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省前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化合物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中 DNA不与蛋白质结合,但能复制与表达
B.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能维持细胞形态
C.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能有效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D.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会大量转化为糖类分解供能
2. 细胞功能的实现离不开蛋白质,下列关于浆细胞内一些重要蛋白质合成、运输途径及作用的叙述,其中不存在的过程是
选项 蛋白质 合成运输途径 相关作用
A 抗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外 免疫作用
B 转运蛋白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运输物质
C DNA聚合酶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催化核DNA复制
D RNA聚合酶 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细胞核 催化抗体基因转录
A.A B.B C.C D.D
3.葡萄糖饥饿和缺氧压力使细胞中自由基(ROS)水平上升,
ATM/CHK2通路激活,磷酸化(p-ATM/p-CHK2)水平升高,激活
后的 CHK2使自噬通路蛋白(Beclin1)磷酸化,阻碍 Beclin1和
Bcl-2结合从而诱导细胞自噬。包裹损伤线粒体的双层膜结
构称为自噬体,其与溶酶体融合后可降解受损的线粒体,维
持细胞稳态。实验表明,组织缺血后给小鼠灌注过量 ROS会引
起心肌梗死、脑卒中,从而导致小鼠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OS可攻击线粒体的 DNA和蛋白质,引起线粒体损伤
B.当 Beclin1和 Bcl-2结合后,可诱导细胞自噬现象的发生
C.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可水解线粒体,维持细胞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D.小鼠实验证明,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甚至个体死亡
4.科学研究发现,高温和寒冷刺激能够分别激活温度感受器的离子通道蛋白 TRPV1和 TRPM8 ,机械压力(用细棒轻轻戳)可激活压力感受器离子通道 PIEZO1和 PIEZO2 ,让钠或钙离子等带电离子流入细胞,进而产生可传导的神经信号。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钠离子或钙离子在细胞内外两侧的浓度差依靠离子通道来维持
B.TRPV1与 PIEZO1功能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其空间结构有差异
C.四种通道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都需要经过加工再转运到细胞膜
D.细胞膜上通道蛋白的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分子基础
5.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含叶绿素的细胞才能进行过程①和③
B.过程③④发生的场所分别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C.过程①中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在 ATP和 NADPH中
D.有机物中的氢主要转移到 NADH中,再经电子传递链氧化
产生 ATP
6.磷酸肌酸(C-P)是一种存在于肌细胞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细胞在急需供能时,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分子上,形成ATP,即磷酸肌酸(C~P)+ADP ATP+肌酸(C),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细胞中ATP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肌酸转移磷酸基团的过程是放能反应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中磷酸肌酸与肌酸含量的比值会有所上升
C.磷酸肌酸和肌酸的相互转化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相关联
D.ATP和磷酸肌酸均可作为细胞代谢的能量物质
7.核被膜主要由外核膜、内核膜、核孔复合体和核纤层构成。核纤层紧贴内核膜,是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如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被膜发生规律性的解体和重建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孔复合体可以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B.核纤层蛋白的磷酸化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C.核纤层蛋白形成骨架结构支撑于内、外核膜之间,维持细胞
核的正常形态
D.分裂末期,结合有核纤层蛋白的核膜小泡在染色质周围聚集
并融合成新的核膜
8.某二倍体哺乳动物(2n=6)基因型为 AaBb,其体内某细胞
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该动物体细胞最多有6个染色体组,12条染色体
C.该动物体内基因a与a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
D.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基因型为 aBX 、aBXA 、AbY 、bY
9.小鼠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一对黄色短尾小鼠经多次交配产生的F1中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发现,某些基因型的个体会在胚胎期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型为YY的胚胎和DD的胚胎致死
