱唐朝的统治力量;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黄巢起义及其朱温降唐,镇压起义,建立后梁,开启“五代十国”。后周实力增强为北宋结束分裂奠定基础,内容比较杂,比较多,需要资源整合。
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初中基础较弱,对“隋唐统一”“开通大运河”“贞观之治”等基本史实有所了解,但一知半解,且对这些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够了解,历史事件内在的因果联系认识较少,核心素养待提升。但学生对隋唐时期的历史学习兴趣较大,这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梳理历史发展脉络,从多视角审视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统一与分裂。
从581年隋朝建立到960年后周灭,朝代涉及隋、唐、五代十国,学生不易“了解”,可以让学生通过认识历史地图来落实朝代的更迭。
人物多: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家、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历史事件:开通大运河、大兴土木、三征高丽;政治制度类名词:禅让制、世袭制、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等制度;甲骨文、金文(铭文)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解、学生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多,教师要基于课标要求有选择使用。
对高一学生来说容量大,朝代更迭,人物多,名词多,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动图、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手段来再现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力。
教学任务和目标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隋唐的兴衰、五代十国的动荡等内容,认识每个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状况、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的观点。
时空观念
运用历史地图说明隋唐五代十国的疆域变化和周边民族的大致分布情况,按照时序叙述这一时期的重要史事。
史料实证
通过分析归纳贞观之治的原因和意义和唐盛世出现的原因,掌握史料分类、分析、运用的一般能力,感受中华文明光辉灿烂的历史,认识朝代兴亡的历史原因及启示;掌握史料的搜集、整理分类的途径与方法。
历史解释
通过学习隋朝的兴亡、唐朝的繁荣昌盛和民族交融、五代十国的发展等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正确分析认识朝代更替的一般规律,客观定位隋唐时期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家国情怀
通过对唐朝的整体认识和与周边民族的交往的学习,感受唐帝国时的繁荣昌盛,认识中华文明是统一的多民族文明。知道中华文明在世界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形成对祖国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隋唐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民族交融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难点:民族政策对唐朝盛世的影响;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有何影响
课时设计
本课计划用时一个课时(45分钟),其中:
导入(5分钟)
第一子目(10分钟)
第二子目(15分钟)
第三子目(10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主要应用讲授法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通过导学案帮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除了有相应的习题训练,还会给学生推荐与隋唐时代相关的纪录片等课外资源,辅助学生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与隋唐时代有关的图片(如:相关的影视作品、现代歌舞、以及对长安繁华景象的想象图),并穿插讲述:“从隋朝建立到五代十国有近390年的历史,在这么长时段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怎样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又因什么导致朝代更迭呢?”
学生观看图片并跟随教师的思路进入新课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的展示,配合教师的引导,直接点明本课的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在课前发给学生导学案,辅助学生预习;在新课正式讲授前,引导学生绘制隋唐至五代十国的时间轴,并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重要时间节点的历史事件。 在课前根据教师发的导学案,预习本课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绘制时间轴,认识重要时间节点的历史事件。 高一学生主要是了解基本史实,掌握通史体系。 通过时间轴的绘制,可以将书本时序模糊的史实精确化,补充教材中未提到的重要史实。
一、隋朝兴亡 ㈠隋的建立与统一 通过展示从南北朝后期到隋的地图演变,了解隋统一的过程。 根据课前的预习,以及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引导,认识隋统一的过程。 通过课本与多媒体的结合,落实基础知识、培养时空观念。
㈡隋的建设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隋建设国家的三项主要措施,重点是修建大运河的影响,通过解读描写大运河的古诗,了解大运河修建的影响。 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解,进一步认识隋朝的主要措施,重点学习大运河修建的影响。 通过对古诗词的解读,培养概括、分析能力,提高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㈢隋“短命而亡”的原因 通过展示隋炀帝的功过,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并从中得到启示:要体恤民力,以民为本。 通过对隋炀帝的功过是非,逐步得出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最终导致人们不满,起而反抗。并进一步得到启示。 通过逐步推导的方法,培养思维逻辑的推理能力;运用唯物史观得出启示,提高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㈣对隋的评价 引用《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对隋的评价,肯定隋承上启下的积极作用,转而引入下一子目,唐朝的学习。 材料:隋朝消灭了其前人的过时和无效率的制度,创造了一个中央集权帝国,在长期分裂的各地区发展了共同的文化意识,这一切同样的了不起,人们在研究伟大的唐帝国的结构和生活的任何方面时,不能不在各个方面看到隋朝的成就,这是中国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 ——《剑桥中国隋唐史》 问题:同学们能够从这段材料中总结出隋王朝的作用吗? 通过《剑桥中国隋唐史》的评价,认识隋的作用,为之后唐的学习奠定基础。 回答:隋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王朝。 通过研读其他较有权威的评价,正确认识隋的意义,培养分析概括历史信息,提高历史解释的能力。
