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点到直线的距离例3(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导学案)(素养达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小数

文档属性

名称 5.3 点到直线的距离例3(课件+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导学案)(素养达标)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小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18 19:51: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导学案
5.3点到直线的距离
【核心素养】
在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经历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两条平行线间垂直线段都相等。
【学法指导】
仔细阅读数学书P59,例3,结合学案自学。自学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请记在专门的本子上,带到课堂与同学交流或者与老师讨论。
【知识链接】
【探究新知】
1.教材第59页问题一:从直线外一点A,到这条直线画几条线段。量一量所画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1)四人一组,量一量,说一说。
(2)填一填。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
2.教材第59页问题二: a∥b。在a上任选几个点,分别向b画垂线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1)四人一组,量一量,说一说。
(2)填一填。
与两条平行线互相垂直的线段的长度都( )。
【达标测试】
1、下图中,小明如果从A点过马路,怎样走最短?为什么?画出最短的路线。
2、一个村要从A地修筑一条小道通到公路,小道怎样修筑最短?
3、如图,在一块平地上,雨后中间有一条积水,沟沟的两边是平行的。一只蚂蚁在A点想过水沟来B点取食。几个学生在沟沿与沟边垂直的方向放了四根小棍,这只蚂蚁通过第( )号小棍,才能使A到B的路径最短。
4、大青虫家门前有条大路,它要到路上去,走( )路最近。
【测试答案】
3、②
4、垂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分层作业
5.3 点到直线的距离
【基础演练】
知识点: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最短的道理,并能用这一性质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1.从下面哪条线到直线的距离最短。
特别提醒:点到直线的距离指的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从一点可以引无数条线段,但是垂线最短。
【变式运用】
一、想一想,填一填。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 )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
3.在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 .
4.课桌面相邻的两条边是互相( )的。
5.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 .
6.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所有线段中,( )最短。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7.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和它垂直. ( )
8.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只能作一条垂线. ( )
10.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之间,只能画一条垂线。( )
三、选择。
11.两条平行线之间(  )最短。
A.直线 B.线段 C.垂直线段
12.如果画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不垂直也不平行
【达标检测】
13.去河边,怎么走最近?请在图中画出来。
14.要从幸福镇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你觉得怎样设计更好?画一画。
15.如图,若从A点过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为什么?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
【参考答案】
1.C
2. 垂直线段 距离
3. 同一平面内 平行线
4.垂直
5.相等
6.垂线段
7.√
8.√
9.√
10.×
11.C
12.B
13.
14.
15.垂直对面最短. 点到线的最短距离是垂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9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5.3 点到直线的距离
制作:博浩工作室
2023
学习目标
Learning goals
01
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经历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感受垂线段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在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理解两条平行线间垂直线段都相等。
知识链接
Knowledge Links
02
说一说下面每组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
垂直
平行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边线重合。
2.平移到点。
3.画线标号。
探究新知
Explore new knowledge
03
A
(1)从直线外一点 A,到这条直线可以画几条线段?
可以画无数条线段!
a
b
c
d
A
a =32mm
量一量所画线段的长度,哪一条最短?
我们发现,线段b最短且与直线垂直!
27mm<30mm<32mm<36mm
b =27mm
c =30mm
d =36mm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线段
a
b
c
d
A
a
b
B
C
(2)下图中,a∥b。在a上任选几个点,分别向b 画垂直
的线段。
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A
a
b
B
C
1cm
1cm
1cm
测量垂直线段的长度
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都是1cm。
A
a
b
B
C
1cm
1cm
1cm
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垂直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特点,可以判定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也就是平行线间
的距离处处相等。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都相等。


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
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堂检测
Classroom testing
04
A
1.做一做:右图中,小明如果从A点过马路,怎样走路线最短?为什么?把最短的路线画出来。(教材P59)
因为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a
b
a
b
a
b
直线a、b平行
15mm
15mm
15mm
2
请用在例3中发现的规律,检验下面各组直线a、b是否互相平行。
(教材P59第2题)
9mm
9mm
9mm
直线a、b平行
13mm
13mm
13mm
直线a、b平行
平行线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都相等。
幸福镇
公路
3
要从幸福镇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怎样修路最短呢?
在下图中画出来。(教材P63第11题)
沿着幸福镇到公路的垂直线段修路最短。




人工湖
清淤船
4
一条清淤船正在清理人工湖中的污物,船上的2人要把清理出的污物送到岸上,按怎样的路线划行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来。
清淤船最靠近这个岸边。
A
5
某生态农业园的3块蔬菜基地之间新建了一处水井,从水井A处分别向3块蔬菜基地铺设水管。怎样铺最节省水管?请画图说明。
总结评价
Summary evaluation
05
点击输入标题
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小组交流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垂线段
A
a
b
B
C
1cm
1cm
1cm
垂线的应用
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都相等。
a
b
c
d
点击输入标题
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点此输入内容或者复制您的内容在这里,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自我评价
点击此处输入标题
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Assign homework
06
0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0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03
预习下一节内容。
感谢聆听
202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秋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3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题 点到直线的距离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例3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通过让学生经历画、量、比、想的过程,发现点到直线间垂线段最短的这一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发现能力;让学生在两条平行线间画垂线,使学生在画的过程中,通过测量活动,自主发现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这一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垂线,怎样画垂线,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测量、比较发现点到直线的垂线最短,为后面进一步学习相关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经历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核心素养 在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难点 理解两条平行线间垂直线段都相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知识链接 1.说一说下面每组直线的位置关系。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探究新知 探究点1 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出示P59例3第(1)题。 师:想一想,画一画,从直线外一点A 到这条直线画线段,你能画多少条?(学生独立画图,然后回答) 师:这些线段中有没有最短的?哪一条最短呢?(全班展开讨论) 预设:学生通过测量能发现与已知直线垂直的那条线段最短。 小结: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探究点2 平行线间的距离 课件出示教材P59例3第(2)题: (2)下图中,a∥b。在a上任选几个点,分别向b画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师:按照题目的要求在平行线a 和b 之间,任意画几条垂直线段。然后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先自己动手画一画,然后量一量) 预设:学生会发现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都是相等的,即使再画几条,长度也是一样的。 小结:端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上,且与平行线垂直的所有线段的长度都相等,即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引导学生经历探究“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知识的全过程,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能学习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其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个环节让学生经历“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的过程,从而发现“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检测 1.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59页“做一做”第2题. 3.教材第63页“练习十”第11题. 4.拓展练习. 在练习阶段,通过有层次的练习,重视思维训练和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总结评价 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 课堂知识点总结: 3. 自我课堂评价。 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 补充《导学案》中未完成部分。 2. 完成《分层作业》中对应练习。
课后反思 亮点:本节课创设生活情境,引出课题。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相互结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不足之处:在讲解算理时,学生说的少一些,不能让所有学生真正理解算理。 课堂教学建议:在教学时,要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和对算理的理解,从而在让所有学生完成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再计算,也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