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高联考
德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023.1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诺如病毒会引起人体患急性肠胃炎,患者一般会出现恶心、腹泻、发热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3天会自行痊愈,少数患者症状持续时间长,还会出现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在发热期间,机体的产热量始终大于散热量
B.腹泻引起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会导致内环境稳态失调
C.患者出现口干症状时,位于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兴奋
D.内环境稳态失调与外界环境变化和体内代谢活动均有关
2.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细胞外液,X、Y表示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中含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糖原等成分
B.人体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乳酸,会导致②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C.若X表示水分,则其进入内环境需要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参与
D.若Y表示氧气,则组织细胞中的氧气浓度比③中的大
3.在某些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上,存在着数目众多的膨大结构,称为曲张体。曲张体中含有许多储存着神经递质的囊泡。当神经冲动传到曲张体时,神经递质会从曲张体中释放出来,扩散到多个邻近的靶细胞上,从而产生一定的效应,这种传递方式称为非定向突触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张体内可能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B.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含有相应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
C.非定向突触传递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通过非定向突触传递,一个神经元可支配多个神经元的活动
高二生物试题第1页(共8页)
4.当人类遇到危险时,脑干和脊髓附近区域的神经细胞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E),将神经冲动通过神经末梢传递到另一个神经细胞、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若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肾上腺,肾上腺会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使机体做出相应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NE既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一种激素
B.分泌NE的脊髓附近神经属于交感神经
C.NE可使人体的瞳孔收缩、胃肠蠕动加快
D.NE和肾上腺素均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5.研究发现,在兴奋传导的过程中,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其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开放,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镇痛药吗啡可与细胞膜上的阿片类受体1结合,通过阻断兴奋传导达到镇痛效果,它也可与阿片类受体2结合传导痒信号。吗啡还能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因此临床上使用时会产生各种副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吗啡镇痛的原理可能是促进钙离子通道的开放
B.临床上使用吗啡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呼吸减慢等副作用
C.吗啡可与不同受体结合说明这种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D.吗啡引发便秘可能是由于脑干中的排便反射中枢被抑制
6.疟原虫感染人体后会在红细胞中大量增殖,进而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素。科研小组研究了血浆中的血红素与肝脏细胞中G基因表达的关系,结果如表所示。G基因表达的G蛋白是一种催化肝脏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酶。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血红素浓度(μM) 0 2.5 10 40
G基因mRNA的相对含量 0.7 0.35 0.02 0.01
A.疟原虫感染后可能诱发机体出现高血糖
B.人体感染疟原虫后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C.血红素浓度越大,对G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越强
D.细胞免疫不能将进入红细胞的疟原虫彻底消灭
7.小鼠在进食过程中,小肠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可作用于褐色脂肪细胞,促使其分解脂肪导致产热增加,进而引起下丘脑中的温度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引起饱腹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进食后引起饱腹感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B.产热增加是体液调节的结果,也是引起饱腹感产生的信号
C.用促胰液素抗体处理正常小鼠后,其摄食量会减少
D.将稀盐酸注入小鼠静脉血液,可促进促胰液素的分泌
8.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除了受血浆渗透压的调节外,也和循环血量有关。人体血量过多时,左心房被扩张,其上的容量感受器产生兴奋并传至下丘脑,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从而排出过剩的水分,使血量恢复正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
B.容量感受器兴奋后,肾小管和集合管作为效应器做出应答
C.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增多,会导致血量和血浆渗透压升高
D.在血浆渗透压和血量的调节过程中均存在负反馈调节
9.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和湿度通常随着季节的更替而不同,夏天:温度23℃~28℃,湿度30%~60%,冬天:温度18℃~25℃,湿度30%~8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夏天温度过高时,下丘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使血管收缩
B.冬天温度过低时,机体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会增加
C.夏天湿度过大会抑制蒸发散热,使人感觉“更热”
D.冬天湿度过大会加速传导散热,使人觉得“更冷”
1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器官移植时,白细胞通过识别供体细胞上HLA的不同而发起攻击
B.HIV通过侵入并破坏人体的细胞毒性T细胞而使免疫系统逐渐瘫痪
C.吞噬细胞可参与人体抵御病原体攻击的第二、三道防线
D.若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机体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11.春季是花粉过敏的高发期,对花粉过敏的人会出现打喷嚏、皮肤红肿等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粉过敏是第一次接触花粉时诱发的免疫反应
B.相应抗体与花粉结合后吸附于血液中的肥大细胞表面
C.使用抗组胺类药物可缓解打喷嚏、皮肤红肿等症状
D.春季增加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花粉过敏的发生
