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单元检测+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复习(课件+单元检测+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07 15:08:35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阶段复习课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阶段
【答案速填】A:开元盛世  B:科举制度  C:文成公主
D:玄奘  E:鉴真
  1.盛世隋唐。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度,唐朝时进一步完善。隋唐时期政治稳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清明治世局面,隋唐时期的中国进入蓬勃发展的全盛时代。
  2.民族融合。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3.对外开放。唐朝陆海交通比较发达,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同亚洲各国,如朝鲜、日本、印度的交往十分密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也包括城市建筑、文字、日常生活习俗等方面。
  4.文化辉煌。由于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取得很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唐朝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还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
一、之最类
1.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
2.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唐朝。
3.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4.唐朝时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
5.唐朝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陶瓷艺术——唐三彩。
6.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科举制。
7.唐朝时,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人——鉴真。
8.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最杰出的使者——玄奘。
9.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
10.唐朝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都长安。
1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唐朝印制的《金刚经》。
二、人物类
1.帝王:
(1)隋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文帝杨坚。
(2)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3)“贞观之治”——唐太宗。
(4)“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
(5)“开元盛世”——唐玄宗。
2.重臣:
(1)唐太宗时期的重臣——宰相房玄龄和杜如晦被称为“房谋杜断”,魏征是最著名的谏臣。
(2)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的名臣——姚崇。
3.少数民族首领:
(1)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2)回纥: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4)南诏: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4.高僧:
(1)鉴真:六渡日本,设计唐招提寺。
(2)玄奘:西游天竺,写成《大唐西域记》。
5.工匠: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
6.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7.书法家:
(1)颜真卿创立“颜体”。
(2)柳公权创立“柳体”。
8.画家:
(1)隋朝展子虔,代表作是《游春图》。
(2)唐朝阎立本,代表作是《历代帝王像》《步辇图》。
(3)唐朝吴道子,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他被称为“画圣”。
  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强盛的时期,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科技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隋唐两朝君主在治国政策上较为开放,大大影响了世界、特别是东亚周边国家封建化的进程。
主题1 唐初盛世
【线索图解】
【统治措施】
皇帝 措 施 治世局面
唐太宗 发展生产;戒奢从简;合并州县;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贞观之治
武则天 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玄宗 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提倡节俭;兴修水利,提高农耕技术 开元盛世
【历史启示】
(1)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采取相同的统治措施:重用人才;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科举制度。
(2)政局稳定,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3)正确的政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4)要重视改革,任人唯贤,发展经济,注重民生。
主题2 科举制度
【创立完善】
人物 贡 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诞生阶段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完善阶段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历史启示】
(1)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经济实力,而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科技,而科技进步的基础在于培养人才。
(2)选拔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重视考试的公平公正,让真正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
(3)重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重视培养人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主题3 民族关系
【历史事实】
方式 实 例
战争 对东突厥的战争
管辖 设立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如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会盟 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
册封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粟末靺鞨首领和南诏首领
【历史启示】
(1)我们要坚持开明的民族政策。
(2)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意识。
(3)今天我们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主题4 对外开放
【典型事例】
人物 史 实 影 响
遣唐使 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唐朝文化 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主持设计唐招提寺 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玄奘西行 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外国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
(2)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3)一个国家只有虚心学习、对各国平等相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4)我们要学习中外友好交流使者不畏艰险、勇于开拓、意志坚定、执着追求的精神。
主题5 隋唐创新
【开拓创新】
类别 事 例
制度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诞生
工具
曲辕犁:耕地工具 筒车:灌溉工具
类别 事 例
科技 赵州桥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
雕版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
书法 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
绘画 吴道子开后世写意画先河
【历史启示】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
(2)创新就是继承前人,又不因循守旧;借鉴别人,又有所独创。
(3)勇于质疑、善于发现,则是不断创新、有所创造的源泉。
(4)我们要有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练真题·素能提升1
一、选择题
1.(2014·广东学业考)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水利工程有(  )
①都江堰 ②长城 ③大运河 ④赵州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4·德州学业考)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对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该工程是元世祖下令开凿的
②开凿目的是南粮北运
