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四十七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四十七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17:01:04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四十七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试卷
一、基础题(共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嘲鸦(dōng) 洗漱(shù) 人声鼎沸(dǐng) 厉精图治(lì)
B.笤帚(tiáo) 拮据(jū) 气喘吁吁(xū) 浩浩荡荡(dàng)
C.鹖冠(hé) 箐沟(jìng) 蛰伏不动(zhé) 络绎不绝(luò)
D.浙江(zhè) 殡仪(bìn) 疲惫不墈(kān) 斩钉截铁(jié)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多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
A:嘲鸦(dōng)——嘲鸫, 厉(lì) 精图治——励精图治;
C:箐沟(jìng)——qìng;
D:疲惫不墈(kān)——疲惫不堪。
B选项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辨析。平时注意积累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等读音。区分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易错字等字形,作答时可根据词义反推字形。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人在学习中之热衷于钻研难题、怪题,而不想抓基础知识,简直是舍本逐末。
B.小明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革故鼎新。
D.面对沉迷游戏的学生,班主任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他们近半个小时。
【答案】B
【知识点】错用修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
A选项,舍本逐末:是放弃根本的而追求枝节,后用以比喻轻重主次颠倒,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B选项,不耻下问: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不符合“向老师请教”的语境,使用错误。
C选项,革故鼎新:革除旧的,建立新的。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D选项,语重心长:说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理解与运用。解答这类题,注意有四步。一看成语的本义;二看句子的语境,即成语的意思是否与句子的意思相符合;三看搭配对象,即句中的搭配对象是否属于该成语的适用对象;四看感彩,即判断成语的感彩与句子的情感倾向是否一致,一般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3类。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B.世界著名漫画集《父与子》作者是德国的卜劳恩,漫画没有一个字,反映的是父子之间的有趣故事,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和蔼、幽默,刺猬头的儿子调皮、聪明、可爱。
C.《第七条猎狗》《小战马》《荒野的呼唤》对应的作家分别是中国作家沈石溪、美国作家西顿、加拿大作家杰克 伦敦。
D.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答案】C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C选项,“杰克·伦敦”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不是“加拿大作家”,其代表作有《荒野的呼唤》《热爱生命》《白牙》等。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有意识地积累作家作品、文学体裁、文学流派、朝代国籍、作品主要内容等有关常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他劳动积极,但是成绩也很优秀。
B.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脑海里。
C.在全场观众的呐喊声中,他坚持跑过了终点。
D.李老师告诉小齐,他明天要去北京参加比赛。
【答案】C
【知识点】搭配不当;表意不明;关联词使用不当
二、古诗默写(共5分)
5.古诗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   。
(2)白日放歌须纵酒,   。
(3)莫愁前路无知己,   。
(4)   ,西出阳关无故人。
(5)西塞山前白鹭飞,   。
【答案】(1)落花时节又逢君
(2)青春作伴好还乡
(3)天下谁人不识君
(4)劝君更尽一杯酒
(5)桃花流水鳜鱼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江南逢李龟年;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析】【分析】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意思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注意“逢”的写法。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注意“作”的写法。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别董大》,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注意“识”的写法。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注意“尽”的写法。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注意“鳜”的写法。
故答案为:落花时节又逢君;青春作伴好还乡;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桃花流水鳜鱼肥。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古诗文默写填空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日常的诗词学习中要确保诗词的准确记忆与默写,在正确识记的基础上学会理解与鉴赏诗词。
三、文言文阅读(共5分)
文言文阅读。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时闻之,设位哭寝门,又见程颢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时闻之    
②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7.根据故事内容写出一个成语。
8.同学们,从杨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请谈谈读过本文之后的感受。
【答案】6.听说;离开
7.程门立雪。
8.从杨时身上我学到了谦虚好学和尊敬师长,谦虚好学和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这种美德。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常用文言实词;成语典故
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
现代文阅读。
韭菜饺子(徐立新)
①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
②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候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我一直都想着呢。”
③之后,儿子便到屋里睡觉了,可母亲却没有睡意,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我得给他做。”
④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他明早还要走呢。”
⑤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
⑥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⑦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
⑧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⑨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
⑩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
这一切都做完了是凌晨3点多了。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
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
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0.根据提示赏析重点字词、句子。
①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悄悄”有什么好处?)
