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化学的基本常识(二)
一、选择题
1.(2023·巴中)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夏天被蚊子叮咬,涂肥皂水可以减轻痛痒
B.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实验
D.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
2.(2023·西宁)下表对部分知识的整理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材料 B.化学与健康
①硬铝、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①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 ②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安全
①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②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消除 ①图书、精密仪器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②烧碱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A.A B.B C.C D.D
3.(2023·常州)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物质世界构成规律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提出了原子学说 B.道尔顿确认原子内部有电子
C.拉瓦锡研究出原子结构 D.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4.(2023·绥化)下表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能源
①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②大量使用亚硝酸钠,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③吸烟能使人中毒,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②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③风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化学与材料 D.化学与安全
①合成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 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③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①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 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A.A B.B C.C D.D
5.(2023·绥化)今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B.为了增产增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6.(2023·泰安)下列归纳和总结光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健康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
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②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 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A.A B.B C.C D.D
7.(2023·泰安)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纯浄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糖类与油脂属于交叉关系
8.(2023·泰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的溶液呈酸性,则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9.(2023·广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与这一要求不相符的是( )
A.乘公交车出行 B.回收废旧电池
C.大量焚烧秸秆 D.推广风力发电
10.(2023·临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指施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污染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11.(2023·临沂)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12.(2023·北京)下列标志应标识在固体试剂瓶上的是( )
A. B.
C. D.
13.(2023·烟台)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家与贡献 B.化学用语与意义
①汤姆森——发现原子核 ②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①——表示两个氢原子 ②——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C.物质与构成粒子 D.物质、俗名与类别
①铜——由铜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和构成 ①碳酸钠——纯碱——碱 ②甲烷——天然气——有机物
A.A B.B C.C D.D
14.(2023·黑龙江)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保
①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CO、CH4有关 ②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氮氧化合物有关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生活
①煤炉上放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①霉变的花生蒸煮后可以食用 ②制糖工业利用焦炭脱色制白糖
A.A B.B C.C D.D
15.(2023·益阳)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量 B.化学与安全
①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时不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②稀释浓硫酸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①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②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生产
①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②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①工业上用焦炭和赤铁矿等冶炼铁 ②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
A.A B.B C.C D.D
16.(2023·江西)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走路上学 B.随手关灯 C.焚烧垃圾 D.植树种草
17.(2023·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
B.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浇灭
C.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
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调小灶具进风口
18.(2023·重庆)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19.(2023·咸宁)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生铁、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20.(2023·武汉)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利用铁的导电性
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 食醋具有酸性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 氯化钾属于钾肥
D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 防止铁生锈
A.A B.B C.C D.D
21.(2023·河北)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C.声能传递信息,超声波是声,则超声波也能传递信息
D.简单机械可以省力,定滑轮是简单机械,则定滑轮也可以省力
22.(2023·聊城)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燃烧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23.(2023·岳阳)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等相关问题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24.(2023·南充)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C.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25.(2023·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下列不符合这一思想的做法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C.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
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 夏天被蚊子叮咬,蚊子分泌酸性物质,涂肥皂水进行中和可以减轻痛痒 ,不符合题意;
B、 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不符合题意;
C、 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实验 ,不符合题意;
D、 合理添加食品添加剂不但对人体无害且可增加食物色、味等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原理分析;
B、根据垃圾分类的好处分析;
C、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多分析;
D、根据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甲醛有毒且会破坏蛋白质的成分,不可用甲醛溶液加工食品。
故选B。
【分析】B。
3.【答案】D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错误;
B. 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生确认原子内部有电子,故错误;
C. 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错误;
D.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亚硝酸钠有毒,食品中不能大量使用,不符合题意;
B、 风能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不符合题意;
C、 合成纤维吸水性、透气性比天然纤维差 ,不符合题意;
D、 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以防止发生爆炸, 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进入前需进行灯火试验,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锌为微量元素、亚硝酸钠有毒、烟的成分中含有毒物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风能发电中能量的转化分析;
C、根据合成纤维吸水性透气性低于天然纤维,合金和纯金属都是金属材料,塑料为合成材料分析;
D、根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可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 为了增产增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水、空气、白色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环境保护,与环境日主题是否相符。
6.【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正确;②甲醛有毒,不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错误;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线,烧纸气味的为棉线,正确;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正确;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而灭火,着火点不能改变,错误,不符合题意;
C、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正确;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正确;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正确,符合题意;
D、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催化剂除改变速率外还需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错误;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错误;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甲醛的毒性,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B、根据羊毛线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洗涤剂乳化油污,着火点为物质性质不能降低分析;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D、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以及合金的性质分析。
7.【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纯净物包含化合物,符合题意;
B、有的饱和溶液是浓溶液,有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二者是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糖类与油脂是两种不同营养素,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一变多”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点分析;