B.亲本黄色短尾小鼠的基因型均为 YyDd
C.若 F1中灰色短尾鼠与黄色长尾鼠随机交配,则子代表型比为 4:4:2:2
D.若 F1中四种小鼠比例为 5:3:3:1 ,可能是 YD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10.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少条件刺激条件反射会消退,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 自主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C.深呼吸能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情绪激动、焦虑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水平升高
11.免疫系统中的树突状细胞(DC)是黏膜组织中启动和参
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类型,右图为肠道黏膜固有层
DC捕获抗原的方式之一,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肠黏膜上皮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
B.DC从肠腔中直接摄取抗原体现膜的结构特点
C.DC摄取抗原后,细胞膜表面成分会发生变化
D.TH 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直接与抗原结合
12.糖尿病人夜间长时间空腹往往被能量供应不足困扰。为保证糖尿病人夜间的能量需求,以一日三餐为基础,某研究机构进行了睡前1h加餐的一日四餐方案研究,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一段时间后采样检测获得相关数据。下列就餐方案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一定数量的糖尿病的患者随机等分为三餐组和四餐组
B.三餐组采用一日三餐就餐方案,两组均定时、定量用餐
C.四餐组前三餐总能量与三餐组相同,但食物种类不同,睡前1h额外增加一餐
D.四餐组前三餐各减少10%淀粉类食物,其余相同,减下的总和作为睡前1h的加餐
13.NO作为脑内的气体分子神经递质, 参与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 、发育及再生等过程 。与一般的神经递质不同, NO可作为逆行信使参与突触间信号的传递,其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信号直接刺激突触小泡,促进小泡释放Glu
B.Glu引起Na+与通道蛋白结合,快速内流引发电位变化
C.NO储存在突触小泡中,通过自由扩散释放到细胞外
D.Glu通过正反馈调节使Glu长时程释放,使突出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14.种子在成熟过程中,种子中的内源激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下图为小麦种子形成过程中几种激素含量和鲜重的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推测,玉米素可能属于细胞分裂素类激素
B.GA和 IAA含量变化可能与其调节光合产物向籽
粒运输和积累有关
C.研究发现小麦籽粒成熟期脱落酸含量增加,可能
与籽粒的休眠有关
D.籽粒成熟后总重量减少主要是由于细胞呼吸强度大,
有机物消耗多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5.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时,底物与酶混合后需60℃水浴 5min
B.“探究 H2O2 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用了减法原理
C.藓类小叶比黑藻更适宜作实验材料观察细胞质环流,且温水处理后效果更佳
D.可通过超声破碎等方法将细胞膜破碎后得到细胞质匀浆
16.在抗震救灾中,发现有些在废墟下由于肌肉受到挤压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但仍保持清醒的幸存者,当移开重物被救出后,却因肌肉大量释放的肌红素、钾等物质迅速进入血液,结果救出来后最终因心肾功能衰竭而不幸去世。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移开重物前,应先为伤者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B. 刚被救出的伤者,其血浆中的钾离子浓度也会影响醛固酮的分泌
C. 幸存者体内因严重缺水,垂体中抗利尿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
D. 心肾功能衰竭是由于伤者血浆渗透压过低所致
17.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可从叶运输到甜菜块根,转运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蔗糖进入细胞膜和进入液泡膜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B.当细胞呼吸强度降低时,细胞吸收蔗糖的速率会下降
C.与细胞外和液泡内环境相比,细胞质基质的 pH最低
D.细胞存储糖类后有利于提高细胞液渗透压,增强抗旱能力
18.当转录因子E2F与去磷酸化的Rb蛋白结合后,无法激活与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乳腺细胞的增殖受雌激素和p16、p21蛋白等的共同调节,其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该调节过程的平衡一旦被打破,细胞易发生癌变。图2为细胞周期中各检验点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有
A.Rb基因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 该基因正常表达的细胞就不会发生癌变
B.若雌激素与乳腺癌细胞内受体结合, 形成的复合物会促进cyclinD基因表达上调
C.若p16 、p21基因突变, 细胞因G合成减少无法通过图2中的检验点1而停止分裂
D.用靶向药物选择性抑制CDK4/6的活性, 能抑制癌细胞分裂的一种思路
19.生长素(IAA)主要促进细胞的伸长,而细胞壁的弹性非常小,影响细胞的伸长。科学家根据“酸生长理论”和“基因活化学说”提出IAA对细胞伸长的作用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长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可通过Ca2+引发H+以被动运输的方式向外运输
