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章末复习
01.
人口与人种
0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03.
人类的聚集地—聚落
目录
01
人口与人种
知识梳理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 80亿。
(2)增长的特点是: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
知识梳理
1.世界人口的增长
(3)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低,个别国家出现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知识梳理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分布特点:不平衡(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人/千米”表示。
知识梳理
2.世界人口的分布
(2)分布状况:
四个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养育了众多的人口);
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原因: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四个人口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知识梳理
2.世界人口的分布
(2)分布状况:
人口分布 分布成因
特点 分布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稠密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欧洲西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雨林地区 气候过于湿热
高纬度地区 全年严寒
高原、山区 地势高峻
知识梳理
3.人口问题
一个地区保持合理的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速度,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1)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交通堵塞、住房紧张、上学困难、就业困难、饥饿贫困、资源短缺、犯罪率升高等等
(2)增长过慢甚至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带来的问题(主要在发达国家):
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过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3)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有的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生育控制政策;
有的人口停止增长或者人口不断减少的国家,采取措施鼓励生育、鼓励移民。
知识梳理
4.不同的人种
(1)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知识梳理
4.不同的人种
(2)同一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人种 主要分布区
白种人
黄种人[来:学.科.]
黑种人
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北美洲中部、大洋州东南部、南美洲东南部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非洲中部、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练一练
1.下列有关世界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高
B.人口增长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C.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D.高纬、高山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2.下列关于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各国人口增长均衡 B.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均比较快
C.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 D.发达国家人口增长速度慢,寿命短
A
C
如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时段是( )
A.①-②和②-③ B.①-②和③-④
C.①-②和④-⑤ D.②-③和④-⑤
4.当处于③-④时段,该国可能出现( )
①住房紧张 ②失业率增加
③人口老龄化严重 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B
A
5.人口增长过慢或停止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是( )
A.国防兵力不足
B.居住条件差
C.交通压力大
D.就业困难
6.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B.世界各国人口增长都很慢
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
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
A
02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知识梳理
1.世界的语言
(1)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世界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
(2)六种语言的分布:
语 言 主 要 分 布 地 区
汉 语
英 语
俄 语
法 语
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
中国、东南亚的马来西亚等地。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大洋洲及非洲部分地区。
俄罗斯、欧洲的东部、亚洲的北部等地区
法国、非洲中西部地区
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亚洲西部、非洲的北部
宗教 发源地 分布地区 宗教建筑 其他
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亚洲西部
欧洲、美洲、大洋洲
教堂
世界第一大宗教
阿拉伯半岛部
西亚、东南亚
北非、东非
清真寺
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古印度
东亚、东南亚
寺庙、佛塔
世界第三大宗教
知识梳理
2.世界的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知识梳理
2.世界的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宗教建筑:
练一练
1.世界各种语言中,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是( )
A.阿拉伯语 B.英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
2.关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全世界有几千种语言,有语言就有文字
B.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西亚和北非
C.我国的藏族、蒙古族多信仰伊斯兰教
D.世界上三大宗教都起源于欧洲
B
B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中景观是下列哪一宗教的典型建筑(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4.该宗教建筑在下列国家或地区常见的是( )
A.东南亚 B.伊朗 C.南亚 D.欧洲西部
A
D
5.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关于汉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语仅在我国使用
B.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C.东南亚居民都使用汉语
D.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6.信仰伊斯兰教,又使用阿拉伯语的地区是( )
A.欧洲和大洋洲 B.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
C.北美洲和大洋洲 D.南美洲和北美洲
B
D
03
人类的聚集地—聚落
知识梳理
1.聚落与自然环境
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乡村聚落:一般规模较小,分为农村、牧村、渔村。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
城市聚落:一般规模较大,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是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差异。
知识梳理
1.聚落与自然环境
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1)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较密集;
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聚落的形态:
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团块状;
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
知识梳理
2.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传统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2)聚落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些特色鲜明的乡村聚落正在逐步消失: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越来越少。
(3)世界遗产: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有:法国“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
练一练
1.不属于北京四合院特点的是( )
A.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 B.房屋砖墙较厚
C.南窗较小 D.多青砖灰瓦
2.下列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窗子小
B.西亚冬季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
C.东南亚人喜食大米
D.西亚人住双层木楼
C
C
高台民居是我国某地古代民居建筑,就地取材,以黄粘土制作的土坯墙、土块墙为主,厚度达1米。该建筑依山之势、傍水之边,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高台民居位于我国( )
A.福建省 B.安徽省 C.内蒙古自治区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高台民居建在高台上的主要原因是( )
A.登高望远 B.防御洪水 C.通风采光 D.方便交通
D
B
读“聚落景观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5.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各聚落及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对应不恰当的是( )
A.甲﹣渔业 B.乙﹣畜牧业 C.丙﹣林业 D.丁﹣种植业
C
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