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注意“一个趋势”:古代中国封建制度逐步走向成熟 2.把握“三个方面”:选官制度、中枢权力机构和赋税制度 3.理解“六个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调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学习任务一 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魏晋至隋唐选官制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九品中正制
时间 曹魏创立
方式 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标准 由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实质 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创立:隋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根据史料,归纳隋唐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提示:不断发展和完善;分科取士,进士科最重要。
【活动2】阅读教材第二目,掌握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史实。
1.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确立: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职权
中书省 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门下省 负责审核诏令
尚书省 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4.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5.发展
(1)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2)设立政事堂(中书门下),宰相集体议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6.影响: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情境·新创设]
唐太宗时,宰相不能单独与君主议政,只能集体晋见,共商军国大事,并规定:“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
思考:唐朝的这种做法有何影响
提示:有助于宰相间相互制约和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减少决策失误,其主要目的是强化君权。
学习任务二 赋税制度的变化和创新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自然段,梳理魏晋至唐初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1.租调制
(1)确立: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发展: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易错·明辨析]
(1)北魏租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 ( √ )
(2)唐朝时期缴纳货币代替服役称为“庸”。 ( × )
提示:唐朝的“庸”是纳绢或布代役,不是缴纳货币。
(3)唐朝的以庸代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 √ )
【活动2】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唐朝两税法的主要史实。
1.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3.实施: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4.内容
标准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时间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5.影响
(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它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两税法实行的背景”,据史料概括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提示: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无法实行,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主题一 科举制度及三省六部制
【情境探究】
1.分析问题——科举制的特点
史料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研讨交流]阅读史料,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放宽录取标准”进行概括。
[成果展示]
官吏任免权和选举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以才学为主要标准;逐步放宽录取标准。
2.论证观点——科举制的影响
史料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
文化概论(中册)》
[研讨交流]提取史料信息,并据此说明科举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机会均等”“ 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进行说明。
[成果展示]
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获取信息——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史料 (唐太宗时期)三省长官品位崇高,不轻易授人,宰相却不可缺员。唐太宗特置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职务都是宰相,不过作相的官员品位不高,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
——冯国超《中国通史》
[研讨交流]阅读史料,指出唐太宗对宰相之职的设置特点及其目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作相的官员品位不高,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特点:唐太宗常任命品位不高的官员为宰相;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目的: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对相权的掌控。
4.分析问题——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史料 隋唐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相权分散到三省,更兼中书门下相互制约,皇权得到加强。同时三省都是从宫廷独立出来而成为真正的政府部门,宰相由个人变成了集体,反倒更有力量制衡皇权。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一个严密而精致的体系,尽可能地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君臣共治的理想得以提出和实践,并延续到两宋。
——根据《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整理
[研讨交流]据史料,说明作者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认识,并据此阐述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权力的制衡”“ 相权分散到三省”“ 由个人变成了集体”“ 君臣共治”结合所学分析。
[成果展示]
认识:注重权力制衡;分散相权;集体议政;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影响:加强了皇权;对权力进行了制衡。
【史论阐释】
一、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积极 方面 (1)国家统治: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2)官员素质: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3)选官权力: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消极 方面 (1)奴化教育:考试内容以儒学经义为主,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2)科技发展: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阻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3)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演变
2.趋势
(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3)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三、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相权 三分 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
职权 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政令从起草、审核至执行,都经由三省处理
加强 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尚书省权分六部,加强了皇权
提高 效率 设立政事堂,宰相集体议政,提高行政效率,三省趋向一体化