二、唐朝的繁荣和民族交融 ㈠唐朝的建立 通过教师叙述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了解唐朝的建立过程。并通过史料的解读了解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思想。 材料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材料2:朕常欲赐天下之人,皆使富贵。今省徭薄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材料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子,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问题:请同学们阅读以下三则材料,概括出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思想。 通过阅读课文,结合教师的讲述,了解唐朝的建立。通过释读史料,初步了解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回答: 材料1体现了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重视人民,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材料2体现了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的思想。 材料3体现了唐太宗知人善任,广纳贤才,虚怀纳谏的思想。 通过对唐建立的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的叙述,建立时空观念。通过释读史料,推出结论,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素养。
㈡政治清明和制度建设 因本环节内容主要是下一节课(第7课)的内容,在此环节只是简单介绍唐代三个繁荣的代表时期(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的政治和制度建设,初步认识唐朝的繁荣。 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初步认识唐朝的政治建设,从政治角度认识唐朝的繁荣。 通过唐朝盛世的延续性来深化学生对教材结论的理解。
㈢经济发展 通过图片展示,辅以教师讲解,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的主要成就,进一步认识唐朝的繁荣。 了解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对唐朝的认识。 通过对唐朝社会不同角度的展示,加深学生对这一时代的认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㈣民族交融 通过唐王朝对周边民族的政策,认识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和影响。同时这也是本课内容的重难点所在。 材料1: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 ——《资治通鉴》 羁縻府州制度: 唐对归附和被征服的少数民族的政策,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 问题:根据材料,唐的民族政策有何特点? 材料2:文成公主进藏时,带去了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等在内的大量物品,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农药、历法等书籍。唐高宗时,吐蕃从内地引进了蚕种。吐蕃还通过互市,向唐朝购买茶叶、丝绸等物品。随着双方关系的日益密切,许多汉族人进入西藏,一些吐蕃贵族子弟也进入长安的国学学习汉族文化。汉文化的输入对吐蕃社会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吐蕃文化对汉族也有一定的影响。 ——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 问题:根据材料,唐开明的民族政策有何积极作用? 通过多媒体所展示的地图,认识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以及唐朝民族政策;通过史料分析,概括总结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同时也是从民族融合的角度认识唐朝的繁荣。 回答1:以和为主; 民族平等; 因俗而治; 开明包容; 方式多样灵活。 回答2: ①保障边疆稳定; ②利于边疆开发和经济发展; ③促进民族融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 ④为后世统治者处理民族关系提供借鉴。 通过观察地图,培养时空观念。感受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正是在不断的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壮大,提高家国情怀。
总结唐朝盛世的表现。 对唐朝盛世有概括性认识。 提炼、概括历史现象,形成总结性认知。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㈠唐末盛世危局 1、安史之乱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引导归纳安史之乱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2、藩镇割据 通过史料展示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以及有何影响。同时这也是本课的第二个难点。 最终推出安史之乱结束后最终促使唐帝国走向灭亡的因素。 材料: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 ——欧阳修《新唐书·兵志》
藩镇割据的弊端在于“地擅于将,将擅于兵”,地方军队、财赋为节度使专擅,朝廷难以过问;而节度使又受制于骄兵悍将,如果失去了部下的拥戴,不是被杀就是被逐。这样的藩镇割据造成的后果,只能是社会的动乱和瓦解。
——樊树志《国史概要》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引导,归纳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安史之乱结束后最终促使唐帝国走向灭亡的因素。 原因: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 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外重内轻。 影响:唐朝由盛转衰。北民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安史之乱结束后最终促使唐帝国走向灭亡的因素: 政治自主权 经济财权 军事武装 ↓ 藩镇割据 宦官专政 朋党之争 农民起义 ↓ 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唐朝灭亡 通过教材内容,结合史料解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㈡五代十国 结合教材中五代十国的形势图,了解五代十国的含义和地理分布,体会国家由统一再次陷入分裂。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讲解,体会由统一到动荡,经历了哪些变化。 通过对比唐朝的繁荣和五代十国的动荡,进一步提高学生爱护祖国统一的意识。
课堂小结
国家统一、统治者恰当的对内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使隋唐出现了多个治世局面,但是开元盛世后,唐朝由盛转衰,最终走向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板书设计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
二、唐朝的繁荣和民族交融
三、唐末五代:盛世危局
教学反思
课文的容量较大,要讲清楚三个子目的知识,时间比较紧张,因此每个子目只能着重讲重要的知识,对余下的知识只是简单带过,拓展不够。课程设置虽然设问较多,但是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有思维含量的题目不多,设问缺乏层次性,这是需要改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