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市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2分一个,共50分)
1下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②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②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③
D.①②③④组成了体液,其中①②④构成内环境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 ②④
3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正确的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 ①→② →③ →④ → ⑤ B. ② → ① → ④ → ③ → ⑤
C. ① →② → ④或① → ③ → ⑤ D. ② → ① → ④或② → ① → ③ → ⑤
4在十运会的长跑比赛中,当运动员听到震耳的“加油”声后, 能加速冲刺。该过程调节的主要方式和供能的主要方式分别是
A.神经调节、有氧呼吸 B.神经调节、无氧呼吸
C.激素调节、有氧呼吸 D.激素调节、无氧呼吸
5双酚A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下列关于双酚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体液运输发挥作用 B.进入机体后会引起雌激素的分泌增加
C.不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 D.在体内大量积累后才会改变生理活动
6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7空腹血糖是糖尿病筛查常用检测指标之一,但易受运动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干扰,影响筛查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空腹时健康人血糖水平保持恒定 B.空腹时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不分泌激素
C.运动时血液中的葡萄糖只消耗没有补充 D.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血糖水平升高
8切除法是研究内分泌腺生理功能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切除某动物垂体后,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增加
B.切除某动物垂体后,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切除子宫的妇女,不能排卵,第二性征正常
D.切除子宫的妇女,正常排卵,第二性征正常
9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10.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11.图中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耗氧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曲线分别为
A.①②③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12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说明神经系统可以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④过程的调节
C.如果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和内分泌腺组成机体内的某一反射活动的反射弧,则效应器为图中的内分泌腺
D.如果图示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减少
13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激素③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B.C表示肾上腺髓质,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C.寒冷条件下,激素⑤⑥分泌增多,激素④⑦分泌也增加
D.寒冷刺激通过下丘脑促使C分泌④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14下列有关人体的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温调节中枢是大脑皮层
B.正常人处于寒冷环境中,由于散热量多于产热量,因此感觉到冷
C.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体温的调节
D.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影响激素的产生,再由神经和激素对机体功能实施调节的过程
1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炎热环境中,减少产热量是维持体温恒定的主要方式
B.炎热环境中,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导致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C.寒冷环境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促进机体产热
D.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增多,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
16.下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化合物,④~⑨代表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膜表面含有多种抗原识别受体
B.⑤的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C.⑥在抗原作用下细胞周期缩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D.⑧裂解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
17下图显示的是正常神经元和受到一种药物处理后的神经元膜电位变化,则此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A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酶的作用
B.阻断了部分K+通道
C.阻断了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
D.阻断了部分Na+通道
18如图为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以及膜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轴突膜处于bc段时,钠离子大量内流,消耗ATP
B.轴突膜处于ce段时,钾离子大量外流,不消耗ATP
C.轴突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D.A处只有在兴奋传到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19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20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B.促胰液素能够强烈的促进消化
C.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的输送 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
21.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器官A除分泌激素a外,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
B.器官C分泌的激素c浓度高时,对器官A有抑制作用器官
C分泌的激素b浓度高时,对器官A和C均有抑制作用
D.器官C还可分泌生长激素与激素b的关系为协同作用
22 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使多巴胺长时间发挥作用,最终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从而使人上瘾,且极难戒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巴胺可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可卡因作为神经递质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突触前膜上可能含有能与可卡因结合的多巴胺运载体
D.突触后膜结构的改变是导致毒瘾极难戒治的原因之一
23.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 )
A.是在神经、体液与免疫共同调节下实现的 B.内环境的成分和温度、pH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
C.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 D.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
