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1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18 13:07:13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单元核心素养整合
专题归纳突破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体系构建
专题归纳突破
1.中华文明多元起源: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2.先秦——中华文化的奠基: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文化认同。春秋时期,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专题一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3.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华文化的初步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魏晋玄学盛行。
4.隋唐、宋元——中华文化的成熟与繁荣:隋唐时期,儒学创新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宋元时期,理学形成,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5.明清——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折: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西学东渐”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气息。然而,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6.近代——中华文化的进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典型例题1】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据此可知,儒家、道家、法家都(  )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答案:C
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的自然规律,即天地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韩非认为天地是永恒的,不会消亡,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故选C项。
1.在处世方式上,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2.在教化思想上,主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3.在美学追求上,要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4.在生活理念上,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生存经验及生活智慧,包含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是滋养中华儿女骨气、志气和底气的精神源泉。
专题二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典型例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唐宋诗词雅俗共赏,家喻户晓,蕴涵着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救治天下的责任意识,诚挚友善的情感体验,追问生命内核的终极关怀。
——摘编自李青云《吟咏唐宋诗词 建构人文精神
——唐宋诗词人文精神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诗词中的人文精神包含哪些内容,并举出一些相关的例子。
参考答案:内容:人生的价值追求、责任意识、人伦情怀等。例子:屈原《离骚》中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李白《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孟郊《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
1.古代中国地理条件优越,东西走向的山川地形易于形成稳定的社会体系。
2.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较早形成了相对封闭、发展缓慢的农耕文明。
3.古代中国以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儒学具有较强的包容性。
4.古代中国在隋唐时期便确立了科举制度,形成了高效公正的选官体系。
专题三 中华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5.历代王朝均重视对北方游牧民族的防范,修建了长城。
6.中国较早形成了成熟的汉字体系,确保了文化的稳定传承。
7.古代中国很早便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8.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发达,四大发明增强了文明的张力。
【典型例题3】 有学者曾指出:“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番精神状态。”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周公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集大成者
B.中国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
C.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内容不断变化
D.礼乐文明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体现了周公制礼作乐对儒家的影响;题干材料“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可能是另一番精神状态”体现了儒家对周礼的传承与发展,说明中国文明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B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强调周公在古代历史上的地位,并且周公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中国传统文明而非“集大成者”,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礼乐文明的传承,并未体现出中国传统文明核心内容的变化,排除C项;D项并未凸显出儒家对礼乐文明的传承发展,排除。(共45张PPT)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素养·目标定位
素养 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1.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时空观念
2.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3.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知 识 概 览
课前·基础认知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1.多元起源
(1)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2) 中原华夏族 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 多元一体 中华文化的形成。
微点拨 旧、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与中国文献记述的远古神话传说相互印证,已经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和多元特点,以及新石器时代以来由多元向一体发展的特点。
2.先秦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
(1)春秋战国时期,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各地区、各民族共同的血缘认同、 文化认同 。
(2)春秋时期,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 儒家文化 的思想核心形成。
(3)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 ”的局面。这一时期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3.秦汉时期——封建统一多民族的文化格局形成
(1)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秦始皇推崇 法家 学说。
(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 正统 地位。
4.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1)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
儒、佛、道 交汇融通的景象。
(2)魏晋 玄学 盛行。
(3)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5.宋元时期——中华文化高度繁荣
(1)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 理学 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2)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6.明清时期——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转折时期
(1)明清之际,提倡 个性自由 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 经世致用 。
