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教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8 07:5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教学章节) 第三单元第十一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前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为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主要介绍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和社会的发展和新变化。本课分成四个子目,分别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和城市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社会的变化。每一领域的发展和出现的变化是有着联系性的。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能在了解该时期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新变化外,能够对不同的变化进行全面的认识。【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教材、分析史料的能力,能从教材和史料中大致了解到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表现,但对材料的归纳概括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另外,学生在理解该时期出现的新变化及原因上也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借助教师的帮助梳理清楚才能理解到位。
教学目标、要求 【唯物史观】用唯物史观,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各领域的新发展,体会这一时期经济领域的不同以往的新变化。【时空观念】了解宋元时期的基本时间线索【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了解经济重心南移是宋元时期的突出现象;认识经济的发展对文化等领域产生的影响。 【历史解释】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科举制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发展,从“历史解释”认识当进社会的变化。【家国情怀】分析辽宋夏金元社会变化,提高对社会变化的解释水平,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表现难点: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的新变化
教学材料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翻页笔等
教学方法 全班讲授、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个别指导、全班交流等
教 学 过 程导入: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钱穆 《理学与艺术》讲述: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变“这个字来看看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经济之变农业的发展宋朝①稻麦复种制,一年三收材料:稻麦两作制,这是在南宋发展起来的……大体上说,南方以麦稻两作制或稻稻两作制占优势,即是说,一年两收。淮水以北的北方诸路,由于气候条件,很难实行两作制,而是三年两作制……偏北地区则只能一年一作了。——漆侠《宋代经济史》,中华书局设问: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说一说宋元时朝农业有什么新发展?过渡:课本第60页,找一找当时的农业还有什么新发展?②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③棉花开始在内地种植元朝:棉花种植得到推广,带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口述)辽夏金元: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农业进步显著。(口述)手工业的发展过渡:宋朝农业的发展解放了一定的劳动力,一部分劳动力开始从事手工劳动,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表格:行业概况影响制瓷业宋:五大名窑(汝哥定均官)元:青花瓷、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矿冶业北宋煤开采量大,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铁农具)印刷业北宋:活字印刷术(唐:雕版印刷术)推动文化普及,带动造纸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过渡:农业和手工业进步了,这些多出来的农作物和手工业品是不是就要拿去卖啊、交换啊。所以什么行业兴盛起来了?——商业。商业由哪些因素构成呢?进行贸易的场所叫?——市场。进行贸易的通道叫?——商路。买卖的物品叫什么?比如说——商品。进行贸易的媒介是?——货币。我们首先就从《清明上河图》中去找找宋朝的市场。宋:基层市场活跃。展示图片:选自《清明上河图》设问:从图中,同学们能看出有哪些店铺和商业活动?师生互动:同学们找一找,有哪些店铺和商贸活动?从左往右看,首先来看这家招牌,这是什么店?——①香料店,叫刘家上色沉檀拣香。香料是哪里来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朝啊有了新的发展,外贸税收成为国家重要的财源之一。当时运往海外的船只上会装载什么商品呢?——瓷器、茶叶、丝绸。商业交流,讲求的是有来有往,国外除了香料还有什么商品可以运输到中国?——珠宝。可以运输到哪些港口?——广州、泉州和明州(p62页)。好,回到我们的《清明上河图》。再来看这个地方。同学们能看到什么?——②孙羊正店。这是一家高档酒楼。他们为招揽客户,在楼外挂满了装饰品,叫“彩楼欢门”。同学们要注意,“孙羊”,“正店”是写在什么上面的?——灯笼。灯笼并不是为了装饰,而是因为出现了夜市)夜市在唐朝是没有的,因为唐朝实行了宵禁制度,太晚了是不可以出门的,否则会被抓起来。因此我们说,夜市的出现打破了原先对时间的限制。正店门前的几个人在干什么?——买卖花枝。还有一处。同学们能看出什么呢?——久住王员外家和香饮子。久住王员外家是王员外开的一家旅店,从大图我们可以看到,这家旅店的对面就是商业街。其实,在这些商业街中,也有很多住宅,这反映了住宅区和商业区连在一起的现象,唐朝的时候,住宅区和商业区是严格分离的。宋朝打破了原先这种对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更为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方便。这些店铺和活动反映了宋朝基层市场的活跃!官方设置榷场与辽夏金各政权进行贸易。展示图片:过渡:再来看看这张图,同学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骆驼口述:可以看到,有骆驼正驮着货物出城门,做生意。边境贸易有专门的场所叫榷场。设问:我们可以看出榷场主要分布在各个民族政权的交界处,并且数量很多。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交易已经十分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融洽的民族关系。频繁的商业活动促进了民族融合。海外贸易:外贸税收成为宋元最重要的财源;设广州、泉州和明州为主要港口。说明:海外贸易在基层市场中已经穿插讲解。北宋:纸币——交子。元朝:纸币在全国范围内作为主币发行。过渡:通过这则材料,可以看出,宋朝的贸易量已经非常大了,涉及金额很高。设问1:当时的货币是什么?设问2:铜钱作为一种金属货币是不是很重?何况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都是长途运输,光运钱就要耗费一大笔人力物力。宋代的人有没有想到解决方法呢?