③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④它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2014·重庆中考)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4.(2014·苏州中考)“开元初,四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21·世纪*教育网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2014·重庆中考)右下图所示为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www-2-1-cnjy-com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6.(2014·扬州中考)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7.(2014·毕节中考)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是我国实行了1 300多年的职官制度,下列俗语和诗词,与科举制有关的是(  )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③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014·东营学业考)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下列各项与之无关的是(  )
A.贞观之治 B.文成公主入藏
C.设西域都护 D.重用谏臣魏征
9.(2014·滨州学业考)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中反映的接见后,成就了民族关系史上的哪次和亲(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B.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10.(2014·毕节中考)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唐朝中外交流:两位高僧:玄奘、鉴真
两种方式:对外输出,对内引进
两种作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
三种原因: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1.(2014·海南学业考)玄奘12岁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遍读佛典,其西行之路被现代人认为是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灌而成的求知之路。历史上,他曾(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西游天竺 B.东渡日本 C.出使西域 D.七下西洋
12.(2014·常德学业考)历史图片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13.(2014·龙东学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都长安遭受安史之乱的悲怆情怀。他被后人称为(  )21·cn·jy·com
A.医圣 B.书圣 C.诗圣 D.诗仙
14.(2014·德州学业考)唐代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有一位书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击过安禄山叛乱,其所创雄浑敦厚的新书体,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该书法家是(  )www.21-cn-jy.com
A.王羲之 B.欧阳询 C.柳公权 D.颜真卿
二、非选择题
15.(2014·钦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二 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农业,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2-1-c-n-j-y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了汉唐时期出现的三个盛世景象。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2)上述盛世景象的共同表现有哪些?根据材料指出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
(3)汉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什么宝贵经验?
16.(2014·天津中考)198 ( http: / / www.21cnjy.com )8年著名学者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演讲的时候说:“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来源:21cnj*y.co*m】
(1)列举反映汉朝、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典型事件各两例。
(2)说一说汉、唐时期处理少数民族关系的几种方式。
(3)中国共产党一直非常重视民族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备选真题】
1.(2014·嘉兴中考)我国历史上曾出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版权所有:21教育】
①社会比较安定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经济得到发展 ④科举制度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4·赤峰中考)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
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完善科举制
3.(2014·揭阳学业考)在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改变命运。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21*cnjy*com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4.(2014·佛山中考)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主流,下列能体现这一历史发展主流的事件是(  )21*cnjy*com
A.文成公主入藏 B.鉴真东渡
C.玄奘西行 D.郑和下西洋
5.(2014·成都中考)成都出土的印刷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陀罗尼经咒》是研究我国印刷技术史的珍贵文物,(《陀罗尼经咒》首行竖镌汉文一行:“唐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该文物的印刷采用的技术是(  )21cnjy.com
A.雕版印刷 B.活字印刷
C.双色套印 D.激光印刷
6.(2014·牡丹江学业考)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斐然,优秀作品灿若星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王羲之被誉为“画圣”
B.唐朝是诗歌繁荣的时代
C.宋朝的《西游记》等小说比较著名
D.明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流传广泛
参考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3、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唐太宗以魏征为“人镜”知得失,魏征之所以有“人镜”之称,主要是他善于向唐太宗进谏,也说明唐太宗善于纳谏。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4、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为开元,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5、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中展现的是唐朝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筒车,主要用途是农业生产。
6、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中所说的制度是科举制度,科举制诞生于隋朝。
7、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思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庇护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①与科举制无关,②③④符合题意。
8、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西域都护设立于西汉,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的是安西都护府。
9、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拓展能力。《步辇图》再现了吐蕃使者向唐朝求亲的情景,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10、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归纳能力。唐朝对外交往活跃频繁的原因有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故选B。
11、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朝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
12、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图①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司母戊鼎,商朝时铸造。图②是都江堰,战国时修筑。图③是赵州桥,隋朝时修建。图④是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于秦朝。【出处:21教育名师】
13、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医圣”是张仲景,“书圣”是王羲之,“诗圣”是杜甫,“诗仙”是李白。
14、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
15、答案:(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答出任意两个即可)
(2)经济发展,社会安定。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节俭。