②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这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1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父母形象。
12.本文为什么以“韭菜饺子”为题?
【答案】9.为了儿子随口说出想吃韭菜馅饺子的一句话,父母忙碌包饺子一夜未眠。
10.①“悄悄”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在听到母亲话语后不想打扰“我”轻轻打开大门出去的情景,表现了父母亲对儿子的呵护和爱。
②运用反复修辞,写自己为父母默默付出而感动,为自己不能长时间陪在父母而愧疚,为父母整夜未眠为自己包饺子付出的辛劳而感到心疼。
11.本文记叙了父母为儿子随口说的一句话,一夜未眠包饺子,充分表现了他们细心体贴、为孩子着想、不辞辛劳、甘心付出、关爱孩子。
12.文章线索暗示文章中心,表现父母对儿子无私的爱;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小说
五、作文(共25分)
13.作文。
要求:①以“胜似亲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④文体自选,不少于4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胜似亲人
在我的记忆中,他给了我一种深刻的感受。
那个人是我的小学老师。他是那种平易近人,在我们班上备受尊敬和喜爱,而且总是关心和照顾我们的需要,时刻为我们着想。
记得有一次,身体非常虚弱。在那个冬天的一个下午,面色苍白。我告诉他我生病了。他的眼神里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你的身体最重要。明天再来上课吧,还告诉我妈妈好好照顾我,我感觉他就像是我自己的家人。
除了在生病时。每当有同学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倾听他们的心声。他用心聆听每个同学的故事。他在班级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
每当放假时。有时候是郊游,有时候是举办一个小型的班级联欢晚会,也加深了我们和李老师之间的情感纽带。
如今,已经离开小学多年了,我的心中总是涌动着一股对李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不仅是学问上的帮助。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胜似亲人的情感。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他的影响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一样,去影响身边的人。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1 /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四十七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入学试卷
一、基础题(共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嘲鸦(dōng) 洗漱(shù) 人声鼎沸(dǐng) 厉精图治(lì)
B.笤帚(tiáo) 拮据(jū) 气喘吁吁(xū) 浩浩荡荡(dàng)
C.鹖冠(hé) 箐沟(jìng) 蛰伏不动(zhé) 络绎不绝(luò)
D.浙江(zhè) 殡仪(bìn) 疲惫不墈(kān) 斩钉截铁(jié)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人在学习中之热衷于钻研难题、怪题,而不想抓基础知识,简直是舍本逐末。
B.小明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C.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革故鼎新。
D.面对沉迷游戏的学生,班主任语重心长地教育了他们近半个小时。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作者许地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他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
B.世界著名漫画集《父与子》作者是德国的卜劳恩,漫画没有一个字,反映的是父子之间的有趣故事,秃头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和蔼、幽默,刺猬头的儿子调皮、聪明、可爱。
C.《第七条猎狗》《小战马》《荒野的呼唤》对应的作家分别是中国作家沈石溪、美国作家西顿、加拿大作家杰克 伦敦。
D.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虽然他劳动积极,但是成绩也很优秀。
B.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脑海里。
C.在全场观众的呐喊声中,他坚持跑过了终点。
D.李老师告诉小齐,他明天要去北京参加比赛。
二、古诗默写(共5分)
5.古诗默写。
(1)正是江南好风景,   。
(2)白日放歌须纵酒,   。
(3)莫愁前路无知己,   。
(4)   ,西出阳关无故人。
(5)西塞山前白鹭飞,   。
三、文言文阅读(共5分)
文言文阅读。
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时闻之,设位哭寝门,又见程颢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时闻之    
②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7.根据故事内容写出一个成语。
8.同学们,从杨时身上你学到了什么?请谈谈读过本文之后的感受。
四、现代文阅读(共12分)
现代文阅读。
韭菜饺子(徐立新)
①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
②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候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我一直都想着呢。”
③之后,儿子便到屋里睡觉了,可母亲却没有睡意,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我得给他做。”
④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他明早还要走呢。”
⑤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
⑥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
⑦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
⑧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
⑨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
⑩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
这一切都做完了是凌晨3点多了。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
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
9.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10.根据提示赏析重点字词、句子。
①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悄悄”有什么好处?)
②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这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1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父母形象。
12.本文为什么以“韭菜饺子”为题?
