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1.了解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历史解释) 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家国情怀)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唯物史观) 1.了解“一次大会”:中共八大 2.把握“三次调整”:八字方针、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邓小平全面整顿 3.关注“四大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4.认识“三大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学习任务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怎样在曲折中前进的。
1.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时间 年
内容 ①正确分析国内矛盾: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 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制定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意义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时间 1957年春
内容 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 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影响 ①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全党 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2.探索失误
(1)表现
①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和 。
(2)影响
①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1959—1961 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政策调整
(1)表现
①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 ”的八字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③1962年初召开 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
④1964 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 ”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2)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易错·明辨析]
(1)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八大。 ( )
(2)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 )
(3)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
【活动2】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背景、概况分别是怎样的。
1.原因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2)毛泽东强调“ ”,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过程
(1)发动:1966年夏全面发动起来。
(2)夺权:1967 年初,“全面夺权”的“ ”发生。
(3)抗争: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4)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5)调整
①1972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 ,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②1975 年, 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6)结束:1976 年10 月,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3.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 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教材·再开发]
观察教材“……庆祝粉碎‘四人帮’的重大胜利”图。
思考:粉碎“四人帮”的意义是什么
学习任务二 伟大的建设成就
【活动】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工业、教育、外交等领域还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1.原因: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
2.成就
(1)工业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大规模的 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2)国防科技:成功地爆炸了 ,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农业: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生活: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5)外交
成就 ①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 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意义 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 ,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3.影响: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 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情境·新创设]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思考:雷锋精神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主题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中共八大
史料 有可能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的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性,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的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分析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主张: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
2.分析问题——八字方针
史料 与1961年相比,1962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增长22.63%,达到116.5亿斤; ; ; ③。
——据东北网《按照“八字方针”
初步调整国民经济》整理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黑龙江的农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根据划线①②③提炼状况;原因结合八字方针进行阐释。
[成果展示]
状况: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原因: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史论阐释】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
事件 特征 影响 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①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 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大跃进” 大炼钢铁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点拨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主题二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新局面
【情境探究】
1.分析问题——中美关系改善
史料 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研讨交流]
上述史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
抓住关键信息:从史料“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结合20世纪50年代美国敌视中国即可得出变化;从史料“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可归纳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成果展示]
变化:由敌视中国到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多极化趋势对美国的冲击、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2.论证观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史料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节选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不是‘加入’联合国,而是‘恢复’合法席位”这一说法作出合理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根据材料“联合国”“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字的国家。联合国会员是以国家为主体,1949年国民党政府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唯一合法政府。而台湾当局已经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依据,应立即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但由于美国的操纵,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仍被蒋介石集团所窃据,经过22年的斗争,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说法,是合理、准确的,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史论阐释】
一、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维度 阐释
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升 ②美国霸权地位的日益动摇衰落 ③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表现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中日建交
影响 ①破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困局 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点拨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1)美国方面:①美国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③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中国方面:①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2.影响:
(1)对中国:①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②从20世纪7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2)对国际:①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②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新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课堂练习
【题组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及“文化大革命”
1.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提出的主要思想或任务是 ( )
A.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建设“四个现代化”
2.(2023·广州高一检测)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
C.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基本实现
D.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
3.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有过短暂的恢复和发展,其原因是 ( )
A.粉碎“四人帮”集团
B.召开七千人大会
C.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
D.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题组2】伟大的建设成就
4.(2023·梅州高一检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力量得到增强,工业布局得到改善的原因是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B.大规模三线建设的开展
C.周恩来、邓小平先后对各方面的整顿
D.拨乱反正工作不断深入
5.2023年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追溯历史,1961年2月8日,毛泽东接见法国参议员密特朗时说,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但是“只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这说明当时中国外交 ( )
A.开始对外谋求“求同存异”
B.有意打破中法间意识形态的束缚
C.旨在摆脱苏联外交的影响
D.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
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日建交
B.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C.中美建交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7.(2023·三明高一检测)下列属于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 )
A.参加亚非会议
B.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C.共建“一带一路”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补偿训练】
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指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8.1972年促使尼克松访问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促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强烈要求改善中美关系
C.美国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利益
拓展延伸: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1)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3)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8年12月,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发表。
(5)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标·定位 核心·导学
1.了解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历史解释) 3.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家国情怀) 4.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唯物史观) 1.了解“一次大会”:中共八大 2.把握“三次调整”:八字方针、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邓小平全面整顿 3.关注“四大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4.认识“三大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学习任务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活动1】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是怎样在曲折中前进的。
1.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时间 1956年
内容 ①正确分析国内矛盾: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制定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国内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时间 1957年春
内容 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影响 ①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了
2.探索失误
(1)表现
①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②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影响
①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1959—1961 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3.政策调整
(1)表现
①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③1962年初召开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
④1964 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2)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易错·明辨析]
(1)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八大。 ( × )
提示:为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1962年初召开了七千人大会。
(2)1957年春,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 × )