B.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信息的化学载体,其受体只存在于细胞膜上
C.活化因子与生长素结合使相关基因在细胞核内表达,合成mRNA和蛋白质
D.生长素的调节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的信息传递,体现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联系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20.(13分)葡萄糖是真核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图为动物细胞中糖类代谢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胞质溶胶中,糖酵解产生 (物质)(2分),如果缺氧,丙酮酸将被转化为 。
(2)线粒体对多数亲水性物质透性极低,因此在有O 存在时,丙酮酸需要在膜转运蛋白的帮助下进入 ,脱羧后与辅酶A(CoA)连接,产生 进入TCA循环。
(3)糖酵解和TCA循环产生的 中含有高能电子,这些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中的电子传递链,最终传递给 。
(4)线粒体本身遗传信息有限,大多数蛋白由核基因编码,这些蛋白在 合成后运输到线粒体,研究发现他们的转运与氨基端的信号序列有关,这些信号序列基本不含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且具有特定构象,其意义是 。
(5)ATP合酶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重要结构,为鉴定ATP合酶的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线粒体膜重建实验,过程如下,请完成下表。
实验目的 简易操作步骤
分离内膜包裹的基质 利用 的原理,使线粒体的外膜先吸水涨破,经离心后取沉淀物。
获取内膜小泡 用超声波处理使线粒体破裂,破裂的线粒体内膜能够自封闭成内膜小泡,其上结合有 。
用脲处理使内膜上附着的酶颗粒脱落,将处理后的样品离心后,分别收集沉淀和上清液。
鉴定ATP合酶的功能 加入pH缓冲液,光滑型小泡和ATP合酶颗粒均不能合成ATP;将分离的酶颗粒与内膜小泡重新结合,小泡具有ATP合成的能力。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ATP合酶的正常功能是附着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ATP的合成,若是脱离了内膜则无法合成,推测原因是 。
21.(11分)下图是大豆叶肉细胞和根瘤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其中A~E代表物质,①~⑧代表过程。根瘤菌在根瘤细胞中以类菌体的形式存在,固氮酶对氧气高度敏感,在低氧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E分别是 、 。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代谢途径有 (填序号)。
(2)叶绿体、类菌体中合成物质C的场所分别是 、 。
(3)大豆叶肉细胞合成的有机物以 (物质)形式进行长距离运输,与葡萄糖相比,用该物质进行运输的优点是 。 一般情况下,大多叶肉细胞合成的有机物不会全部输出到其他部位,部分会留在叶肉细胞用于 。
(4)类菌体膜内及四周存在大量豆血红蛋白,其意义是既能维持 环境,有利于固氮酶发挥作用;又提供适量氧气有利于 的进行。
(5)丙酮酸激酶催化PEP转化为丙酮酸,当输入根瘤细胞的有机物增多,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就会降低,这有利于根瘤细胞固氮,原因是 。
22.(12分)某XY性别决定型昆虫的长翅和短翅、七彩体色和单体色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科研人员将长翅七彩体色雌性昆虫与短翅单体色雄性昆虫进行杂交,得到F1全为长翅单体色,F1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所示。
(1)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__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控制七彩体色和单体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F1雄昆虫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2)F2长翅单体色雄性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让F2中长翅单体色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3中短翅单体色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此昆虫的野生型种群中发现了朱砂眼隐性突变体——朱砂眼a(h1h1)和朱砂眼b(h2h2),现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朱砂眼a和b是否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你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F1中全为野生型,则说明朱砂眼a和b是由______(同一对/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若F1全为朱砂眼,则说明朱砂眼a和b是由______(同一对/不同对)等位基因控制。
(4)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距非常远的两对等位基因,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的比例很接近而难以区分。已知在减数分裂时,雌昆虫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而雄昆虫不发生。假设控制昆虫翅无斑和有斑的等位基因(D、d),与控制昆虫长翅和短翅的等位基因(A、a)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研究小组通过以下杂交实验证实了该假设是正确的,但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出现两种结果,见下表:
亲本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的两种结果Ⅰ和Ⅱ
无斑长翅×无斑长翅 Ⅰ: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4:2:2
Ⅱ:无斑长翅:无斑短翅:有斑长翅:有斑短翅=?