节制 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点拨 三省六部制较好地处理了分割相权、减少决策失误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它是古代中国中央官制成熟的标志。
主题二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租庸调制
史料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宗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已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
——摘自《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研讨交流]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租庸调制的主要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每丁租粟二石”“收其庸”“有优复蠲免之制”结合所学归纳。
[成果展示]
特点:按丁征税;以实物税为主;纳绢代役,称为庸;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2.分析问题——两税法
史料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中、丁(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研讨交流] 据史料,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破法]根据提示语“由于”到“十分困难”可归纳原因,根据信息“当地有资产、土地”“上籍征税”“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可得出变化。
[成果展示]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按丁、户征税无法延续。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增加纳税对象(贵族官僚也要交税)。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史论阐释】
比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项目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时间 唐朝前期 唐朝后期(780年开始)
前提 均田制 均田制遭到破坏
目的 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标准 人丁 土地与财产
内容 ①租:纳粟 ②调:纳帛或布 ③庸:纳绢或布代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意义 ①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②保障政府赋税收入 ①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②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点拨 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课堂练习
【题组1】选官制度
1.魏晋时期,大、小中正官多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以“家世”“阀阅”评定品级。这表明,此时的选官标准主要是 ( )
A.军功 B.品德 C.门第 D.才学
解析:选C。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根据材料“大、小中正官多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以‘家世’‘阀阅’评定品级”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该制度以门第为选官标准,故选C。
【补偿训练】
东汉末年,名士清议、品评人物演变为朋党标榜、虚伪无用的行为,导致“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的社会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曹魏政权 ( )
A.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B.明确了六部的分工
C.察举基层贤良文士
D.分科考试录取人才
解析:选A。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东汉末年察举制失去了社会基础,选官权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结交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为此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故选A。B与题干无关,排除;东汉末年社会动荡,察举制失去了作用,排除C;分科考试是隋朝时期开始采用的选官方式,排除D。
2.下图为“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此现象有关的制度是 ( )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解析:选D。本题考查科举制。从题干材料“唐朝进士题名帖”可知反映了唐代的科举制,故选D。A不是选官制度;B、C与题干材料无关。
3.(2023·茂名高一检测)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
A.“龙生龙,凤生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是考试成绩,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因此C符合题意,;A是对世官制的描述,排除;B是对九品中正制的描述,排除; D是对察举制的描述,排除。
4.(2022·广东合格考)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任命礼部侍郎(正四品下)取代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来主持科举考试,从而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这说明了唐朝 ( )
A.士族地位提高 B.社会阶层固化
C.重视人才选拔 D.六部分工不明
解析:选C。本题考查唐代的科举制。唐玄宗任命官职更高的官员主持科举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说明了唐朝重视人才选拔,故选C。唐代的科举制冲击了士族,削弱了士族的地位,排除A;科举考试促进而非固化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唐代六部分工是明确的,排除D。
【题组2】三省六部制
5.“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影响深远的中央官制,其最终的确立是在 ( )
A.魏晋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唐太宗时期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确立。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故选C。“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和“唐太宗时期”均与三省六部制确立的时间不符,排除A、B、D。
6.(2023·揭阳高一检测)“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加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
解析:选C。依据材料“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加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并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并相互制约,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同时三省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因此材料中的“它”是指三省六部制,C正确;分封制是西周的地方制度,分封制下诸侯王有很大的独立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且西周时还没有宰相和皇帝,排除A;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属于中央集权的范畴,材料涉及的是君主专制的范畴,排除B;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其标准是门第族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7.唐朝门下省的职能为:“凡百司奏抄(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由此可知,门下省的设置意在 ( )
A.缓和君相矛盾
B.实现分权制衡
C.减少决策失误
D.提高行政效率
解析:选C。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唐朝门下省的职能是封驳审议,主要目的是减少决策失误,故选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起到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排除A;门下省起到分割宰相权力的作用,与中书省、尚书省相互制约,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未涉及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
【补偿训练】
唐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政治新格局,唐朝主要“新”在 ( )
A.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
B.中央增设中朝,加强皇权
C.创立科举制度,任人唯贤
