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合训练(1-2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23:0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比较( )。
A.海洋面积大 B.一样大 C.陆地面积大
2.光不能穿过( )继续传播。
A.清水 B.无色塑料袋 C.薄铁皮
3.“天狗食日”是由于( )。
A.太阳光被月球挡住了 B.月球运行到了地球的背面 C.天狗把太阳吃了
4.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 )。
A.侵蚀 B.分解 C.风化
5.在王亚平阿姨的太空课堂上,我们看到一滴水在空中( )。
A.完全分散消失 B.变成一个水球 C.还是一滴水浮在空中
6.双座的战斗教练机,后座上的教练视野变差是由于( )原因造成的。
A.光的反射 B.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C.光的折射
7.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 )。
A.14千米 B.15千米 C.16千米 D.24千米
8.潜望镜是由(  )平面镜构成的。
A.一面 B.两面 C.三面
二、填空题
9.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 规律。
10.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时,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变化,叫做光的( )现象。光由一种介质( )射进另一种介质时,则不会产生折射现象。
11.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岩层受力发生弯曲或断裂,形成褶皱和 等地质构造。
1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 岩、 岩、 岩三大类。
13.如图,沙漠地区经常出现石蘑菇,石蘑菇的形成主要与 的作用有关。
14.月全食这种现象的发生体现了( )的原理。
15.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等其他透明物体时,也会发生 现象。
16.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有山地、高原、丘陵、 和 等;我国的西部多高山,有号称“世界屋脊”的 ,东部多 。
17.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 是最重要的光源。
18.溶洞大多位于 构成的山中,还必须满足 才会形成。
19.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每秒约 千米。
20.地面的岩石、沙土在( )、( )、( )等作用下,被( )和( )的现象叫作侵蚀。
三、判断题
21.河流注入湖泊或海洋时,河水所携带的泥沙会大量堆积下来,形成向湖或海洋伸展的平地。这种平地外形像三角形,叫作三角洲。( )
22.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
23.在设计“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实验时,实验前应检查两边的坡度是否一样。( )
24.同学之间不能用激光笔照射眼睛,否则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
25.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
四、连线题
26.把岩石的种类与具体的岩石用直线连起来。
石灰岩
岩浆岩 片麻岩
沉积岩 花岗岩
变质岩 砾岩
大理石
五、简答题
27.彩虹是由几种颜色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
28.生活中哪些现象让你想到了光可能是沿直线传播的?请举出三个。
29.“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种说法对吗?举例说明火山喷发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30.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3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B
6.B
7.A
8.B
9. 光源 反射
10. 折射 垂直
11.断层
12. 岩浆 沉积 变质
13.风力
14.光沿直线传播
15.折射
16. 平原 盆地 西藏高原 平原
17. 光源 太阳
18. 石灰岩 有酸性水流过
19. 光源 直线 30万
20. 风 水 温度 破坏 搬走
21.√
22.×
23.√
24.√
25.√
26.
27.彩虹是由七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下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珠,他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28.如影子、小孔成像、立竿见影、日食、月食。
29.这种说法不对,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火山灰和火山岩还是筑路的好材料。
30.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由长江及其支流所挟带的泥沙冲积而形成的。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