(纸币——交子应运而生)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元朝宝钞 运钞车城市的兴盛过渡:商业的发展会怎么样?是不是一部分人的钱袋子会鼓起来啊。如果你是当时有钱的商人,吃饱喝足以后会去干嘛?——去玩。踢蹴鞠和看戏都是当时人们喜爱的娱乐活动。看戏的台子叫勾栏。勾栏呢是在瓦子里面,瓦子是娱乐中心和大型商业区,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银泰。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密切交流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构成了城市的主要生活,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人口超百万。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朝口述:杭州——“最富丽名贵之城”;元大都——北方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格局之变1、经济重心南移过渡: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新变化构成了宋朝经济的变化,总体来说,全国的经济是前进的。但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是有快有慢的。设问:请观察一下唐宋两个时期的经济形势图,说一说,南北经济发展发生了什么变化?表现(发展趋势)唐中叶以后: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南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代,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所以有谚语说“苏湖足,天下足”。元朝:全国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重开大运河(to南方财赋北运)。还开辟长途海运航线。过渡:到了元朝,南北差距是进一步拉大,赋税主要是靠南方,为了赋税北运,元朝的统治者就下令重新开辟了大运河,在隋唐大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还新开通了两条河,通惠河和会通河。(书本第63页)2、文化重心南移设问:经济重心南移会带来什么影响呢?请看这张统计图,图中这组数据说明了什么?说明:在北宋科举中,南方人逐渐占据优势。反映了文化重心南移的趋势。→南北分卷制度。材料: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明宣德年间,科举考试正式实行南北分卷录取制度:应天及苏、松诸府,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归入南卷;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归入北卷;一些文化较落后、士子登第困难的地区归入中卷。每录取百人,南卷取55人,北卷取35人,中卷取10人。思考:如何认识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社会之变士族阶层的衰落材料1: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洪迈《容斋随笔》卷5《韩文公荐士》材料2: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设问:结合材料1、2,对比唐宋科举制,说出宋朝科举制有何新变化?引导:(唐)不糊名,看门第→(宋)糊名制和誊录制→宋朝科举取士逐渐公平,平民可以参加科举。概括而言就是,①宋朝社会流动加强,门第观念淡化。过渡:宋朝科举的完善,使得一大批平民子弟也能通过科举考试来做官,加强了社会流动,呈现一个“流动化”的趋势。社会流动的加强和门第观念的淡化促进了社会的向学风气,宋真宗还写过一首劝学诗,相信同学们都很熟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哪来啊?——科举考试,颜如玉呢?总不至于我考上个科举就把婚姻大事解决了吧?没错,宋朝还真就能”金榜题名时“与”洞房花烛夜“两件事双喜临门。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老师要讲个宋朝榜下捉婿的小故事了。榜下捉婿就是各地高官富绅们在新科青年才俊中抢女婿的行为。欧阳修当时就被时任参知政事的薛奎所看中,最后招为了四女婿。过渡:其实,宋朝的社会流动不仅仅表现在平民到文官的层面,其他阶层也出现了流动现象。来看这三则材料。社会关系的变化(宋)贱民阶级显著减少,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材料:材料1:奴婢畜产,即是总同财物。 ——《唐律疏议·贼盗律》材料2:罗愿曾言:“臣窃以古称良贱,灼然不同。良者即是良民,贱者率皆罪隶。今世所云奴婢,一概本出良家”。——(宋)《罗鄂州小集·鄂州到任五事札子》家内服役:农民→雇佣材料1: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宋朝政府要求地主与佃户必须要订立契约。.....家仆与主人的关系也不再是奴婢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经济意义上的雇佣关系。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设问:材料1、2、3反映了什么现象?由此可以推断出唐宋的变化趋势是什么?——②人身依附关系松弛过渡:除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放松外,政府的社会控制也进一步放松。政府对社会的控制适当放松①土地制度的放松: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材料1:唐前期实施以“均平占田”、“抑制兼并”为基本宗旨的均田制。——李埏、武建国:《中国古代土地国有制史》材料2:宋代土地契约残片材料3:宋代户籍制度以控制民户财产为主,这有利于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农民人身自由加强,为商品经营、城市发展提供了广大的自由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曹端波《唐宋户籍制度的变革与社会转型》②户籍制度的放松:对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以及日常生活标准,官府的限制更为松弛。材料: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导致从事工商业的人越来越多,都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性质发生部分嬗变,这是原始工业化进程赖以启动的社会条件。——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口述:这则史料反映了人口的地区流动和转行现象。说明宋朝政府减少了对百姓的迁移住所和更换职业的束缚,实行了相对宽松的社会政策。金元时期,已经出现的社会新变化出现一定的逆转,但长远的发展趋势没有大变化。(简单带过)四、结尾
“宋:一个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王朝。”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结语:吴钩在《宋:现代的拂晓时辰》一书中说道:“宋朝,不愧是一个站在近代门槛上的王朝。”门槛是什么意思?——门槛就是一件事的标准。吴钩给宋朝的评价是:站在近代门槛上,说明有没有步入近代化啊?——没有的。但是宋朝在向近代化靠拢,呈现出近代化的趋势。近代化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来具体看看。通过这节课,我们看到了宋朝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带动了商贸的繁荣。商业的发展中伴随着商业化、货币化和城市化。这些现象表明宋朝,尤其是南方,它的经济已经较为发达。因此到了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当然,除了经济有了新的突破之外,一系列新的社会变化也令人惊叹。平民可以通过参加科举来做官,雇佣关系的出现,人口的流动等等体现了平等化、流动化、契约化的社会趋势,这些经济和社会现象无不表明宋代正在向近代化的标准靠拢。所以说,宋代站在近代门槛上是有理有据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