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11-17 19:29:43

文档简介

高 二 年 级 考 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11
一、选择题:本题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 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
错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D B B B A A AD ABC BC BD
三、非选择题:共60分。
13. ③由静止释放 (1)等于 (2)0.32或0.31 能 (3)AC
评分标准:前三个空每空1分,第四个空2分,(3)满分3分,对而不全1分;共8分。
14.(1 b)串联 210 (2)
a b - RR vV
评分标准:第一、二个空每空1分;第三、四个空每空2分;共6分。
15.(7分)解:
(1)将滑动变阻器以外的电阻看成等效电源内阻的一部分,等效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8V ′ = + + R R为:E r r R 1 20 + = 4Ω ①R1 R2
E
电流为 I =
R3 + r′ ②
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P = I 2R3 ③
E2
整理得P =
r′2
R3 + + 2r′R3
故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时,有R3 = r′ = 4Ω
E2
此时 Pm = 4 ′ = 4W ④r
(2)滑片在a端时,总电阻R总 = r′ + R3 = 12Ω
干路电流 I1 = E = 2 Ar′ + R3 3
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1页 (共4页)
{#{QQABBY6AogCIABAAAAgCAwVwCkEQkAACAAoOgBAAsAAAQRFABCA=}#}
R R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U1 = I (R + 1 21 0 )= 2V 或U = E - I (R + r ) = 2V ⑤R + R 1 1 31 2
电容器的电荷量Q1 = CU1 = 6 × 10-7C
滑片在b端时,电路总电阻R总′ = 4Ω
E
干路电流 I2 = R′ = 2A总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U2 = E - I1r = 6V ⑥
电容器的电荷量Q2 = CU2 = 1.8 × 10-6C
电容器的电荷量增加量为 Q = Q2 - Q1 = 1.2 × 10-6C ⑦
评分标准:①~⑦式每式1分;共7分。
16.(9分)解:
(1)由题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λ = 4m ①
从 t =0到 t =1.8s 9时间内,P点第二次出现波峰,所以有: t = 4 T ②
解得:T = 0.8s
λ
得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v = = 5m/s ③
T
(2)从 t = 0时刻起,第一个波峰传到到Q点的距离为d = 15m ④
所以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所经过的时间为 t′ = d = 3s ⑤
v
7 - 5
(3)波传播到P点的时间为 t″ = s = 0.4s ⑥
v
当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时,P点振动的时间为
Δ 13t = t′ - t″ = 2.6s = 4 T ⑦
所以P点通过的路程为S = 13A = 156cm ⑧
评分标准:①~⑦式每式1分,⑧式2分;共9分。
17.(14分)解 :
(1)AB发生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得:
mAvA = mAvA′ + mBvB ①
1 1 1
2 mAv 2 2A = 2 mAvA′ + 2 mBv 2B ②
解得:vA′ = -1.5m/s,即 vA′大小为1.5m/s ③
(2)设BC共同速度为 v,BC间动摩擦因数为μ1,C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2
在 t1=0.5s时间内,对B由动量定理得:-μ1mBgt1 = mBv - mBvB ④
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2页 (共4页)
{#{QQABBY6AogCIABAAAAgCAwVwCkEQkAACAAoOgBAAsAAAQRFABCA=}#}
对C用动量定理得:μ1mBgt1 - μ2 (mB + mC )gt1 = mcv ⑤
在 t2 - t1 = 1.5s时间内,对BC整体由动量定理得:
-μ2 (mB + mC )g ( t2 - t1 ) = 0 - (mB + mC ) v ⑥
求得:v=1.5m/s,μ1 = 0.3,μ2=0.1 ⑦
3 v 3()在 t1=0.5s时间内C的位移为 x1 = 2 t1 = 8 m ⑧
v 9
在 t2 - t1 = 1.5s时间内,C的位移为 x2 = 2 ( t2 - t1 ) = 8 m ⑨
所以在2s内C的对地位移为 x=1.5m ⑩
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Q = μ2 (mB + mc )gx = 4.5J
评分标准:①②⑦每式2分,其余每式1分。共14分。
18(16分)解:
(1)物块滑上传送带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μmg = ma ①
设物块的位移为 x时物块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有
2ax = v2 - v0 2 ②
解得:x=1.5m< L
物块和传送带再一起匀速运动一段后滑上圆弧滑块 ③
设圆弧滑块的半径为R,物块运动到圆弧轨道最高点的过程,水平方向上动量守
恒,有
mv = (m + M) v′ ④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2 mv2 =
1
2 (m + M) v′2 + mgR ⑤
解得:R = 1.44m ⑥
(2)设物块离开圆弧滑块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v1,圆弧滑块的速度大小为 v2,由动量
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v = mv1 + Mv2 ⑦
1 2 = 12 mv 2 mv1 2 +
1
2 Mv2 2 ⑧
解得:v1 = -3.6m/s, v2 = 2.4m/s ⑨
物块返回到传送带上后匀减速,设速度为0时位移为 x1,
有 v1 2 = 2ax1
解得:x1 = 2.16m< L
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3页 (共4页)
