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导学案2023-2024 部编版高中历史 必修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0 09:21:11

文档简介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1.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把握“三大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2.关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3.了解“一个主战场”:东方主战场 4.认识“一个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任务一 全民族浴血奋战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概括在全面抗战时期正面战场有哪些重要的抗战史实。
1.战略防御阶段(从【智选】中选出相对应的序号)
会战 时间 结果 意义
淞沪 会战 1937年8月至11月 毙伤日军四万余人;日军占领上海 粉碎日军 的狂妄企图
太原 会战 1937年9月至11月 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 ,太原失守 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
徐州 会战 1938年1月至5月 李宗仁指挥,在台儿庄歼敌一万余人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 会战 1938年6月至10月 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 陷落 抗战进入 阶段
智选: ①台儿庄大捷  ②“三个月亡华”
③广州  ④平型关大捷  ⑤战略相持
⑥忻口会战
2.战略相持阶段
(1)第三次长沙会战
①背景:随着武汉、广州的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英美盟军在 战场接连败退。
②时间:1941年12月。
③结果: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工业和高校内迁
背景 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与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但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
概况 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 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影响 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
思考:平型关大捷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活动2】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在全面抗战时期敌后战场有哪些重要的抗战史实。
1.战略防御阶段
(1)敌后战场的开辟
背景 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
战法 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 、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意义 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 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沦陷区的抗战
①积极开展 。
②领导工人斗争,破坏日军“ ”的部署。
③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 。
2.战略相持阶段
(1)百团大战
背景 日军图谋以“ ”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特点 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概况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105个团,20余万人投入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意义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 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2)皖南事变
①原因:国民党消极抗战, 日益增长。
②过程: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坚持 、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3)根据地建设
军事 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经济 根据地实行 ,开展大生产运动
政治 精兵简政,以“ ”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活动3】阅读教材第三目,分析中国作为抗击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作出了哪些贡献,并说明其有何成果。
1.贡献
(1)中国国内的抗战
①在 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②海外华侨在 等侨领的领导下,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③中国的正面战场和 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2)协助盟军作战: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3)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中国积极倡导建立 ,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②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同盟国,在华盛顿签署《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 ,战绩名扬海外。
2.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成果
(1)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 》,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
(2)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 ,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易错·明辨析]
(1)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救援美军,沉重打击了侵缅日军。 (  )
(2)中、美、苏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 (  )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学习任务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
【活动1】阅读教材第四目第一、二自然段,分析中共七大召开的目的。思考中共七大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目的: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 、建设新中国作准备。
2.召开:1945年4至6月,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 》的政治报告。
3.内容
(1)政治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 》的政治报告。
(2)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 。
(3)指导思想: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教材·再开发]
观察教材“中共七大会场”图片。
思考: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意义
【活动2】阅读教材第四目第三、四自然段,思考日本走向无条件投降的历程是怎样的。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1.日本投降
1945年5月 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 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对日宣战,在东北消灭关东军。 展开全面反攻
2.过程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2)1945年9月2日,在 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3)1945年10月25日, 光复。
3.抗战胜利的意义
近代 首胜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 ,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国 重立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民族 复兴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的新征程
[教材·再开发]
观察教材“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图片。
思考: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主题一 全民族浴血奋战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国民党抗战
史料 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时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寇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技术优势,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摘编自《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指出国民党的一些将领提出了怎样的抗战方针。(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2.论证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史料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抗战结束时发展到约132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60万余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12.5万多次,收复国土100万平方千米,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概括得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采取多种战法,取得了良好战绩。
[成果展示]
地位:中流砥柱。
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有效地牵制、打击了敌人,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时与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分析问题——东方主战场
史料 中国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重要基地,直接支援与配合了其他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从1942年4月起,中国先后为盟国提供昆明、成都、桂林、衡阳、衢州等地机场,以轰炸沿海日军船只和日本东京及其附近的战略目标,并积极营救盟军飞行员,直接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中国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重要基地,直接支援与配合了其他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用:支援和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史论阐释】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懈奋斗
