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9.《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14:29: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那个星期天》——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1. 学生会读写“媚、砖”等13个生字音,会写“明媚、拨弄”等18个词语。
2. 学生能把握线索,了解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
3. 学生能品味语言,对接生活,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在细致的叙述中抒发情感的方法。
4. 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5. 仿写迁移,练习借助景物抒发情感。
教学重点
1.积累词语,把握线索,了解作者心情变化的过程。
2.品味语言,对接生活,学习作者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在细致的叙述中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2. 对接生活,体察情感,练习借助景物抒发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建立联系,知作者、习字词
1. 古今流动的“盼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在去世前留下的收复山河的“盼”;“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孟浩然与友人把酒再言欢的“盼”;“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孟郊的母亲为儿子缝制的早日归来的“盼”;“战‘疫’征程路漫漫,四面八方援武汉”这是华夏儿女众志成城驱散疫情的“盼”……
同学们,宅在家的这些日子,你是不是也在等待也有“盼”?老师在等待疫情过去,能到公园走走,好好和大自然拥抱一下;还想和全家人一起聚餐团圆……
★导学主题:同学们,此刻的你在等什么?又在盼望着什么呢?请你为这棵“盼望树”添枝加叶……
今天课文的主人公也有一个“盼”,而且是他平生的第一次“盼”。他,是史铁生。中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二十岁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每周三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他没有停留对生命的思考,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建立了一座座文学的高峰。课文选自他的首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的第四章第九节,这也是他的半自传式作品。那么,儿时的史铁生第一次盼望什么?他怎么“盼”?梦想成真了吗?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疫情已持续五十余日,看着每日新增病例数字的递减和绝大多数省份病情的零报告,我们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不少孩子也“宅”不住了,都盼望着疫情快快消散,好出门透透气;都等待着开学通知,好见到思念的同学老师……这是他们当下真切的“盼望”。我们设计了一个“盼望树”环节,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真实生活与课文和作者建立联系,借助真实的任务驱动,愿意去主动学习课文,品析表达,体会情感。后续再对接自己的“盼望树”,填充文饰,使其枝繁叶茂。对史铁生的介绍是希望唤起学生对他的关注,为初高中学习他的文学作品奠定基础。】
2. 串连情感的“字词”
(1)读准字音,规范书写。
a. 易读错的音( 挨 ái时光 蚁穴xué 空空落落 luò luò
念念叨叨dāo dāo 咔嚓kā chā 耽dān搁)
b.易写错的字(“偎”,右下部分容易多写一撇,要重点提示,竖提落笔要靠左,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但不宜过长。“吻”,右边是“勿”,不要写成“匆”,最后两笔撇的起始位置在横折弯钩的横上,且第二撇要长于第一撇,但不要托住“口”。)
(2)学习词组,发现“光线”。
明媚 沉郁 缥缈 消逝 荒凉 漫长而急遽 孤独而惆怅
①朗读词语,注意“缥缈、急遽、惆怅”的读音
②观察字形,理解“惆怅”的意思。(可以联系文中的“惊惶”,发现“竖心旁”和心情有关,并积累同类词语。如,慌忙、惭愧、怜惜、惧怕、懊悔等。)
③找出这词组中和心情有关的词语(预设:学生言之有物即可),联系这些词语所在的文中句子,我们发现:这组词语都是直接描写“光线”的。
(铺垫写法<3>:作者用一些写心情的词语来描写“光线”,我们可以思考: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景物,在描述事物的过程中流淌情感。)
【设计意图:扫清课文学习的障碍,要从字音和字形两方面入手,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必字字讲解,但一定要找到学生最易出错的点,夯实基础。本环节抓住一组写“光线”的词语,从音、形、义、类四个方面逐步激荡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兴趣和思考力,让学生能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升发现,刺激思考,奠基表达情感的方法——融情于景。】
板块二:初读课文,捋时间、晓心情
1. 联系时间,梳理事件
(1)浏览课文,画出描写时间的词语
(预设:一个星期天、早晨、上午、下午、黄昏)
联系上面的词组,发现:光线的变化暗示着时间的变化。
(光线变化:明媚——沉郁、缥缈——漫长而急遽、孤独而惆怅——消逝、荒凉
时间线索:早晨——上午——下午——黄昏)
(2)概括事件,了解故事大概
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先后讲了哪些事情?
