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飞虎队成立时间于1942年4月,是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支援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民间简称,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由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创建。主要工作区域以云南为主,
飞虎队的绰号在中国家喻户晓。截至抗战结束,飞虎队共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
飞虎队
“驼峰航线”是二战时期中国和盟军一条主要的空中通道,于1942年投入使用,为打击日本法西斯作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底,滇缅公路被切断导致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国。为保证军备物资能够正常补给,中美两国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驼峰航线”西起印度,向东横跨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等江,进入中国的云南高原和四川省。全长500英里,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在长达3年多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总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战斗人员33477人,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80%!总共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50%!
驼峰航线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延迟符
2022年课程标准:
1. 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
2. 通过史事,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历史意义。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能说出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唯物史观
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壹
贰
叁
目标评价
关山万里日寇侵
抗日战争进相持阶段(1938.10)
兵力不足
15个月战争中,他的军力伤亡了数十万人,消耗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与军用资财,毁灭了数百架飞机和百余艘军舰,支出了数十万万元经费,这个消耗在日本历史上是空前的。
——毛泽东《论新阶段》
九一八事变
东北沦陷
武汉会战
广州、武汉沦陷
淞沪会战
上海沦陷
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沦陷
抗战进入
相持阶段
东北
华北
华中
华南
南京大屠杀
南京沦陷
七七事变
北、津沦陷
加紧进攻
政治诱降为主
军事打击为辅
加强军事统治
和经济掠夺
敌后抗日根据地
国民政府
占领区
广州、武汉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改变策略。
日军
汪精卫叛国投敌,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
共产党针锋相对,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以华治华”
“以战养战”
日军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辅之以军事打击
日本为了巩固占领区而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定的进攻性打击,与国民党部队进行了南昌、长沙、枣宜等十余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较为坚决的抗击,大体保住了西南、西北的大后方地区。
1938年11月,日本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对华三原则,并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的进攻,以引诱国民政府投降。
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等突围中被叛徒杀害。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
“为江南死国者志哀”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1931至1945年14年间日本在中国掠夺的资源、财物、粮食、榨取的劳动和蓄意破坏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值即在当时的二千亿美元以上。
日军为群众拍照办“良民证”
日军在护城河边设卡盘查
侵华日军疯狂掠夺物资
南泥湾
“陕北好江南”
为了打破日、伪军的封锁,中国共产党提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方针, 在党中央领导下, 从1941年起,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使根据地渡过了经济上的严重困难。
战士们在插秧
南泥湾军民大生产
战士们伐木、大土坯、盖房子
牛羊满山猪满卷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359旅自己动手挖窑洞
1941年3月,359旅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朱德同志的号召,在“一把镢头一把枪,生产自给自足保中央”,由王震旅长亲自率领开赴南泥湾。
359旅的军人合作社
359旅开办的大光纺织厂
359旅南下返回延安受到群众的欢迎
“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材料2:假如中国没有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毛泽东
全民族抗战
青年学生
广大妇女
内迁工人
海外华侨
港澳同胞
文艺界
材料1: 西南联大800多人从军。联大学生
担当陈纳德飞虎队战地翻译大显身手。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华侨萧丕居将女儿结婚所收贺礼捐助抗日。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 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国民党
共产党
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全民族抗战——社会各界
枣宜会战中,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张自忠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左
权
抗战胜利前夕,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有两种前途……
1945.5. 重庆
国民党六大
坚持独裁
坚持反共
……
黑暗
1945.4.~6. 延安
中共七大
实现民主
实现统一
……
光明
中共七大
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组织上:③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毛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思想上:④确立毛思想为中共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政治上:①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
②制定党的政治路线(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毛泽东作报告
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抗战胜利前的国际形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广播形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和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中、美、苏、英等国代表参加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抗日战争的胜利
9月3日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正式向代表中华民国政府的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冈村宁次双手捧接投降书,签上“冈村宁次”四个字,然后盖章,抗日战争及二战至此结束。
签署过程
抗日战争的胜利
2. 光复时间
1945年10月25日,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之久的宝岛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
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
3. 回归标志
1. 前因
台湾光复
国际友人支援中国敌后战场抗战
柯棣华
(1910—1942年)
白求恩
(1890—1939年)
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热情支持。不少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敌后战场的抗战。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白求恩在抗战前线为伤员做手术
①前提:中国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决定性因素(根本):全民族坚持抗战;
(国共两党、国内各民族各阶层、华侨等)
③中流砥柱(主要):中共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④外因: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有力配合
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广岛
长崎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1840-184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1931-1945
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国内
促进中华民族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国内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有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国际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国经过长期的反侵略战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意义——国际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讲话
抚今追昔,我们获得了哪些启示?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总结经验、制定路线、
选举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全民族抗战
中共七大
抗战胜利
侵华政策转变:敌后根据地、国民党、占领区
抗战结果: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指明了方向
中国各界反应(坚持全民族抗战)
胜利原因:条件、根本、主要、外因
胜利意义:国内、国际
课堂小结
投降过程: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签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南京受降;
10月25日,台湾光复
加速投降因素:苏联出兵、美国投原子弹、中军民反攻
1931年
1935年
华
北
事
变
1932年
一
二
八
事
变
1938年
1945年
局部侵华时期
全面侵华时期
日本
占领
广州、
武汉
八一三
事
变
南京大屠杀
1941年
日本进攻长沙
1937年
九
一
八
事
变
七
七
事
变
日
本
投
降
1944年
豫湘桂战役
20世纪30、40年代日本侵华的历程
战略防御
局部抗战
1931.9.18
1937.7.7
1938.10
战略进攻
战略相持
全 面 抗 战
1943.12
1945.8
中国抗战的历程
防御阶段:
国民党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粉碎速亡)1937.8—11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1938.1—5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1937.9—11
武汉会战(进入相持阶段)1938.6—10万家岭战役
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1939.9—1942.1
相持阶段
共产党
敌后战场
反攻阶段:全民族抗战
百团大战1940.8.20--19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