D、根据糖类和油脂属于营养素的两大分类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不符合题意;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钠等为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
D、铝比铁更活泼,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铝膜,将里面的铝保护起来,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分析;
B、根据有机物是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分析;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D、根据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铝膜耐腐蚀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乘公交车出行 ,乘公交车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B、 回收废旧电池 ,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C、 大量焚烧秸秆 ,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符合题意;
D、 推广风力发电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相关知识即可选出答案。
10.【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预防水体污染 ,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且污染水体,符合题意;
C、 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环境污染 ,不符合题意;
D、 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水、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确定各做法是否有利用保护环境。
11.【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钠等 ,不符合题意;
B、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不符合题意;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D、 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是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变化分析;
C、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分析;
D、根据活泼金属与碳酸盐与酸反应都产生气体分析。
12.【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瓶应该贴腐蚀品标识。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图标的含义分析。
13.【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汤姆森发现电子,错误,不符合题意;
B. 2H表示两个氢原子,错误;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表示为,错误,不符合题意;
C. 铜是金属,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 碳酸钠俗名为纯碱,属于盐,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D、根据物质的名称、俗称和物质的分类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①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符合题意;
B、 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CO无关,不符合题意;
C、①CO难溶于水,煤炉上放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②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促进空气流通,使火势更旺,不符合题意;
D、 ①霉变的花生有毒 ,有毒物面耐高温,蒸煮后也不可以食用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钙元素、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
B、根据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分析
C、根据CO的难溶性,燃烧剧烈程度也氧气浓度有关分析
D、根据霉变的花生有毒 ,有毒物面耐高温分析。
15.【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②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A错误;
B、①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可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②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故B正确;
C、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②食醋能与碳酸钙反应,因此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故C正确;
D、①焦炭在高温下还原赤铁矿生成铁和二氧化碳;②铁和水、氧气接触会生锈,因此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其生锈,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①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②稀释浓硫酸放出热量;
B、①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②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
C、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②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D、①焦炭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②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生锈。
16.【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走路上学、随手关灯、植树种草,节约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低碳生活;
故选C。
【分析】根据低碳生活符合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特点分析。
17.【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 可燃物着火点时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随意改变,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浇灭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故正确,符合题意;
D.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没有充分燃烧,需调大灶具进风口,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B、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C、根据氢气的性质分析。
D、根据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
18.【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①硫酸和盐酸均属于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①正确;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可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②正确;
③浓盐酸易挥发,敞放在空气中质量减小,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放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大,故③错误;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①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③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
19.【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生铁、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液氮是液态的氮气,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B.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所以某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不同物质,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同。
D、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分析。
20.【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食醋具有酸性,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能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氯化钾属于钾肥,含有钾元素的化学肥料为钾肥,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防止铁生锈,因为铁与氧气、水共同接触会生锈,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分析。
B、根据食醋具有酸性,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分析。
C、根据钾肥的概念分析。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21.【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声能传递信息,超声波是声,则超声波也能传递信息, 故正确,符合题意;
D. 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不费力,只能改变用力方向,故错误,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碱性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
B、根据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单质分析。
C、声包括次声波、声音和超声波,声音利用的两个方面:①传递信息;②传递能量。
D、根据定滑轮的本质判断。
22.【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符合题意;
B、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
C、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不符合题意;
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B、根据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C、根据发光放热现象可能是物理变化产生分析;
D、根据水等纯净物具有均一稳定性分析。
23.【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B、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分析。
24.【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B.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离子,还有质子、电子,不符合题意;
C.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机物、离子、酸、化合物定义分析。
25.【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 ,不符合题意;
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可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资源有限,且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大量使用,不符合题意;
D、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减少空气污染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环境的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环境。
1 / 1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化学的基本常识(二)
一、选择题
1.(2023·巴中)化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夏天被蚊子叮咬,涂肥皂水可以减轻痛痒
B.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实验
D.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对人体都有害
【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 夏天被蚊子叮咬,蚊子分泌酸性物质,涂肥皂水进行中和可以减轻痛痒 ,不符合题意;
B、 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不符合题意;
C、 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之前,应进行灯火实验 ,不符合题意;
D、 合理添加食品添加剂不但对人体无害且可增加食物色、味等 ,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原理分析;
B、根据垃圾分类的好处分析;
C、根据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多分析;
D、根据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对人体无害分析。
2.(2023·西宁)下表对部分知识的整理有错误的是
A.化学与材料 B.化学与健康
①硬铝、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①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 ②食用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安全