请画出结果Ⅰ所对应的亲本雄昆虫中控制这两种性状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_____________。
(注:用“”表示,其中横线表示染色体,圆点表示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结果Ⅱ的表现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0分)MHC基因位于人的第6号染色体上,其表达的MHC有Ⅰ类、Ⅱ类、Ⅲ类,是人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其中MHC-Ⅱ类仅存在于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的膜上,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及MHC-Ⅱ形成和发挥效应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 ,其吞噬病毒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 防线,吞噬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 。
(2)细胞①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Ⅱ+抗原肽复合物识别,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功能。通过吞噬细胞与细胞①的识别和结合,将抗原肽呈递给细胞①,细胞①再去发挥免疫作用,这说明细胞①不能直接识别 ,只能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肽。当抗原再次入侵时,免疫反应更迅速, (填细胞序号)增殖分化为细胞④产生更多的物质X。
(3)MHC-Ⅱ在免疫系统中作用极其重要,据图分析其主要功能是: ,形成MHC-抗原肽复合物,MHC-抗原肽复合物再 。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如果细胞①、细胞②的活化除需要MHC-Ⅱ+抗原肽复合物的刺激,图中 也是免疫细胞活化的重要信号分子。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有 。
24.(11分)阿尔茨海默病(AD)以语言、学习、记忆等认知能力受损为特征,是老龄人群发病率最高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AD两大主要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导致脑内形成斑块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导致神经纤维缠结,两种情形均会引起神经元凋亡。
(1)神经元在未受刺激时,膜电位状态是 ,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发生逆转。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 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兴奋在 处的传递速率下降,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
(2)研究发现,淀粉样蛋白斑块是由Aβ在细胞外聚集而成的。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探究了Aβ的聚集对突触后膜电位的影响。实验组处理如下: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β—淀粉样蛋白提取物,一段时间后,刺激小鼠的海马区域(与记忆相关),结果如图甲所示。
该实验中对照组处理为 (2分),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
(3)糖尿病患者同样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研究发现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结合后,可通过一定途径可减少Aβ生成,并加速Aβ清除。据此分析糖尿病是AD最强风险因素的原因是 (2分);Aβ寡聚体可以与神经元结合,使胰岛素受体从细胞膜上脱落,说明Aβ对糖尿病存在 调节。
(4)进一步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记忆力减退还与大脑海马神经元中蛋白Tau过度磷酸化有关,细胞自噬能促进过度磷酸化的蛋白Tau降解,该过程受蛋白激酶cPKCy的调控。已知高糖条件下,蛋白激酶cPKCy能提高细胞自噬水平,血糖浓度正常时,蛋白激酶cPKCy对自噬水平无明显影响。为验证该作用机理,以小鼠等为材料进行了以下实验。
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记忆能力,连续5天测量4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结果见图乙。逃避潜伏期与记忆能力呈负相关,实验中的糖尿病记忆力减退模型鼠(TD小鼠)通过注射药物STZ制备。图乙中a、b两条曲线所对应的实验动物分别是 (填标号)(2分)。
①正常小鼠 ②TD小鼠 ③敲除cPKCγ基因的小鼠 ④敲除cPKCγ基因的TD小鼠
江苏省省前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适应性考试
生物答案
BCBCB、 BCACD、DCDD
ABC、AB 、 BD 、AC 、 ABC
20.(13 分)
(1)丙酮酸、NADH 、ATP(2 分,写出两点得 1 分) 乳酸
(2)线粒体基质 乙酰 CoA
(3)NADH O2
(4)细胞质的游离核糖体 有利于其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
(5)渗透作用 ATP 合酶 分离内膜小泡与 ATP 合酶颗粒
无法在膜两侧形成 ATP 合成所需的 H+浓度梯度
21.(11分)(1) O2 CO2 ⑥⑦
(2) 类囊体薄膜 类菌体基质和类菌体膜
(3) 蔗糖 非还原糖较稳定(或蔗糖分子为二糖,对渗透压的影响较小) 叶片自身的细胞呼吸,为新陈代谢供能;用于叶片的生长发育
(4) 低氧 有氧呼吸
(5)减缓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用于固氮供能和固氮产物的转运
22.(13分)(1)基因的自由组合
长翅单体色:短翅单体色:长翅七彩体色:短翅七彩体色=9:3:3:1,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X、Y AaXbYB
(2)5/6 1/24
(3)用朱砂眼a与朱砂眼b杂交,观察F1的眼色性状(2分) 不同对 同一对
(4) 5:1:1:1
23.(10分)(1)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二、三 细胞膜的流动性
(2)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游离的抗原 细胞②和细胞③
(3) MHC-Ⅱ作为抗原肽的载体 转运到吞噬细胞膜上呈递给T细胞 物质Y 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自身的健康细胞(组织)
24.(10分)(1) 内负外正 突触前膜(轴突末梢) 突触
(2) 向成年小鼠的脑室中注射1.5μL的生理盐水 β—淀粉样蛋白的聚集会导致突触后膜的兴奋性下降
(3) 糖尿病导致清除Aβ途径减弱,Aβ积累引起AD(2分) 正反馈
(4) ④、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