12.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菌,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最终会引起结核病。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部分免疫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b代表不同的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①表示抗原呈递细胞,可能是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或B细胞
B.细胞③和细胞⑦均来源于骨髓,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②③4⑦⑧⑨
D.当结核分枝杆菌再次侵入机体时,细胞⑤和③会快速作出反应
13.番茄的颜色、营养和风味与类胡萝卜素的积累有关。在番茄果实的成熟过程中,油菜素甾醇(BR)含量增加,不仅能通过促进类胡萝卜素合成酶的产生,使得类胡萝卜素积累,它还能激活乙烯合成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R和乙烯均属于植物激素,由植物的特定器官产生
B.乙烯能够促进番茄果实的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
C.BR合成受阻会降低番茄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D.BR含量增加会增强番茄果实中生长素的作用
14.氯吡脲(CPPU)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高活性物质,它可以通过调节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分泌来发挥作用。对西瓜、草莓、葡萄等使用一定浓度的CPPU,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PPU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
B.CPPU可通过加快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促进果实膨大
C.CPPU作为营养物质,可提高水果的产量和品质
D.CPPU会影响叶绿素的含量,可用于绿色果蔬的保鲜贮藏
15.研究发现,拟南芥细胞中存在温度感受器ELF3蛋白。温度较低时,ELF3与开花基因结合阻断其转录。温度较高时,ELF3与开花基因脱离,促进开花。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ELF3在不同温度下的结构可能不同
B.低温下抑制ELF3的合成可使拟南芥延迟开花
C.温度作为一种信号,影响和调控拟南芥的开花
D.拟南芥开花与温度和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细胞膜上离子通道通透性的改变有关。图中曲线1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的膜电位变化,曲线2和3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两种离子通道通透性相对值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提高外界溶液中K+的浓度,A点会下移
B.AC段神经纤维膜外的Na+浓度始终高于膜内
C.兴奋传导过程中离子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能量
D.曲线2和3分别代表K通道和Na通道的通透性变化
17.研究表明,生长激素(GH)的分泌量在一天中会发生波动,夜间人体进入深度睡眠后一小时左右达到最高峰。GH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H的分泌量达到最高峰之前,GHRH的分泌量已达到最大值
B.随着GH分泌量增加,IGF-1对垂体和下丘脑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
C.在下丘脑-垂体-肝脏的分级调节中,激素的调节效应被不断放大
D.先天性生长激素缺乏的患者在口服微量GH后可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
18.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是由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水钠调节功能紊乱,患者肾脏排水排钠过度,会出现低钠血症、低血容量等症状。在人体的水钠平衡调节中醛固酮发挥重要作用,肾脏分泌的肾素会促进肾上腺分泌醛固酮,下丘脑分泌的利钠肽会抑制醛固酮的释放。根据上述信息,推测CSWS的发病机制可能是
A.下丘脑病变导致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增多
B.传出神经损伤导致肾素的分泌量减少
C.脑部病变导致利钠肽的分泌量增加
D.交感神经异常导致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
19.疫苗佐剂又称免疫调节剂,其本身无抗原性,但添加到疫苗中可有效提高免疫效果。为评价多西紫杉醇能否作为HIN1流感疫苗的佐剂,科研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 处理方式 相应抗体含量的相对值
A 注射生理盐水 0
B 注射H1N1疫苗 8.5
C 注射H1N1疫苗+多西紫杉醇 13.8
A.注射H1N1流感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
B.自变量为多西紫杉醇,因变量为相应抗体的含量
C.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多西紫杉醇可提高免疫效果
D.实验中应再增设单独注射多西紫杉醇的对照组
20.研究表明,玉米体内ABA的作用效果依赖于植物所处的水分条件。为探究在水分充足(高水势)和缺水(低水势)的条件下ABA的作用,选取ABA合成缺陷的突变体幼苗和野生型幼苗进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水势下,野生型的枝条生长缓慢可能与气孔关闭有关
B.野生型根的生长快于突变体,说明ABA能促进根的生长
C.不同水分条件下,ABA对玉米同一部位的作用相同
D.相同水分条件下,ABA对玉米不同部位的作用不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21.(12分)睡眠-觉醒的调节主要依赖于下丘脑中氨基酸类的神经递质,包括y-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GABA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促进睡眠的功能,Glu与GABA的促进效应相抗衡。下丘脑内GABA和Glu两者的平衡,对睡眠-觉醒状态的产生和转变具有重要影响。
(1)Glu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体的_________________中,当兴奋传来时,Glu以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进而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觉醒的功能。
(2)已知Glu可在谷氨酸脱羧酶(GAD)的作用下转化为GABA,谷氨酰胺合成酶(GS)可促进Glu的再生。研究表明,失眠与这两种酶的含量变化有关,由此推测失眠大鼠下丘脑内这两种酶的含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穴位针灸能够有效治疗失眠。以正常大鼠和失眠大鼠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穴位针灸可通过影响GAD的含量来治疗失眠。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在正常情况下,胰岛素可通过激活IRS-PI3K-AKT信号通路,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当人体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不能有效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时,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相关原理如图1和图2所示。
(1)胰岛素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它的分泌受血糖、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调节。图1所示细胞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胰岛素与该细胞上的受体结合,通过激活IRS-PI3K-AKT信号通路使血糖降低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此外,胰岛素还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2)据图2可知,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
(3)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研究发现,抵抗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肽激素,它可降低肝脏细胞中IRS和AKT蛋白的表达量及磷酸化水平,据此推测肥胖容易诱发2型糖尿病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
