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标与任务
课标 要求 1.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进行简单的判断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进行初步判断
学习 任务 1.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评价 任务 1.形成性评价1(指向学习任务1)
2.形成性评价2(指向学习任务2)
重点难点
重点 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 对生活和课堂实验过程中涉及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进行准确归类
走进课堂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1.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近
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_并编制出___________,
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
2.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B
走进课堂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物质发生改变的是 ( )
A.水结冰 B.蜡烛燃烧
C.锯断木材 D.粉笔研细
B
研学历程
知识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课堂活动1】观察“实验1-1”,记录、判断和分析。
实验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2) 块状的胆矾 粉末状的胆矾
玻璃片上有白雾
无
固体被研细
无
研学历程
【实验1-1(1)】水的沸腾
研学历程
【实验1-1(2)】胆矾的研碎
研学历程
知识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 生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3)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等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等
(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 气体等
蓝色沉淀
有
产生气泡,固体逐渐溶解,石灰水变浑浊
有
研学历程
【实验1-1(3)】胆矾溶解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研学历程
【实验1-1(4)】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研学历程
知识点1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小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_____________的变化 _____________的变化
基本特征(判断依据) 是否有___________生成
表现 (伴随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物态变化、
形状改变等
联系 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________物理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
同时发生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无新物质生成
新物质生成
研学历程
形成性评价1
1.下列现象主要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
A.铁锅生锈 B.滴水成冰 C.花香四溢 D.电灯发光
A
2.(2023·南海月考)下列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玉柄雕琢 B.骨笛打孔 C.彩陶烧制 D.金简刻字
C
研学历程
形成性评价1
3.(2023·浙江宜兴月考)现有以下几种变化: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
生锈,③轮胎爆炸,④蜡烛燃烧,⑤电灯发光,⑥冬瓜腐烂,请根
据题意回答问题:
(1)①③⑥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属于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在燃烧过程可
观察到烛泪流淌,“烛泪流淌”属于____变化(填“物理”或 “化
学”),此说明化学变化常伴随着物理变化。
(3)电灯发光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可知发光、
发热的变化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
化学
不一定
物理
物理
研学历程
知识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出酒精的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是否挥发:
在空气中点燃:
无色
有特殊气味
液体
0.8 g/mL
能与水互溶
易挥发
能燃烧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研学历程
知识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__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物理性质: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含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沸点、溶解性
化学变化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
研学历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观看气体颜色、闻气味 ____ ____ ____ 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__________
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氧气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氧化碳
__________
【课堂活动4】观察“实验1-2”,记录并判断分析。
无色
燃烧更旺
火焰熄灭
气体
氧气
二氧化碳
闻气味
的正确
操作
无味
无色、无
味的气体
支持燃烧
不支持燃烧
氧气
燃着
小木条
二氧化碳
研学历程
【实验1-2】氧气、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研学历程
知识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思考】实验室如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插入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火焰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或
将气体澄清石灰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混浊的
是氧气)
研学历程
【附】物质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
物质 用途 性质 结论
水和二氧化碳 灭火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物质的性质______物质的用途
酒精 燃料 __________
不能燃烧
不支持燃烧
可燃性
决定
知识点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研学历程
1.(2023·福州期末)下列是对氯气的描述:(每个选项10分)
①黄绿色; ②有刺激性气味;
③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
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⑦常用于制取稀盐酸、漂白粉等。
属于氯气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氯气化学性
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氯气用途的是______。
①②④
③⑤⑥
⑦
形成性评价2
研学历程
形成性评价2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A.铜用于制作导线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A
自主评价
1.(2023·顺德月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玻璃破碎 B.动物呼吸
C.铁丝折弯 D.甲骨刻字
2.(2023·东莞东华月考)下列成语和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百炼成钢 D.大浪淘沙
3.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陶瓷烧制 B.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 D.活字印刷
B
C
D
自主评价
4.(2023·潮安月考改编)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黄金的硬度较小 B.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
C.铝的密度是 2.7×103 kg/m3 D.氯化钠的熔点是801 ℃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大理石做成大理石餐桌 B.用水制成冰块
C.用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 D.铝用于高压电缆线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