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5《明朝君权的加强》(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4-07 15:47:26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初,_______在应天(改称为_____)称帝,建立明朝。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朱元璋
南京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
(1)措施。
①地方:废除_________,设直属中央的_____,分管民政、
刑狱和军政。
②中央:废除_____,撤销_______,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
对皇帝负责。
(2)作用: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_____手里。
行中书省
三司
丞相
中书省
皇帝
2.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_______。
(1)组成:皇帝侍卫亲军。
(2)职责: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3)权限:_____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锦衣卫
皇帝
3.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
(1)目的: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2)命题:只许在_________范围内命题。
(3)答题。
①只能根据指定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②答卷的文体必须使用“_______”。
(4)危害:许多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
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束缚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
四书五经
八股文
三、靖难之役
1.背景:
(1)明太祖分封的藩王势力日益膨胀。
(2)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
2.概况:北平燕王朱棣,打出“_____”旗号,起兵反对建
文帝。
3.结果:燕王朱棣胜利并称帝,他就是_______。
靖难
明成祖
四、明成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迁都:1421年迁都_____,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削藩:继续实行削藩政策,进一步强化君权。
3.设厂:增设特务机构_____。_____________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北京
东厂
厂卫特务机构
【记一记】
☉明太祖定都应天(今南京),明成祖迁都北京。
☉秦始皇设立丞相,明太祖废除丞相。丞相的设立与废除都是为了加强君权。
☉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
☉中央加强对地方管辖的措施:秦朝实行郡县制,西汉颁布推恩令,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设立三司。
☉明朝君权的强化,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读一读】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解读】材料的意思是八股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材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得多。材料抨击了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明朝的八股取士这两件大事。焚书坑儒和八股取士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控制了人们的思想,加强了君权,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读图学史】
机构名称:  A   当时皇帝:  B   设置目的:  C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__
锦衣卫
明太祖
加强君权
【线索构建】
A:__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E:_____
锦衣卫
三司
丞相
东厂
北京
  君主专制自秦朝创立以来,历代王朝不断完善这一制度。邱老师按照学习小组设置了如下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探讨明朝君权的强化,请你共同参与探究活动。
情景1 “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材料一 明朝初年,胡惟庸做宰相后,权倾朝野。他生杀予夺,骄恣擅权。他不仅毒死了明太祖器重的谋士刘基,还僭用皇帝专有的装饰,连呈送给皇帝的奏章,他也要先过目。凡是对自己不利的奏章,他都一律扣留。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
材料二 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元史·百官志》
(1)丞相制度创于何时?结合材料一思考朱元璋为什么杀胡惟庸。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元朝行省制度有何弊端?明朝行政机构改革有何影响?
提示:秦朝(或秦始皇时)。原因:宰相权力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皇权,容易导致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弊端:军国重事,掌握在地方官手里。影响: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中,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情景2 “宋濂请客”——恐怖的厂卫特务机构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喝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2)是什么原因让宋濂吓出一身冷汗?请从组成、职责和权限三个角度对锦衣卫予以介绍。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提示:因为锦衣卫的存在,自己在皇帝面前没有秘密可言,只要自己做错一件事或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言之有理即可)组成——皇帝侍卫亲军;职责——监视、侦查臣民;权限——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东厂。
情景3 “看榜文”——不求实际、禁锢思想的“八股取士”
材料一 一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材料二 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朝科举“八股取士”的看法。
提示:①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②各种规定过于僵硬死板,以文体束缚了内容的发挥,加之命题内容的狭窄,束缚了思想。尤其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而不讲求实际学问,最终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③这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④说明了科举制度到明朝时已趋于僵化,这是思想文化方面加强君权的重要表现。
【备选探究】
探究主题 罢丞相,集君权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1)这是   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    。
提示:明 朱元璋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
提示: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最高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
(3)材料中“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提示: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加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核心点拨】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提示:(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影响:
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2.根据你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认为厂卫特务机构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提示:(1)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等。
(2)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
(3)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终日诚惶诚恐,不思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使法律受到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如何评价八股取士?
