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00分钟)
双基测试与巩固 (共60分)
1.我能选择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水皆缥碧(piǎo) 短褐穿结(hè) 弗之怠(dài) 负箧曳屣(xǐ)
B.鸢飞戾天(yuān) 箪瓢屡空(dān) 既加冠(guàn) 缊袍敝衣(yùn)
C.互相轩邈(miǎo) 黔娄之妻(qián) 意踌躇(chú) 皆被绮绣(pī)
D.造饮辄尽(zhé) 衔觞赋诗(shāng) 低绮户(qǐ) 以衾拥覆(qīn)
2.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4分)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
(3)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 )
(4)箪瓢屡空,晏如也 ( )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6)食之不能尽其材 ( )
(7)立侍左右,援疑置理 ( )( )
(8)腰白玉之环 ( )
3.我会用原文的句子填空。(4分)
(1)《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水流之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子是 , 。与郦道元《三峡》中“ , ”有异曲同工之妙。
(2) 《马说》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句子是 ,
, , , :“
!”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兼怀子由”的句子是: ,
。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照应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亡”照应了 。4.我会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
你乘船或坐车时观景的体验,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分)
我的体会:
6.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浪漫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的,她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光的皎洁,
又会让人联系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亮身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在课外的阅读中,你一定积累过不少有关写“月(月光)”的其他诗句吧,试写出几句来。(2分)
我的见解:
7. 历史上有许多“不平则鸣”的文人,他们有千里马的才能,却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以
至迫害。作为2l世纪的我们,应具有怎样的人才观 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作为
中学生的我们又应该怎样让自己成为“千里马” (2分)
我的观点:
8.《送东阳马生序》中老师“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作者则是“立侍”,“俯身倾耳以请”,
“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你认同这样的师生关系吗 作为当代
的中学生你认为师生之间应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2分)
我的看法:
●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回答9~10题。(4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9.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
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B.颔联前句写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后句写个人命运如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两句连用,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颈联“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前句追记过去,表示自己当时对北宋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后句慨叹眼前,说自己
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零丁洋中,深感孤苦零丁。
D.前三联抒写了国破家亡之痛,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尾联笔锋—转,情
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10.品读: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高亢激越,崇高悲壮,意思是什么?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和气节 (2分)
我的品读:
●阅读下文,回答11~16题。(15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1.人们常说:“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可联想到本文中的哪一句话
(1分)
我的联想:
1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借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将人才比作 ,以伯乐喻指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3分)
13.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我的理解:
14.按要求填写。(4分)
(1)文中写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句子是: , , 。
(2)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 。
(3)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4)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
15.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 (2分)
我的看法:
16.试试你能写出多少个带“马”的成语。(3分)
我的积累:
●阅读下文,回答17~24题。(19分)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 ( http: / / www.21cnjy.com )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7.我能给下列加点字注音。(3分)
嗜学( ) 逾约( ) 硕师( ) 立侍左右( ) 叱咄( )( )
俟其欣悦( ) 皲裂( ) 烨然( ) 缊袍敝衣( )
18.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无从致书以观 ( )
弗之怠 (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 )
硕师 ( )
执经叩问 ( )
填其室 ( )
俟其欣悦 ( )
卒获有所闻 ( )
19.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 (2分)
我的概括:
20.“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2分)
我的理解:
21.读完本文,作者哪一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2分)
我的启迪:
22.请任意写出两句与“磨难”有关的古诗文或名言警句,并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认识。(2分)
我的积累:(1)
(2)
我的认识:
23.由作者读书的勤奋刻苦,你想到了古代哪些人勤奋苦读的故事(不少于两个)?(2分)
我的联想:
24.作为现代中学生,我们应有怎样的苦乐观?(2分)
我的观点:
学能考查与培养(30分)
虎,乃百兽之王,凶勇威猛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大无比,百兽见之,莫不逃之夭夭。人与老虎相比,肯定处于劣势,但是人被老虎所吃的现象很少见,而老虎的肉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老虎的皮用来做人们的寝具服饰的现象在以前却经常出现,古时就有“武松打虎”的美谈。这是什么原因呢?相信读完下文,对我们将会有很大的启发。
说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m,只)倍也。虎利①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②,何哉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③,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利:以……为利。②寝处之:用它做坐卧的物品。③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力气的作用是一,而智慧的作用则是百。意思是说,智慧的作用超过力气的许多倍。
25.依次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人之食于虎 ( )
虎之食人不恒见 ( )
虽猛必不胜 ( )
故人之为虎食 ( )
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 ( )
何足怪哉 ( )
2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
(1) 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2) 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27.“虎之皮人常寝处之”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3分)
我的理解:
28.通过本文的阅读,你从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分)
我的领悟:
29.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 试举一例并作解答。(3分)
我的发现:
我的解答:
30.试一试,你能写出多少个带“虎”的成语。(3分)
我的积累:
●经历了本单元的学习,可能大家兴趣正酣。那么,第五单元的学习正等待着你,回答以
下问题,你一定最棒!