(1)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种为谋民众利益而顾全大局的精神,赢得人民的信任。
(2)在实践中坚持和维护统一战线政策
政治 加强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建立“三三制”政权,吸引并团结广大抗日民众
经济 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为改善民生、支持抗战奠定了基础
思想 重视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整顿党内不正之风,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人心
军事 以斗争求团结,同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的行为作斗争
2.英勇抗击日寇
(1)明确提出了全民族抗战路线,广泛地发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开展人民战争。
(2)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实现有根据地、有后方的持久作战。
(3)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战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动员和依靠全民族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依靠的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常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点拨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题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
【情境探究】
1.分析问题——抗战胜利的原因
史料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苏、美的作用;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论证观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史料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观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获取信息——抗日战争的特点
史料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各党各界”“民族阵线”“四万万众”“卫我国权”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特点: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史论阐释】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2.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大团结,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方面 原 因
组织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民众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
国际因素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点拨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国民党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课堂练习
【题组1】正面战场的抗战
1.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国军事当局对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与此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武汉会战
2.(2023·汕头高一检测)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抗战以来主动进攻取得的首次胜利,与国民党的抗战一道形成了堪称范例的合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大捷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3.(2022·广东合格考)1938年10月10日,《新中华报》社论指出:“辛亥革命之失败,即在于内部的瓦解,今天我们不应重蹈覆辙,而应以辛亥革命为前车之鉴!”该报主张 (  )
A.维护统一战线    B.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C.发动武装起义    D.坚持正面战场作战
【题组2】敌后战场的抗战及东方主战场
4.1940年8月2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八路军截断山西各铁路之行动,对敌军精神与计划上必受一打击。”“行动”指的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忻口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补偿训练】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使遭受重创的日军惊呼“对华北应有重新认识”,并从华中抽调兵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施“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八路军这次行动的指挥官是(  )
A.周恩来    B.彭德怀
C.王稼祥 D.戴安澜
5.1941年,当时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南面和西面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北面受到日本人的封锁。为保障根据地军民的军事斗争和日常用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 (  )
A.减租减息运动  B.大生产运动
C.整风运动    D.“三三制”政权建设
【补偿训练】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陕甘宁边区的民谣,反映陕甘宁边区实行 (  )
A.民主选举    
B.土地改革
C.记名投票
D.农业垦荒
6.(2023·湛江高一检测)1942年1月,日军大举进犯缅甸,英军兵败如山倒,急向中国求援,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的基本精神,组建远征军,驰援缅甸。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根本目的是 (  )
A.承担反法西斯主力军的重任
B.尽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义务
C.尽力确保国际援华通道安全
D.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
【补偿训练】
下面是1937-1945年中国战场抗击日本陆军兵力数简表(部分)
时间 日本陆军 师总数 在中国 师数 在南太平洋及 东南亚师数
1937年冬 24 21 ——
1938年冬 34 32 ——
1940年冬 49 38 ——
1942年冬 58 37 15
1945年8月 168 57 44
据上表可知 (  )
A.美苏援助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B.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战场
C.日本侵略重点发生根本转变
D.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题组3】抗日战争的胜利
7.为庆祝抗战的胜利,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C.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海外华侨大力支持
8.抗日战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取得这一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B.世界友好国家给予鼎力相助
C.国民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在欧亚非战场勇猛出击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1.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 2.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把握“三大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2.关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3.了解“一个主战场”:东方主战场 4.认识“一个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
学习任务一 全民族浴血奋战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概括在全面抗战时期正面战场有哪些重要的抗战史实。
1.战略防御阶段(从【智选】中选出相对应的序号)
会战 时间 结果 意义
淞沪 会战 1937年8月至11月 毙伤日军四万余人;日军占领上海 粉碎日军②的狂妄企图
太原 会战 1937年9月至11月 八路军参加会战,取得④,太原失守 ⑥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
徐州 会战 1938年1月至5月 李宗仁指挥,在台儿庄歼敌一万余人 ①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 会战 1938年6月至10月 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③陷落 抗战进入⑤阶段
智选: ①台儿庄大捷  ②“三个月亡华”
③广州  ④平型关大捷  ⑤战略相持
⑥忻口会战
2.战略相持阶段
(1)第三次长沙会战
①背景:随着武汉、广州的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
②时间:1941年12月。
③结果: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工业和高校内迁
背景 中国的经济实力、军事能力与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日本,难以抵挡日军,但人民的抗敌意志高昂
概况 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
影响 这些壮举,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
思考:平型关大捷在抗日战争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
提示:地位: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中国人民的精神。
【活动2】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在全面抗战时期敌后战场有哪些重要的抗战史实。
1.战略防御阶段
(1)敌后战场的开辟
背景 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巩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战法 根据地军民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
意义 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2)沦陷区的抗战
①积极开展抗日宣传。
②领导工人斗争,破坏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
③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2.战略相持阶段
(1)百团大战