(3)国家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以人为本,重视农业,关注民生。(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西汉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局面,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局面,据此回答第(1)题。第(2)题依据三则材料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归纳总结。出现盛世局面的原因,要求从材料中归纳,比较三则材料可以找出共同原因是都重视发展农业,提倡节俭。第(3)题考查学生以史为鉴的能力。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16、答案:(1)①汉朝: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
②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设立北庭都护府;册封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等。(每个朝代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友好交往;武力(战争);和亲;册封;设立机构;迁徙;改革等。(答对任意三点即可)
(3)基本国策:民族区域自治。
【解析】本题以民族关系为切入点,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第(1)题比较容易,链接汉朝、唐朝有关民族关系的史实回答两例即可。第(2)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历史上民族交往的方式很多,例如:战争——唐与东突厥的关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册封——唐玄宗册封云南王;迁徙——边疆少数民族内迁(五胡内迁);设立机构——唐朝设立管辖新疆的机构;改革——孝文帝改革等。回答出三种方式即可。第(3)题现如今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备选真题】参考答案
1、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之治”“贞观之治”局面的共同特征有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西汉初期,与北方的少数民族时有战争,科举制度诞生在隋朝,完善于唐朝,②④与题意不符。
2、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故选D。
3、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隋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创的科举制度改变了魏晋以来的官员只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的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也可以通过真才实学来做官。2·1·c·n·j·y
4、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辨析能力。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其余三项属于对外关系。
5、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A出现于隋唐时期,B出现在北宋,C出现在唐朝之后,D出现在近现代。《陀罗尼经咒》是在唐朝时印制的,故选A。21教育网
6、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王羲之被誉为“书圣”,《西游记》成书于明朝,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B符合题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单元评价检测(一)
第一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小说《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第一部分的标题为“百年乱世出新朝”。这个“新朝”的建立者是(  )
A.杨坚 B.嬴政 C.刘邦 D.司马炎
2.(2014·莆田中考)如下图所示,大运河的中心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3.(2014·烟台学业考)“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大力提倡节俭,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康熙帝
4.(2014·咸宁学业考)“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个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有(  )
①实行科举取士 ②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③提倡节俭 ④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今天史学家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6.(2014·南通模拟)小华同学对下图所示的水利工程、农业工具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都江堰在秦朝时修建,筒车在唐朝时出现
B.都江堰是防洪灌溉工程,筒车是耕种工具
C.它们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D.看来中国只在这两朝代时能“以农为本”
7.分析下面的图表与下列哪些事例无关(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隋文帝的励精图治
B.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
8.(2014·镇江中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9.(2014·兰州中考)“朝为田舍郎,暮登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与这首诗有关系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科举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2014·佛山模拟)广州有一显赫家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世代代珍藏着其祖上进士及第时当地官员前来贺喜赠送的条幅:“少年才俊光宗耀祖,天子门生惠及乡邻。”这一条幅能够提供的信息不包括(  )
A.早在汉朝,保存该条幅的这一家族就已经成为名门望族
B.文人在当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C.当时的皇帝和官员都特别重视科举考试
D.这一显赫家族的祖先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
11.(2014·南京模拟)《新唐书》记载“长安二年,始置武举。其制,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文中“始置武举”的皇帝是(  )21*cnjy*com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2.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出处:21教育名师】
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实行开明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13.(2014·广东学业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交往在我国历史上写下了一段段佳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的发展与进步。吐蕃位于图中的(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http: / / www.21cnjy.com )
A.① B.② C.③ D.④
14.(2014·常熟模拟)唐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来源:21cnj*y.co*m】
A.农业生产发达 B.对外交流频繁
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关系融洽
15.由右图可见受唐朝文化影响较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
A.朝鲜     B.日本
C.印度     D.韩国
16.(2014·济南模拟)下框内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纪录片的部分目录,请你据此判断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是(  )21·cn·jy·com
第一集 乱世孤旅
第二集 绝域求生
……
第八集 西天取经
第九集 享誉佛国
……
A.张骞出使西域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游天竺 D.郑和下西洋
17.“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这是人们对现存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的赞美,它修建于(  )www-2-1-cnjy-com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8.古人常说,“琴棋书画诗酒茶”,可见自古以来“诗酒”就不分家。既被人称为“诗仙”又自称“酒仙”的唐朝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贺知章
19.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C.“画圣”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
D.李白登山赋诗
20.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艺术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隋朝书法在融合前代优点的基础上,为唐朝的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
②宗教画的宗教气息渐浓,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出现较少
③石窟艺术在隋唐时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
④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和周边各国的传统舞蹈,并加以创新,反映出盛世特色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1题15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3分,共50分)21教育网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www.21-cn-jy.com