31.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川秀丽、古迹遍布的文明古国,有无数引人人胜的自然
风景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人文景观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山历水,或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恩赐;或寄情山水,抒发个人理想和豪情;或倾注情感,物我两相忘,发现生命的真谛。一篇篇传世佳作让我们更读懂了“自然文化”;一段段名句闪耀着哲理的光辉……通过第六单元的自读,你知道下面的有关知识吗
(1)我国古代有江南三大名楼,下面对联各写的是哪座楼 (3分)
①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
②一楼何奇 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表,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 儒耶 吏耶 仙耶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
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 )
③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
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 )
(2)写出下面对联相对应的人物。(3分)
①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 )
②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 )
③甲兵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观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 )
3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表达了他们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你能分别说说他们的政治抱负和理想吗 (2分)
33.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
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些千古名句吧。(4分)
(1)采菊东篱下, 。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3)忽如一夜春风来, 。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综合实践与拓展 (25分)
34.千百年来,大家都认为陶渊明归隐田园是在逃避,思想是消极的。其实看一个人生活得
是否积极,关键看他有没有理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归隐田园,是与官场决裂的行动体现。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追求“本我”,以求保存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格价值。可以说陶渊明安贫乐道、辞官归田,是他执著追求人格价值的体现。假设陶渊明生活在改革开放、人尽其才的当代社会,他除了读书著文、躬耕农田外,最适合参与哪一项经济活动 并为这一经济活动做一个创意规划。(10分)
我的创意:
35.读罢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仍未放弃自己的追求,对我们有着
深深的触动。现在,同学们有两种看法:一方认为“学海无涯乐作舟”,一方认为“学
海无涯苦作舟”。你认同哪一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法呢 假如让你参加这场辩论赛,你将如何去说服对方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任选一方,谈谈你的看法,字数300字以内(15分)
反思(5分)
学习了这个单元,你觉得在以下方面有哪些收获?
我积累的名言名句:
我了解的古诗知识:
我认识的古代作家:
我领悟的阅读技巧:
我思想的深刻变化:
活动中的自我表现:
参考答案:
1.B(“冠”应读guān) 2. (1)向东向西; (2)飞奔的马; (3)到,往;(4)安然自若的样子; (5)等同,一样; (6)喂养; (7)引,提出;询问; (8)动词,腰佩。 3.(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4.(1)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和做官。 (3)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之间,一点也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上的享受比不上他人。 5.在车船快速行驶时,就会产生四周景物在不断向后移动的感觉。这样写的好处是化静为动,使写景有生气。 6.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方池开晓色,圆月下秋阴;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等等。 7.只要言之成理, 即可。 8.围绕尊敬师长、相互沟通等来谈即可。 9.C(应为南宋) 10.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表明了作者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食马者; 千里马; 能识别人才任用人才的人; 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 13.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通过对食马者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蔑视、愤怒的思想感情。 14.(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其真不知马也; (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5.扣住“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来回答即可。 16.兵荒马乱、兵强马壮、车水马龙、单枪匹马、害群之马、汗马功劳、金戈铁马、快马加鞭、老马识途、厉兵秣马、龙马精神、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马瘦毛长、千军万马、犬马之劳、塞翁失马、声色犬马、一马当先、一马平川、指鹿为马、蛛丝马迹、走马观花等。 17.shì yú shuò shì chì duō sì jūn yè yùn 18.得到; 放松; 因为,把; 大; 请教; 填塞,充满; 等待; 终于 19.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 20.甘于清贫,以读书为乐。 21.扣住刻苦、勤奋来谈即可。 22.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 23.苏秦悬梁刺股; 孙康映雪读书。 24.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5.被 常常 即使 被 这 值得 26. (1)工具的作用是一百份力量,用一份力量对抗一百份力量,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2)它们被人杀死而让人睡或坐在它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惊异的呢 27.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 28.不懂得运用智慧,不会凭借外界力量,只凭自己的力量一味蛮干,就必然招致失败。 29.示例:首段末句“无怪矣”和全文末句“何足怪哉”各表达了怎样的语气和感情 依次是:肯定的陈述语气;反问兼感叹语气,表明其必然性。 3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藏龙卧虎;初生牛犊不怕虎;调虎离山;饿虎扑食;放虎归山;降龙伏虎;狐假虎威;虎背熊腰;龙争虎斗;虎踞龙盘;虎口拔牙;虎口余生;虎落平川;虎视眈眈;虎头蛇尾;虎穴龙潭;狼吞虎咽;龙行虎步;生龙活虎;谈虎色变;为虎作伥;与虎谋皮;坐山观虎斗。 31. (1)
江西南昌滕王阁; 湖南岳阳岳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楼; 湖北武汉黄鹤楼 (2)李白; 杜甫; 范仲淹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民同乐。 33. (1)悠然见南山;(2)直挂云帆济沧海;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落红不是无情物。 34。参考:开发旅游业。开一家以“田园风情”为特色的“田园居”山庄,景点设置有:桃花源村、容膝居、松亭、菊园、南山阁等,并配以古人诗文歌赋。 35.略 3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