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6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司马迁主持编写的
②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③叙述了从汉武帝到五代历史
④对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假如你想在《资治通鉴》中查阅下列四个历史事件,不可能查到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全国 B.郾城大捷
C.玄武门之变 D.三顾茅庐
3.在一堂文学作品欣赏课上,老师说:“他的词豪迈奔放,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由此可知“他”是( )
A.杜甫 B.苏轼 C.李清照 D.白居易
4.“她生活在两宋之交,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阅读她的词作,令人感觉格外清新自然。”上文中这位才女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文成公主 B.王昭君
C.李清照 D.武则天
5.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A.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罗宗信为周德清《中原音韵》(成书于1 ( http: / / www.21cnjy.com )324年)所作序文中说:“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这里所说“大元乐府”指的文学形式是( )21·世纪*教育网
A.《论语》 B.《史记》
C.元曲 D.明清小说
7.“……还要你六月里雪满阶前;这楚州要叫它三年大旱,那时节才知我身负奇冤!”请你判断这部戏剧应该是( )www-2-1-cnjy-com
A.《资治通鉴》 B.《念奴娇·赤壁怀古》
C.《窦娥冤》 D.《早发白帝城》
8.(2014·云南学业考)《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其作者是( )
A.顾恺之 B.吴道子 C.张择端 D.赵孟頫
9.身患绝症后当选“感动中国”2013年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物的姚厚芝为给孩子留下学费毅然用127万针绣成了《清明上河图》。历史上,这幅名作描绘了哪一都城的繁华景象( )21教育网
A.东京 B.大都 C.长安 D.临安
10.宋元时,盛行随意挥洒的行书,下列属于“宋四家”的是( )
①王安石 ②黄庭坚 ③苏轼 ④蔡襄 ⑤米芾 ⑥赵孟頫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⑥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这首词选自什么作品?作者是谁?
(2)他对词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与他的词风格一致的另一位南宋词人是谁?其作品内容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2、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A发生在战国后期,B发生在南宋,C发生在唐朝,D发生在三国。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词”“豪迈奔放”,可知是苏轼。
4、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生活在两宋之交”“词作”“清新自然”可判断此人是杰出女词人李清照。2·1·c·n·j·y
5、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辛弃疾生活在南宋,南宋政权偏安江南,辛弃疾一直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故选C。
6、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故选C。
7、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奇冤”“戏剧”,可知是关汉卿的《窦娥冤》。
8、选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www.21-cn-jy.com
9、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10、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宋四家”指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1、答案:(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他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
(3)辛弃疾。在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材料选自苏 ( http: / / www.21cnjy.com )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2)题。南宋时著名的词人是辛弃疾,他把豪放风格发扬光大。在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据此回答第(3)题。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28张PPT)
第 14 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一、史学——《资治通鉴》
1.作者:北宋著名史学家_______。
2.体例:一部_______通史巨著。
3.内容:按照_____顺序叙述了从_____到_____的历史,
将近三百卷。
4.地位: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司马光
编年体
年代
战国
五代
二、文学
1.宋词:
(1)简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出现于_____,宋代成为主要
的文学形式。
(2)代表。
①苏轼(北宋):气势豪迈,雄健奔放,代表作有《_________
_________》等。
②李清照(两宋之交):_________,感情真挚,清新自然。
③辛弃疾(南宋):风格豪迈,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唐朝
念奴娇·
赤壁怀古
风格委婉
2.元曲:
(1)组成:由杂剧和散曲组成。_______把音乐、歌舞、动作、
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
(2)代表:_______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代表作有悲剧
《_______》。
元杂剧
关汉卿
窦娥冤
三、绘画
1.特点:
(1)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
(2)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生活的_______出现并日益增多。
2.代表:
(1)北宋张择端的《___________》描绘了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和繁华景象,是我国美术史上的不朽作品。