小结:借助表格梳理不同时间段,“我”和母亲做的事。其实统整看,那个星期天“我”就做了一件事——等待。课文也就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
★导学“事件”:刚才开课时,同学们在“盼望树”上写下了自己近段时间的“盼望”,那么在等待“盼望”实现的过程中你会做些什么呢?可以模仿表格中的事件写一写。
【设计意图:课文采用倒序的写法开头,之后按照时间顺序记叙。这条线索非常明晰,暗示的信息量也很饱满——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推进,激起情感的层层波澜。所以,要引导学生拎清“时间线索”这根线,利用表格的方式顺藤摸清“事件线索”,透彻故事主题——等待,为“心理线索”的澄明做铺垫。在课文情境的带动下,引导学生对接课前联系和“盼望树”,有序捕捉自己在等待“盼望”实现的过程发生的事情,逐渐丰满自己“等待”的素材。】
1. 依循事件,读懂心情
(1)默读课文,说说每件事情背后“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学习工具:表格)
学法点拨:
①同学们可以回忆上节课在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学到的表情达意的方法,找找本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例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头了。”
(表达情感的方法一:直接抒发情感)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是习作策略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教学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与前一篇课文之间的关联。《匆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直接抒发情感”的好处,教学本课可以让学生尝试学法迁移,找到直接抒情的句子,发现作者的心情。】
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作者在等待过程中心情的大致变化。
例句:“就在那天早晨,母亲也还是这样答应的:去,当然去”时,“我”异常兴奋;当我挨着时光等母亲时,“我”兴奋中带着焦急;当母亲要洗完衣服再走时,“我”有些生气,但也无可奈何;当黄昏来临时,母亲依旧没洗完衣服,“我”彻底失望,感到很是委屈……(体会情感的方法:身临其境与作者共情,是推测作者心情变化的好方法!)
③观察画面细节,如人物神情、背影等,体会人物心情。
小结:继续借助刚才的学习工具——表格,在时间、事件的基础上联系插图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梳理出“我”的情感线索。我们会发现作者借助不同时段的不同的事情所表达的心情非常细腻!同学们,你的“等待”事例是否也能如此细腻地表达你等待时的心情呢?
(2)回看思考:表格中“事件”一栏“我”所做的事情可以调换顺序吗?
预设:不可以。作者心情的变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对应的事件相吻合的,也就是所写事件具有与心情相匹配的典型性,不能随意调换。
情感线索:兴奋——焦急——无奈——失望。
写法小结<1>:要在叙述中自然流露真情,可以把情感融入到对应的典型事例中描写,间接抒情,自然生发。所以,选材要精准。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②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这篇课文是习作策略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教学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与后两篇习作例文之间的关联。所以,这部分教学我们把重点放在发现作者是通过哪些典型事例的叙述来间接抒发情感上,感悟如何选材,感悟间接抒情。同时引领学生对接生活,运用生活经验,与作者共情,读懂“我”的情感变化;回忆生活细节,唤醒内心体验,记录自己真实的“等待”情感。】
3.整合线索,概述故事
整合时间线索和情感线索,概述课文主要内容。
预设:课文通过记叙母亲答应带“我”出去玩,但由于家务繁忙,从早到晚一再推托,直至爽约的事,表现了“我”从兴奋——焦急——无奈——失望的心理全过程,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持家务的辛劳。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板块一:研读细节,领写法、悟真情
1. 内心独白表真情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段文字,试着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表达特点。
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褪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我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褪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预设:语言表达口语化,短句,写实……
难点:学生较难从朴实口语化的语言表达中,甄别出“人物对话”和“内心独白”。
点拨:同学们发现了吗?在这段文字中,有些话是“我”和母亲的口头对话,有些话是“我”在心里默默说的,如“真奇怪,该是我有理的事啊?不是吗,我不是一直在等着,母亲不是答应过了吗?”,这种默默说的语言就是“内心独白”。它直接而又鲜明地表现出“我”此时焦急的心情。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品一品,感受这种表达的好处。
(2)文中还有其他内心独白吗?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品品它要表达的心情。
“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
品读:抓关键词“再不、一……马上、决不许”,感受“我”迫切的心情。
写法小结<2>a:这种富有儿童情味的内心独白让情感在叙述中自然流露。
【设计意图:内心独白是本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中很细腻的一处运用,类似于以前的心理描写。所以学习上学生是有以前知识做支架的,可以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完成后面的部分,学生讨论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盼”的心情的,教师相机指导,扎实写法。】
2. “反复”背后藏实意
(1)对话的反复
①浏览课文,画出“我”与母亲的对话。
第2自然段:去,当然去。
第3自然段: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第5自然段: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
第6自然段: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
②朗读对话,读懂原意。
质疑:这些语言的重复性很高,那母亲和“我”对话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核心:母亲——等一等;“我”——快点走!(母亲“拖”,“我”在催.)
③联系前后,发现秘妙。
这样的对话,没有“我说”“母亲说”之类的提示语,没有常规对话描写中的人物神态描写,而是更为聚焦、短促、重复,体现了“我”当时急不可耐、无聊和令人失望的心情。
写法小结<2>b:选择这种聚焦、短促、重复性高的语言,更好地表达了“我”焦急而无奈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主旨。
(2)动作的反复
①默读课文,疏理“我”反复出现的举动,也能看出“我”的心情。请同学们找一找相关语句。
②对比阅读,发现“反复”动作背后的情感。
◆预设一:第4自然段中“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删改比较:“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她们此刻在干什么,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她们的声音。”
质疑:只留下一个“想象”,行吗?