材料二 越窑的青瓷,胎质细薄,釉色晶莹,人们赞美它“类玉”“类冰”。邢窑的白瓷,有“类雪”“类银”的称誉。2·1·c·n·j·y
材料三 长安城内两个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1)材料一是对哪一种工具的描述?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其工作原理。(4分)
(2)材料二说明什么?除材料二中的“青瓷”“白瓷”外,这一时期最为有名的还有什么?(4分)
(3)材料三中长安城内两个市的城市功能是什么?长安在当时的历史地位如何?(5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把三则材料反映的史实归纳为(  )(2分)
A.生产农具的改进 B.盛世经济的繁荣
C.手工技术的高超 D.封建政治的稳定
22.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 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c-n-j-y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被历史淘汰的主要原因。(2分)
23.(2014·荆门学业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李世民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6分)
(2)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6分)
2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梦回隋唐】
材料 隋唐时期是个蓬勃兴旺的时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文帝时期,开通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唐太宗李隆基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康乾盛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材料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在错误处划横线标出来,并把正确的内容依次写在下面。(6分)
【唐朝辉煌】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有关“唐朝辉煌”的知识卡片任务。(7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参考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4、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创立,因此与“文景之治”无关。故选D。
5、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历史人物主要看其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历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是因为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局面。
6、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不是秦朝。筒车是灌溉工具,不是耕种工具,A、B错误。D说法错误,因为我国在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坚持“以农为本”。C符合题意。
7、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隋文帝是隋朝的开国皇帝,故选A。
8、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版权所有:21教育】
9、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意思是:早上还是一个乡野村夫,到晚上就能进入朝廷入将拜相,结合题干中的“读书人”,可知是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实现。
10、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题中“进士及第”可知与科举制有关,科举制诞生在隋朝,A表述错误。
11、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武则天创设殿试和武举。
12、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中唐太宗的话体现了他开明的民族政策,为此,他妥善处理与边疆各族的民族关系,赢得了“天可汗”的称号。
13、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即①所示区域。
14、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地中海、印度、尼泊尔的蔬菜传入我国,正是对外交流的结果。故选B。
15、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图中服装是日本的和服。故选B。
16、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由题中“西天取经”“享誉佛国”可知与C有关。
17、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现存
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可判断是赵州桥,它修建于隋朝。
18、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19、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析能力。“画圣”是吴道子,不是阎立本。
20、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隋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时期宗教画的生活气息渐浓,且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所以②说法错误;隋唐时期石窟最著名的代表是敦煌莫高窟,所以③说法错误。故选C。
21、答案:(1)筒车。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
(2)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意思相近即可)唐三彩。
(3)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B
【解析】本题立足于基础知识,考查唐朝盛世经济的表现。比较容易,链接所学回答即可。
22、答案:(1)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府主导;自由报考;公开考试;平等竞争;考试内容丰富;择优取士。(言之有理,答对两点即可)作用:使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1*cnjy*com
(2)现象:西方国家学习科举制。(言之有理即可)
原因:科举制为西方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借鉴。(言之有理即可)
(3)原因: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解析】本题以科举制度为主题,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分析判断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一中“政府出面招生”“自由报考原则”“参加公开考试”等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可以得出正确结论;第二问考查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题结合材料二中“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即可得出西方国家学习科举制;在此基础上,第二问即可迎刃而解,科举制为西方国家选拔人才提供了借鉴。第(3)题结合材料三中“科举制度……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侮抗敌”,不难得出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23、答案:(1)开明的民族政策。(回答平等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均可)
表现方式:实行和亲政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举出两例史实即可)21·世纪*教育网
(2)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回答中日之间开展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均可)
启示: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拥有开放的心态,注重对外友好往来,反对敌视和战争行为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1)题材料一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回答。第(2)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第二问从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两方面,从唐朝的有关史实中得出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24、答案:(1)①错误:隋文帝;改正:隋炀帝。
②错误:李隆基;改正:李世民。
③错误:康乾盛世;改正:开元之治。
(2)政治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制度完善:科举制。友好交往:鉴真;玄奘。
光耀千古的诗坛:李白:《早发白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城》(或《蜀道难》等);杜甫:“三吏”(或“三别”等);白居易:《秦中吟》(或《新乐府》等)。(回答出其中的一位诗人及其作品即可)21cnjy.com
【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辨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能力。开凿大运河的是隋炀帝,不是隋文帝。唐太宗是李世民,唐玄宗是李隆基,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开元之治”。第(2)题考查基础知识,依据提示回答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