①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②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消除 ①图书、精密仪器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②烧碱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甲醛有毒且会破坏蛋白质的成分,不可用甲醛溶液加工食品。
故选B。
【分析】B。
3.(2023·常州)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物质世界构成规律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汤姆生提出了原子学说 B.道尔顿确认原子内部有电子
C.拉瓦锡研究出原子结构 D.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相关人物及贡献
【解析】【解答】A. 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错误;
B. 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汤姆生确认原子内部有电子,故错误;
C. 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错误;
D. 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4.(2023·绥化)下表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能源
①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②大量使用亚硝酸钠,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③吸烟能使人中毒,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②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③风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化学与材料 D.化学与安全
①合成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 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③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①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 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 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亚硝酸钠有毒,食品中不能大量使用,不符合题意;
B、 风能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不符合题意;
C、 合成纤维吸水性、透气性比天然纤维差 ,不符合题意;
D、 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以防止发生爆炸, 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含量高,进入前需进行灯火试验,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锌为微量元素、亚硝酸钠有毒、烟的成分中含有毒物分析;
B、根据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风能发电中能量的转化分析;
C、根据合成纤维吸水性透气性低于天然纤维,合金和纯金属都是金属材料,塑料为合成材料分析;
D、根据易燃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发生爆炸分析。
5.(2023·绥化)今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B.为了增产增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可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 为了增产增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
C、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保护水资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水、空气、白色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环境保护,与环境日主题是否相符。
6.(2023·泰安)下列归纳和总结光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健康的认识 B.对生活常识的认识
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 ②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 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性质与用途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 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①食用蔬菜和水果可补充维生素,正确;②甲醛有毒,不可利用甲醛浸泡海鲜延长保存期,错误;③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点燃并闻气味区分棉线和羊毛线,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线,烧纸气味的为棉线,正确;②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正确;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而灭火,着火点不能改变,错误,不符合题意;
C、①因活性炭具有强吸附性可用于防毒面具,正确;②因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正确;③因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正确,符合题意;
D、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催化剂除改变速率外还需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错误;②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错误;③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水果蔬菜中富含维生素,甲醛的毒性,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B、根据羊毛线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洗涤剂乳化油污,着火点为物质性质不能降低分析;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D、根据催化剂“一变两不变”,中和反应为酸和碱的反应,以及合金的性质分析。
7.(2023·泰安)如图所示,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纯浄物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饱和溶液与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糖类与油脂属于交叉关系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纯净物包含化合物,符合题意;
B、有的饱和溶液是浓溶液,有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二者是交叉关系,不符合题意;
C、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D、糖类与油脂是两种不同营养素,属于并列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分析;
C、根据分解反应“一变多”化合反应“多变一”的特点分析;
D、根据糖类和油脂属于营养素的两大分类分析。
8.(2023·泰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的溶液呈酸性,则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pH小于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不符合题意;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钠等为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
D、铝比铁更活泼,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铝膜,将里面的铝保护起来,所以通常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分析;
B、根据有机物是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分析;
C、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分析;
D、根据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氧化铝膜耐腐蚀分析。
9.(2023·广西)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与这一要求不相符的是( )
A.乘公交车出行 B.回收废旧电池
C.大量焚烧秸秆 D.推广风力发电
【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乘公交车出行 ,乘公交车出行,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B、 回收废旧电池 ,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C、 大量焚烧秸秆 ,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符合题意;
D、 推广风力发电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相关知识即可选出答案。
10.(2023·临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指施与环境保护不相符的是( )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预防水体污染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
C.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D.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答案】B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 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预防水体污染 ,不符合题意;
B、实验室酸性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会腐蚀下水道,且污染水体,符合题意;
C、 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环境污染 ,不符合题意;
D、 汽车安装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减少尾气污染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水、空气污染的原因分析,由此确定各做法是否有利用保护环境。
11.(2023·临沂)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活泼金属与酸反应能生成气体,所以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钠等 ,不符合题意;
B、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不符合题意;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D、 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是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化学变化分析;
C、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分析;
D、根据活泼金属与碳酸盐与酸反应都产生气体分析。
12.(2023·北京)下列标志应标识在固体试剂瓶上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解析】【解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瓶应该贴腐蚀品标识。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图标的含义分析。
13.(2023·烟台)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家与贡献 B.化学用语与意义
①汤姆森——发现原子核 ②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①——表示两个氢原子 ②——表示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C.物质与构成粒子 D.物质、俗名与类别
①铜——由铜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和构成 ①碳酸钠——纯碱——碱 ②甲烷——天然气——有机物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汤姆森发现电子,错误,不符合题意;
B. 2H表示两个氢原子,错误;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表示为,错误,不符合题意;
C. 铜是金属,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 碳酸钠俗名为纯碱,属于盐,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科学家的贡献分析;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C、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D、根据物质的名称、俗称和物质的分类分析。
14.(2023·黑龙江)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保
①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CO、CH4有关 ②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氮氧化合物有关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生活
①煤炉上放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①霉变的花生蒸煮后可以食用 ②制糖工业利用焦炭脱色制白糖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①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符合题意;
B、 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CO无关,不符合题意;
