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18:4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坍塌(tān) 慷慨(kǎi) 缝隙(xì)
B. 废墟(xū) 流淌(tǎng) 浇灌(guàn)
C. 呼啸(xiào) 干涸(gù) 刨根问底(páo)
D. 湿润(rùn) 挑拣(jiǎn) 一丝不苟(gǒ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海拔 废嘘 地毯 沉默寡言 B. 毅力 敬佩 干躁 源源不断
C. 富饶 滚烫 硬朗 刨根问底 D. 水渠 流淌 帐蓬 不毛之地
3.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由于开展治沙工作,原来许多不毛之地,现在变成了美丽的绿洲。
B. 他虽然富甲一方,但行为处事一点也不张扬。
C. 在这座坍塌的煤矿下还有六七个工人掩埋在废墟下,我们一定要刨根问底,想尽一切办法把他们解救出来。
D. 我们的老师得到的是微薄的酬劳,付出的是无悔的青春和汗水。他们是“育人的牧羊人”。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B. 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C. 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
D. 他还说:如果我没事,可以和他一起去。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读了《植树的牧羊人》,难道我们没有不为孤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
B. 他添置了大约一百个左右的蜂箱,改养蜜蜂了。
C. 这个孤独的牧羊人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D. 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扬。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诺贝尔奖桂冠,闪耀的不是黄金的光芒,是久远的芬芳,狷介自守,不骄不躁,这样________的态度,让诺贝尔奖桂冠回归了它的________。它________着精英们不断向未知领域________,永不失去推动人类社会向前的动力。
A. 轻描淡写 本质 鼓动 探索 B. 轻描淡写 实质 激励 探测
C. 淡然处之 本质 激励 探索 D. 淡然处之 实质 鼓动 探测
7.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不过你我未处局中,不知其中滋味而已。
①迎难而退、明哲保身固然是一种智慧与生活态度②人生在世,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与挫折
③知难而进、努力向前更是一种执着和人生哲学④很多人从表面看来你可能很羡慕他,但人人都有自己的苦恼⑤美学大师蒋勋在《蒋勋劝美》中曾写道:“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都要经历才够完美。”
⑥某种程度上说,人活着就是一种态度
A. ⑤②①③⑥④ B. ②①⑥③⑤④ C. ⑥②①③⑤④ D. ①③⑤⑥④②
8.学习了《植树的牧羊人》一文后,大家对文中的牧羊人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决定在班中开展以“我看人生意义”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写一句有关“人生意义”的名人名言。
(2)根据语境仿写。
人生就要像雨滴一样,即使渺小,也要润物无声;人生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人生就要像金蝉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读全文,完成下表,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所写的主要内容。
三遇
牧羊人 牧羊人情况 高原变化
初遇 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 沉默寡言,充满自信, 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1)


再见 (2)

乡景依旧如昔, 但已萌发生机; 树木已然成片,
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
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最后一次 八十七岁; 住在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 (3)


主要内容: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相应的任务。
安德鲁
[美]文扬
①我的同事安德鲁来自德国,日耳曼民族的性格在他身上很显著。
②一个周末,我坐上安德鲁的吉普车,和他一起去双子湖钓鱼。高速公路上的白色牌子写着限速每小时75公里,安德鲁的车速也固定在每小时75公里。周围的车子,一辆接一辆地从我们身边呼啸而过,即便是目测,我也能断定他们的车速在每小时80公里以上。但安德鲁对此视而不见,我们的吉普车像一匹老马似的不断地被那些大大小小的车辆甩在后面。当一辆小巧玲珑、睁着骨碌碌的两只大眼睛的甲壳虫车神气十足地从我们身边驶过时,我再也沉不住气了,提醒安德鲁我们是不是开得太慢了。安德鲁问我:“这条公路限速多少?”我说每小时75公里。安德鲁说:“那就对了,我的车速也是每小时75公里。”我以为安德鲁开这么慢是怕被警察罚款,便说:“我看过警局的罚款规定,车速超过限速5公里以上才罚款。”可安德鲁说:“这不是罚不罚款的问题,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我顿时哑口无言。
③我们钓鱼的湖泊靠近一个州立公园,两个同样大小的湖紧靠着,像一对双胞胎,是名副其实的双子湖。湖边都是岩石,偏西的太阳照得湖水波光闪闪。只见安德鲁站立在一块岩石上,嗖地一下,向前挥动渔竿,抛出闪亮的渔线,然后迅速收回,再抛出,再收回。整套动作潇洒利索,一气呵成。第二竿甩出后,一条活蹦乱跳的鳟鱼上钩了!我惊呆了。我早就听说过“飞钓”,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随后,安德鲁拿出一个塑料袋,往里面装满水,将鱼放进去,缩小袋口,把它放在岩石中间的水洼里。我也学着安德鲁的样子在湖边“飞钓”,可是甩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也没有钓到一条鱼。
④当安德鲁钓起第五条鱼时,我们听到身后有汽车刹车的声音。从车里走下来一个穿制服的人,一看就知道是渔场管理员。他向我们传达了此处钓鱼的规定:每人只能带四条鱼回去,并且只能带自己钓的四条鱼,不能拿别人的,其余的必须放回湖里。当得知塑料袋里的鱼都是安德鲁钓的后,他又转过脸来对我说:“你不能拿他钓的鱼凑数:”听了他的话,我简直都想笑了。
⑤太阳落山时,我们准备打道回府了。安德鲁一共钓了十六条鱼,清一色的鳟鱼,个头也差不多。而我依然两手空空。