(2)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 文字狱 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7.近代——中华文化由衰落到复兴
(1)鸦片战争爆发后,向西方学习以 救亡图存 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 科学与民主 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3)五四运动以后, 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内涵 代表 影响
1.重视  以人为本  (1)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2)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内涵 代表 影响
2.政治理论上的  民本思想  (1)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2)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3)孟子:提出“ 仁政 ”说,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内涵 代表 影响
3.崇尚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 (2)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3)荀子:提出“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将天、地、人视为一体,认为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内涵 代表 影响
4.提倡爱国,追求 家国 情怀 (1)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3)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天下为己
任,强调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内涵 代表 影响
5.崇德尚贤,推崇 天下为公 (1)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 “敬德” (2)孔子:提出“ 为政以德 ”, 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3)墨子:主张“贤者举而上 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4)孟子:主张“尊贤使能” 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
 用人制度 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涵 代表 影响
6.崇尚 自强不息 , 厚德载物 (1)《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屈原:“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内涵 代表 影响
7.主张 和而不同 (1)西周太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2)孔子:“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
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微思考 民本思想是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认为先秦民本思想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意义:有利于约束专制权力,顺应民意以稳定秩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 本土性 。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2)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 包容性 。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 凝聚性 。
(4)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 连续性 。
2.价值
(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课堂·重难突破
【材料】
人物 言论或主张
孔子 “均无贫”“修文德”“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墨子 统治者对小民要“兼相爱,交相利”
孟子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一 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
人物 言论或主张
董仲舒 “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
柳宗元 吏为民役
黄宗羲 天下为主,君为客
康有为 天下之公,非一人之私
梁启超 反对“君为政”,主张“民为政”
孙中山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摘编自崔之清《儒学的民本思想初探》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或者几个人物的言论或主张,围绕“民本思想”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言之有理,表述清晰)
提示:示例一
选取人物:孔子、孟子
论题: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论证:春秋末年,孔子创立了儒家思想,其思想核心之一是“仁”。要求统治者“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体现了民本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在继承孔子“民本”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仁政”说,强调统治者以德服人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出治国策略。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主要代表思想家的观念中都体现了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是对春秋时期孔子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示例二
选取人物:黄宗羲、康有为、梁启超
论题:民本思想根植于时代或者时代推动民本思想的发展
论证:明末清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小农经济、传统儒家思想占主导,在资本主义萌芽的背景下产生了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要求限制君权,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想,起到了思想启迪的作用。
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不断丧失,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但客观上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的近代化开始起步,民族工业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并不断发展,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了“天下之公,非一人之私”,反对“君为政”,主张“民为政”等民本思想,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由此可见,明末清初和近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民本观念内涵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所处时代的背景。
素养阐释
本题考查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的发展、不同时代的民本思想内涵、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策略、近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吸纳和融合了西学等角度概括。
核心归纳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基本内容
民本思想源远流长,肇始于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定型于汉朝,此后历朝历代虽有所演变,但其思想主旨没有变化。其基本内容如下:
1.民为邦本,立君为民。
2.顺应民心,与民同乐。
3.重民生计,富民为要。
4.忧民爱民,解民疾苦。
5.正风敦俗,育民化民。
学以致用
西周强调统治者应以德裕民,明智驭民,才能据有天命,受享国祚。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这说明(  )
A.民本思想源于西周
B.民本思想的内涵随时代不断丰富
C.孔子否定西周的民本思想
D.儒学思想根源于西周的民主政治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统治者应以德裕民”到“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再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的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发展,B项正确;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民本思想起源于西周的结论,排除A项;孔子的民本思想是对西周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排除C项;西周属于奴隶主阶级专制,民主政治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