D.实行盐铁官营,增加财政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三省六部制将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加强了君主专制,故选A。中央增设中朝、实行盐铁官营是在汉武帝时期,排除B、D;创立科举制度是在隋朝,排除C。
8. 下图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诏令的草拟、审核和执行。该制度使 ( )
A.地方权力彻底消亡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相权分割和中央行政效率低下
D.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影响。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实行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故选D。A、B与三省六部制无关,C叙述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拓展延伸:三省六部制运行机制
【题组3】赋税制度
9.北魏政府对户口极为重视,经常下达检查户口的指令。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井田制的恢复
B.分封制的推行
C.租调制的施行
D.科举制的创立
解析:选C。本题考查北魏的租调制。北魏时期实行租调制征收赋税,征收的标准是人丁,所以经常下达检查户口的指令,是为了清点户口以征收赋税,故选C。北魏实行的是均田制,不是井田制,排除A;北魏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B;科举制的创立是在隋朝,排除D。
10.我国古代社会,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从隋唐开始,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这被称为 ( )
A.税 B.庸 C.租 D.调
解析:选B。本题考查唐朝的租庸调制。唐代实行租庸调制,农民如果不愿为国家服役,可以纳庸代役,故选B。A、C、D均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1.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
解析:选C。本题考查唐朝的两税法。唐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故选C。租调制和租庸调制均与材料无关,排除A、B;D是在清朝时期推行的,排除。
【深化点拨】两税法把中唐极其紊乱的税制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体现了社会的进步。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1.注意“一个趋势”:古代中国封建制度逐步走向成熟 2.把握“三个方面”:选官制度、中枢权力机构和赋税制度 3.理解“六个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调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学习任务一 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了解魏晋至隋唐选官制度是怎样发展演变的。
1.九品中正制
时间 创立
方式 中央委任 评定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标准 由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
实质 成为维护 的工具
2.科举制
(1)创立:隋朝开始采用 的方式选拔官员。 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 两科为主
武则天 扩大了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
唐玄宗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①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 。
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 。
[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学思之窗——王定保《唐摭言》卷1《散序进士》”。根据史料,归纳隋唐科举制的主要特点。
【活动2】阅读教材第二目,掌握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史实。
1.沿革: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确立: 时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职权
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负责审核诏令
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4.特点: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
5.发展
(1)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2)设立 (中书门下),宰相集体议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6.影响: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情境·新创设]
唐太宗时,宰相不能单独与君主议政,只能集体晋见,共商军国大事,并规定:“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
思考:唐朝的这种做法有何影响
学习任务二 赋税制度的变化和创新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自然段,梳理魏晋至唐初赋税制度的演变历程。
1.租调制
(1)确立:魏晋时期,按 征收粮和绢帛。
(2)发展:北魏孝文帝颁布 ,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 。
(2)影响: 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易错·明辨析]
(1)北魏租调制的基础是均田制。 ( )
(2)唐朝时期缴纳货币代替服役称为“庸”。 ( )
(3)唐朝的以庸代役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 )
【活动2】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唐朝两税法的主要史实。
1.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 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3.实施:780 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
4.内容
标准 每户按 缴纳户税,按 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时间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5.影响
(1)简化税收名目,扩大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它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 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史料阅读——两税法实行的背景”,据史料概括两税法实行的背景。
主题一 科举制度及三省六部制
【情境探究】
1.分析问题——科举制的特点
史料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研讨交流]阅读史料,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 放宽录取标准”进行概括。
[成果展示]
官吏任免权和选举权收归中央;以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以才学为主要标准;逐步放宽录取标准。
2.论证观点——科举制的影响
史料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
文化概论(中册)》
[研讨交流]提取史料信息,并据此说明科举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 “机会均等”“ 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进行说明。
[成果展示]
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获取信息——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史料 (唐太宗时期)三省长官品位崇高,不轻易授人,宰相却不可缺员。唐太宗特置参议得失、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号,职务都是宰相,不过作相的官员品位不高,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
——冯国超《中国通史》
[研讨交流]阅读史料,指出唐太宗对宰相之职的设置特点及其目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作相的官员品位不高,进退较易,在使用上显得便利”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特点:唐太宗常任命品位不高的官员为宰相;扩大了任用宰相的范围。目的: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对相权的掌控。
4.分析问题——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史料 隋唐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相权分散到三省,更兼中书门下相互制约,皇权得到加强。同时三省都是从宫廷独立出来而成为真正的政府部门,宰相由个人变成了集体,反倒更有力量制衡皇权。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一个严密而精致的体系,尽可能地实现了官僚政治与皇权政治的平衡。君臣共治的理想得以提出和实践,并延续到两宋。
