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11 10:15:16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并注意组成用元素来描述、构成用分子、原子来描述。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水是纯净物,不含有其他物质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矿泉水 C.硬水 D.软水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以上四种水中,只有蒸馏水中只含一种物质——水,所以它是纯净物;矿泉水中除含水外还含有很多种矿物质,硬水和软水中都含有一些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只不过硬水中含得更多些,故这三种物质均含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不属于纯净物,而属于混合物.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只要能找出第二种物质来,说明是混合物。
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结合题意分析,要考虑实验误差,氧气和氢气的溶解性。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由于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的溶解性,开始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略大于2:1,但随着生成的气体的增多,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接近2:1,如果有较大误差,就要从多方面查找原因。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电解水,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约是氧气的2倍,据此分析解答
4.水是生命之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C.a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D.实验过程中c内液面高度不变
【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电解水实验结论是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而不是氢气,不符合题意;
C、a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的说法错误,是具有可燃性的氢气,b中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D、实验过程中c内液面高度不变的说法错误,应该是实验过程中c内液面高度会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实验现象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的b管内产生的气体是a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的一半,c管内液面下降。说明a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b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2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水电解的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
A、M管口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N管口得到的是氢气,气体体积比为:1:2。A答案错误;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因为纯水的导电性不好。B答案正确;
C、M管口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C答案正确;
D、N管口得到的是氢气,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水电解的实验分析。
6.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体积多的是少的2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
A,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A符合题意。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B不符合题意
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解水实验室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是1:2.据此分析解答
7.重大庆典活动时,放飞气球以示欢庆,从安全和环保角度考虑,填充气球的气体应该是(  )
A.CO B.CH4 C.H2 D.He
【答案】D
【知识点】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一氧化碳、甲烷、氢气都有可燃性,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而氦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填充气球时氦气更安全。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都有可燃性分析。
8.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中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B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C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D中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再看由几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9.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生活废水不会污染江河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冰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正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否则水就成了混合物了,水属于纯净物,所以B错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C错误;淡水非常缺乏,在地表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并不是取之不尽,D错误.
【分析】冰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生活污水必须处理后再排放,淡水还不到总水量的1%,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由图中信息可知,在该变化中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新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在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发生变化.由图示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电解水后得到的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之比是2:1.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原子种类不变。
二、填空题
11.氢气燃烧的热值   ,产物是   ,是理想的   和   燃料。
【答案】高;水;高能;清洁
【知识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是理想的高能清洁燃料。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产物及特点分析。
12.(2021九上·定远期中)回答下列相应的问题:(如图)给水通入直流电,检验试管b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则证明是   气体;a与b试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答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1:8;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试管b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如果观察到木条复燃 的现象,则证明是氧气气体,a是氢气,a与b试管中气体体积比是2:1,质量比为(2 2):32=1:8,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 ,故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1:8; 。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
13.水通电分解的化学表达式为   。
【答案】H2O H2 + O2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水电解即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化学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结论回答,
14.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   原子和   原子,2个   原子结合成1个   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集成   气;2个   原子结成1个   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成   气.所以说,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   ,而原子   .
【答案】氢;氧;氢;氢;氢;氧;氧;氧;分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多个氢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多个氧分子构成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原子种类不变.
15.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而根据纯净物中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现有以下物质(1)氢气(H2);(2)牛奶;(3)澄清的石灰水;(4)氧化铝(Al2O3);(5)水(H2O);(6)四氧化三铁(Fe3O4);(7)白磷(P);(8)高锰酸钾(KMnO4);(9)二氧化硫(SO2);(10)氯化钠(NaCl);(11)过氧化氢(H2O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物的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属于单质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可以将(4)(5)(6)(9)(11)称做氧化物,它们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   .
【答案】(2)(3);(4)(5)(6)(8)(9)(10)(11);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7);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通常能用化学符号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且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判断,抓住概念的要点.