【材料一】 《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材料二】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战国]屈原《离骚》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材料三】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思考该诗的主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指出屈原投江殉国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境界。
(3)结合材料三,如何理解人生的“三境界”
提示:(1)主旨:忧国情怀,感伤意绪。
(2)精神境界: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3)理解:第一步确立志向和目标;第二步努力探索和追求;第三步实现理想和愿望。
核心归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人类利用自然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2.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主张“和为贵”“和而不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
3.人心向善的道德观:倡导“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主张“止戈为武”“协和万邦”。
学以致用
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部分名人的言论。
思想家 言论
孟子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些言论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  )
A.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B.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C.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D.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答案:B
解析:题干表格中言论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B项正确;“道法自然”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A项;“厚德载物”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崇德尚贤”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共41张PPT)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素养·目标定位
素养 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1.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本土化的过程及表现
2.结合明朝末年以来中国的现实状况,全面掌握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表现及结果
3.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培养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知 识 概 览
课前·基础认知
一、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1.佛教的本土化历程及影响
(1)历程
①两汉之际:来自古印度的 佛教 传入中国。
②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
③隋唐时期:佛教出现了不同宗派,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 本土化 。
④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和道教理论的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2)影响
①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逻辑思维、语言词汇、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②中国传统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很多体现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吸收了佛教的理念,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
③中国的 建筑艺术 受佛教影响。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石窟,是中国佛教建筑艺术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
①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数学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方以智等人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 几何原本 》《泰西水法》等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②17世纪: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汤若望、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
微探究材料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徐光启对这部书推崇备至。他说:“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能精此书者,无一事不可精;好学此书者,无一事不可学。”
——摘编自徐光启《<几何原本>杂议》
如何理解徐光启对《几何原本》的推崇
提示:在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中,徐光启学习到了西方数学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也深切体会到几何学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基础作用。他正是从这一方面对《几何原本》表现出高度推崇。
(2)鸦片战争后
时期 向西方学习 影响
洋务运 动时期 设立 京师同文馆 ,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创办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大量军事、工程方面的书籍得到翻译 近代西方文明,如工程技术、科学理论以及社会改革等内容,传入中国
维新运 动时期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学习西学,实行君主立宪制 推动维新运动的展开
时期 向西方学习 影响
辛亥革 命时期 随着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一些学说在中国传播 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
新文化 运动 早期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主张吸收 民主与科学 的思想 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
时期 向西方学习 影响
五四运 动前后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 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微拓展 对近代向西方学习的认识
(1)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2)学习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中华文化对亚洲的影响
(1)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 汉字 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后来,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 儒学经典 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3)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
①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②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③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的基本一样。
(4)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5)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郑和下西洋 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中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1)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造纸术 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火药 推动了欧洲 火药武器 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创造了条件
