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人教版小数三年级上册4.5 解决问题-例4(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人教版小数三年级上册4.5 解决问题-例4(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8 16:23: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4.5 解决问题
课题 解决问题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例4侧重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教材将估算内容从计算中移出来,改为解决问题教学的内容之一。将估算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教学,体现了估算的最主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只需要估算,没有必要精算。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体会估算与精算的区别和适用范围,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精算和估算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核心素养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说算法。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一)课件出示例4. 师:怎样理解妈妈和女孩提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反馈。 预设及应对措施: 1.女孩提出的问题是“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关键要抓住“大约”这个词;妈妈提出的问题是“买这三种商品一共多少钱?”。 2.要求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不用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怎么估?往大估还是往小估?为什么?往大估,多了能找回来,少了就买不了。) 3.要求买这三种商品一共多少钱,要准确,需要精确计算。(为什么?不能多收也不能少收。) (二)分析与解答 师: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应该怎样估算呢? 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讨论,全班反馈,教师总结: 需要准备的钱>三种商品的总价格 分别估算三种商品的价格(往大估),再计算它们的和即可。 170+230+560 =400+560 =960(元) 教师说明:可以列竖式计算,也可以脱式计算。在估算时,要把三位数估成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或整百数。为了保证钱够用,可以往大估,往大估了都够,实际肯定够。 师:再看第二个问题,怎么解决? 出示【学习任务二】。 交流反馈。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预设:要求买这三种商品一共多少钱,就是求这三种商品的总价钱,用加法,要精确计算。列式为166+225+558。 师:那你们会计算三个数的连加吗? 学生一般会想到先列竖式计算前两个数,再加上第三个数。 教师提示:可以使用竖式把这三个数同时加起来。并写出竖式,让学生算一算。 汇报交流。 预设: 先算:个位上6+5+8=19,在个位上写9,向十位进1; 再算:十位上6+2+5=13,13加进上来的1得14,在十位上写4,向百位进1; 最后算:百位上1+2+5=8,8加进上来的1得9,在百位上写9。 小结:计算连加时,将三个数同时计算比较方便,所以竖式可以直接写成一个。 (三)回顾与反思 师:对比这两个问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精确计算,什么情况下需要估算,体会估算的必要性。 教师小结:精确计算和估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在解决问题时究竟该选择哪个?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结合教材提供的情景,引导学生说一说,培养学生审题的意识,为后面分析题意打基础。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估算与精算的区别和适用范围,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独立计算、汇报交流,让学生充分明确在什么情况下用精算的方法,在什么情况下用估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通过本环节的系统总结归纳,让明确在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计算的策略,掌握估算的方法。
课堂检测 1.教材P45.“练习九”第11题。 2.教材P44.“练习九”第4题。 3.拓展应用。 4.拓展应用。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与估算 558+225+166=949(元) 560+230+170 600+200+200 =560+400 = 800+200 =960(元) =1000(元)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大部分孩子能通过个性化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从中了解到估算的意义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充分表达估算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估算时,先算后估,而不是先估后算。这样失去了估算的意义。 教学建议:教学中应允许学生存在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所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4.5 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精算和估算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学法指导】
自学教材P43的内容,用多色笔勾画出疑惑点;使用导学单独立思考完成知识链接、课堂导学部分的学习,完成课后检测部分习题巩固学习成果。
【知识链接】
1.送小兔回家。
2.
(1)买一台洗衣机和一个电饭煲一共需要多少钱?
(2)一台洗衣机比一个电饭煲贵多少钱?
【课堂导学】
理解题意
①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②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吗?
(2)问题是什么呢?
(3)需要利用哪些信息呢?
2.分析与解答
(1)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 )计算。
准备多少钱,不用精确计算,( )就行。
(2)算一算。
①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
竖式:
我发现:计算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 )个数相加,然后再加上第( )个数,还可以把( )个数放在一起相加。
②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方法一:把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
方法二:把各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数:
(3)思考:估得的结果就一定够了吗?
估算的方法虽然多样,但是只要“往( )估”能满足购物需要。(填“大”或“小”)
3.回顾与反思
(1)说说什么情况下用精算,什么情况下用估算呢?
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4.请你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并解决它们。
【达标测试】
1.估一估,连一连。
2.估一估,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356+274+346(980 880) 736-542+259(560 460)
989-356-114(520 620) 225+374-469(130 30 )
3.小货车一次只能运600箱,估一估,以下三种水果,小货车能一次运走哪几种水果?
4.
妈妈如果购买上面这三种衣物,请你帮妈妈算一下,大约准备多少钱?
(2)妈妈实际花了多少钱?
【达标测试答案】
3. 330+260=590(箱)
答:小货车能一次运走梨和桃。
4.(1)270+90+140=500(元) (2)268+86+135=489(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4.5 解决问题
【基础导学】
知识点:巩固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计算,会用三位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1.一条路一共960米,第一天修了255米,第二天修了312米,还剩多少米没修?
特别提醒:求所用时间,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需要解决问题的策略。
【变式运用】
2.口算。
987-651= 485+367= 783-154= 421+654=
350-341= 389-264= 742-584= 486+414=
3.一件衣服的原价是439元,现价是390元.现价比原价便宜(  ).
