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1.注意“一个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2.把握“两个阶段”: (1)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2)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3.理解“三个特征”:政治大动荡、经济大发展、思想大争鸣
学习任务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二自然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史实。
1.“春秋五霸”
(1)背景:①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②诸侯国扩张势力,企图确立霸主地位。
(2)“春秋五霸”:(从“智选”中排列建立霸权的先后顺序) 。
智选:①晋国 ②吴国 ③越国 ④齐国 ⑤楚国
2.“战国七雄”
(1)背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 掌握了实权。
(2)概况:
三家分晋 晋国分为 三家
田氏代齐 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姜姓国君
战国七雄
(3)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 吞并。
[教材·再开发]
阅读课本“史料阅读——《<战国策>书录》”,史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呈现怎样的特点
【活动2】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三自然段,说出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1.表现
春秋时期 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产生了 观念
战国之后 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影响: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教材·再开发]
阅读课本“历史纵横——华夏认同”,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的主要影响。
【活动3】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自然段,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1)农业技术:冶铁技术出现, 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2)水利工程:都江堰、 、芍陂
工商业 (1)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2) 流通广泛 (3)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情境·新创设]
它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与此相关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活动4】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三自然段,掌握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变法概况
背景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目的 实现
影响 推动了社会转型,建立起 的政治制度
2.商鞅变法
(1)开始:公元前356年。
(2)内容:
农业 ,奖励耕织
军事 奖励 ,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习俗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
管理 实行 ,互相纠察告发
行政 普遍推行 ,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3)认识:
①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使秦国国富兵强,为 奠定了基础。
[易错·明辨析]
(1)战国时期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 ( )
(2)秦国县的主要官员是世袭的。 ( )
(3)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 ( )
学习任务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三目,列举孔子和老子的主要贡献。
1.孔子
(1)地位:是 的创始人。
(2)背景:礼崩乐坏、社会动荡。
(3)主要思想:
核心观念 “ ”,意为关爱他人
治国思想 ①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②恢复 ,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教育方面 以“ ”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典籍整理 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孔子的思想言论记载于《 》中
2.老子
(1)地位:是 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
世界观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 ”
辩证法 ①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②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政治上 顺其自然, ,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情境·新创设]
2022年9月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相聚儒家思想的源头——山东曲阜尼山。如果要研究儒家思想的起源,你会查阅春秋时期哪一历史人物的活动
【活动2】阅读教材第四目,概括百家争鸣的背景、代表和意义。
1.背景
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
阶级关系 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
社会风气 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2.代表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人性善,提倡“ ”
荀子 人性恶,
道家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 家 邹衍 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 ”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 ”
法家 韩非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 的政治思想
3.意义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 。
(2)为 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 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易错·明辨析]
(1)诸子百家中道家和阴阳家主要论述了天人关系。 ( )
(2)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两者本质相同。 ( )
(3)诸子百家中既有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也有没落贵族的代表。 ( )
主题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春秋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史料一
史料二 政治之变
[研讨交流1]
依据史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新现象对当时的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破法]正确理解和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原理。注意生产工具体现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成果展示]
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影响:阶级关系:产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上层建筑:出现了社会变革的风潮。
[研讨交流2]观察史料二中的两幅地图,概括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形势的变化及其反映的趋势。(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破法]变化:从诸侯国数量、民族等角度分析;趋势要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成果展示]
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韩、赵、魏三家分晋;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北方出现长城。
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进一步瓦解;匈奴成为北方边境主要威胁;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
2.论证观点——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史料 商鞅变法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他认为对轻罪严厉处罚可以杜绝犯重罪。“燔诗书而明法令”。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及游手好闲致贫者,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官奴婢。
——据[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等整理
[研讨交流]历史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众说纷纭。根据史料中的变法内容,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是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轻罪严厉处罚”“燔诗书而明法令”“奖励耕织”结合所学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商鞅变法实行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确立新的社会秩序,但同时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发展,专制独裁也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变法有利于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但对商业的抑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史论阐释】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出现的必然性
方面 阐释