提示:导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是“左”倾错误的发展,不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3)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 )
【活动2】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背景、概况分别是怎样的。
1.原因
(1)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2)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过程
(1)发动:1966年夏全面发动起来。
(2)夺权:1967 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
(3)抗争: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4)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1年9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5)调整
①1972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②1975 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6)结束:1976 年10 月,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3.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教材·再开发]
观察教材“……庆祝粉碎‘四人帮’的重大胜利”图。
思考:粉碎“四人帮”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从危难中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学习任务二 伟大的建设成就
【活动】阅读教材第三目,概括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工业、教育、外交等领域还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
1.原因: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
2.成就
(1)工业
①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2)国防科技: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农业: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生活: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5)外交
成就 ①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意义 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3.影响: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情境·新创设]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思考:雷锋精神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提示: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主题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失误
【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中共八大
史料 有可能高速度地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的经济上、财政上和技术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性,而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的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地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分析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史料实证)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主张:防止和纠正右倾保守或“左”倾冒险的倾向,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
2.分析问题——八字方针
史料 与1961年相比,1962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增长22.63%,达到116.5亿斤;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超过1959年水平①;农用拖拉机增加2 779台,达到9 800多标准台②;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巩固,并有所发展③。
——据东北网《按照“八字方针”
初步调整国民经济》整理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黑龙江的农业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根据划线①②③提炼状况;原因结合八字方针进行阐释。
[成果展示]
状况: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原因: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史论阐释】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左”倾错误及其教训
事件 特征 影响 教训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①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 ④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大跃进” 大炼钢铁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点拨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主题二 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新局面
【情境探究】
1.分析问题——中美关系改善
史料 1971年6月,尼克松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等《战后国际关系史》
[研讨交流]
上述史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
抓住关键信息:从史料“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结合20世纪50年代美国敌视中国即可得出变化;从史料“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可归纳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成果展示]
变化:由敌视中国到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多极化趋势对美国的冲击、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
2.论证观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史料 回顾联合国宪章的原则,考虑到,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她的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节选
[研讨交流]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不是‘加入’联合国,而是‘恢复’合法席位”这一说法作出合理解释。(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破法]抓住关键信息:根据材料“联合国”“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对于维护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组织根据宪章所必须从事的事业都是必不可少的,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果展示]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字的国家。联合国会员是以国家为主体,1949年国民党政府被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唯一合法政府。而台湾当局已经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依据,应立即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但由于美国的操纵,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仍被蒋介石集团所窃据,经过22年的斗争,1971年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说法,是合理、准确的,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史论阐释】
一、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维度 阐释
原因 ①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升 ②美国霸权地位的日益动摇衰落 ③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表现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中日建交
影响 ①破解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困局 ②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点拨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1)美国方面:①美国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②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③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中国方面:①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2.影响:
(1)对中国:①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②从20世纪70年代起,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2)对国际:①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②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和新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课堂练习
【题组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及“文化大革命”
1.中共八大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提出的主要思想或任务是 ( )
A.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建设“四个现代化”
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正确;“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时间不符,B错误;1961年提出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错误;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时间不符,D错误。
【深化点拨】中共八大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这次会议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2.(2023·广州高一检测)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取得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实施
C.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基本实现
D.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落实
解析:选D。据材料“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并结合所学可知,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开始对国民经济比例进行调整,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故D符合题意;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是1952年底,A与题意不符,排除;过渡时期是1949—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B与题意不符,排除;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基本实现是1949—1952年,C与题意不符,排除。
3.1975年,我国国民经济有过短暂的恢复和发展,其原因是 ( )
A.粉碎“四人帮”集团
B.召开七千人大会
C.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
D.邓小平的全面整顿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纠正。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实行全面整顿,国民经济有所好转,故选D。
【题组2】伟大的建设成就
4.(2023·梅州高一检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国防力量得到增强,工业布局得到改善的原因是 ( )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B.大规模三线建设的开展
C.周恩来、邓小平先后对各方面的整顿
D.拨乱反正工作不断深入
解析:选B。根据所学,从“一五”时期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学、国防等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B正确;A是文艺方面的方针,C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D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均排除。
5.2023年4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追溯历史,1961年2月8日,毛泽东接见法国参议员密特朗时说,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但是“只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这说明当时中国外交 ( )
A.开始对外谋求“求同存异”
B.有意打破中法间意识形态的束缚
C.旨在摆脱苏联外交的影响
D.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
解析:选B。“求同存异”由周恩来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与材料中“1961年”不符,排除A;冷战背景下,中法两国在意识形态上一个是社会主义,一个是资本主义,与材料中“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相符,故B正确;当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与材料中“中法之间”不符,故C错误;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受到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与材料中“1961年2月”不符,故排除D。
6.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是 ( )
A.中日建交
B.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C.中美建交
D.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选B。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以及中日建交都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结果,故选B;中日建交、中美建交和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均是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表现,不是原因,排除A、C、D。
7.(2023·三明高一检测)下列属于我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是 ( )
A.参加亚非会议
B.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C.共建“一带一路”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解析:选D。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故选D;参加亚非会议是在1955年,排除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是在1955年,排除B;共建“一带一路”是在2013年提出,排除C。
【补偿训练】
新中国“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这指的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解析:选B。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重要象征”,故选B;新中国的成立没有打破列强对中国的外交封锁,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是中国开始正常化外交的象征,排除C;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之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在国际大家庭中的正常外交,排除D。
8.1972年促使尼克松访问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
A.促使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B.美国人民强烈要求改善中美关系
C.美国预见到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D.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利益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中美关系的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改善中美关系符合美国的利益,D正确;美国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而非经济方面,排除A;美国人民的想法很难直接影响到国家决策,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
拓展延伸: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1)1971年4月“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准备。
(3)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8年12月,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发表。
(5)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