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题(1-2单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题(1-2单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17 23:0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题(1-2单元)
一、选择题
1.下面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水中月亮 B.雨后彩虹 C.皮影戏中的手影 D.海市蜃楼
2.下列各组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光的镜子、月光 B.绽放的烟花、划过天空的流星
C.太阳、钻石 D.烛焰、波光粼粼的湖面
3.我们在完成小孔成像的实践活动时,没有用到的材料是( )。
A.纸杯 B.酒精灯 C.蜡烛
4.习近平爷爷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原因是( )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利用绿水青山可以赚很多钱
C.山上的动物需要更多的食物
D.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5.下列现象,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 )。
A.我们不能看到站在墙后的人 B.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树木的倒影 C.日食和月食
6.如图所示,图中的虚线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发生侵蚀作用最严重的是图( )所在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
7.日食形成的原因是( )。
A.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
B.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C.太阳挡住了月球的光
8.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一块透明玻璃、一张白纸和一本科学书,光不能透过的是( )。
A.玻璃 B.白纸 C.科学书
二、填空题
9.阳光、灯光和烛光都是沿着( )传播的。
10.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 。它是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的。
11.我的家乡四川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低平,属于( )地形。
12.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 现象,光继续以 的形式传播。
13.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当光遇到不透明的障碍物时,在障碍物后面就会形成 。
1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运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有 镜。
15.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的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的光决定。
16.不能用 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17.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河水的 作用。
18. 和 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
19.汽车 能使驾驶员看到车后面的情况,医生戴了 能给病人检查耳朵。
20.光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三、判断题
21.教室的黑板需要光滑一些,这样有利于光的反射,让我们看清上面的字。( )
22.地震发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撤离到空旷地带。( )
23.玄武岩、大理岩、花岗岩都属于沉积岩。( )
24.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景观主要是由于地震造成的。( )
25.发生地震时,应拉开电闸,关掉天然气,灭掉炉火。( )
四、连线题
26.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地震作用
弯曲的岩层 泥沙堆积
长江三角洲 暴雨冲刷导致水土流失
五、简答题
27.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以及火山的好处与坏处是什么?
28.如何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
29.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当地震发生时应该学会自救和互救的本领。假如我们正在上课,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30.光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B
6.B
7.A
8.C
9.直线
10. 日心说 哥白尼
11.盆地
12. 反射 直线
13. 直线 影子
14. 反射 潜望
15. 透过 反射
16.激光
17.沉积
18. 地震 火山喷发
19. 反光镜 额镜
20.直线
21.×
22.√
23.×
24.×
25.√
26.
27.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熔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向上运动。岩浆不断上升过程中,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火山喷发既有好处,也有弊端,尽管火山喷发会带来温度上升,破坏生物,烧毁森林和房屋、导致泥石泥和地震等坏处;但是火山灰非常肥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同时也会产生许多珍贵的矿产。
28.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前提是正在发光井且是自己发出的光,而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这样的物体才是光源。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
29.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躲避在课桌下,地震停止后,要在教师统一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切忌拥挤、跳楼。
30.答:光越多,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少,越弱,温度越低。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