经济 方面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
阶级 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政治 方面 (1)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富国强兵 (2)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思想 方面 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点拨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以铁器牛耕使用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鞅变法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1.特点
特点 表现
措施最全面 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
内容最彻底 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历时最长久 先后两次变法,持续18年
推行力度大 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严惩旧势力
成效最明显 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①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②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消极影响:①商鞅迷信刑罚、用法过度,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②商鞅变法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
主题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情境探究】
1.分析问题——百家争鸣的背景
史料 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促使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基本因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结合所学分析。
[成果展示]
分封制遭到破坏,学术下移;王室衰微,旧的礼乐文化已不适应时代需要;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文化不断融合和吸收其他文化。
2.获取信息——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
史料 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研讨交流]结合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墨四种思想流派的治国主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我无为而民自化” “施仁政于民” “以法为教”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道家:无为而治;儒家:仁政;法家:法治;墨家:以贤治国或尚贤。
3.论证观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史料 《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
争鸣”的历史条件》
[研讨交流]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结合所学分析。
[成果展示]
示例一:
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理由: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辩争,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示例二:
观点: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理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基础。诸子百家的思想深受先代文化的影响,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史论阐释】
百家争鸣及历史地位
1.百家争鸣
2.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
课堂练习
【题组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实质上反映了 ( )
A.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B.社会性质发生变革
C.边疆诸侯争霸中原
D.西周分封趋于瓦解
2.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事件导致下列哪一诸侯国的灭亡 ( )
A.宋国 B.楚国 C.晋国 D.鲁国
3.(2023·深圳高一检测)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频繁往来,与中原各诸侯国相比邻的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产生了 ( )
A.宗法认同观念 B.华夏认同观念
C.胡汉平等观念 D.朝贡贸易观念
【题组2】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4.《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之涂,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该景象的出现根源于 ( )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商鞅变法的推动
C.礼乐制度的崩溃 D.华夏认同的形成
5.战国时期既演绎成都平原富庶的历史画卷,又体现“工匠精神”的著名工程是 ( )
A.黄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芍陂
6.(2023·广州高一检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肯定了“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 )
A.土地兼并严重 B.商品经济繁荣
C.铁器牛耕普及 D.承认土地私有
【补偿训练】
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发展农业生产
B.维护井田制度
C.宣传儒家思想
D.实现富国强兵
【题组3】孔子和老子
7.(2022·广东合格考)春秋时期,天子行祭祀之礼,撤祭时唱《雍》。《论语》记载,鲁国权贵三家大夫在撤祭时,也唱《雍》。孔子评论说,他们怎么可以在自家堂上行此大礼 据此可知,孔子主张 ( )
A.推行仁政 B.简化祭礼
C.维护周礼 D.隆礼重法
8.春秋时期,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老子的思想
(1)地位: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2)影响:老子思想的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3)贡献: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
【题组4】百家争鸣
9.(2023·珠海高一检测)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该学派是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0.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补偿训练】
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 )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1.注意“一个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 2.把握“两个阶段”: (1)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2)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3.理解“三个特征”:政治大动荡、经济大发展、思想大争鸣
学习任务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二自然段,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的史实。
1.“春秋五霸”
(1)背景:①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②诸侯国扩张势力,企图确立霸主地位。
(2)“春秋五霸”:(从“智选”中排列建立霸权的先后顺序)④①⑤②③。
智选:①晋国 ②吴国 ③越国 ④齐国 ⑤楚国
2.“战国七雄”
(1)背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
(2)概况:
三家分晋 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家
田氏代齐 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姜姓国君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3)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教材·再开发]
阅读课本“史料阅读——《<战国策>书录》”,史料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上呈现怎样的特点
提示: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
【活动2】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三自然段,说出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和影响。
1.表现
春秋时期 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战国之后 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影响: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
[教材·再开发]
阅读课本“历史纵横——华夏认同”,据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的主要影响。
提示:各族同源同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活动3】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自然段,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 (1)农业技术: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 (2)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工商业 (1)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2)货币流通广泛 (3)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情境·新创设]
它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与此相关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提示:都江堰。
【活动4】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三自然段,掌握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变法概况
