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

文档属性

名称 马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03 12:37: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马说韩愈特点: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跟杂文相近。文体:说,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马说”即谈马、论马。 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简介 他25岁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他曾三次上书宰相,都没有得到赏识。加上当时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让他感到明主难遇,在这种悲愤心情下,写下了《马说》。朗


刻读准字音
读得流畅
语速适当
把握情感 自学指导一:重点词语解释 1、马之千里者 之: 2、世有伯乐 伯乐:
3、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
4、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 辱: 5、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槽枥:
6、不以千里称也 以: 称:
7、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 尽: 8、才美不外见 才美: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 等: 10、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11、策之不以其道 道: 12、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鸣: 通:
14、执策而临之 临: 15、其真不知马也 知:
16、安求其能千里耶?安:定语后置标志,无义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只是辱没两马并驾喂牲口用的槽 凭,凭借著称 吃一顿吃完才能,美好的素质 普通的等同,一样有时方法,正确的方法竭尽 马鸣叫通晓 面对识别,了解
怎么策自学指导二: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食{食不饱,力不足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之骈死于槽枥之间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子,名词
用鞭子打,动词}shí,吃}sì,通“饲”,喂养指代“千里马”
难道,表反问语气
恐怕,表推测语气“的”,结构助词
指代“千里马”
无意义,调节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连词,表转折,但是
连词,连接状语和谓语
即使
虽然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才能,能力
能够
一词多义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自学指导三:翻译句子 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分析文段一:1、本段的观点是什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伯乐决定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分析文段二:1、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就无法施展才华。
2、哪些句子说明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造成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原因食马者千里马食量:尽粟一石食饱、力足,才美外见食不饱,
力不足,
才美不外见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无知)分析文段三:1、本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2、本段哪句话点明了本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3、本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 通其意。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食马者的愚妄其真不知马也(主旨)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常有)外见埋没人才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写法:托物寓意千里马人才伯乐赏识人才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意。 马说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说说原因。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章
B.陶渊明 归隐田园其乐悠悠
C.韩信 另寻明主创大业
D.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成材活动迁移拓展思考: 造成韩愈一代人怀才不遇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的愚昧无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纪,你觉得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怎样做才能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在《马说》中我们读出的是韩愈的无限委屈,其实阅读文章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请你给韩愈写几句话好吗?文本对话:伯乐是千里马的唯一出路吗?谁是谁的上帝?如果我们把人生的成败裁夺权仅寄与伯乐,那么伯乐会不会因为手握特权而枉断优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符合事实逻辑吗?比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名言,我们是不是可以说:是千里马总会驰骋?老师赠言:
祝同学们成为驰骋于生活中的一匹千里马!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