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
A.人们以采集畜牧经济为主 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原始农业的出现 D.个体小农经济已经产生
2.殷墟甲骨文中有“王令众人曰:劦田”的记载,据史学家考证,“劦田”是三耒共耕的意思。由此可知商朝的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精耕细作
C.男耕女织 D.集体耕作
3.《吕氏春秋·重己》记载:“使五尺竖子引其棬(牛鼻环),而牛恣(听任)所以之,顺也。”这证明当时( )
A.牛被牵引从事劳动 B.牛被用作祭祀
C.牛的饲养水平提高 D.牛与人和谐相处
4. 明中叶以后,全国产铁地区共有一百多处。广东佛山、山西阳城、福建尤溪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冶铁、铸铁业。据《天工开物》记载,明代普通化铁炉每炉可容矿砂二千余斤,一日出铁六次,共需矿砂万余斤。燃料用煤炭,风箱要六人拽带。以上有关明代冶铁业发展的材料承载的历史信息有( )
①冶铁业分布于南北各地 ②冶铁、炼钢技术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③当时的冶铁、铸铁业规模很大 ④全国有多个著名的治铁业中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水车”的使用( )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6.《后汉书·王景传》记载,在公元65年,王景出任庐江(今合肥)太守,“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由此可推断( )
A.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 B.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
C.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 D.农业不是当地主要产业
7.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青铜器铸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铜器是将已经炼出的纯铜、纯锡和纯铅按照一定比例浇铸而成的
B.商朝时期铸造的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C.在所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中,铜、锡、铅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D.一些西周时期青铜器上有长篇铭文,证明当时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
8.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制耒耜,教民农作”可知这一时期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对“劦田”是“三耒共耕”的解释可知,商朝实行的耕作方式是集体耕作,故选D项。
3.【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吕氏春秋·重己》”“牛鼻环”“听任”可以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采用牛耕从事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
4.【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广东佛山、山西阳城、福建尤溪成为大规模的冶铁、铸铁中心,并且说明冶铁业分布于南北各地,①③④正确;材料没有提供有关冶铁、炼钢技术的信息,排除②。
5.【答案】B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翻车,使用的是人力,不是农具自动化,故A项错误;翻车属于灌溉工具,能提高农田抗旱的能力,故B项正确;翻车属于简易灌溉工具,标志着灌溉技术成熟的是筒车,故C项错误;农业生产始终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本题时空定位于公元65年,考查牛耕的推广情况。
从材料中不能判断出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庐江这个地方的百姓不知道牛耕,而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所以可以判断出汉代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江南地区,也未说明人地情况,故C项错误;农业是不是当地主要产业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 在所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中,不同的器物,铜、锡、铅的比例有所不同。C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8.【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与综合判断的能力。汉代个体农户包括男女老少,男耕女织,显然与画面所显示的情形不符,故可排除A项;精耕细作在汉代以牛耕、铁制农具的使用为主要特征,画面显然也不能反映,故可排除B项;土地公有制在汉代早已不存在,故可排除C项。符合题意的答案只能是D项。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1)概况: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因素: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2)原因: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表现: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解析】(1)第一小问概况,据材料一中“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因素,据材料一中“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再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中“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据材料二中“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及所学,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表现,据材料二中“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产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及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试卷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