24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被激活成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细胞毒性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
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
25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
注:代表神经元细胞体,代表神经末梢,且ab=bc、ac=de。
A.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B.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C.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D.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分1空,共6分)胰岛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研究历程,离不开无数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科学家试图直接通过研磨胰腺提取胰岛素,但总是失败。后来科学家弗雷德里克·班廷将狗通往十二指肠的胰导管结扎,一段时间后,该胰腺萎缩,经显微观察,该萎缩的胰腺已没有分泌消化酶的正常胰腺腺泡细胞。从该萎缩的胰腺中才成功提取到胰岛素。
资料二:胰岛素原是一条很长的多肽链,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1分子胰岛素和1分子C肽。C肽和胰岛素同时释放到血液中,二者在血清中的含量相等,且很稳定,因此C肽的测量结果是糖尿病分型的重要依据。
(1)根据资料一分析,从正常的胰腺直接提取胰岛素为什么失败?_____。根据资料二分析,胰岛素原被相关酶水解时断裂_____键,C肽的分泌体现了生物膜_____的结构特点。
(2)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调节。基因突变导致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细胞表面产生_____,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特异性攻击胰岛B细胞,从而出现高血糖症状,该病属于_____病。
27.(1分1空,共7分)人体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对各种应激刺激(如寒冷刺激、病菌入侵等)作出反应。
(1)某人全身突然被冰水浇湿,躯干、四肢的骨骼肌会产生战栗,此反射的神经中枢
在 ,在该过程中皮肤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传导,并在_____处完成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2)受寒冷刺激后,人体通过下图所示途径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以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其中激素A是 __ ___;过程①的调节机制称为_____。
(3)儿童按计划免疫接种卡介苗以预防结核病,机体会产生抗体、记忆T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此后当外界结核杆菌侵入机体时 ,机体将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进行细胞免疫。从细胞的生命历程来说,被感染的宿主细胞的清除过程称为细胞 __ 。
28(1分1空,共7分).跑步是时下流行的健身方式之一,跑步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跑步时下丘脑细胞会分泌__________激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__________,增加产热。长时间跑步后,____________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从而促进____________。
(2)跑步时血液中CO2浓度增大,刺激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加快,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面色发红、大量排汗等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加,从而增加散热。
(3)机体大量出汗后,尿量会减少,其调节机理是
29(2分1空,共16分)下图甲是某病毒进入人体后人体免疫反应简化模式图,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小写字母表示有关物质或结构。请回答问题:
图甲中d是 ;接种疫苗或患病后获得的免疫能力主要与图中细胞 (填相关字母)有关;机体消灭该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2)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人体接种的疫苗相当于 ,A细胞的作用是 。
密切接触者 IgM IgG
甲 - -
乙 + +
丙 - +
丁 + -
(3)IgM和IgG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两种抗体。人体感染某种病毒3~5天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IgM,量少且存在时间短;10天后可检测到IgG,量多且存在时间长。检测IgM和 IgG常作为诊断是否被感染的指标。对某病毒感染者的四位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如下表(“-” 表示未检出相应抗体; “+”表示检出相应抗体)。
从检测结果推测,乙、丙、丁已被感染,理由是 。最先被感染人的最可能是 。不能判断甲是否被感染,原因是 ,故需要通过核酸检测来进一步诊断。
30(2分1空,共14分)为探究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从刚宰杀的家兔体内分离新鲜的下丘脑和脑垂体,然后把这些结构单独或一起培养于含有或不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后测定培养液内TSH的浓度,结果如下:
(1)上述实验中设置A瓶的目的是用以说明 ,D瓶中甲状腺激素能与垂体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结合,能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功能。
(2)为进一步探究在活体实验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含量对TSH分泌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实验方案:
①挑取生长期、大小、性别一致的实验家兔各5只随机分成两组;
②依次测定和记录10只家兔血液中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每天1次,连续3天。
③第4天开始,一组正常饲养;另一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依次测定和记录10只家兔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Ⅱ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1-5BACAA 6-10BDDCD 11-15DCDDD 16-20CDBBB 21-25CBBAD
26【答案】(1) 研磨胰腺时释放的胰蛋白酶可以破坏胰岛素 肽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 神经—体液 抗原 自身免疫
27【答案】(1) 下丘脑和脊髓 神经冲动 突触
(2)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负)反馈调节
(3) 浆细胞 凋亡
28【答案】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细胞代谢速率 血糖浓度下降 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神经-体液 皮肤毛细血管舒张 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9 (1) 细胞因子 D、G 免疫防御 (2) 抗原 摄取(或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
(3) 三人均已产生相应抗体 丙 感染时间可能较短,机体没有产生相应抗体
30 【答案】 (1)培养基及培养过程不会产生TSH 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 家兔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家兔饲喂含有等量甲状腺激素的食物)
Ⅱ①甲状腺激素含量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都增加,说明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促进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②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减少,说明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