C、①CO难溶于水,煤炉上放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②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促进空气流通,使火势更旺,不符合题意;
D、 ①霉变的花生有毒 ,有毒物面耐高温,蒸煮后也不可以食用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钙元素、维生素A与人体健康关系分析
B、根据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分析
C、根据CO的难溶性,燃烧剧烈程度也氧气浓度有关分析
D、根据霉变的花生有毒 ,有毒物面耐高温分析。
15.(2023·益阳)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化学与能量 B.化学与安全
①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时不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②稀释浓硫酸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①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②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生产
①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②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①工业上用焦炭和赤铁矿等冶炼铁 ②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一定伴随能量变化;②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A错误;
B、①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可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②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验纯,故B正确;
C、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②食醋能与碳酸钙反应,因此可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故C正确;
D、①焦炭在高温下还原赤铁矿生成铁和二氧化碳;②铁和水、氧气接触会生锈,因此在钢铁制品表面刷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可以防止其生锈,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①化学反应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②稀释浓硫酸放出热量;
B、①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②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
C、①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②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D、①焦炭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②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生锈。
16.(2023·江西)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走路上学 B.随手关灯 C.焚烧垃圾 D.植树种草
【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走路上学、随手关灯、植树种草,节约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焚烧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低碳生活;
故选C。
【分析】根据低碳生活符合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特点分析。
17.(2023·天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采用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方法灭火
B.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水浇灭
C.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
D.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则需调小灶具进风口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A. 可燃物着火点时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随意改变,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浇灭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氢气是清洁、高能燃料,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故正确,符合题意;
D. 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没有充分燃烧,需调大灶具进风口,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B、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C、根据氢气的性质分析。
D、根据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分析。
18.(2023·重庆)硫酸和盐酸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两种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们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②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可观察到白雾,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将两瓶浓溶液敞放在空气中,溶液质量都减小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B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①硫酸和盐酸均属于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①正确;
②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可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②正确;
③浓盐酸易挥发,敞放在空气中质量减小,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放在空气中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质量增大,故③错误;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①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②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③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④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盐酸。
19.(2023·咸宁)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
A.分类观念:生铁、矿泉水、液氮都属于混合物
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证据推理: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生铁、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液氮是液态的氮气,属于纯净物,故错误。
B.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所以某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错误。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是不同物质,分子构成不同,故正确。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其化学性质也不同。
D、根据中和反应的特点分析。
20.(2023·武汉)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与劳动项目相关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解释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利用铁的导电性
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 食醋具有酸性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 氯化钾属于钾肥
D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 防止铁生锈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错误,符合题意;
B. 用食醋洗涤热水瓶内的水垢,食醋具有酸性,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醋酸能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给校园中的花草施用氯化钾,氯化钾属于钾肥,含有钾元素的化学肥料为钾肥,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用干布擦净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防止铁生锈,因为铁与氧气、水共同接触会生锈,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分析。
B、根据食醋具有酸性,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分析。
C、根据钾肥的概念分析。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21.(2023·河北)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C.声能传递信息,超声波是声,则超声波也能传递信息
D.简单机械可以省力,定滑轮是简单机械,则定滑轮也可以省力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声能传递信息,超声波是声,则超声波也能传递信息, 故正确,符合题意;
D. 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不费力,只能改变用力方向,故错误,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碱性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
B、根据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单质分析。
C、声包括次声波、声音和超声波,声音利用的两个方面:①传递信息;②传递能量。
D、根据定滑轮的本质判断。
22.(2023·聊城)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燃烧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符合题意;
B、 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
C、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 ,不符合题意;
D、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分析;
B、根据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C、根据发光放热现象可能是物理变化产生分析;
D、根据水等纯净物具有均一稳定性分析。
23.(2023·岳阳) 化学是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解决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等相关问题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B.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答案】C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或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为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开发利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B、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C、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分析。
24.(2023·南充)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C.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答案】D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B.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离子,还有质子、电子,不符合题意;
C.pH小于7的溶液一定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有机物、离子、酸、化合物定义分析。
25.(2023·贵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生态文明思想。下列不符合这一思想的做法是
A.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
B.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C.化石燃料取之不尽,提倡大量使用
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
【答案】C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节约资源能源 ,不符合题意;
B、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粮食产量 ,可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资源有限,且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不能大量使用,不符合题意;
D、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尾气污染,减少空气污染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环境的污染原因分析,由污染原因确定各做法是否符合环境。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