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人影绰绰”等重点词语。
2.读中感受美。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流淌着的和谐美、人性美。
3.发现“生活之美”:体会作者于小事中发现美的方法,寻找生活中的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文中人物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
快速阅读课文,不回读。从具体事件中,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受到熏陶。
教学难点:
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是来自于农村,你们的家乡有河或者有小溪吗?上面是不是都有桥呢?(生:有、没有)如果在没有桥的河边,我们想过河,该怎么办呢?(学生回答:坐船、游泳、脱了鞋袜走过去等)那如果到了秋冬季节,天气变凉了,这些方法合适吗?如果不合适我们该怎么办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课文,记下你所使用的时间。
2.老师发现有些同学的阅读速度很快,那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用到了哪些好方法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注意力集中,连词成句,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暂时跳过……
3.出示问题,检测学生的阅读质量。
(1)什么是搭石?
(2)如果没有搭石会有什么不方便?
三、再读课文
1.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默读课文2~4自然段,寻找描写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并进行汇报
2.引导学生从“老人遇到不平稳的搭石、一行人同时走上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以及青年人和老人一起走搭石”的情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品味语言,体会和谐美、谦让美和尊老美 。
3.在学生感受到一幅幅画面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美以后,引导学生理解“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一句中,“风景”不仅指自然风景,还指搭石体现出来的人性美的风景。
4.教师小结:景美人也美,这看得见的画面“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小结:今天,我们走进了作者刘章的家乡,和他一起欣赏了搭石构成的美丽风景。同学们,现在你们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学生自由回答)
2.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这普普通通的搭石就像善良淳朴的乡亲,让我们饱含着赞美之情,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说说这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指名学生回答。
五、课堂小结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
用我们这节课学到的方法去阅读你喜欢的一篇文章,下节课再一起来交流你的阅读成果。
七、板书设计
搭 石
集中注意力 风景
连词成句 互相关爱 美 互相谦让
抓关键词句 尊老敬老
带着问题读
跳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