三、综合题
16.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自来水是处理过的天然水。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人们利用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用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它的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如图所示,某同学取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仪器a的作用是   。
(3)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   ,生活中常常通过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想要证明水的组成,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填字母)。
A.水的蒸发 B.水的蒸馏 C.水的电解
【答案】(1)蒸馏;吸附性
(2)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引流
(3)肥皂水;煮沸
(4)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人们利用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蒸馏;用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它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如图所示,某同学取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仪器a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肥皂水,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常常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在电解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水的电解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蒸馏后得到的水为纯净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和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
(3)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和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17.水的电解
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
(1)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   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多,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气体检验:用   检验乙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   检验甲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是淡蓝色,是氢气。
【答案】(1)气体;1∶2
(2)带火星的木条;点燃的方法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可以根据水电解实验现象解答,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是氢气,且体积比为1:2。
故答案为:(1)气体;1∶2(2)带火星的木条;点燃的方法
【分析】(1)水通电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并且是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可以燃烧,据此分析解答
18.“追梦”学习小组走进实验室,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左右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玻璃管口,打开活塞,观察到   ,说明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口,打开活塞,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该气体是   。
(2)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①水是由   组成的。②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4)Ⅱ.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如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 mL 氧气)
电压反应 时间氢氧化 钠溶液浓度 6 V 9 V 12 V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
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
该实验的目的是   。
(5)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一条即可)。
【答案】(1)1∶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
(2)氢、氧;化学
(3)水氢气+氧气
(4)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电压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
(5)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电压一定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水电解的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1)a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由水电解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电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4)由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电压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
(5)分析表中的数据,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电压一定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或者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一定时,电压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分析】(1)根据水电解的实验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分析;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分析;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
(5)根据表格数据综合分析。
四、实验探究题
19.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阅读下列有关资料:
资料一 水资源紧缺指标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可以看出沈阳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   .
(2)为缓解沈阳市水资源的紧缺状况,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两点具体做法:   ;   .
(3)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举两例.   ;   .
(4)水是生命之源,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我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说出:“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的两点理由①   ;②   .
【答案】(1)重度缺水
(2)洗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冲厕所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或不向水体中投放垃圾等)
(4)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少,而且分布不均匀;水资源正不断受到严重的污染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人均水量图查出沈阳人均水量,再从图表的数据中找出水资源紧缺程度;(2)结合生活实际就是从自己能做到的一水多用的例子考虑:洗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冲厕所;洗菜的水用来浇花,也可以想到节约用水方面:水龙头使用节水龙头,用完水及时关掉等;(3)要从防止水污染方面考虑: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向水体中投放垃圾.(4)应从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及现有水资源受到的污染两方面来考虑.
【分析】根据人均水量图查出沈阳人均水量,再从图表的数据中找出水资源紧缺程度;结合生活实际就是从自己能做到的一水多用的例子考虑,也可以想到节约用水方面;保护水资源还需要从防止水污染方面考虑。
20.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我们的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但制氢还没有想出真正合适的方法,右图 是电解水制氢的简易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所用到的电源是   (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甲管生成   气体,b应接电源   极
(3)检验乙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4)在实际操作时,常在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这是为了   
(5)理论上甲、乙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但在实验中常发现二者的体积比大于该比值,你猜想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6)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直流电
(2)氢气;正
(3)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内看是否复燃
(4)增强水的导电性
(5)2:1;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6)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电解水要用直流电,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所以根据试管内气体的多少可以确定正负极,气体体积比较多的是氢气,连接的是负极;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气体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由于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所以实际实验中二者的体积比大于该比值,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一种化合物,水是一种氧化物.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电解水通直流电,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滴加少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 / 1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四单元 课题3 水的组成 (一)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矿泉水 C.硬水 D.软水
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可取的是(  )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C.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4.水是生命之源。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C.a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D.实验过程中c内液面高度不变
5.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M、N两导管口处收集的气体质量之比是1∶2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
D.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
6.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
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
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
7.重大庆典活动时,放飞气球以示欢庆,从安全和环保角度考虑,填充气球的气体应该是(  )
A.CO B.CH4 C.H2 D.He
8.下列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A B.B C.C D.D
9.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生活废水不会污染江河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10.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二、填空题
11.氢气燃烧的热值   ,产物是   ,是理想的   和   燃料。
12.(2021九上·定远期中)回答下列相应的问题:(如图)给水通入直流电,检验试管b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如果观察到   的现象,则证明是   气体;a与b试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   。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13.水通电分解的化学表达式为   。
14.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   原子和   原子,2个   原子结合成1个   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集成   气;2个   原子结成1个   分子,许多的该分子聚成   气.所以说,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   ,而原子   .
