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教版小数三年级上册-1.2 计算经过时间-例2(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教版小数三年级上册-1.2 计算经过时间-例2(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16:09:06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2 计算经过时间
学习目标
01
Learning goals
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经历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技能目标
重点
难点
素养
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学习重点
Learn the key points
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并会做简单推理。
学习难点
Learning difficulties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核心素养
Core literacy
知识链接
02
Knowledge Links
认一认
7:40
6:05
想一想
(1)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
( )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小时,分针
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时( )分钟。
(3)1时=( )分 1分=( )秒
60
5
1
5
60
60
探究新知
Explore new knowledge
03
阅读与理解
2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离家
到校
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离家时刻
到校时刻
8:05
8:20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那些信息?
你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吗?
小组讨论
“时间”是指时间段。
“时刻”表示的是时间点。
分析与解答
2
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离家
到校
如何求经过时间呢?
离家
到校
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时间都是8时多。
看分针走了几大格,再计算是多少分?
4-1=3
1大格是5分钟
5×3=15(分)
分析与解答
离家
到校
也可以看分针从1到4走了多少小格,共15小格是15分。
都是8时多,还可以直接用分和分相减。
20-5=15(分)
8:05
8:20
如何求经过时间呢?
分析与解答
离家
到校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8时20分-8时5分=15(分)
8:05
8:20
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
如何求经过时间呢?
分析与解答
8:05过15分钟就是8:20。解答正确。
你能说一说该怎么样判断解答的对不对呢?
离家
到校
8:05
8:20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回顾与反思
计算经过时间,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说一说
这么多的计算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1)数格法:观察时针和分针,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经过时间。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注意:只有同一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课堂检测
04
Classroom testing
方法一:数格子
    从8:40到9:00,分针走了4个大格,是20分钟。
答: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1.
现在才上午8:40,我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教材P5“做一做”)
方法二:计算法
    9:00开门,也可以想成8:60开门。
        60-40=20(分)
答:还要等20分钟才开门。
1.
现在才上午8:40,我还要等多久才开门呢?
2.
(教材P7 T8)
11:
20
(20分)
11
40
20分
12
00
4
15
45分
5
00
25分
5
25
(教材P8 T9)
3.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
解析:“晚点25分钟”是从正点起经过25分钟到达,也就是求9:15经过25分钟后的时刻。
9时15分+25分=9时40分
答:9:40能到达。
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
4.小刚每天要7:50到校。如果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他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
7时50分-10分=7时40分
答:最晚7时40分从家里出发。
总结评价
05
Summary evaluation
点击输入标题
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小组交流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数格法
数分针经过几个大格(或小格)
计算法
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计算经过时间
注意:当结束时刻是整时没有分时,或有分又不够减时,要从整时里面拿出1时,看成60分,再减。
点击输入标题
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自我评价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06
Assign homework
01
补充《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02
完成《分层练习》中对应练习。
03
预习下一节内容。
感谢聆听
202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1.2 计算经过时间
【基础导学】
知识点:计算经过的时间。
1.实验小学早上7:50上课,中午11:20放学,下午1:00上课,到下午3:20放学。问学生一天在学校至少呆多长时间?
特别提醒:求所用时间,既可以通过查格来完成,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变式运用】
一、想一想、填一填。
2.按时间的长短排列顺序。
35秒 6分 6时 49分 3秒
> > > >
3.一节课 分钟,下课时间 分钟,再加上 分钟就是一小时了。
4.秒针从12走到3走了 秒,分针从12走到3走了 分钟,时针从12走到3走了 小时。
5.芳芳乘车去看望奶奶,她上午8:15出发,路上用了2小时,她到奶奶家的时间是 。
6.张老师每天早晨7:30到校,中午12:30离校,上午在学校工作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7.秒针从钟面上的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5秒。( )
8.分针从钟面上的2走到7,中间经过了35分。( )
9.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 )
10.小云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照这样的速度,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要用54秒。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1.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
A.1分钟 B.5分钟 C.30分钟
12.秒针走1圈经过的时间是( )。
A.12秒 B.1分 C.60分
1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 )个字.
A.6 B.5 C.30
14.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 )。
A.半小时 B.35分 C.40分
四、算一算,填一填。
15.在括号里填合适的数。
1分70秒= 秒 1时5分= 分
1分21秒= 秒 80分= 时 分
16.在括号里填上“>”“<”或“=”。
10秒 1分 1时 52分
2时 90分 2时20分 150分
140秒 2分 1分12秒 80秒
【拓展提升】
六、解决问题。
17.小乐去上学,7:35从家出发,7:50到校,她从家到学校走了多长时间?
18.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
19.一场足球赛在2:20开始,进行了90分后结束,请你算一算足球赛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20.一节数学课是40分钟,从7:50开始上课,几点几分下课?
21.同学们去郊游,路上用了1小时30分钟,上午9时到达目的地,他们是什么时间出发的?