点拨:“我”看着画报发呆,用上四个“想象”,可见时间之久。“我”等待到无聊,需要借反复的“想象”消磨时光,文字间流淌着淡淡的失落。
你还能找到类似的语段吗?借助扶-放的教学策略学生迁移学习。
◆预设二:第6自然段中“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想象比较:“一声不吭”出现了几次?只保留一个可以吗?此刻,“我”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分析:我从午觉后的自责、无奈一直等到天色逐渐暗淡,此刻“我”已逐渐心灰意冷,似乎缥缈地明白了什么,只能用这种沉默的力量来表达内心的失望与不满,期待母亲能发现“我”的异常,意外地满足“我”的第一次盼望。
点拨:此处用“想象”的方式与作者共情,品读三次“一声不吭”,能够更真切地体会到“我”心情的波澜。
(3)其他反复
◆预设三:第5自然段中“我还没有她的腿高,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来,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还原比较:出现了几次“它们”,只留下第一个“它们”可以吗?“我”当时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
点拨:我们借助文字从孩童的观察视角去还原当时动态的场面。反复出现的“它们”的背后是“我”一而再、再而三的“跟随”。从“它们”我们看出母亲此刻的忙碌,母亲越是忙碌,越显出“我”内心的着急。
写法小结<2>:运用适切、反复的动作描写和其它典型的反复,更好地表达了“我”焦急、无奈和失落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主旨。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本课“表达情感”的方法主要是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在细致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真情。其中,通过具体细致的人物描写可以直达人物内心世界。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找寻细节,品读语言,发现“反复”的使用有力地表现了“我”内心的情感波澜。然后迁移学习,通过“找-比-悟”,读懂“我”的情感依托,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导学“人物”:同学们,刚学到的描写人物的细节写法是不是很精彩呀?你想尝试哪些呢?不妨借助思维导图继续构思你的故事细节。
【设计意图:让“学”与“做”交织呼应,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对实践的指导性;更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要选真事,写真人,表真情,做人更是!注重细节,积跬步而至千里。让真实的语文学习绽放思政的火花。】
板块二:迁移运用,借景物、绘真情
1. 精读环境描写,发现背后的情感变化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因为心情的不同,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请同学们再读文中描写“光线”的句子,说说“我”的心情变化。
勾连对比:
(1)那个星期天,母亲答应带“我”出去,“我”异常兴奋。——“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
(2)母亲忙前忙后,“我”的愿望最终还是落空了,“我”失望、委屈。——“我感觉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
(3)母亲发现并安慰受伤的“我”。——“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写法小结<3>:将情感变化投射到具体的景物上,融情于景。
2. 迁移“我的等待”,练写透射的两种状态
★导学“景物”:在前面逐步浇灌“盼望树”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第三个 角度——聚焦自己身边的景物。对接生活,你可以将疫情转机前后,自己心情“好”和“不好”的两种状态,透射到你选取的具体景物上,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练写内容可以作为课后作业,也可以当堂练笔,视教学设计和课堂时间而定。后续全班交流,相机指导修改。)
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借此联系课本后面的“初试身手”板块,还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以前课文中“融情于景”的片段,如《盼》等,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练笔的起点,联系新学,加强巩固。
【设计意图:课例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支架和资源。通过由读到写,进行练笔迁移,仿写一个情感变化的小片段,有助于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体察内心,记录生活中真实的情感。同时,本课中三种间接抒发情感的写法至此也就都介绍完了。在思维导图不断完善的辅助下,学生不仅能逐步强化三种写法,更能将课文中介绍的写法始终与自己的生活建立联系,为单元习作铺垫基础,做生活的有心人,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板块三:比较两课,说异同、做总结
情动而辞发。前一课朱自清的《匆匆》和本课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都表达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在写作方法上,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我们来总结一下,为自己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表达真情实感做个疏理。
教学策略:
(1)回顾两篇课文,先分别说说两篇课文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要点:《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无奈和惋惜,还有对自己前途的迷茫。
《那个星期天》写妈妈答应带我出去玩后“我”心情的变化:兴奋——焦急——无奈——失望。
两篇课文都抒发了作者对时间的细腻感受。
(2)借助“交流平台”,举例对比两篇文章表达情感的不同之处,完成表格,巩固方法。还可以说说自己相对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
要点:两篇文章都有直抒胸臆的描写,都有对时间流逝的具体描写(以实写虚)。
《匆匆》主要以直接抒发情感为主。
《那个星期天》主要以人、事、景物的描写来间接流露真情。
学法:引导学生以“交流平台”为例,结合两篇课文的具体内容举例阐述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教学小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动人的语言,是因为蕴含着真挚而动人的情感。但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间接表达情感,写法的运用也一定是以优美生动的语言为基石的。愿同学们主动积累,努力运用,变成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
【设计意图:六年级教材担负衔接过渡与综合运用的重任。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是小学阶段习作一以贯之的要求。本单元专题于此,既是对小学阶段习作要求的总结和强化,又是对学生认识的提升。所以,借助表格帮助学生养成疏理、总结、复习的意识,不仅能训练思维,更有利于实践运用。而“交流平台”在语文要素的方法指导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方面提供了非常得力的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