指南针 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印刷术 大大推动了 文艺复兴 运动和 宗教改革 ,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16—18世纪,孔子的思想以及 儒家经典 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3)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课堂·重难突破
【材料一】 利玛窦简介
1582年,利玛窦被派往中国传教。
利玛窦与中国官员李之藻合作完成《坤舆万国全图》,献给明神宗。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此外,他还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并在书信、回忆录中记叙了在华经历和对中国的印象。
一 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材料二】 大西洋陪臣利玛窦谨奏……臣本国极远……逖闻天朝声教文物……用是离本国,航海而来……缘音译未通,有同喑哑,僦居学习语言文字,淹留肇庆韶州二府十五年,颇知中国古先圣人之学,于凡经籍亦略诵记……伏念堂堂天朝,方且招徕四夷,遂奋志径趋阙廷。
——1601年利玛窦给明神宗的上疏
【材料三】 严复简介
1866年,严复考入福州船政学堂。
1877年,严复赴英国学习海军。
1880年,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教官。
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在天津《直报》发表《论世变之亟》《救亡决论》等文,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学学说。
1896年,捐资梁启超与汪康年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1897年译介《天演论》,将“进化论”介绍到中国,宣传维新变法,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问题探究:
(1)材料一、材料二能否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至少两点依据)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次西学东渐的差异。
提示:观点:虽然利玛窦的上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中华文明的态度,但仍不足以证明“利玛窦推崇中华文化”这一观点。
理由:角度1,利玛窦的上疏是一手史料,但他上疏的目的是希望明神宗能够支持他的传教活动,为博取明神宗的好感,其表述中对中华文明可能会多一些溢美之词。
角度2,即使利玛窦上疏反映了他的真实想法,也是一个孤证,“孤证不立”是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原则,还需其他相关的原始材料互相印证。
(2)第一次西学东渐:仅发生在士大夫阶层,社会影响小;主要局限在自然科学层面;文化上东西双向交流。
第二次西学东渐:通过译书、报刊、学校、社团、留学等各种途径传播西学,社会影响扩大;在器物、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学习西方;促进中国社会转型。
素养阐释
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考查明末清初与晚清民初两次西学东渐的核心知识,利玛窦和严复作为其代表人物,体现了两次西学东渐不同的时代特征。
核心归纳
近代西学东渐的发展历程
时间 人物 阶级 实践 思想 阶段
19世 纪中 期 林则徐、 魏源等 地主 阶级 抵抗派 编译书籍、仿制西方战舰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器物
19世纪 60年代 李鸿章 等 地主 阶级 洋务派 洋务运动(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翻译馆等) 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时间 人物 阶级 实践 思想 阶段
19世纪 90年代 康有为、 梁启超 等 资产阶级 维新派 维新运动 和平改良、君主立宪 制度
20世 纪初 孙中山 资产阶级 革命派 辛亥革命 暴力革命、民主共和 时间 人物 阶级 实践 思想 阶段
1915年 陈独秀、 李大钊等 资产阶级 激进派 新文化 运动 民主、科学 思想
五四运动后 李大钊、 毛泽东等 无产 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马克思主义 学以致用
阅读关于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方面的统计信息表。
书籍 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 外国学者 译著 中外学者 合译 中国学者
译著
《西学 书目表》 甲午中日 战争以前 139部 123部 38部
《译书 经眼录》 20世纪 初期 35部 33部 415部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维新运动推动了民众解放思想
B.对西方社会的学习更为主动
C.“中体西用”的思想得以改变
D.社会转型推动向西方的学习
答案:B
解析:通过阅读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学者翻译、介绍近代西方著述的书籍明显增加,反映出国人对西方社会的学习更为主动,B项正确。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辐射、传播主导了肘腋之内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以汉字为例,它播及东亚其他民族和国家,被借用、改造成为书写各种非汉语的“汉字型文字”,如朝鲜的“谚文”、日本的假名、越南的“喃字”,它们在字形和组字原则上都表现出与汉字的直接渊源关系。又如,儒家思想中的仁学观念、忠孝情感、和合意识、礼法制度,等等,无不深深地影响着东亚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古代自不待言,直至今天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与之不无深层关联。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史》
二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在今天从整体上说,体现的是吸引力而非同化力。……在不需要实现文化同质化的文化构成中,即在语言、宗教、哲学、艺术与习俗的领域,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足够的吸引力的,因为它们各自所具有的能让世界侧目的独特性魅力迄今犹存,别无可觅。
——摘编自韩东屏《分而后总:中国传统
文化的当代价值与世界影响力》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文化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提示:(1)影响:中华文化传播到东亚地区后,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深深地影响着东亚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2)世界影响:中华文化以其多元性、凝聚性、包容性丰富着世界文明的内涵,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
核心归纳
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科技方面
中国的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纸的出现,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骑士阶层日渐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继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也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制度与思想文化方面
隋唐时期中外交往空前频繁,周边国家大多仿效中国的各项制度,特别是日本派来大量留学生。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促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朝鲜的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启蒙运动中,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借鉴了中国儒家思想。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也相继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3.交通方面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与世界各地的交流。
4.对外交往
郑和下西洋时倡导“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5.其他
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学以致用
754年,唐朝高僧鉴真到达日本,安宿王作为天皇的代表在罗城门外等候欢迎。日本佛教领袖道璿和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不久鉴真又被朝廷任命为大僧正,并决定把过去用来供奉圣武天皇的米盐永远转供鉴真和法进二人。后来新田部亲王把自己的旧王府赐给鉴真。上述材料表明(  )
A.唐朝政治制度影响日本的社会改革
B.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
C.佛教通过鉴真传播到日本
D.仅仅日本政界认同鉴真的地位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唐朝高僧鉴真受到日本宗教人士和政界的热情欢迎,并被授予官职等,鉴真作为佛教文化代表在日本受到重视,这表明佛教文化促使中日友好交往,故选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唐朝政治制度对日本的影响,排除A项;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鉴真只是宣传佛教的重要代表人物而已,排除C项;根据题干材料“日本佛教领袖道璿和五十多名高僧也相继拜谒鉴真”,可知鉴真受到日本宗教人士的重视,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