五、作文(共25分)
13.作文。
要求:①以“胜似亲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得抄袭;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④文体自选,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形近字字音;多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
A:嘲鸦(dōng)——嘲鸫, 厉(lì) 精图治——励精图治;
C:箐沟(jìng)——qìng;
D:疲惫不墈(kān)——疲惫不堪。
B选项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辨析。平时注意积累音近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等读音。区分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易错字等字形,作答时可根据词义反推字形。
2.【答案】B
【知识点】错用修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
A选项,舍本逐末:是放弃根本的而追求枝节,后用以比喻轻重主次颠倒,做事不从根本的、主要的问题着手,而只在细枝末节上用力气。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B选项,不耻下问: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不符合“向老师请教”的语境,使用错误。
C选项,革故鼎新:革除旧的,建立新的。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D选项,语重心长:说话深刻有力,情意深长。符合句意,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理解与运用。解答这类题,注意有四步。一看成语的本义;二看句子的语境,即成语的意思是否与句子的意思相符合;三看搭配对象,即句中的搭配对象是否属于该成语的适用对象;四看感彩,即判断成语的感彩与句子的情感倾向是否一致,一般分为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3类。
3.【答案】C
【知识点】诗歌文学常识;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分析】C选项,“杰克·伦敦”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不是“加拿大作家”,其代表作有《荒野的呼唤》《热爱生命》《白牙》等。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要有意识地积累作家作品、文学体裁、文学流派、朝代国籍、作品主要内容等有关常识。
4.【答案】C
【知识点】搭配不当;表意不明;关联词使用不当
5.【答案】(1)落花时节又逢君
(2)青春作伴好还乡
(3)天下谁人不识君
(4)劝君更尽一杯酒
(5)桃花流水鳜鱼肥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江南逢李龟年;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析】【分析】
(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李白《江南逢李龟年》,意思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注意“逢”的写法。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出自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意思是: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注意“作”的写法。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别董大》,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注意“识”的写法。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自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注意“尽”的写法。
(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出自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意思是: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注意“鳜”的写法。
故答案为:落花时节又逢君;青春作伴好还乡;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桃花流水鳜鱼肥。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古诗文默写填空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日常的诗词学习中要确保诗词的准确记忆与默写,在正确识记的基础上学会理解与鉴赏诗词。
【答案】6.听说;离开
7.程门立雪。
8.从杨时身上我学到了谦虚好学和尊敬师长,谦虚好学和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更应该发扬光大这种美德。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概括文言文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常用文言实词;成语典故
【答案】9.为了儿子随口说出想吃韭菜馅饺子的一句话,父母忙碌包饺子一夜未眠。
10.①“悄悄”这里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在听到母亲话语后不想打扰“我”轻轻打开大门出去的情景,表现了父母亲对儿子的呵护和爱。
②运用反复修辞,写自己为父母默默付出而感动,为自己不能长时间陪在父母而愧疚,为父母整夜未眠为自己包饺子付出的辛劳而感到心疼。
11.本文记叙了父母为儿子随口说的一句话,一夜未眠包饺子,充分表现了他们细心体贴、为孩子着想、不辞辛劳、甘心付出、关爱孩子。
12.文章线索暗示文章中心,表现父母对儿子无私的爱;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知识点】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文章语言特点;小说
13.【答案】【参考例文】
胜似亲人
在我的记忆中,他给了我一种深刻的感受。
那个人是我的小学老师。他是那种平易近人,在我们班上备受尊敬和喜爱,而且总是关心和照顾我们的需要,时刻为我们着想。
记得有一次,身体非常虚弱。在那个冬天的一个下午,面色苍白。我告诉他我生病了。他的眼神里透露出深深的关切,你的身体最重要。明天再来上课吧,还告诉我妈妈好好照顾我,我感觉他就像是我自己的家人。
除了在生病时。每当有同学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倾听他们的心声。他用心聆听每个同学的故事。他在班级里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氛围。
每当放假时。有时候是郊游,有时候是举办一个小型的班级联欢晚会,也加深了我们和李老师之间的情感纽带。
如今,已经离开小学多年了,我的心中总是涌动着一股对李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不仅是学问上的帮助。他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胜似亲人的情感。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他的影响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一样,去影响身边的人。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