⑥看着安德鲁把塑料袋里活蹦乱跳的鳟鱼一条条扔回湖里,我心里有些惋惜,市面上根本买不到新鲜的鳟鱼,即便是冷冻的也要十几美元一条。管理员已经下班了,如果安德鲁想把这些鱼带回去,不会有别的人知道。可这些话我不能对安德鲁说,我不想给别人留下不守规矩的印象。
⑦眼看着塑料袋里只剩下八条鱼了,我以为安德鲁会到此为止。可是,安德鲁并没有停手,当他提起一条鱼又要往湖里扔时,我忍不住提醒他,我们有两个人,可以带八条鱼回去、安德鲁弯腰把手中的鱼放到湖里后,抬起头对我说:“你没有钓到鱼,按规定,我们只能带四条鱼回去。”为了强调自己没做错,他又补充道:“刚才那个管理员说,我们每人只能带四条自己钓的鱼回去。”
⑧我不再说什么了,眼睁睁看着安德鲁继续往湖里扔鱼。最后,塑料袋里只剩四条鱼了,安德鲁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另一个塑料袋,放了两条鱼进去,并把其中一个袋子递给我。我没好意思接,安德鲁看我不接,问我:“你吃过新鲜的鳟鱼吗?”我说没有吃过。
⑨安德鲁听后,不由分说地就把塑料袋塞给我,说:“你一定要尝尝新鲜的鳟鱼,味道好得很!”
(选自《海外文摘》2015年第4期,有删改)
(1)文章主要记叙了安德鲁的两件事情,请各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听了他的话,我简直都想笑了。(为什么“我简直都想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不再说什么了,眼睁睁看着安德鲁继续往湖里扔鱼。(“眼睁睁”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③段详细描写安德鲁娴熟的“飞钓”动作,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谈谈安德鲁对待公共规则的态度给你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植树的牧羊人》所讲述的故事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的,文中所写的都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这就使读者产生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请你也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来写一个小片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字音辨析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首先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其次要养成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学习的良好习惯,增加汉字读音的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同时还要注意多音字、同音异形字等特殊现象,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了。
【解答】
ABD项正确;
C项中“干涸”的“涸”应读“hé”,故C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辨析字形的能力。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解答此类题目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审音法,即通过正确的朗读,发现书写错误;②辨义法,即通过理解、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形;③定形法,即通过形旁确定字形;④结构辨析法,即借助词语语法结构、词义对应来判断字形。纠正错别字一般有形旁分析法、声旁分析法、据义定形法、语境辨析法等。
【解答】
A项中“废嘘”的“嘘”应为“墟”,故A错误。
B项中“干躁”的“躁”应为“燥”,故B错误。
C项正确。
D项中“帐蓬”的“蓬”应为“篷”,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判断成语(词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先要理解成语(词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考虑成语(词语)的感彩、语体色彩、适用对象等。
【解答】
A项,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A正确。
B项,张扬:声张宣扬。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B正确。
C项,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故C错误。
D项,酬劳: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用在这里符合语境。故D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标点符号的考查,有两个特点:单项考查多集中在问号、括号、引号、书名号、顿号等易错、易混之处;综合考查多集中在引号与冒号、逗号、句号的混合运用,括号与书名号、引号、句号的混合使用,顿号与逗号、分号、句号的搭配编排等。学生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解答】
A“一千二三百米”是约数,应删去“一千二、三百米”中的顿号。故A标点使用错误。
B标点使用正确。
C“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是选择问句,应把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故C标点使用错误。
D转述句,应把冒号改为逗号。故D标点使用错误。
故选B。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
A.否定有误,应删掉“没有”;
B.语义重复,“大约”和“左右”删掉其一;
C.正确;
D.搭配不当,将“飘扬”改为“飘荡”。
故选C。
6.【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需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语境,从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仔细分析几个词语间的区别。
【解答】
轻描淡写:意思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不加重视,也比喻做事不费力。淡然处之:指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淡然处之”,排除AB。鼓动:指以言语或行为使他人有所行动,多含贬义。故第三空应填“激励”,排除D。 故选C。
7.【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
