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一.选择题
1.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 )
A. 住所 B. 宫殿
C. 祭祀用的神堂
D. 陵墓
2.印度种姓制度中,地位较高的被统治阶层是( )
A. 祭司、贵族
B. 武士
C. 商人
D. 被征服者
3.《圣经》 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着的文明国度是(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中国
4.世界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关于公平、正义曾有过这样的表述:“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拿破仑法典》
D.《权利法案》
5.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A. 刻在石柱上的汉谟拉比法典
B. 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C. 建造巴黎圣母院
D. 建造麦加清真寺
6.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D.《拿破仑法典》
7.观察下面亚非文明古国示意图。判断以下文明成果与文明古国对应正确的是( )
A.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B.象形文字
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
8.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有一建筑历经四五千年而不毁,见证了古代埃及文明的悠久和辉煌,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它是( )
①清真寺 ②金字塔 ③圣索菲亚大教堂 ④赵州桥
A.① B.② C.③ D.④
9.《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古文明国度是( )
A.古希腊B.古埃及C.古巴比伦D.古罗马
10.下列关于古巴比伦王国及其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古巴比伦王国位于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③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者是汉谟拉比
④《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④ D.②④
11.下边是某文物的图片(局部)。对该文物上的文字进行解读、研究,可以了解
A. 古巴比伦奴隶制度概貌 B. 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
C. 欧洲封建等级制的形成 D. 阿拉伯人对世界的贡献
12. 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编订而形成的系统的法律。右图所示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 )
A. 古代埃及 B. 古代希腊
C. 古代印度 D. 古巴比伦
13. “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 )
A. 规定印度人在法律面前都一律平等 B. 对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C. 认为印度人生来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D. 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们之间可以通婚
14.数学课上,小强与小明为阿拉伯数字最早是由谁创造的争论了起来,正确答案是( )
A. 阿拉伯人 B. 希腊人
C. 印度人 D. 埃及人
15.《汉谟拉比法典》是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产生于(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希腊
16.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关于“古代印度文明成果展”的活动,你认为下面内容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释迦牟尼塑像 C.巴黎圣母院 D.阿拉伯数字
17.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 “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评述的对象是( )
A.阿拉伯数字 B.万有引力定律 C.生物进化论 D.相对论
19. 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的是( )
A.汉谟拉比 B.秦始皇 C.图特摩斯三世 D.汉武帝
20.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属于这一地区文明成果的是( )
①楔形文字 ②司母戊鼎 ③《汉谟拉比法典》 ④金字塔
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非选择题
21. 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
(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
(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
22.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请结合所学和提供的信息,列举相应的制度名称。
(1)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10个行中书省。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
(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
23.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任务一 【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
史料一般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第一手史料:________;第二手史料:________。 (只填序号)
(2)任务二 【运用表格——归纳历史影响】
完成下表中①②两处的内容。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核心思想 ① 理性主义
批判对象 天主教会 天主教会、封建专制制度
代表人物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②
共同影响 宣扬了资产阶级思想,开启了民智,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任务三 【分析数据——解释历史现象】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图一中1921~1925年苏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图二中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全世界的13.7%的原因。
(4)任务四 【构建联系——阐述历史过程】请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组,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24. 观察下列图片,探索人类古老的文明,请回答:
(1)图1反映的法典诞生于哪一文明古国?其在世界历史上有何地位?
(2)图2所反映的等级制度中,掌管祭祀的是哪个等级?商人是哪个等级?
(3)图3这一雄伟的景观是什么?其出现在哪一大河流域?
(4)上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实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1-5DCBAB 6-10CABCB 11-15ADBCB 16-20CBAAB
21.(1)物质文化遗产:ACD;非物质文化遗产:B。
(2)金字塔: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3)保护古代文化遗产,是对人类文化生态的保护,有助于保护人类文明的生态平衡,有助于维护国家独立,提高人们保护和普及文化遗产的意识。
22.(1)行省制度;(2)种姓制度;
23、(1)①;②
(2)①人文主义②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至少要答出两个来)
(3)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工业发展迅速(或斯大林模式)
(4)一组: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在山东的权益被转让给日本,引发了国内的五四运动。二组:在1929—1933年经 济危机打击下,日本建立起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七七事变。
24(1)古巴比伦。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交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婆罗门。吠舍。
(3)金字塔。尼罗河流域
(4)都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