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一、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汉朝削薄、开疆拓土、独尊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本课包括四个子目,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现两汉充分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的模式,以及社会危机导致王朝覆亡的过程。第一子目“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重点讲述了汉初施政方针的重大调整,统治者采取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措施,以及因此取得的显著效果。第二子目“西汉的强盛”突出了汉武帝施行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第三子目“东汉的兴衰”介绍了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破产流亡的社会矛盾。东汉兴衰实际上与这两大社会矛盾发展态势密切相关。第四子目“两汉的文化”重点介绍了两汉在史学、文学、天文、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这四个子目之间呈现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兴盛的局面因社会矛盾逐渐积累而走向衰亡。
三、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历史时期跨度长、内涵多且复杂,故四个子目各有其重点、难点。学生在初中阶段虽已了解过相关内容,但要理解本课仍然有较大难度。学生对于“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等基本史实已经学习过,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对汉朝推恩令、刺史制度、独尊儒术的概念理解不准确,两汉由盛转衰的原因学生知之不多,且并未形成西汉、新朝、东汉的系统知识,缺乏全面把握的能力和理性认识,且提取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学习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通过图片与史料等直观材料的展示及设问引导学生层层分析、评价汉朝继续巩固“大一统”的影响和东汉崩溃的诸多原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全面、客观的看待历史。
四、教学目标
1、利用史料和教材内容,归纳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的内部调整与开疆拓土的外部建设的措施,并认识到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对当时和后世产生的意义。
2、利用历史地图了解汉朝疆域的四至,说明汉朝时期我国的疆域。
3、探讨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治世局面的出现与两汉衰亡的原因,尝试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4、通过历史图片、表格等概括两汉文化的成就,认识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和睦为文化发展繁荣提供了条件,文化成就是汉代大一统国家的盛世景象,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上的巩固措施。
难点:两汉衰亡的历史原因。
六、教学方法
本课以讲述法为主,同时运用提问、史料阅读、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本节课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片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采用图片导入法,展示刘邦的雕像。
教师: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楚汉之争,最终刘邦获得了胜利。公元前202年,刘邦定都长安,建立了汉朝。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汉朝的建立及兴衰。
【讲授新课】
(一)西汉的建立
1、汉初经济
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上(刘邦)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汉书·食货志》
思考:这则材料可以看出汉初社会处于怎样的境况?面对这一境况汉初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措施:汉初经济凋敝,统治者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
“兵皆罢归家”,从军者归农;号召在战乱中流亡山泽、因饥荒沦为奴婢的人回归本土,一律免为庶人;弱末强本,减免田租,十五税一;减免徭役及兵役,废除肉刑,减轻刑罚等。
材料二:
(汉景帝时)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而黜愧辱焉。
——《汉书·食货志》
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文景之治”。
2、汉初政治
(1)汉承秦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郡国并行制: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与诸侯分封并行
思考:结合之前所学,想一想分封同姓亲族能够保证西汉统治稳定吗 有什么样的危害?
王国势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7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3个月内即被平定。
虽然平定了七国之乱,但王国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同时当时汉王朝还面临着匈奴的威胁以及土地兼并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那么汉景帝的后继者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二)西汉的强盛
1、政治——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措施 作用
地方:推恩令 削减了诸侯王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央:设立中(内)朝 加强了皇权,削弱了丞相权力
选官制度:察举制 选拔了优秀人才,后期弊端显现
监察制度:刺史制度 加强了地方管理,强化了中央集权
司法:任用酷吏,打击不法行为
推恩令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四:
自此以来,诸侯唯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不为士民所尊,努与富室无异。
——《前汉书》
提问:推恩令的核心是什么?推恩令实施的效果如何
核心: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效果:彻底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中外朝制度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形成中朝决策机构,而原先丞相形成外朝执行机构。相权削弱,皇权加强。
察举制
材料五:
察举制由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各郡围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汉武帝时孝廉-一科为最重要。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察举制举荐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布衣”平民。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提问:根据材料,分析察举制有何特点 又有何影响?
特点:由地方向中央推荐自下而上;重视道德品行、才能;儒学为主儒、法并用;选官范围扩大。
利: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拔任用官员的唯一依据,有利于招徕各类人才,提高官员质量。任免权由中央掌握,加强中央集权。
弊:后期弊端日益严重,地方官员往往推荐名门望族的子弟,而不问学识品格,被察举者名不副实。
刺史制度
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名,州为检察区,刺史代表中央对地方进行检察。
武帝还任用大批执法严厉的酷吏,打击地方豪强游侠势力。进一步严密法律,命张汤等制作新的律令。
2、经济——重农抑商
(1)改革币制
(2)盐铁官营
材料六:
吴有豫章郡铜山,濞(高祖侄)则招致天下亡命者(任侠所为)盗铸钱,煮海水为盐(商贾所为),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
(3)均输平准
均输:设均输官,把应由各地输京的物品转运至各地贩卖。
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物价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出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4)抑制工商业者
措施 作用
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抑制富商大贾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政府收入
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算缗”“告缗”
3、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材料七: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八: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1)主要内容:
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⑤天谴论:人君无道,天象示警。
(2)影响:
①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③学术文化: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牵制作用;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自汉武帝以来的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4、军事——开疆扩土
(1)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2)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3)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丝绸之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4)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比以前更加有效
(三)东汉的兴衰
1、西汉灭亡与“王莽篡汉”
材料九:
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司马光《资治通鉴》
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指出西汉后期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问题: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王莽改制 背景 (1)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破产农民沦为奴婢或流亡,社会动荡不安。 (2)公元9年,外戚王葬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结果 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措施不切实际,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政权覆灭 (1)王莽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赤地千里,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爆发 (2)23年,绿林军在昆阳击败王莽军队主力 (3)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2、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
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推行一系列措施,实现“光武中兴”。
措施 作用
政治 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加强皇权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节省开支,提高工作效率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缓和阶级矛盾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释放奴婢
文化 重视儒学 继承汉朝尊崇儒学传统
3、东汉中后期的社会问题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豪强地主势力扩展
材料十:
(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
经济上自给自足规模大、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 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强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起义军头裹黄巾,称“黄巾军”。起义历史9个月,以失败告终。
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四)两汉的文化
领域 时期 代表性成就 特点或历史地位(意义)
史学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 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 班固《汉书》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文学 汉代 汉赋 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 采集民歌修改而成,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五言诗 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
科技 战国至西汉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九章算术》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05年,蔡伦 改进造纸术 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