背景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影响 推动了社会转型,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2.商鞅变法
(1)开始:公元前356年。
(2)内容:
农业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习俗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管理 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行政 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3)认识:
①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易错·明辨析]
(1)战国时期的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 ( √ )
(2)秦国县的主要官员是世袭的。 ( × )
提示:秦国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3)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 ( √ )
学习任务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三目,列举孔子和老子的主要贡献。
1.孔子
(1)地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背景:礼崩乐坏、社会动荡。
(3)主要思想:
核心观念 “仁”,意为关爱他人
治国思想 ①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治理国家 ②恢复礼乐制度,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教育方面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典籍整理 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孔子的思想言论记载于《论语》中
2.老子
(1)地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
世界观 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
辩证法 ①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②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政治上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情境·新创设]
2022年9月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嘉宾代表相聚儒家思想的源头——山东曲阜尼山。如果要研究儒家思想的起源,你会查阅春秋时期哪一历史人物的活动
提示:孔子。
【活动2】阅读教材第四目,概括百家争鸣的背景、代表和意义。
1.背景
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
阶级关系 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
社会风气 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2.代表
学派 代表 思想主张
儒家 孟子 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人性恶,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 家 邹衍 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意义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易错·明辨析]
(1)诸子百家中道家和阴阳家主要论述了天人关系。 ( √ )
(2)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两者本质相同。 ( × )
提示:孔子“仁爱”思想强调以血缘为纽带产生“爱”的不同等级;墨子“兼爱”思想中的“爱”不分等级,是一种平等之爱。
(3)诸子百家中既有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也有没落贵族的代表。 ( √ )
主题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春秋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史料一
史料二 政治之变
[研讨交流1]
依据史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新现象对当时的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破法]正确理解和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原理。注意生产工具体现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成果展示]
新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影响:阶级关系:产生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上层建筑:出现了社会变革的风潮。
[研讨交流2]观察史料二中的两幅地图,概括从春秋到战国社会形势的变化及其反映的趋势。(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破法]变化:从诸侯国数量、民族等角度分析;趋势要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成果展示]
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韩、赵、魏三家分晋;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北方出现长城。
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进一步瓦解;匈奴成为北方边境主要威胁;华夏认同观念增强,华夏族分布更为广泛。
2.论证观点——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史料 商鞅变法规定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他认为对轻罪严厉处罚可以杜绝犯重罪。“燔诗书而明法令”。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及游手好闲致贫者,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官奴婢。
——据[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等整理
[研讨交流]历史上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众说纷纭。根据史料中的变法内容,评价商鞅变法的功过是非。(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什、伍之内各家互相纠察”“轻罪严厉处罚”“燔诗书而明法令”“奖励耕织”结合所学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商鞅变法实行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确立新的社会秩序,但同时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思想文化专制不利于文化发展,专制独裁也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变法有利于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强兵,但对商业的抑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史论阐释】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出现的必然性
方面 阐释
经济 方面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
阶级 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
政治 方面 (1)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都致力富国强兵 (2)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思想 方面 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点拨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以铁器牛耕使用为代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商鞅变法的特点和历史影响
1.特点
特点 表现
措施最全面 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
内容最彻底 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历时最长久 先后两次变法,持续18年
推行力度大 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严惩旧势力
成效最明显 增强秦国实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①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②对秦国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消极影响:①商鞅迷信刑罚、用法过度,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和压迫;②商鞅变法对伦理道德的蔑视,导致了社会风气的败坏。
主题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情境探究】
1.分析问题——百家争鸣的背景
史料 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因此独立的思潮开始抬头,这情形在春秋末期已甚显著。……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并吸收相当成分的外族文化。这些新因素,更刺激新思想的产生。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概括促使春秋时期新思想产生的基本因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王室衰微,政治无主”“传统的文化渐已不能支配人心”“诸夏文化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结合所学分析。
[成果展示]
分封制遭到破坏,学术下移;王室衰微,旧的礼乐文化已不适应时代需要;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文化不断融合和吸收其他文化。
2.获取信息——诸子百家的治国思想
史料 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认为“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研讨交流]结合史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道、儒、法、墨四种思想流派的治国主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我无为而民自化” “施仁政于民” “以法为教”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道家:无为而治;儒家:仁政;法家:法治;墨家:以贤治国或尚贤。
3.论证观点——百家争鸣的影响
