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作业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同步作业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0 07:2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1504年,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从此以后,他们的交易只限于近东的产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资产阶级实力的上升 D.三角航程的逐渐兴盛
2.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情况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 )
A.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 B.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
C.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 D.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
3.玉米很久以前就在美洲种植,15世纪末漂洋过海来到了欧洲,随后在意大利、法国等地较早地被引种,进入18世纪以后,在欧洲得以大片种植。玉米不仅可以作为人的粮食,而且还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玉米得以在欧洲大片种植的前提是( )
A.世界各地联系加强 B.欧洲人的生活需要
C.玉米的价值与功用 D.欧洲人开放的理念
4.许多欧洲观察家认为,“(近代)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世界贸易( )
A.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 B.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
C.是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 D.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5.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许多地区的植物种子被带回欧洲,经培育改良成为欧洲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土豆等。欧洲人也将欧洲的一些植物种子带到殖民地进行培育生产,最终成为殖民地人民的重要食材。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未给殖民地造成任何的打击和破坏 B.有利于世界各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C.带来的物种交流助推新旧大陆发展 D.促进新旧大陆经济互补而共同发展
6.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7. 下图是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它反映出世界地理大发现( )
A.促使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B.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C.为欧洲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使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8.1526年,一位英国商人在马德里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说,他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
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种植大量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西班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二、非选择题
9.新航路开辟之后,出现了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被称为“哥伦布大交换",其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洲被征服的过程中,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更悲惨的是,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欧洲人带来的这些疾病造成他们死亡的数量可能更大,有的村子因此整个灭绝。据估计原来有1000万到2500万人口的新西班牙(阿兹特克帝国),到17世纪初只剩下不到200万人,同时期印加人从约700万减少到只有约50万······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
——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
材料二 (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 人类观点视之 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
——[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
(2)据材料二,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哥伦布大交换”的积极影响。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材料中“人们在葡萄牙里斯本购买的香料价格仅为意大利威尼斯要价的五分之一,威尼斯人被迫廉价出售货物”说明意大利人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垄断贸易的局面发生了改变,A项正确;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错误;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并不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美洲和黑奴贸易,D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的价格革命并没有巩固西、葡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价格革命与阻碍国际贸易交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价格革命出现的原因是金银大量输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故D项错误。
3.【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后,玉米从美洲传播到欧洲,先在意大利、法国较早地被引种,后到18世纪以后玉米在欧洲大片种植,并得到广泛使用。可见15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得到扩展,欧洲各国之间及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使玉米在欧洲大片种植,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玉米不仅满足欧洲人粮食的需求,而且还作为牲畜的饲料,故B项错误;C、D两项所述均非玉米在欧洲大片种植的前提,故排除。
4.【答案】D
【解析】材料意在说明世界贸易使不同文明之间交流加强,“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也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是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不合题意,故C项错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本题从社会史观角度,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给殖民地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和破坏,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丰富了各地物质生活,促进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项。物种交流不能改变美洲的落后面貌,排除C项。D项中“共同发晨"的表述明显与事实不符,排除。
6.【答案】C
【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才传入中国,故A项错误;南方多丘陵,梯田因地制宜,利于农业生产,梯田的出现,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的需要,与土地兼并无关,B项错误,C项正确。北方战乱刺激了人口南迁,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7.【答案】B
【解析】 依据“17世纪欧洲一本书中所记载的凤梨、马铃薯、木薯的插图”可知,世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洲际间农业物种的交流,故B项正确。
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殖民者最早到达美洲,并将美洲印第安人培植的玉米带回欧洲,故选D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二、非选择题
9.【答案】
(1)后果: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新疾病肆虐;非洲黑人被贩卖;种植园经济出现。动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等财富的渴求。
(2)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范围具有全球性;结果具有两重性(积极和消极);时间具有长期性。
(3)积极影响: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解析】(1)根据材料“大量印第安人死于屠杀和折磨”“新大陆没有天花、白喉等疾病,印第安人对这些疾病毫无免疫力”“随着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劳动力来源日趋紧张,于是殖民者又从非洲运来黑人,迫使他们在种植园里劳动”进行概括,即可得出其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人们对黄金、白银的渴望也日趋增加。
(2)根据材料“(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可知,欧洲对这个“新世界”具有主导性;根据材料“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等内容,可以看出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根据材料“这个大交换的结果 从人类观点视之 也是正负参半”可知,其结果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根据材料“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可知,这次“大交换”具有长期性,时至今日仍在继续。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大交换”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各大洲的交流也促进了全球物种的多样性,有利于推进人类文明进程;导致欧洲世界出现重大变革,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试卷第2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