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17 20:1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做到连贯而有气势,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关系。
3、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4、能结合资料,了解为实现强国梦想而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结合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创作手抄报。
教学重点:
对课文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课文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本课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上课伊始,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1、回顾文章主要内容和第一段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2、提示学生体会文章句式整齐、运用排比增强气势的结构特点,同时,借助文章内容层层推进的特点背诵课文。
二、个性化朗读,研读文本
提示学生借助注释,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第二段。
1、借助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解决对课文第二段内容的理解,教师适时总结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师:你觉得这一部分有哪一句比较难理解或者还不太明白?
预设1:干将发硎,有作其芒。指名学生帮助答疑解惑。这一句课文中有注释,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关键是“干将”二字。
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利用课文注释理解文章。
预设2:奇花初胎,有作其芒。指名学生答疑。教师适时采访他理解的办法。提示学生借助边读书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学习课文,同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化感受来。教师出示课件6、7,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同时读出句子的起伏来。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男女生分组读课文。你觉得这部分哪句话让你感受最深?你能说一说吗?师预设: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乳虎啸谷,百兽震惶。教师予以适时的修正和鼓励。
2、圈画文中描写的事物,从文字提供的美好形象中感受少年中国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和光辉前程。
3、多样化个性朗读,体会作者描绘的少年中国形象。课件出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有作其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同时借助文章写作背景,提示学生理解文中新生事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学生朗读时适时给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或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理解内容的方法,教师适时提示学生,借助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文章。作者为什么要描绘这些美好的事物?
4、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指名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适时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阐述第二段中描写的美好新生事物的象征意义。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未来的中国靠少年。
课件出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朗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句子承载的思想感情。生齐读第三段,师提示这一段究竟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用朗读表现出来吗?生总结,
汇报:这段是抒情段,作者用两个感叹句,再次重申了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密切的关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赞美和讴歌之情。
师结合课题,点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关系。情感是文章的灵魂,这篇课文中哪一段作者情感表达最强烈?
预设:第三段。
师:没错,咱们来齐读一下第三段,一起来感受一下。引导学生感情再饱满一些,再次诵读。适时向学生质疑:这一段究竟传递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预设: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和少年中国的赞美与讴歌。结合课题和“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引导学生交流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
预设:中国少年承载着使祖国繁荣昌盛的责任,少年强中国才能强。强大富庶的国家为中国少年的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所以,孩子们,少年和少年中国之间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
教师适时板书: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三、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出示课件21、22。120年前梁启超发出了民族最强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于是大批杰出的中国少年出现了,他们中有“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毛泽东,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邓小平,还有无数的先进科技工作者,还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前赴后继的建设着我们的国家,为了强国梦努力着。配乐出示课件23--33:我国领先世界的几项成就。我们的国家不再是东亚病夫一盘散沙,我们不仅实现了独立自由,还繁荣昌盛。我们取得了很多让世界瞩目的成就:我们有航天工程,有北斗导航,有“天眼”探空、“蛟龙”潜水,有5G通讯,有高速铁路和世界上最快捷的支付方式,还有让天堑变通途的桥梁建造技术。尤其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我们举国同心,医护工作者冲在抗疫一线。我们一个人口大国迅速控制了疫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同学们,我们为生在中国而骄傲,为长在中国而自豪。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成就感,让学生体会中国力量。
四、拓展应用,小练笔。
引导学生迁移写作,适时写下自己学习本课的感受。为制作强国梦手抄报做铺垫。
课件出示:作为新时代少年,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感受?
快动动笔,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吧。师巡视指导学生从学完课文的感受和做怎样的少年两方面进行写作。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展示三篇好的习作,和同学们一起评议。
五、作业布置
课就上到这,课下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完成下面的作业:
1、背诵课文,深入理解并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搜集一些为国家富强奋斗的杰出人物的故事,把自己的感受和杰出人物的故事融到一起,做一期“强国梦”主题手抄报,下节交流。
六、课堂小结
孩子们,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强国梦也是代代传承的。尤其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的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的国家还得靠你们去建设,相信在你们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