提示:(1)积极影响: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方法,使考试更加规范化,增强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2)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助长了读书人为当官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风气;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3.1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2.右图人物即位后,改革行政制度,加强君主权力。在中央,他废除了自秦朝以来存在1 500多年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是(  )www-2-1-cnjy-com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度
3.《稗史汇编》中的“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反映的是(  )
A.八股取士的影响 B.厂卫制度的影响
C.文字狱的影响 D.军机处的影响
4.(2014·临沂学业考)明朝的东厂厂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最有名的东厂掌印太监魏忠贤甚至有“九千岁”之称。这表明(  )2-1-c-n-j-y
A.东厂厂公只对皇帝负责 B.东厂是明朝的司法机关
C.东厂常用刑具有18套 D.东厂厂公导致明朝灭亡
5.(2014·盐城模拟)“读书人,最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主要讽刺批判了(  )  21*cnjy*com
A.焚书坑儒 B.明朝八股取士
C.独尊儒术 D.清代的文字狱
6.(2014·靖江模拟)《明史·选举志》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科举考试的文章形式必须按照连续的八个部分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7.明朝时期君主集权空前强化,下列措施中,不利于强化君主集权的是(  )
A.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B.实行八股取士
C.废行省,设三司 D.分封藩王
8.燕王朱棣和建文帝之间发生的战争,史称(  )
A.楚汉之争 B.官渡之战
C.八王之乱 D.靖难之役
9.在北京王府井大街北端有一条东厂胡同,其命名与明朝时设立的特务机构东厂有关。这一机构是由下列哪位皇帝设立的(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明英宗
10.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
B.叙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政策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
二、非选择题
11.从秦朝开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历代封建君主在巩固皇权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陛下兴义兵 ( http: / / www.21cnjy.com ),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 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 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21cnjy.com
材料三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顾炎武
(1)材料一中的陛下是谁?材料中大臣们建议建立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为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材料三批判了哪两件事情?顾炎武这样批判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4、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和分析问题能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九千岁”充分说明东厂厂公地位之高,厂公只对皇帝负责。21教育网
5、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三句承题,两句破题”。通过阅读材料,确定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朝的八股取士。这一制度要求考生作八股文,已经选拔不出真正的人才,科举制度已经僵化了。故答案选B。
【拓展延伸】明朝八股取士与唐朝科举制的不同
(1)明朝科举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唐朝主要考试内容为儒家经典、诗赋政论等,内容全面。
(2)明朝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发表个人见解;唐朝考试可发表个人见解。
(3)明朝答卷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唐朝考试不限文体。
(4)明朝八股取士,束缚了知识分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唐朝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以积极影响为主。21·cn·jy·com
6、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题干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目者,沿唐宋之旧”“稍变其试士之法”,可得出结论C、D;由题干中的“专取四子书及……五经命题”,可得结论B。所以A无法从史料中得出。
7、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能力。明朝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都是为了强化君主集权。明太祖分封藩王,授予军事大权,严重威胁中央政府的统治,不利于君主集权。www.21-cn-jy.com
8、选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记能力。由于建文帝下令实行削藩,北平的燕王朱棣感到了威胁,于是,他打出“靖难”的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2·1·c·n·j·y
9、选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与应用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成祖时设东厂,对官吏百姓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故正确答案为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0、选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锦衣卫,采用八股取士都是为了加强君权,所以A符合题意。
(4)依据上述材料,请扼要概述我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发展的趋势。
11、答案:(1)秦始皇(或嬴政)。皇帝制度。
(2)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21·世纪*教育网
(3)八股取士和焚书坑儒。都钳制了思想,摧残了人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读材料和分析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中的“号曰‘皇帝’”,可知建立了皇帝制度。第(2)题结合朱元璋改革行政机构的措施回答。第(3)题根据材料三中的“八股”“焚书”“咸阳之郊”,可知涉及八股取士和焚书坑儒。批判的原因是八股取士和焚书坑儒有着相同的危害。第(4)题从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方面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