15.根据物质组成种类的多少可以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而根据纯净物中组成元素的多少又可以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现有以下物质(1)氢气(H2);(2)牛奶;(3)澄清的石灰水;(4)氧化铝(Al2O3);(5)水(H2O);(6)四氧化三铁(Fe3O4);(7)白磷(P);(8)高锰酸钾(KMnO4);(9)二氧化硫(SO2);(10)氯化钠(NaCl);(11)过氧化氢(H2O2).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物的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属于单质的是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可以将(4)(5)(6)(9)(11)称做氧化物,它们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是   .
三、综合题
16.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自来水是处理过的天然水。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人们利用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用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它的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如图所示,某同学取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   ;仪器a的作用是   。
(3)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   ,生活中常常通过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想要证明水的组成,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填字母)。
A.水的蒸发 B.水的蒸馏 C.水的电解
17.水的电解
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
(1)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   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多,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气体检验:用   检验乙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   检验甲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是淡蓝色,是氢气。
18.“追梦”学习小组走进实验室,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左右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玻璃管口,打开活塞,观察到   ,说明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玻璃管口,打开活塞,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该气体是   。
(2)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①水是由   组成的。②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   能。
(3)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
(4)Ⅱ.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同学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如下。(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 mL 氧气)
电压反应 时间氢氧化 钠溶液浓度 6 V 9 V 12 V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
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
该实验的目的是   。
(5)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一条即可)。
四、实验探究题
19.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阅读下列有关资料:
资料一 水资源紧缺指标
材料二 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可以看出沈阳水资源的紧缺程度为   .
(2)为缓解沈阳市水资源的紧缺状况,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出两点具体做法:   ;   .
(3)水可以造福于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为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举两例.   ;   .
(4)水是生命之源,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受到我们的普遍关注.请你说出:“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的两点理由①   ;②   .
20.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我们的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但制氢还没有想出真正合适的方法,右图 是电解水制氢的简易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实验所用到的电源是   (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2)甲管生成   气体,b应接电源   极
(3)检验乙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4)在实际操作时,常在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这是为了   
(5)理论上甲、乙两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   ,但在实验中常发现二者的体积比大于该比值,你猜想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6)通过以上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根据水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并注意组成用元素来描述、构成用分子、原子来描述。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水是纯净物,不含有其他物质
2.【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以上四种水中,只有蒸馏水中只含一种物质——水,所以它是纯净物;矿泉水中除含水外还含有很多种矿物质,硬水和软水中都含有一些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只不过硬水中含得更多些,故这三种物质均含有二种或二种以上的物质,不属于纯净物,而属于混合物.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只要能找出第二种物质来,说明是混合物。
3.【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结合题意分析,要考虑实验误差,氧气和氢气的溶解性。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由于氧气的溶解性大于氢气的溶解性,开始时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略大于2:1,但随着生成的气体的增多,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接近2:1,如果有较大误差,就要从多方面查找原因。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电解水,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较少,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较多,氢气的体积约是氧气的2倍,据此分析解答
4.【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电解水实验结论是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氧气而不是氢气,不符合题意;
C、a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的说法错误,是具有可燃性的氢气,b中产生的气体能支持燃烧,是氧气,不符合题意;
D、实验过程中c内液面高度不变的说法错误,应该是实验过程中c内液面高度会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实验现象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的b管内产生的气体是a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的一半,c管内液面下降。说明a管内的气体具有可燃性,b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水电解的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
A、M管口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N管口得到的是氢气,气体体积比为:1:2。A答案错误;
B、水中可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因为纯水的导电性不好。B答案正确;
C、M管口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M导管口处,木条会复燃。C答案正确;
D、N管口得到的是氢气,N处收集的气体,靠近火焰,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水电解的实验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体积多的是少的2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
A,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A符合题意。
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B不符合题意
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解水实验室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是1:2.据此分析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一氧化碳、甲烷、氢气都有可燃性,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而氦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填充气球时氦气更安全。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都有可燃性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A中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B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C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D中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再看由几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9.【答案】A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冰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其密度小于水的密度,A正确;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并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否则水就成了混合物了,水属于纯净物,所以B错误;造成水污染的途径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C错误;淡水非常缺乏,在地表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并不是取之不尽,D错误.