背景 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特点 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大规模的进攻作战
概况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105个团,20余万人投入战斗,取得重大胜利
意义 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2)皖南事变
①原因:国民党消极抗战,反共倾向日益增长。
②过程: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3)根据地建设
军事 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经济 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政治 精兵简政,以“三三制”为原则,开始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制度
【活动3】阅读教材第三目,分析中国作为抗击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作出了哪些贡献,并说明其有何成果。
1.贡献
(1)中国国内的抗战
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②海外华侨在陈嘉庚等侨领的领导下,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③中国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的总兵力。
(2)协助盟军作战: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3)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①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②以中、美、英、苏为首的26个同盟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4)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在日军追击下仓皇撤退的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2.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3.成果
(1)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通过《开罗宣言》,决定了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置日本的基本策略。
(2)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易错·明辨析]
(1)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救援美军,沉重打击了侵缅日军。 ( × )
提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救援的是英军不是美军。
(2)中、美、苏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侵略者的安排。 ( × )
提示:中、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在开罗举行会议,苏联没有参加。
(3)《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
学习任务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
【活动1】阅读教材第四目第一、二自然段,分析中共七大召开的目的。思考中共七大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目的: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作准备。
2.召开:1945年4至6月,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3.内容
(1)政治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2)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3)指导思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教材·再开发]
观察教材“中共七大会场”图片。
思考:中共七大的召开有何意义
提示: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活动2】阅读教材第四目第三、四自然段,思考日本走向无条件投降的历程是怎样的。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1.日本投降
1945年5月 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在东北消灭关东军。解放区战场展开全面反攻
2.过程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
(2)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3)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
3.抗战胜利的意义
近代 首胜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国 重立 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民族 复兴 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的新征程
[教材·再开发]
观察教材“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图片。
思考:战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题一 全民族浴血奋战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国民党抗战
史料 1937年8月18日,即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五天,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在南京研究抗战策略时提出“我国军事落后且未有充分作战准备,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但因我国国土广大、人口众多、经济资源散在各地,具有长期作战之条件。故我国对倭寇作战之最高指导方针,不能不根据优劣相反的客观技术优势,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摘编自《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指出国民党的一些将领提出了怎样的抗战方针。(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不宜实行迅速决战之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方针:反对速战速决战略,实施持久消耗战略。
2.论证观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史料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部队从抗战一开始就深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运动战和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在华北、华中、华南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共产党的军队在抗战开始时只有几万人,抗战结束时发展到约132万人,还有农村中不脱离生产的民兵260万余人。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敌后战场的八路军、新四军共作战12.5万多次,收复国土100万平方千米,占沦陷区总面积的66%。
——郭德宏《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概括得出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采取多种战法,取得了良好战绩。
[成果展示]
地位:中流砥柱。
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起主导作用,有效地牵制、打击了敌人,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时与国民党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维护和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分析问题——东方主战场
史料 中国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重要基地,直接支援与配合了其他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从1942年4月起,中国先后为盟国提供昆明、成都、桂林、衡阳、衢州等地机场,以轰炸沿海日军船只和日本东京及其附近的战略目标,并积极营救盟军飞行员,直接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对日作战。
——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中国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重要基地,直接支援与配合了其他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用:支援和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史论阐释】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懈奋斗
(1)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号召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种为谋民众利益而顾全大局的精神,赢得人民的信任。
(2)在实践中坚持和维护统一战线政策
政治 加强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建立“三三制”政权,吸引并团结广大抗日民众
经济 深入开展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为改善民生、支持抗战奠定了基础
思想 重视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整顿党内不正之风,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人心
军事 以斗争求团结,同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的行为作斗争
2.英勇抗击日寇
(1)明确提出了全民族抗战路线,广泛地发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开展人民战争。
(2)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实现有根据地、有后方的持久作战。
(3)进入相持阶段以后,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备受社会各界瞩目。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
战场范围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战路线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动员和依靠全民族力量的全面抗战路线
依靠的武装力量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
作战方式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常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战略地位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点拨 两个战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主题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
【情境探究】
1.分析问题——抗战胜利的原因