通过读全句段,可知⑥表达了一种观点是总起句,可作为第一句;
②结合上句的意思,引出分析,可作为第二句,而后从两方面进行,从“固然”和“更”可辨析①在③前;
⑤④句以名言为证然后引出结论,所以⑤在④前。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⑥②①③⑤④。
故选C。
8.【答案】(1)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2)即使短暂 也要放声歌唱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积累名人名言的能力。做题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阅读、多积累。同时答题时要紧扣“人生意义”的主题。
(2)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内容格式为主的仿写、从句式词性角度去仿写、以修辞为主的仿写。仿写时一定要首先分析所给句子的内容和结构,看是否选用修辞手法,选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仿写时,要注意格式上的一致、内容上和上下文的衔接。本题的仿写格式是:即使……也要,注意结合“蝉”的特点来写。如:即使短暂,也要放声歌唱。
9.【答案】(1)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2)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上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3)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了;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面貌。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叙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展示了阿尔卑斯山荒原的前后变化。赞美了主人公艾力泽布菲慷慨无私、有毅力、坚强的优秀品质, 表达了作者对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呼吁。
10.【答案】(1)①在限速每小时75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安德鲁绝不超速。 ②安德鲁严格按照渔场的规定,将多钓的鱼放回湖里。
(2)①因为在“我”看来,管得了每人带四条鱼,难道还管得了这四条鱼是谁钓的不成?“我”认为管理员后面的话等于没说,所以“想笑”。 ②“我”觉得很惋惜,又很无奈。
(3)写安德鲁娴熟的“飞钓”动作,说明安德鲁钓鱼技术好,使后文他一个人能钓上十六条鳟鱼显得合情合理。
(4)[示例]人们在生活中会面对许多公共规则,但很多人不能做到像安德鲁一样自觉遵守规则,这样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要创建一个美好、文明的社会,确实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像安德鲁一样近乎刻板地对待公共规则的态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节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内容有针对性地作答即可。阅读文本可知文章主要记叙了安德鲁的两件事情:①在限速每小时75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安德鲁绝不超速。 ②安德鲁严格按照渔场的规定,将多钓的鱼放回湖里。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语句)的赏析能力。“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品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结合语境可知:①句,因为在“我”看来,管得了每人带四条鱼,难道还管得了这四条鱼是谁钓的不成?“我”认为管理员后面的话等于没说,所以“想笑”。②句,结合语境“安德鲁继续往湖里扔鱼”可知,“眼睁睁”反映了“我”觉得很惋惜,又很无奈的心理。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解读能力。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在一篇文章中,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阅读文本可知:写安德鲁娴熟的“飞钓”动作,说明安德鲁钓鱼技术好,使后文他一个人能钓上十六条鳟鱼显得合情合理。
(4)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考生做这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然后勾画圈点,把重点记录下来。再从文章的题目、开头与结尾等处找出文章的中心。最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去理解文章给自己的启示。本题可以给我们的启示有:人们在生活中会面对许多公共规则,但很多人不能做到像安德鲁一样自觉遵守规则,这样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要创建一个美好、文明的社会,确实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像安德鲁一样近乎刻板地对待公共规则的态度。
11.【答案】示例:一日,我闲得无聊,在大街上溜达。忽然听见一阵甜蜜的歌声,我好奇地走了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是一位长相俊俏的盲人姐姐在唱歌。她歌声甜美,表情自如。我上前投币,顺便问了一句:“姐姐,你的眼睛看不见,但为何歌声如此动人?”她说:“因为我感受得到阳光啊,虽然我的眼睛看不见,但是我能感受到有阳光与我做伴,所以我每天都很快乐。”一位盲人,没有为她的不幸而悲哀,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这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首先要交待清楚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及参与者,让别人明白你场面描述的什么活动,什么事件。写场面时,要有总体概括,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具体写详细,做到有点、有面。然后要写出气氛。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技巧描写,安排好先后的顺序,点面结合、条理清楚。此题要求以第一人称来写,交代清楚事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