23.(12分)某中年男性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血压和血糖均出现异常,且体重严重超标。在服用常规降压降糖药后治疗效果不佳,进一步检查发现其体内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并确诊为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
(1)皮质醇是由_________________(填腺体名称)分泌的,该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轴来
进行的。在对该男性进一步检查后发现,其垂体内出现了微腺瘤,据此推测其体内皮质醇水平明显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皮质醇会促进脂肪和蛋白质转化为葡萄糖,因此它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皮质醇水平上升会____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释放。
(3)研究发现皮质醇可以升高血压,原因是皮质醇既可以促进血管_________________(填“舒张”或“收缩”),又可以______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
(4)皮质醇被称为人体的“压力激素”,其水平增高会导致人体中5-羟色胺(一种传递愉悦感的神经递质)不能正常工作,还会导致T细胞的生成和功能受到抑制,甚至大脑中的海马体也会受损。据此推测,机体长期处于压力下可能会出现的症状有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遗传因素及高碘饮食可能会引发机体免疫应答异常,B细胞会将人体自身的甲
状腺组织识别为抗原,从而产生特异性抗体对其进行攻击,导致人体患桥本甲状腺炎。
(1)桥本甲状腺炎是由于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异常所致,患者体内免疫应答异常会
对甲状腺造成损伤并出现相应症状,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病。
(2)机体内的B细胞活化后才会产生抗体,激活B细胞的两个信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攻击自身甲状腺组织的同时,体内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也会上升,这表明抗体的产生与辅助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患病后期,患者大部分甲状腺细胞被破坏,表现为畏寒怕冷、无精打采等症状,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采用_________________剂减弱机体的免疫应答是其治疗的思路之一。
25.(10分)在单侧光照射下,水培水稻的根背向光源生长的现象称为负向光性。为探究水稻根负向光性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在单侧光照射下,测定根尖的向光侧与背光侧的IAA含量,结果如下。
光照强度(lxs) 向光侧(ng) 背光侧(ng)
甲组 40 210.47 421.73
乙组 0 418.64 418.64
实验二:对根尖用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再经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量根负向光性倾斜度(根生长的方向与重力线的夹角)以及根的生长量,结果如下。
处理浓度(mg·L-1) 弯曲角度(°) 生长量(mm)
10 9.61 4.91
1 14.11 6.69
0.1 21.43 9.23
0.01 25.84 13.52
0 33.45 11.07
(1)IAA是由_____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细胞水平上的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一结果显示,甲组根尖IAA总量明显低于乙组,推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一条)。从信息分子的角度对根负向光性的产生机制作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分裂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二结果可知,细胞分裂素对根的负向光性和根生长的影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将根冠彻底剥除后,根尖仍能生长却失去了负向光性,这说明根冠在负向光性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2.C 3. 4.C 5.B6.A 7.B 8.D 9.A 10.B 11.C 12.D 13.C 14.C 15.B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ACD 17. D 18. BC 19.ACD 20.AB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5分。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突触小泡 胞吐 负电位 促进
(2)GAD含量减少,GS含量增多(2分)
(3)实验思路:将失眠大鼠均分为A、B两组,将数量相等的正常大鼠记为C组,A组进行穴位针灸,B组和C组不做处理(2分)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检测三组大鼠体内GAD的含量(2分)
预期实验结果:三组大鼠体内GAD的含量大小为C=A>B(或C>A>B)(2分)
22.(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1分)
(1)胰岛B 神经递质(或胰高血糖素) 肌肉或肝脏 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转移到细胞膜上,加速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促进糖原的合成(2分) 促进血糖进入脂肪细胞和肝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2分)
(2)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IRS-PI3K-AKT信号通路的传递受阻(2分)
(3)肥胖会导致抵抗素分泌增加,阻断IRS-PI3K-AKT信号通路,引发胰岛素抵抗,进而
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2分)
23.(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2分)
(1)肾上腺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2分)该男性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2分)
(2)协同 促进
(3)收缩 增加
(4)抑郁、免疫力下降、学习记忆能力下降(3分)
24.(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免疫自稳 自身免疫
(2)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辅助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分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3分)
(3)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加,同时能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患病后期患者大部分甲状腺细胞被破坏,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因而畏寒怕冷、无精打采(2分)
(4)免疫抑制
25.(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10分)
(1)色氨酸 促进细胞伸长 诱导细胞分化 单侧光照射导致向光侧的IAA部分分解(或单侧光照射导致向光侧的IAA向其他部位运输) 光受体接受单侧光刺激,经过系列信号转导,导致根的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向光侧比背光侧生长快(2分)
(2)根尖 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根的负向光性,且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明显;低浓度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根的生长,高浓度细胞分裂素会抑制根的生长(2分)
(3)感受单侧光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