{#{QQABBY6AogCIABAAAAgCAwVwCkEQkAACAAoOgBAAsAAAQRFABCA=}#}
则物块将再次返回到传送带右侧的光滑水平面上,且速度大小为 3.6m/s>v2,故之
后物块能再次运动到圆弧滑块上,设物块再次离开圆弧滑块时,物块的速度大小
为 v3,圆弧滑块的速度大小为 v4,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 ( -v1 ) + Mv2 = mv3 + Mv4 ⑩
1 1
2 mv1 2 + 2 Mv2 2 =
1 1
2 mv3 2 + 2 Mv4 2
解得:v3 = 1.68m/s,v4 = 2.88m/s > v3 故物块不能第三次滑上圆弧滑块
(3)与(2)同理得P、Q第一次分离时,P、Q的速度分别为:
= 2 - M 12 - 6M 4 24v1 2 + v =M 2 + ,v = v =M 2 2 + M 2 + M
小物块只能滑上圆弧滑块一次,有
i)小物块与圆弧滑块速度同向或静止,即 v1 ≥ 0,解得M ≤ 2kg
ii)小物块与圆弧滑块速度反向,v12 = 2ax0,
若 x0 > L,小物块不再向右滑,解得M > 6 + 4 2 kg
若 x0 ≤ L,则需 |v1| ≤ v2,结合 i)得2kg < M ≤ 6kg
综上,M ≤ 6Kg 或 M > 6 + 4 2 Kg
评分标准:①~ 每式1分。共16分。
高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4页 (共4页)
{#{QQABBY6AogCIABAAAAgCAwVwCkEQkAACAAoOgBAAsAAAQRFABCA=}#}试卷类型:A
高二年级考试
物理试题
2023.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一个单摆在地面附近做受迫振动,其共振曲线即振幅A与驱动力频率的关系图线如
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A/cm
A.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
B.在任何地方此单摆的周期均为2s
C.驱动力频率越大,单摆的振幅越大
0
D.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分
2.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
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捧”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
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
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相等
B.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C.甲对乙的冲量与乙对甲的冲量大小一定相等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3.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平台上,并随平台上下振动而不脱离平台台面。
若以向上的位移为正,物体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在图像上取a、b、c、d四点,a、c为图线
与横轴的交点,b、d为图线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a状态时物体对振动平台的压力最小
B.处于b状态时物体对振动平台的压力最大
C.处于c状态时物体对振动平台的压力等于零
D.处于d状态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高二物理试题第1页(共6页)
4.一质量为4kg的物块在合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
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FN
A.t=1s时物块的速率为1m/s
B.t=2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kgm/s
C.t=3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kg·ms
3 4 t/s
D.=4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
5.花样滑冰是冰上运动项目之一,运动员随着音乐,通过冰刀在冰面上舞蹈,并表演跳
跃、旋转、抛接等高难度动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某花滑选手穿着冰刀鞋在冰面
上进行动作训练,起跳后在空中运动过程的后半段,可看成以一定速度从高=0.185m
处水平抛出,落在冰面上后经过0.3s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减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9.8m/s2,选手的质量为50k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运动员在竖直速度减为零的过
程中,对冰面的平均作用力大小约为
A.820N
B.810N
C.490N
D.320N
6.一质点做简谐运动,振幅为A、周期为T,0为平衡位置,B、C为两侧最大位移处。P为运
动轨迹上的一点,P点与O、B、C三点均不重合,从质点经过P点时开始计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经过?时,质点的速度与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同
B经过质点的路程等于24
C,经过,质点的路程不可能大于A
。时,质点的瞬时速度不可能与经过P点
7.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跟质量为3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碰撞,也
可能是非弹性碰撞,取A球的初速度方向为正,在A球碰撞后的下列四个不同的速度
中,对应碰撞机械能损失最多的是
A号
B.
6
c号
D.-”
6
8.为了观察两列波的叠加情况,某同学在同一介质中放置了两个振源,可以向外产生同种简
谐横波,设某次产生的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t=0时刻分别到达A、B
两点,如图中实线甲和虚线乙所示。已知实线波的
◆ylcm

传播周期为s,两列波的振幅相同,均为10cm,则
10
B.
A
512X345.6789101112x/m
1=子时x=4m处的质点的位移大小等于
-10
A.10-5v3cm
B.10+5V3cm
C.5cm
D.15cm
高二物理试题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