史料 《辞海》对“百家争鸣”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对当时文化学术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解释,也是对它的评价,而这样的评价似乎并不恰当。应该说,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摘编自薛国中《论战国时期“百家
争鸣”的历史条件》
[研讨交流]你赞成哪一种观点 说明你的理由。(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源远流长,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结合所学分析。
[成果展示]
示例一:
观点:百家争鸣是战国时期学术界互相辩争的风气,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理由: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混战;奴隶制经济崩溃,封建经济有所发展;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阶级特权;面对社会大变革,一批杰出思想家相互辩争,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可以说,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示例二:
观点: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其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理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绝非偶然。夏商周三代,尤其是东周春秋时期,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奠定了人才和思想基础。诸子百家的思想深受先代文化的影响,可以说百家争鸣不是一时凭空出现的“风气”。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因此,百家争鸣的形成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史论阐释】
百家争鸣及历史地位
1.百家争鸣
2.诸子百家的历史地位
课堂练习
【题组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实质上反映了 ( )
A.各国纷纷变法图强
B.社会性质发生变革
C.边疆诸侯争霸中原
D.西周分封趋于瓦解
解析:选D。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的政治。据题干信息“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力量强大,“政由方伯”体现了周天子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D。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变法、社会性质变化和边疆诸侯争霸中原,排除A、B、C。
2.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这一事件导致下列哪一诸侯国的灭亡 ( )
A.宋国 B.楚国 C.晋国 D.鲁国
解析:选C。本题抓住题干关键信息:“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史称“三家分晋”,故选C。
3.(2023·深圳高一检测)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频繁往来,与中原各诸侯国相比邻的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产生了 ( )
A.宗法认同观念 B.华夏认同观念
C.胡汉平等观念 D.朝贡贸易观念
解析:选B。根据材料“经过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频繁往来,与中原各诸侯国相比邻的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说明一些少数民族融入了华夏族,而华夏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故这一现象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B正确;宗法认同是在血缘基础上的认同,材料中“少数民族”并不一定与华夏族有血缘关系,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平等的观念,也难以体现胡汉平等,排除C;“少数民族”与华夏族并非朝贡关系,朝贡关系是两国或两个政府之间的一种承认尊卑地位的礼节性外交关系,排除D。
【深化点拨】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
【题组2】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4.《史记·苏秦列传》载:“临淄之涂,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该景象的出现根源于 ( )
A.铁犁牛耕的使用 B.商鞅变法的推动
C.礼乐制度的崩溃 D.华夏认同的形成
解析:选A。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根据“临淄之涂,车毂(gǔ)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可得出,其反映的是这一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劳动积极等场景,这些都得益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即铁犁牛耕的使用,A正确;B并不是根源,排除;C、D与材料所反映的场景没有必然的关联,且也不是根源,排除。
5.战国时期既演绎成都平原富庶的历史画卷,又体现“工匠精神”的著名工程是 ( )
A.黄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芍陂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据题干“战国时期”“成都平原”可知是都江堰,故选B。黄河、郑国渠和芍陂都与成都平原无关,排除A、C、D。
6.(2023·广州高一检测)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肯定了“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 )
A.土地兼并严重 B.商品经济繁荣
C.铁器牛耕普及 D.承认土地私有
解析:选D。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承认“除井田,民得卖买”的合法性意味着承认土地私有,故选D。土地私有之后才存在土地兼并,排除A;B与材料无关,排除;C错在“普及”,排除。
【补偿训练】
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
A.发展农业生产
B.维护井田制度
C.宣传儒家思想
D.实现富国强兵
解析:选D。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目的。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故选D。发展农业生产并非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排除A;商鞅变法旨在废除而非维护井田制度,排除B;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而非儒家思想,排除C。
【题组3】孔子和老子
7.(2022·广东合格考)春秋时期,天子行祭祀之礼,撤祭时唱《雍》。《论语》记载,鲁国权贵三家大夫在撤祭时,也唱《雍》。孔子评论说,他们怎么可以在自家堂上行此大礼 据此可知,孔子主张 ( )
A.推行仁政 B.简化祭礼
C.维护周礼 D.隆礼重法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孔子的主张。天子行祭祀之礼,撤祭时唱《雍》,而鲁国的三家大夫在撤祭时,也唱《雍》,这显然违背了礼乐制度,因此孔子批评鲁国权贵,由此可知,孔子主张维护周礼,故选C。孟子主张仁政,排除A;B与孔子的主张无关,排除;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排除D。
8.春秋时期,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解析:选C。本题考查道家学派的主张。道家提出道法自然,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故选C。孔子、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排除A、B;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排除D。
拓展延伸:正确认识老子的思想
(1)地位: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2)影响:老子思想的影响不仅在道家内无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响深远。(3)贡献:不仅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文艺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修辞学诸学科,而且涉及医药、养生、军事、管理、建筑、园艺等众多领域。
【题组4】百家争鸣
9.(2023·珠海高一检测)春秋时期,某一学派思想观念的核心是“仁”,这一学派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该学派是 (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解析:选B。据题干关键信息“仁”“克己复礼”“为政以德”及所学可知,孔子创立儒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仁”,主张“克己复礼”“为政以德”,B正确;老子创立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A;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国家,排除C;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排除D。
10.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体现出他的治世理念源于 (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选D。本题考查法家思想。从题干材料可知商鞅认为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繁荣就不能墨守成规,这体现了法家的思想,故选D。题干材料与儒家、道家和墨家思想无关,排除A、B、C。
【补偿训练】
下面是春秋战国时期四位思想家的言论,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需要 ( )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B.“兼爱”“非攻”“尚贤”“尚同”
C.“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渊静而百姓定”
D.“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解析:选D。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D为法家的思想主张,迎合了当时诸侯国要求实行变法以强化国家实力的需求,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推崇,故选D。A为儒家的思想主张,B为墨家的思想主张,二者均不受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推崇,排除;道家的清静无为思想不可能受那些雄心壮志的诸侯国国君的推崇,排除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