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07-12 11:02:4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技能目标: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感知事物间是相互联系、变化发展的。
重点: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和应用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比例的知识和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标准。
二、教学过程
1、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P41,比例的项、外项、内项。
(2)比例的基本性质。
2.4:1.6=60:40
2.4与40为比例的外项,1.6与60是比例的内项。
写成分数形式:= 2.4与40依然为比例的外项,1.6与60依然是比例的内项。
例1:计算下列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1)2.4:1.6=60:40 (2)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3×15=45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5×9=45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列哪组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2)0.2:2.5和4:50
(3):和: (4)1.2:和:5
(4)答:(1)6×5=30 (2)0.2×50=10
3×8=24 2.5×4=10
(3)×= (4)1.2:=
×= ×5=
所以,(2)和(3)可以组成比例。
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拓展延伸
1.判断。
(1)如果3×a=5×b,那么5:a=3:b。
(2):和: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7和8,那么两个内项的和一定是1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9张PPT)
*
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组成比例的标准?
比值是否相等。
2.4 ︰1.6
60 ︰ 40

内项
外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
2.4 ︰ 1.6
60 ︰40

外项
内项
内项积是:
1.6 × 60=96
外项积是:
2.4 × 40 = 96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2.4︰1.6 = 60︰40
若是写成这种形式
交叉相乘
外项依然是2.4×40=96
内项依然是1.6×60=96
2.4
1.6

60
40
*
1、判断下列哪组可以组成比例:
(1)6 :3 = 8 ∶ 1
(2)0.2 :2.5 = 4∶50
(3)2∶3 =
(4)1.2 :0.6 =10 :5
(不可以)
(可以)
(不可以)
(可以)
*
课堂小结
比例的基本性质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
随堂练习
(1)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18,
其中一个外项是2,另一个外项是( 9)。
(2)如果5a=3b,那么, = ,
=
(3)a︰8=9︰b,那么a×b=( )
( )
( )
( )
( )
b
a
3
5
5
3
72
*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