【分析】冰浮在水面上,说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生活污水必须处理后再排放,淡水还不到总水量的1%,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答案】C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由图中信息可知,在该变化中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新分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但在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发生变化.由图示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电解水后得到的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之比是2:1.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原子种类不变。
11.【答案】高;水;高能;清洁
【知识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无污染,是理想的高能清洁燃料。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产物及特点分析。
12.【答案】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1:8;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试管b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如果观察到木条复燃 的现象,则证明是氧气气体,a是氢气,a与b试管中气体体积比是2:1,质量比为(2 2):32=1:8,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符号表达式 ,故填: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1:8; 。
【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进行分析
13.【答案】H2O H2 + O2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水电解即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化学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结论回答,
14.【答案】氢;氧;氢;氢;氢;氧;氧;氧;分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多个氢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多个氧分子构成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变,原子种类不变.
15.【答案】(2)(3);(4)(5)(6)(8)(9)(10)(11);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7);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知识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解析】【解答】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通常能用化学符号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且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判断,抓住概念的要点.
16.【答案】(1)蒸馏;吸附性
(2)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引流
(3)肥皂水;煮沸
(4)C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
【解析】【解答】(1)人们利用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蒸馏;用活性炭净化水,是利用它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如图所示,某同学取水样进行过滤操作,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仪器a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区别净化后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到的物质是肥皂水,把肥皂水倒入水中搅拌,若水易起浮渣的为硬水,若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常常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在电解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水的电解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1)根据蒸馏后得到的水为纯净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和玻璃棒的引流作用分析。
(3)根据硬水和软水的检验方法,和生活中通过煮沸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17.【答案】(1)气体;1∶2
(2)带火星的木条;点燃的方法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可以根据水电解实验现象解答,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是氢气,且体积比为1:2。
故答案为:(1)气体;1∶2(2)带火星的木条;点燃的方法
【分析】(1)水通电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并且是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2)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可以燃烧,据此分析解答
18.【答案】(1)1∶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
(2)氢、氧;化学
(3)水氢气+氧气
(4)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电压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
(5)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电压一定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合理即可)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组成
【解析】【解答】水电解的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是氧气,负极得到的是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1)a管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管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2)由水电解的实验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电解水的实验中,电能转化为了化学能;
(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
(4)由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探究电压和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
(5)分析表中的数据,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电压一定时,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或者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一定时,电压越大,电解水的速率越快。
【分析】(1)根据水电解的实验分析;
(2)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分析;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分析;
(4)根据表格数据分析;
(5)根据表格数据综合分析。
19.【答案】(1)重度缺水
(2)洗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冲厕所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或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或不向水体中投放垃圾等)
(4)地球上淡水资源很少,而且分布不均匀;水资源正不断受到严重的污染等合理即可.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人均水量图查出沈阳人均水量,再从图表的数据中找出水资源紧缺程度;(2)结合生活实际就是从自己能做到的一水多用的例子考虑:洗衣服的水用来洗拖把、冲厕所;洗菜的水用来浇花,也可以想到节约用水方面:水龙头使用节水龙头,用完水及时关掉等;(3)要从防止水污染方面考虑: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向水体中投放垃圾.(4)应从水资源在时空分布及现有水资源受到的污染两方面来考虑.
【分析】根据人均水量图查出沈阳人均水量,再从图表的数据中找出水资源紧缺程度;结合生活实际就是从自己能做到的一水多用的例子考虑,也可以想到节约用水方面;保护水资源还需要从防止水污染方面考虑。
20.【答案】(1)直流电
(2)氢气;正
(3)将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内看是否复燃
(4)增强水的导电性
(5)2:1;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6)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
【解析】【解答】电解水要用直流电,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所以根据试管内气体的多少可以确定正负极,气体体积比较多的是氢气,连接的是负极;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气体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水中滴加少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由于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所以实际实验中二者的体积比大于该比值,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一种化合物,水是一种氧化物.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电解水通直流电,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氢气用燃着的木条。滴加少量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