【参考答案】
1.5小时50分钟
2.6时 49分 6分 35秒 3秒
3.40 10 10
4.15 15 3
5.10:15
6.5小时
7.√
8.×
9.√
10.×
11.B
12.B
13.C
14.B
15. 130 65 81 1 20
16. < > > < > <
17.15分钟
18.40分
19.3:50
20.8:30
21.7时30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1.2 计算经过时间
【核心素养】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学习目标】
1.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经历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学习难点】
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并会做简单推理。
【学法指导】
自学教材P5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知识链接、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知识链接】
1.认一认
( ) ( ) ( )
2.下面的钟表经过1小时后是几时?
( ) ( ) ( )
3.喜羊羊和灰太狼出发到游乐园,喜羊羊用了2小时,灰太狼用了120分钟,它俩都说自己用的时间最少,谁也不甘示弱。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它们判断一下吗?
【课堂导学】
1.谁用的时间少呢?怎么比较?分组交流。
2时=( )分
想:1时是60分,2时就是( )个60。
算式:___________
2.练一练
240秒=( )分 6分=( )秒
计算经过的时间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一)阅读与理解
(1)问题是什么?
(2)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二)分析与解答
我的方法是:
(1)可以直接数一数,从7:30到7:45分针走了多少分。
分针走了( )大格,是( )分钟。
(2)因为都( )时多,我直接用( )-( )算出用了( )分钟。
如果加上时,你能完整写出计算过程吗?
( )时( )分-( )时( )分=( )分
↓ ↓ ↓
( )时间 ( )时间 ( )时间
(三)回顾与反思
思考:这个答案正确吗?怎样检验?
我的方法是:7:30过15分钟就是( ),解答(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顾总结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 )→( )。
【达标测试】
1、我们早上8:05上课,8:45下课,这节课上了( )分钟。
2、从7:42过17分钟后是( )。
3、王老师批改作业,预计10:00完成,结果提前了14分钟,王老师在( )完成了工作。
4、小红早上6:00起床,6:05洗漱,6: 25吃早饭,7:00去上学。小红起床用了( )分钟,洗漱用了( )分钟,吃饭用了( )分钟。
5、小文从家到学校要走20分钟,第一节课上课时间为8:00,她最晚几点走出家门才不会迟到?
6、某小学8:00开始晨读,8:20结束晨读;晨读用了多长时间?休息10分钟后上第一节课,第一节课是在几时几分开始上的?
7、小红周六安排如下:
1:30——2:00看书
2:10——2:50做作业
3:00——3:45和同学做游戏
4:00——5:00做作业
5:10——6:00看电视
(1) 小红看书用了多长时间?
(2)小红做作业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3)小红看电视用了多长时间?
【达标测试答案】
1、40
2、7:59
3、9:46
4、5 20 35
5、60-20=40,所以她最晚7:40走出家门才不会迟到。
6、20分钟 8:30
答:晨读用了20分钟,第一节课是在8:30开始上的。
7、(1)60-30=30分钟 答:小红看书用了30分钟。
(2)50-10=40分钟 5-4=1小时-60分钟 40+60=100分钟
答:小红做作业一共用了100分钟。
(3)60-10=50分钟
答:小红看电视用了50分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2 计算经过时间
课题 计算经过时间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一个生活常见的例子“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在探索求经过的时间过程中,列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的知识,并初步掌握了简单的时间换算,知道了1 时=60 分,同时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在掌握时间单位换算的基础上,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 2.经历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经过时间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重点 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难点 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并会做简单推理。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认一认。 2.想一想。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2】 阅读与理解。 师:问题是什么? 预设:问题是“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师: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预设:小明8:05离家,8:20到校。 师:你们知道求“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这里面的“多长时间”指的是什么吗?与“8:05”和“8:20”的意义一样吗? (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让学生明白“时刻”与“时间段”的区别。) 分析与解答。 师: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预设1:可以直接数一数从8:05到8:20,分针走了多少分。 预设2:因为都是8时多,直接用分钟数相减。 回顾与反思。 师:解答的对不对呢? 预设:8:05过15分钟就是8:20,解答正确。 师:现在你知道怎样计算经过的时间了吗? 引导学生小结:(1)借助钟面数格子;(2)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通过说一说,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题意,感受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模型,培养学生的有序、有条理思考。
课堂检测 1.教材P5.“做一做”第1题。 2.教材P7.“练习一”第8题。 3.教材P7.“练习一”第9题。 4.拓展应用。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计算经过的时间 方法一:借助钟面数格子。 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方法二: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20-5=15(分)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5分钟。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从整体角度讲,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节奏把握比较适当。通过学生猜谜语,自己想一想,在学生间的交流中学会了知识。 不足之处:最后的拓展提升,没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衔接不太好。 教学建议:放开手,该让学生自己完成的,就交给学生自己完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