史料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亨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苏、美的作用;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
2.论证观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史料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中国是由于日本的大举入侵和举国抗战体制的形成,才在当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统一,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我们说,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
——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观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国人的民族意识也因此得以极大提升”“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
获取信息——抗日战争的特点
史料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各党各界”“民族阵线”“四万万众”“卫我国权”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特点: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史论阐释】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取得了近代以来第一次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2.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大团结,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巨大影响。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方面 原 因
组织领导 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民众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
战略因素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开辟敌后战场,开展游击战和运动战,配合正面战场
国际因素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点拨 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国民党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课堂练习
【题组1】正面战场的抗战
1.1938年4月9日,英国路透社电讯说:“英国军事当局对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与此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
A.太原会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武汉会战
解析:选C。本题考查徐州会战。据材料“1938年4月9日”“中国津浦线之战局”“中国获胜”可知与此直接相关的战役是台儿庄大捷,它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故选C。太原会战和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A、B错误;武汉会战与“津浦线”无关,D错误。
2.(2023·汕头高一检测)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抗战以来主动进攻取得的首次胜利,与国民党的抗战一道形成了堪称范例的合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是(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大捷
C.平型关大捷 D.武汉会战
解析:选C。根据材料“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抗战以来主动进攻取得的首次胜利,与国民党的抗战一道形成了堪称范例的合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并结合所学可知该战役是平型关大捷,C正确;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排除A;台儿庄大捷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B;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排除D。
3.(2022·广东合格考)1938年10月10日,《新中华报》社论指出:“辛亥革命之失败,即在于内部的瓦解,今天我们不应重蹈覆辙,而应以辛亥革命为前车之鉴!”该报主张 (  )
A.维护统一战线    B.开展工农武装割据
C.发动武装起义    D.坚持正面战场作战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下半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的反共倾向日益增长,针对国民党破坏统一战线的行为,《新中华报》社论提出要以辛亥革命为前车之鉴,反对分裂,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A;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排除B;发动武装起义和坚持正面战场作战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C、D。
【题组2】敌后战场的抗战及东方主战场
4.1940年8月29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八路军截断山西各铁路之行动,对敌军精神与计划上必受一打击。”“行动”指的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忻口会战
C.台儿庄大捷   D.百团大战
解析:选D。本题考查敌后战场的抗战。根据材料“1940年8月29日”“八路军截断山西各铁路之行动,对敌军精神与计划上必受一打击”可知,该行动是百团大战,故选D。平型关大捷和忻口会战都发生在1937年,排除A、B;台儿庄大捷是1938 年徐州会战的一部分,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排除C。
【补偿训练】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使遭受重创的日军惊呼“对华北应有重新认识”,并从华中抽调兵力,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施“更大规模的报复作战”。八路军这次行动的指挥官是(  )
A.周恩来    B.彭德怀
C.王稼祥 D.戴安澜
解析:选B。本题考查百团大战。根据“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对华北应有重新认识”等信息可知,这次战役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百团大战,指挥官是彭德怀,故选B;排除A、C、D。
5.1941年,当时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南面和西面受到国民党军队的封锁,北面受到日本人的封锁。为保障根据地军民的军事斗争和日常用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 (  )
A.减租减息运动  B.大生产运动
C.整风运动    D.“三三制”政权建设
解析:选B。本题考查大生产运动。1941年是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以渡过难关,故选B;减租减息是团结地主阶级进行抗日的措施,与题意不符,排除A;整风运动属于思想建设,“三三制”属于政权建设,都不是为了保障根据地军民的军事斗争和日常用度,排除C、D。
【补偿训练】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是20世纪40年代流传于陕甘宁边区的民谣,反映陕甘宁边区实行 (  )
A.民主选举    
B.土地改革
C.记名投票
D.农业垦荒
解析:选A。本题考查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原则。材料描绘了用豆子作为选票进行选举的情景,是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故选A,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民主选举,不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垦荒,排除B、D。
【深化点拨】按照“三三制”原则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2023·湛江高一检测)1942年1月,日军大举进犯缅甸,英军兵败如山倒,急向中国求援,国民政府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的基本精神,组建远征军,驰援缅甸。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根本目的是 (  )
A.承担反法西斯主力军的重任
B.尽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义务
C.尽力确保国际援华通道安全
D.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及所学可得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根本目的是要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的安全,防止日本切断后方,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不是入缅作战的根本目的,排除;C是入缅作战的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排除。
【补偿训练】
下面是1937-1945年中国战场抗击日本陆军兵力数简表(部分)
时间 日本陆军 师总数 在中国 师数 在南太平洋及 东南亚师数
1937年冬 24 21 ——
1938年冬 34 32 ——
1940年冬 49 38 ——
1942年冬 58 37 15
1945年8月 168 57 44
据上表可知 (  )
A.美苏援助是抗战胜利的保证
B.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战场
C.日本侵略重点发生根本转变
D.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国抗日战场的地位。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故选D;表格信息中没有涉及美苏的援助,排除A;唯一战场说法错误,排除B;日本侵略重点一直是中国,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排除C。
【题组3】抗日战争的胜利
7.为庆祝抗战的胜利,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B.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C.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海外华侨大力支持
解析:选C。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故选C;A、B、D所述均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外部因素,排除。
8.抗日战争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取得这一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B.世界友好国家给予鼎力相助
C.国民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D.中国在欧亚非战场勇猛出击
解析:选A。本题考查抗战胜利的意义。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深化点拨】中国人民虽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但并不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完全独立,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独立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