(2)元代_______的画被誉为“神品”,代表作有《秋郊饮马图》
等。
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
赵孟頫
四、书法
1.特点:宋元时期盛行_____。
2.代表:
(1)宋代著名书法家有_____、黄庭坚、_____、蔡襄,
人称“宋四家”。
(2)元朝_______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
行书
苏轼
米芾
赵孟頫
【记一记】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北宋司马光,《史记》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
☉《资治通鉴》的体例是编年体通史,《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通史。
☉从战国到西汉武帝时期的史实,在《资治通鉴》和《史记》两部史学巨著中都能查阅到。
☉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脉络为诗经(春秋)—楚辞(战国)—汉乐府(汉)—诗(唐朝)—词(北宋)—曲(元朝)—小说(明清)。
☉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风都具有豪迈奔放的特点。
☉《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的代表,反映了宋代商业的繁荣。
☉苏轼既是著名的词人又是书法家。赵孟頫既是画家又是书法家。
【读一读】
至其体则全与诗词别,取直而不取曲,取俚而不取文,取显而不取隐。
——徐大椿《乐府传声》
【解读】元曲与诗词是完全不同的,它直抒胸臆而不曲折隐晦,一般采用民间俗语而不用文绉绉的话语,叙述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而不说那些生僻晦涩的东西。
【读图学史】
作者: A 内容: B 体例: C A: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司马光
从战国到五代
编年体通史
【线索构建】
A:_________ B:_____ C:_______ D:_______
资治通鉴
苏轼
关汉卿
张择端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请你跟随兴趣小组的同学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群星璀璨】
材料一 张敏同学在学习宋元文化时,摘录了以下资料:
①全书共记载了16个朝代1 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
②书的一部分草稿,堆满了两间房屋。有人曾翻阅其中的篇章,竟没发现一个写得潦草的字。
③“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宋神宗)
材料二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1)材料一中的“书”是哪部书?作者是谁?这部书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提示:《资治通鉴》。司马光。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请根据材料一中③归纳这部书名的由来。
提示:作者在书中总结出许多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
(3)材料二选自谁的哪部作品?
提示:关汉卿的《窦娥冤》。
【艺术长廊】
(4)图一是宋代风俗画《 》的一部分,此画作者是 。从图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
提示: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交通工具多样化,店铺林立,商业繁荣,城市建筑和城市绿化等。
(5)图二是元朝画家 的作品,他的画被称为
“ ”。
提示:赵孟頫 神品
(6)图三是 的作品,这一时期的著名书法家还
有 。
提示:黄庭坚 苏轼、米芾、蔡襄
【感悟升华】
(7)学习了宋元文化后,你有什么感想?
提示:宋元文化灿烂辉煌,成果丰硕,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言之有理即可)
【备选探究】
探究主题 宋词元曲
宋词是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与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
(1)下列属于词的有( )
①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④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提示:②④
(2)“宋代词人众多,高手如林”,请你挑选下列连环画中你熟悉的一位词人,写一份简介。要求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词的特点(或贡献、代表作品)。
提示:任选一人即可,如苏轼:北宋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开一代词风,着重表达豪放的思想感情,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3)请你完成下列对元曲具体内容的简介。
①下面是元曲定义概念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填充完整。
②写出元杂剧作家的优秀代表人物及相关作品一例。
提示:①A:散曲。B——E:音乐、歌舞、动作、念白。
②关汉卿,《窦娥冤》。
(4)请你各写出宋词和元曲中你最喜欢的一首或一句。
提示:符合题意、准确即可。
【核心点拨】
1.为何在北宋时期出现《资治通鉴》这一巨著?
提示:北宋王朝与少数民族长期的冲突中,多数处于劣势。加之北宋国内出现的一系列困难,促使北宋的政治家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把目光投向历史,通过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为统治者提供借鉴。
2.我们应该学习司马光的哪些品质?
提示:(1)勤奋刻苦,自觉自律,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严谨的治学态度。秉笔直书,客观地记述和评价历史。
3.《资治通鉴》和《史记》有哪些不同点?
提示:(1)撰写背景不同。司马迁是忍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发奋写成《史记》的;司马光则是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潜心编写《资治通鉴》。
(2)史书体例不同。《史记》是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编年体以时间先后来记载历史。
(3)叙史内容不同。《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资治通鉴》记述了从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
4.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在隋唐文化基础上的继续发展,起点高。
(2)宋元时期较为发达的政治和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