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司、跃”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看注释等方法了解古文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故事。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积累,初识文言文。我们在以前积累过一些句子,下面老师说上句,同学们说下半句。
师:本是同根......学生:生,相煎何太急。
师:谁言寸草......学生:心,报得三春晖。
师:儿童相见......学生: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欲穷千里......学生:目,更上一层楼。
1、积累背诵,引出新课。这些古诗,你们喜欢吗?你们知道古人写的诗叫古诗,古人写的文章呢,(学生说)古文,也叫文言文。(板书:文言文)其实古诗词,古文也好,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今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古文,一同感知古人的学习乐趣。
2.揭示课题:出示司马光图片,猜猜他是谁?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出示课题,认识书写:司。板书课题。(注意生字“司”的书写)司马是复姓,来源于西周时期的官职,掌管军务。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田字格本上认真书写两遍。(注意书写姿势)(设计意图:通过熟读成诵的诗句,温故知新巧迁移,在创设语言环境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丰富了学生对姓氏的认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背景
介绍:一提起司马光,我们就会想起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那就是《司马光砸缸》,谁读过这个故事?
其实这个故事在历史上是真实、有记载的,就出自《宋史司马光传》,宋史是一部记录我国宋代历史的史书,也是二十四史中最长的一部,总共为2000多个人物做传记,其中就有司马光。我们来看原文是怎样记载的?范读。
2.初读课文谈感受。
节选的这段文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课。首先请大家小声读两遍课文,感受一下,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后交流感受。(教师相机板书:精短)
3.小结:虽然大家觉得难读,既不像古诗词押韵,也不像我们现在的白话文浅显易懂,但同学们不要怕,我们有秘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读好久远的故事,最好的方法就是读,反复读。闯过每一个朗读的关卡,你们就能够做一个读古文的小能手。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后回顾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引发学生阅读的期待;并通过第一次读文言文交流与现代文的区别,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三、细读课文,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一)关卡一: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至少读三遍。
1.学生自读后展示朗读,表扬:初次读很不错。
2.生字学习:要想读好课文,我们还是先解决绊脚石:生字。出示(迸),谁来做小老师?教师领读。还有一个字:瓮,谁来读读。老师领读,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就好了。瓮是什么意思呢?你怎么知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积累:请君入瓮、瓮中捉鳖词语)3.再读读这两个词,指导读好登瓮、击瓮词语和多音字:没(为什么?)(表扬)
3.再读课文。生字解决了,相信同学们第一关已顺利通过。齐读课文。(设计意图: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课文的学习从生字入手,扫开字词障碍,才能读通课文。)
(二)关卡二:读出节奏。
1.明确文言文的停顿特点:刚才大家读准了字音,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读到这个句子时(光持石击瓮破之)不整齐了呢?因为大家读的不在一个节奏了,断句方式不一样了。古文节奏很分明,要根据意思来停顿。应该怎样读好课文的停顿和节奏呢。
2.长句再读,指读。听听他是怎么读好的?(按词组停顿,来我们来看这一句有几个动词,把它分开来读)。学生练习读,再指读,齐读句子。恭喜你们第二关已通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获得初步读懂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力,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兴趣。)
(三)关卡三:读出韵味。
1指导读出韵味。仅仅读出节奏和停顿,古文的感觉还不够,还要读出古文的韵味,要做到声
断气不断,词组后拖音。请听老师读,你们能试着读。看停顿再来读。出示带停顿的课文。指读,齐读。
2.小结:非常好,古人文章时还讲究吟咏,读到入情时,还会摇头晃脑,身子也跟着节奏摇摆起来,我们也来试试。师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越读越有韵味了,恭喜大家顺利闯过第三关(设计意图:学生以读促悟,在读中体验、感悟文言文的特点。)
(四)关卡四:读懂意思。
课文仅有30个字,可是每个字代表了很多字的意思。例如:文中的“光”是指司马光。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字或词,大家找一找,圈出来,同桌交流一下,待会来分享。
出示自学提示:
1.学生自学,同桌交流。
2、全班汇报。重点指导理解:
句1.群儿戏于庭”是说什么意思。短短五个字就勾画出一幅群儿嬉戏图。
句2.足跌没水中。看到这种情况,想象一下,小朋友都会怎么样。课文虽没写,但我们通过读这句就能想到当时的情景,所以古文的精髓也在此,浓缩的是精华。
3.讲故事加深理解。全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谁对照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
4.师生合作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现代文遇上小古文”。我来说讲故事,你们读对应的课文,看谁接得快而准。
5.同位相互做游戏。
6.小结:有趣吗?文字虽短,但蕴藏着生动的场景。恭喜你们又过一关。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最后游戏实践,强化体验。读好古文变得简单、好学、好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并体验着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五)关卡五:读出感情。
还有最后一关,就成为小能手了。你们有没有相信?
1.回顾全文,升华情感。在这个故事中你更喜欢谁,为什么?从哪里读出来的?
2.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司马光的赞美、喜爱之情。
3.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如果当时你也在现场会怎么做?
4.小结:你们从30个字的古文中,读出了一个丰满、可爱的人物形象。恭喜你们顺利闯关。鼓励一下:大家找到了学习古文的乐趣和方法。
(设计意图:从课文的语言文字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将语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不仅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说话,会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体会到遇到困难时,切忌慌张,沉着机智才会想出好办法;最后整体回顾,升华情感。落实本课和单元目标。)
三、诵读成诵,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1.指导诵读。其实,古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的,看,你们还会读吗?学生自读。不仅如此,它是竖着排的,再来齐读。
2.填空式背诵。(出示课件)
3.补充信息,浸润心灵:你们可知道那个被司马光救出的小孩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资料:(上官尚光。长大后,为了感谢司马光的恩情,他还专门修了一座“感恩亭”。在河南,今天我们已经找不到“感恩亭”的遗迹了。但是,上官家族的后人还成立基金会,奖励上大学的孩子,照顾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冷静智慧地救人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都是这个世间最美的风景。(齐读)美好的品质,犹如温暖的阳光,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设计意图:多种形式呈现文言文,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美;诵读成诵,积累语言。)
四、拓展阅读:
这样美德的故事在《中华美德文言故事译注》里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好好读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