——根据《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整理
[研讨交流]据史料,说明作者对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认识,并据此阐述三省六部制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权力的制衡”“ 相权分散到三省”“ 由个人变成了集体”“ 君臣共治”结合所学分析。
[成果展示]
认识:注重权力制衡;分散相权;集体议政;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影响:加强了皇权;对权力进行了制衡。
【史论阐释】
一、科举制对中国的影响
积极 方面 (1)国家统治: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 (2)官员素质: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3)选官权力: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社会风气: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消极 方面 (1)奴化教育:考试内容以儒学经义为主,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2)科技发展: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阻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3)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演变
2.趋势
(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2)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3)选拔原则: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
三、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相权 三分 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
职权 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政令从起草、审核至执行,都经由三省处理
加强 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尚书省权分六部,加强了皇权
提高 效率 设立政事堂,宰相集体议政,提高行政效率,三省趋向一体化
节制 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
点拨 三省六部制较好地处理了分割相权、减少决策失误与提高行政效率的关系,它是古代中国中央官制成熟的标志。
主题二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租庸调制
史料 “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诸皇宗籍属宗正者及诸亲,五品已上父祖、兄弟、子孙,及诸色杂有职掌人)……悉免课役。”
——摘自《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研讨交流]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租庸调制的主要特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每丁租粟二石”“收其庸”“有优复蠲免之制”结合所学归纳。
[成果展示]
特点:按丁征税;以实物税为主;纳绢代役,称为庸;贵族官僚享有免交租庸调的特权。
2.分析问题——两税法
史料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中、丁(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研讨交流] 据史料,指出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的原因。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及其影响。(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破法]根据提示语“由于”到“十分困难”可归纳原因,根据信息“当地有资产、土地”“上籍征税”“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可得出变化。
[成果展示]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按丁、户征税无法延续。变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到以资产、土地为主;增加纳税对象(贵族官僚也要交税)。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史论阐释】
比较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项目 租庸调制 两税法
时间 唐朝前期 唐朝后期(780年开始)
前提 均田制 均田制遭到破坏
目的 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标准 人丁 土地与财产
内容 ①租:纳粟 ②调:纳帛或布 ③庸:纳绢或布代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
意义 ①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农民赋役负担相对减轻 ②保障政府赋税收入 ①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 ②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点拨 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
课堂练习
【题组1】选官制度
1.魏晋时期,大、小中正官多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以“家世”“阀阅”评定品级。这表明,此时的选官标准主要是 ( )
A.军功 B.品德 C.门第 D.才学
【补偿训练】
东汉末年,名士清议、品评人物演变为朋党标榜、虚伪无用的行为,导致“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的社会状况。为改变这一状况,曹魏政权 ( )
A.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B.明确了六部的分工
C.察举基层贤良文士
D.分科考试录取人才
2.下图为“大雁塔唐朝进士题名帖”。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此现象有关的制度是 ( )
A.刺史制度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2023·茂名高一检测)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
A.“龙生龙,凤生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4.(2022·广东合格考)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任命礼部侍郎(正四品下)取代吏部考功员外郎(从六品上)来主持科举考试,从而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这说明了唐朝 ( )
A.士族地位提高 B.社会阶层固化
C.重视人才选拔 D.六部分工不明
【题组2】三省六部制
5.“三省六部制”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影响深远的中央官制,其最终的确立是在 ( )
A.魏晋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唐太宗时期
6.(2023·揭阳高一检测)“它排除了宰相的个人专权、相权过大而威胁皇权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加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
A.分封制度 B.郡县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
7.唐朝门下省的职能为:“凡百司奏抄(文书),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由此可知,门下省的设置意在 ( )
A.缓和君相矛盾
B.实现分权制衡
C.减少决策失误
D.提高行政效率
【补偿训练】
唐朝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政治新格局,唐朝主要“新”在 ( )
A.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
B.中央增设中朝,加强皇权
C.创立科举制度,任人唯贤
D.实行盐铁官营,增加财政
8. 下图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三省中的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诏令的草拟、审核和执行。该制度使 ( )
A.地方权力彻底消亡
B.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相权分割和中央行政效率低下
D.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拓展延伸:三省六部制运行机制
【题组3】赋税制度
9.北魏政府对户口极为重视,经常下达检查户口的指令。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井田制的恢复
B.分封制的推行
C.租调制的施行
D.科举制的创立
10.我国古代社会,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从隋唐开始,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这被称为 ( )
A.税 B.庸 C.租 D.调
11.唐朝实行的“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是 ( )
A.租调制 B.租庸调制
C.两税法 D.摊丁入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