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 )。
A.不断变化 B.没有发生变化 C.偶尔发生变化
2.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A.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B.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C.地势东高西低,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3.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可以减缓土地被雨水的侵蚀
B.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
C.土地被侵蚀的过程中,最容易被雨水带走的是草皮和树木
4.“中国的西部多 ,东部多 。”下列选项回答正确的是( )。
A.平原、高山 B.高山、平原 C.海洋、平原
5.石蘑菇是一道奇妙的自然景观。形成石蘑菇的主要原因是( )。
A.雨水的侵蚀作用 B.河流的搬运作用
C.风的风蚀作用 D.生物风化作用
6.如果雨下得一样大,( )的水土流失更严重。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7.地震模拟实验中,铺在小盒中的泥土用来模拟( )。
A.板块 B.岩层 C.岩浆
8.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 )三大类。
A.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花岗岩、沉积岩、变质岩
C.岩浆岩、大理岩、变质岩 D.花岗岩、大理岩、沉积岩
二、填空题
9.岩石变化的原因有( )作用、( )作用、( )作用、( )的活动等。
10.地球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比如低而宽广的( )和四周高中间低的( )。
11.地震和火山是( )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 )内。火山活动与( )和( )运动有关。
12.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成( )、( )、( )三部分,地壳的岩石主要由( )、( )和( )三大类构成。
13.发生地震的巨大能量来自地球 (填“外部”或“内部”),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 (填“剧烈的”或“缓慢的”)。
14.降雨量越大,土地被侵蚀程度 。
15.地球的内部是 (填“运动的”或“静止的”)。
16.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有高原、( )、丘陵、( )、盆地等。
17.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 )、( )、( )、( )等。
18.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有 和 等。
三、判断题
19.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与生态无关。( )
20.地震和火山的形成都与地球的内部运动有关。( )
21.做“风卷起沙子对岩石的影响”实验时,砂纸打磨岩石的方向是垂直方向。( )
22.火山灰和火山岩是很好的建筑材料。( )
23.组成地壳的岩石按形成原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花岗岩。( )
四、连线题
24.下面的材料或动作分别模拟自然界中哪些事物和现象,请连一连。
坡形土堆 地面径流
喷水壶喷水 下雨
泥浆流淌 山坡
小草 植被
五、简答题
25.从地球仪(地形图)上,你有何发现?(至少给出两点)
26.植物对雨水的作用?
27.可能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28.我们用哪些办法来减少雨水和水流对土地的侵蚀?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C
6.B
7.B
8.A
9. 风 冷和热 流水 动植物
10. 平原 盆地
11. 地球内部运动 地壳 地幔 地壳
12. 地壳 地幔 地核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13. 内部 剧烈的
14.越严重
15.运动的
16. 平原 山地
17. 地震 火山喷发 风的作用 水的作用
18. 地震 火山
19.×
20.√
21.×
22.√
23.×
24.
25.从地球仪(地形图)上我们能发现:(1)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陆地被海洋包围着;(2)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地形;(3)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4)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都是平原。
26.植物覆盖对雨水侵蚀土地有影响,有覆盖的土坡受侵蚀的程度会低。
27.有无植被覆盖、坡度大小、降雨量大小等。
28.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我们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物覆盖率来减少雨水和水流对土地的侵蚀。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