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0.1《劝学》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10.1《劝学》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11:51: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0课《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大意,积累重要字词句。
2、理解文章以比喻阐发的道理,进而全面把握文章观点。
3、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一、新课导入
①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荀子
②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 ——荀子
③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 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荀子《劝学》,去探寻他所阐述的“学习之道”。
二、解题
《劝学》
劝,鼓励、勉励,”劝“字统领全篇,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
三、知人论世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作比较。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因此,他十分强调教育的作用和学习。
四、疏通文意
提示:结合学案、注释疏通文意
1、重要字词(略)
2、“而”总结
“而”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连词,可用于表示并列、承接、递进、转折、修饰等多种语义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⑧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明确】
①而:却,表转折关系
②而:而且
③而:表修饰关系
④而:表修饰关系,不译/表转折关系,但是
⑤而:但,表转折关系
⑥而:表顺承,于是
⑦而:表假设,如果,假如
⑧而:表并列,不译
3、重要句子翻译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翻译: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冻而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②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翻译: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③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翻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了,金属刀具接近磨刀石(在磨刀石上打磨过)就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智慧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翻译: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劲疾,但听的人会听得更清楚。
⑤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翻译: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于是非凡的智慧就会自然获得,圣人的心怀也就具备了。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
五、文本梳理
先秦诸子散文在论证艺术上的高度成功,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议论文写作。荀子《劝学》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便是后世议论文写作学习的典范,作者多以比喻阐发道理,生动形象。
阅读课文,梳理作者的论述思路,体会其说理艺术,看看作者是如何阐释“学习之道”的。
提示:找出比喻论证的句子,结合课文,梳理思路。
【拓展】
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阐释观点的论证方法。其特点是类相异,理相同,即比喻涉及的是不同的两类事物,但两类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论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熟悉的喻体阐发道理。
运用比喻论证,应选择生动形象的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可信,是人所共知的;用来作比喻的事物要具体、浅显而新颖,通俗易懂,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
2、本体和喻体必须有相似点。
“相似点”是作者在构思比喻时由本体联想到喻体的基础,也是读者在理解比喻时由喻体联想到本体的纽带。在用比喻论证道理的过程中,选用的“喻体”与“本体”相似性越多,相关性越高,打的比方就越贴切自然。这样的比喻就能够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
3、要学会联想。
联想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如:生命如歌(歌曲有低缓,有高亢,要从容吟唱);等等。
(一)第一段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
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二)第二段
第2段中的比喻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③故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④木受绳则直。
⑤金就砺则利。
作者连用五个比喻论述学习的重大意义。
“青”胜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改变、有所提高,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甚至超越自我。
“木”为“轮”,强调后天的影响能够改变事物的本性,即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对于后天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进一步深化了思考。
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引出结论,说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特别是“日”字的使用,有力地回应了开篇的观点:学不可以已。
(三)第3段
第3段中的比喻句: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③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第3段,进而论述学习的作用。
先用一个小句说明“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关系,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这里的“学”应该是指利用外界事物,从生活实践中学习,从而改变人性“恶”的本质。
接着,文章连用五个生活中的例子展开论证:“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者”“假舟楫者”,这些都没有体质的改变,却取得了好的效果,原因是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也就是善于利用外界条件。
随着不断设喻,道理越来越清晰,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本性与一般人本没有差别,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就是由于他们善于利用外物,这个外物其实就是“学习”这件事本身,也就是通过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第四段
第4段中的比喻句: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②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④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⑤骐骥一跃,不能十步;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⑧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⑩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分析:第4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强调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先通过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由此推论,君子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智慧和思想。强调“积”,这也和“学不可以已”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海”,就没有功效。正反对照,“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从而证明,人们掌握智慧、培养品德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者继续设喻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不仅要积累,还要坚持不懈。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舍”则“不能十步”“朽木不折”、“不舍”则“驽马十驾”“金石可镂",所以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在荀子看来,人们学习,如果一曝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再艰深的知识也可以获得。所以,他再次以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获得成功。从积累到坚持不懈,再到用心专一,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应该持有的态度,层层深入,进一步深化了对“学不可以已”这一观点的认识。
【小结—比喻论证】
1、文章条理清晰,论述严密。全文围绕“学不可以已”展开论述,指出学习的意义在于改变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阐述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不足、助力自己做到更好,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有贵在积累、重在坚持、用心专一等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2、本文在写作上的最主要特色是,善用比喻阐述道理。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设喻贴近生活,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富于变化,明白易懂,毫无板滞之感。
①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观点,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如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蚯蚓与螃蟹。
②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将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述。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述。
六、拓展探究
“学不可以已”,为什么荀子强调学习不可以停止?这是否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终身学习? 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启发?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知识】
1、荀子主张“性恶论”。荀子发现了人性的缺陷,主张以仁义法正,化性为善。“涂之人可以为禹”,意思是说路上行走的人可以成为大禹,即普通人也能成为大禹。
2、劝学修身。荀子重学,故以《劝学》为首篇。在知识来源上,荀子认为“学而知之”;在知行关系上,认为“行高于知”。与孟子“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不同,荀子强调后天学习对于人性教育改造的作用,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明确】
①一是因为学习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二是因为从方法和态度上来说,都要有积累、恒心、专心。
荀子在自己的著作中首倡“劝学”,而且在开篇第一句就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与他的哲学思想是密切相关的。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故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因而重视“求贤师”“择良友”以使人改“恶”为“善”。这大概是荀子开篇即鼓励学习的主要原因。
②终身学习,指社会每个人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人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具有学习的内容深、范围广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荀子所倡导的“学习之道”与之相似,但荀子侧重学习做人以及品德修养,强调学习可改造人恶的本性,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③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到当今社会倡导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数千年来,人们一直在不懈地探索学习之道,以更好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
而在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和自身修养的过程中,就要有贵在积累、重在坚持、用心专一等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七、课后作业
《劝学》是两千多年前荀子对学习问题的朴素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今天在学习中又遇到了新的难题。针对当下学习中的某些问题,以《“劝学”新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