A.131元 B.49元 C.149元
4.一台电话105元,一台风扇165元,一个电子琴425元,花800元够买吗?( )
A.不够 B.不多不少,刚刚够 C.够买,而且还有剩钱
5.三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6.在括号里填上“>”“<”“=”。
429+300( )429+30 3800-400( )3700-300
735+308( )245+752 548+345( )1000-100
【拓展提升】
7.脱式计算。
444+332-226 199+398+458 214+451+350 175+505-320
537+385-230 797-338-274 716-316-274 983-327+368
8.小红家、小明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546米,小明家到学校有248米,小红家到小明有多少米?(两种情况都写出来)
9.商场里有彩色电视机426台,比黑白电视机多189台。一共电视机有多少台?
10.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11.服装店原来有衬衫800件,上午卖出一些后还剩下526件,下午又比上午多卖出73件,下午卖出衬衫多少件?
12.今年在我国一个湖区越冬的有136只黑天鹅,比白天鹅少87只,白天鹅和黑天鹅一共有多少只?
13.长春电影世纪城上午有游客415人,中午走了168人,下午又来了295人,这时世纪城内有多少游客?全天世纪城内来了多少人?
【参考答案】
1.393米
2.336;852;629;1075;9;125;158;900
3.B
4.C
5.C
6. > = > <
7.550;1055;1015;360;692;185;126;1024
8.(1)298米(2)794米
9.663台
10.84千克
11.599件
12.359只
13.542人;710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4.5 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01
Learning goals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设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精算和估算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目标
情感目标
技能目标
重点
难点
素养
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Learn the key points
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学习难点
Learning difficulties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核心素养
Core literacy
知识链接
02
Knowledge Links
说算法
601-238=
363
- 2 3 8
6 0 1
3 6 3
.
.
+ 4 3 3
5 8 7
1 0 2 0
1
1
587+433=
1020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探究新知
Explore new knowledge
03
“十一”黄金周各大商场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小红一家到商场去买东西,选好商品拿到销售单据来到收银台。
销售清单
买这三种商品一共多少钱?
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商品名称 护眼灯 吹风机 空调扇
价格/元 166 225 558
问题是什么?
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准备的钱不少于三种商品的总钱数
例4.
(1)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不用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
同桌合作:
估一估,并计算出结果。
商品名称 护眼灯 吹风机 空调扇
价格/元 166 225 558
销售清单
170
230
560
为了保证准备的钱够,应该估大不估小。
估大还是估小呢?
≈170+230+560
= 400+560
= 960(元)
166+225+558
探究估算方法
166
看成
225
看成
558
看成
把钱数分别看成与之接近的几十几百数:
商品名称 护眼灯 吹风机 空调扇
价格/元 166 225 558
销售清单
答:妈妈大约需要准备960元。
≈170+230+560
= 400+560
= 960(元)
166+225+558
你认为这个估算结果合理吗?
因为估算时,把每种商品的价格都估高了,所以170+230+560大于166+225+558,也就是说买护眼灯、学习机和空调扇准备960元够了。
166+225+558=____
你会列竖式计算吗?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想法。
想一想:能估算吗?
例4.
(2)买这三种商品一共多少钱?
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
商品名称 护眼灯 吹风机 空调扇
价格/元 166 225 558
销售清单
+ 5 5 8
1 6 6
2 2 5
9
4
9
1
1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个位上6+5+8=( ),满十向( )位进1,在个位上写( )。
十位上6+2+5=( ),( )加个位进上来的1得( ),满十向( )位进1,在十位上写( )。
百位上1+2+5=( ),( )加十位进上来的1得( ),在百位上写( )。
19

9
13
13
14

4
8
8
9
9
166+225+558=
949(元)
答:买这三种商品一共949元。
- 5 5 8
9 4 9
1
9
3
.
+ 2 2 5
1 6 6
3 9 1
1
391=391,由此可知计算结果正确。
计算结果正确吗?可以怎样检验呢?
连加运算可以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所得结果是否等于另外两个加数的和。
1.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再灵活选择
解题的策略。
2.运用估算解决花钱问题时,通常把所需的钱数估多一些。
小 结
课堂检测
04
Classroom testing
大约降价( )元。
实际降价( )元。
大约降价( )元。
实际降价( )元。
100
101
120
121
估一估,算一算。
1
原价:898元
现价:797元
原价:480元
现价:359元
194+248+165=
607(米)
答:需要准备607米的网。
7
0
6
1
+ 1 6 5
1 9 4
2 4 8
2
2
夏季,要用网在湖里围出一块水域作为垂钓区,如右图。需要准备多长的网?(教材P45第11题)
194米
248米
165米
892-265+403=1030(位)
答:这时园内有1030位游客。
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892+403=1295(位)
答:园内全天来了1295位游客。
3
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教材P44第2题)
800-412-186=202(米)
答:小明家到学校有202米。
4.
填一填,算一算。
(2)
小明家到超市一共800米,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
电影院
学校
小明家
412米
186米
208米
超市
公园
路程/米
电影院→超市
电影院→公园
电影院→学校
208
394
806
4.
填一填,算一算。
(1)
填一填。
电影院
学校
小明家
412米
186米
208米
超市
公园
289+326+346=
961(人)
答:这三个年级的学生不能同时坐下。
961>900
学校计划组织看电影,四年级去了289人,五年级去了326人,六年级去了346人。其中电影院能容纳900人,
这三个年级的学生能同时坐下吗?
5
9 6 1
2
+ 3 4 6
2 8 9
3 2 6
1
总结评价
05
Summary evaluation
点击输入标题
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小组交流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点击输入标题
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自我评价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06
Assign homework
01
补充《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02
完成《分层练习》中对应练习。
03
预习下一节内容。
感谢聆听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